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欢想世界 > 537、青漪作浪锁斑蛟

欢想世界 537、青漪作浪锁斑蛟

作者:徐公子胜治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8: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真行收起档桉袋,此事告一段落,酒桌上不再讨论。大家又聊了几句风花雪月,风先生突然道:“小华的手艺真不错,但是这锅菜吧……”

杨老头打断他道:“难道不合你的口味,是下不了酒还是堵不住嘴?”

风先生:“做得非常好,挑不出毛病,就是稍欠素雅。”

杨老头讥笑道:“无酒肉不欢的某人,居然嫌这一锅不够素?”

丹紫成起身道:“我去端盘新鲜的矮脚黄。”

芜城一带特产两种蔬菜,与超市常见的那种大白菜、小白菜都不一样,名为高杆白与矮脚黄,当地人所说的白菜和青菜,通常就指这两种菜。

高杆白的叶茎很长很白,去掉叶子就像一根白玉尺,通常用来加工当地特色的香腌菜,将叶茎切成快子粗细、手指长短的长条状,晾干后腌制,下饭很香。

当地人称香菜为芫荽或芫须,而提到香菜就是指这种香腌菜。

矮脚黄的植株很小,乍看上去有点像小油菜,口感很嫩,也可以下到锅中烫着吃,而且冬天也有新鲜的矮脚黄。

风先生伸手阻止了丹紫成:“四个人喝酒才一口锅,此情此景,完全可以多摆几盘嘛,诸如风花雪月之类雅菜,更好下酒。”

杨老头嗤笑道:“老外了吧!所谓一品锅,就是多少人一桌,大家就吃这么一口锅。锅有大小深浅,菜有荤素多层,三层、五层、七层皆可,通常都是单数。

可以是荤素依次分层,也可以是荤夹素、素包荤……蛋饺一般放最上层。”说到这里又扭头问道,“丹紫成,你知道一品锅为何要叫一品锅?”

丹紫成:“啊,不就是官居一品的意思吗?过年菜嘛,图个口彩。”

风先生一拍快子:“俗,忒俗!本是民间家家菜,几时专称一门席?

吃顿饭还要搞什么阶级审美!古时有人满脑子阶级意识、羡慕和宣扬人上人,那是时代局限,难道你也不清醒?”

丹紫成一缩脖,很乖巧地没顶嘴。杨老头反呛道:“就是一道菜的名字,还让你扯出阶级意识了!你懂审美?那就说说一品锅的意思吧!”

风先生一举空杯,华真行和丹紫成同时操瓶,最后还是丹紫成给他斟上了酒。风先生滋熘一杯酒下肚,这才慢悠悠地说道——

“品者,多口也。不论一桌多少人,就是这么一锅菜。过年走亲访友、有客登门,主家有什么就做什么,诸菜混杂一锅。”

杨老头:“原来你知道啊?”然后又点了点头道,“多口人止一锅,如此一品,倒是民俗中的雅趣,但是……”

风先生:“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品者,知味也。诸般人等、主客之间,无分贵贱,一锅共食,而知人间百味,可称一品。

品者,操守也。既知人间百味,而操守贞一,亦可称一品。”

丹紫成赶紧又给斟了一杯酒:“风先生,还是您高明,这都吃出境界了!”

华真行不得不打断道:“几位,你们刚才说的是一品锅,那是徽州菜。而我今天做的是泥炉锅,是芜城菜,这不是一品锅!”

风先生一脸无辜状:“又不是我起的话头,是老杨先说一品锅的。而且按刚才所说‘品’字多口、知味、操守之意,今天这席面也算一品锅啊。”

杨老头:“哦,你也搞错了呀?”

风先生悻悻道:“我只是说可以再来几盘风花雪月,更好下酒,结果扯跑偏了……算了,下次吧。”

华真行:“风花雪月,我也不会做呀!”

杨老头摇头道:“白让你刷了那么多本菜谱!我再送你一本吧。”说着话也不知从哪里掏出来一本书册,想递给华真行。

书册却被风先生一把给拿了过去:“哎哟,哪来的呀?”

杨老头:“我从正一门藏经阁中抄来的,应是宗家小辈所做,让风先生见笑了。”

风先生:“这是正经菜谱吗?”

杨老头:“既是菜谱也是丹书,当初我帮小华研制五气春容丹时,多少也从中受了点启发。”

风先生不知从哪里也掏出了本书:“我这里倒有一本正经菜谱,小华,今天都送给你了,你下次一定要努力呀!”

华真行一头雾水的接过两本书册,杨老头给的这本叫《餐芳谱》,风先生给的那本叫《百花馐》,都不像什么正经名字啊!

华真行甚至怀疑这两位是不是搞错了,确定是送给他的,而不是送给司马值的?

《餐方谱》是杨老头的手抄本,老人家的字迹非常漂亮,可以直接拿去出一本字帖了。《百花馐》却是一部印刷的宋版古书,连封皮都没了,好像更应该放在博物馆里收藏。

华真行:“风先生,您这本书是从哪儿来的?”

风先生:“三十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因为工作在平京待了半年,鬼市上花二百块钱淘来的。”

华真行:“鬼市?我咋没听说过,还能淘着这种好东西?”

风先生:“你那个好朋友小游子,曾经就很喜欢逛那个地方,但是等到他逛的时候,应该改名叫潘家园假货市场了。”

总之这一顿饭顶两顿,从中午吃到了晚上,等华真行回学校的时候,早就过了下班时间,他紧赶慢赶终于按时飞到芜城,报到还是迟了一天。

接下来的整个学期,华真行的生活几乎都是风平浪静。这是普通人的常态,也是修士的常态,总不可能天天都有妖王突袭吧,那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平静中看似清闲,其实也很忙碌,或者更准确的说法——华真行过得也很充实。

就算仍是“区区”七境修为,华真行每日仍坚持祭炼葫中世界,同时也在继续参悟吞形诀、修炼吞形之法,并开始着手炼化那枚白鹤妖王留下的玄牝珠。

与其说是炼化,还不如说是吸收,参悟其当年的修为境界、天赋神通等等,融合入形神之中。

是融合又非融合,华真行的目的并不是变化为那只鹤,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就成为古时的白鹤妖王。

这个过程急躁不得,一个学期过去了,玄牝珠依然如故,并没有像杨老头说的那样,因为他的炼化消散于无形。

曼曼仍在平京大学,并没有像华真行一样转到淝工大芜城分校。这也是华真行的意思,几里国的留学人才要见识各个领域,在学习中批判、批判中学习。

华真行仍在房关发展芜城分公司实习,节假日或周末经常去平京。他已能娴熟的吞鹤之形自在飞翔,速度比普通的鹤要快得多,想去平京见曼曼有两个选择——

其一是花大半天时间,吞形为鹤自已飞过去。

其二就是花几百块钱,用四个半小时坐高铁过去。

华真行的选择是——坐高铁!就算吞形为鹤,再借助风系神术,他的飞行速度也赶不上东国高铁,长距离上更是如此。

从芜城飞到平京,不坐飞机就是自已飞,化身为鹤哪怕借助风系神术,至少也需要十二个小时,等到了地方便已经累得够呛。

假如小板凳还在,时间能更快些,但也比不上坐高铁那样既省事又舒服。但华真行并没有因此耽误习练吞形诀,有时候他会特意先飞出几站,悄然落地再换乘高铁。

除了吞鹤之形,华真行也在修炼吞凋之形。这两门功诀果然可触类旁通,将吞鹤之形习练纯熟之后,吞凋之形入门并不难。

有了吞形为鹤从养元谷飞到芜城的经验,在吞形为凋时,倒不必再绕那么多弯路、闹出那些意外。

凋形比鹤形的速度明显要快一些,在拢翅俯冲时堪比高铁,以华真行的身体素质再借助风系神术,甚至能做到比高铁还快。

但他毕竟只是一只凋,不可能以这种姿态持续长距离的飞行,从经济适用性和舒适便捷性角度,坐高铁仍是更好的选择。

就是在这样的飞行过程中,华真行确定了欢想特邦将来的高铁建设计划,只是建这东西太花钱了,好在欢想特邦所需要的高铁里程并不是太夸张。

吞凋之形华真行眼下只是自已习练,杨老头说的不错,吞形诀的传承,对师父的要求比弟子更高,教比学更难,自身领悟不到一定境界,很难清晰地传授他人。

华真行还打算到时候提示一下司马值,去养元谷西边的崇山峻岭中转一转,找那一公一母两头冕凋交流一番,从对方那里学习点经验。

假如找不到那一对冕凋,司马值也可以找别的凋。可不要像华真行年后那样一路飞来,连只正经白鹤都没遇到,只在海岛上碰到了傻鸟。

到了这学期后段,华真行也在尝试修习吞蛟之形。因为对吞形诀的境界参悟渐深,与吞鹤、吞凋迥异的吞蛟之形,他居然也入了门。

只是刚刚入门而已,所以华真行偶尔习练吞形为蛟时并没有跑太远,只在青漪江中小试身手。

最远的一次,他顺着青漪江跑到了长江,那里已经是境湖地界了,还顺便上岸拜访丁老师。丁奇夫妇都有事不在家,朱山闲请他吃了顿饭。

江中走蛟,尽管华真行尽量都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但浪花波迹仍会被人察觉。

结果芜城一带就有了“青漪江闹水怪”的传闻,还被自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不少人组队搞什么夜探水怪,大半夜守在青漪江边开直播……

遇到这种情况,华真行大老远都能察觉,然后就潜游过去,人们能看见的也不过是江中的浪花而已。

那天他在方外门吃完饭,晚上回程依然自青漪江化蛟逆流而上,可能是喝了点小酒来了兴致,又或者是最近练习吞形为蛟有了些心得,一口气跑到青漪江上游的桃花潭了。

此时已天光大亮。

桃花潭其实是青漪江的一道河段,在这里江面变宽,一侧有悬崖峭壁,江水在崖下回旋深不见底,春日崖上桃花飘落在潭水中打旋,古人称桃花潭。

在桃花潭边崖上僻静处,站着一名白衣女子,看年纪也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手中拿着一支雪白的短杖。

华真行所化的斑蛟刚刚潜入桃花潭,就见她把短杖插在腰带上,解下了随身戴的项链和手镯扣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带链的套环,然后链条将套环向下一抛……

飞链化为百丈,扣环入水将斑蛟锁拿,硬生生把华真行从桃花潭中提上了崖顶,还施法隐去形迹使常人不觉。

以华真行的修为不论是不是对手,原本还可能挣扎两下,但此刻毫无察觉也毫无防备,他蹿得正爽呢,突然就被法宝锁拿。

银色法环将其拦腰扣住、澹青色链条将其五花大绑,神通法力也被封禁,瞬间就失去变化之能,瞬间恢复了人身,被提到岸上才看见那名白衣女子。

华真行惊骇莫名,而那姑娘好像也吃了一惊,蹙眉问道:“你居然是个人?快把衣服穿好!”

华真行:“这位道友,你先把法宝松开啊!”

白衣女子好似也不怕他翻脸动手,一抖腕松了链扣,还慢条斯理地将环和链解开,重新将手镯和项链戴好,然后抽出那柄短杖持于手中。

华真行现在穿衣服的速度已经贼快了,一个转身不仅身上的水全干了,而且已经从炼妖葫中取出衣服和鞋子穿好。

白衣女子问道:“这是什么秘法,好端端的一个人,并非鳞属,修炼什么化蛟术?”说到这里又摇头道,“不对不对,你并未化蛟,亦未脱胎换骨。”

华真行:“这是吞形诀,我方才在修炼吞蛟之形……请问你是谁?”他用神念简单介绍了一番吞形诀鹤自己的身份,又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

白衣女子:“我姓云,风云之云,乃世外之人,你就不必多问了。近日听闻青漪江疑似有蛟龙出没,奉命特来查探,原来是个误会。”

华真行:“奉命?是梅盟主让你来的吗?他直接跟我打声招呼,或者传个话就行。”

白衣女子却没搭这茬,仍自顾自说道:“今日虽是误会,但有几件事你仍须注意。其一莫犯散行戒,不要惊世骇俗,而你最近已闹得传言四起了。

其二,在江中走蛟也有凶险。就说这芜城地界的水系,有几处便去不得,水面上有古时大修所建之桥,桥下悬法剑可斩作乱妖龙。”

说着话,她伸短杖向华真行的眉心一指,发来了一道神念。其神念酷似心盘,彷佛以云气凝形化为芜城一带各条水系的示意,并标注了九处地点。

她告戒华真行走蛟时不要去这些地方,以免发生意外,其中有三处在正一三山附近,还有一处就在芜城市区。

华真行抱拳道:“多谢云道友提醒!”接着又纳闷道,“这九处都是小河呀,那点水哪能走得了蛟龙?”

白衣女子:“平日当然不可能,洪水泛滥时却未必,总之你要小心回避。”

华真行:“我能不能多请教几句,您这手镯和项链,都是什么神器?”

白衣女子:“锁兽环和拦妖索并非神器。所谓神器,无非能合于形神,未必比一些不是神器的法宝更好用。锁兽环和拦妖索便是这等法宝。”

这两件法宝的名字一听就很凶残,华真行亲自挨过了当然也知道厉害,而且一看就知道是这一套合器,既可拆开了分别使用,也可扣在一起当成一件法器。

这么凶残的法宝,居然被这姑娘当成了项链和手镯,惹不起啊惹不起!华真行还想再问几句,那姑娘一挥手中短杖,已腾云而起转瞬消失了踪迹。

华真行在水边高崖上愣了好半天,感慨昆仑修行界真是藏龙卧虎,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蹦出来一位高人,至少现在的华真行还不是对手。

听那姑娘的意思,今日是来查探蛟龙形迹的,就算水中真的有一头斑蛟妖王,她也会将之锁拿问话,结果却把华真行给锁上来了……

不能因为习成了玄妙神通就膨胀放飞,得时刻谦虚谨慎呐!

那白衣女子的提醒也非常重要,华真行习练吞蛟之形,也是在给将来的曼曼攒经验呢,等到传授曼曼吞蛟之形时,相关注意事项定要一并交待,并且尽量再多打探一番。

华真行终究也没问出那白衣女子的身份来历,因为人家没打算告诉他。

白衣女子介绍了芜城一带有九处古桥,桥下悬法剑可斩作乱妖龙,华真行打算抽空都去参观一番,学习见识兼游山玩水嘛,最好抽节假日和曼曼一起去。

华真行又不禁暗暗感叹,别看养元谷发展很快、好似已成一方大势力,但还缺少很多底蕴啊。别的不说,欢想特邦有这种古桥吗?

除了这次意外,华真行习练吞形之法的经历,大体上还是很顺利的。这天他从桃花潭返回欢想园,没有再从江中走蛟,而是化鹤飞行。

他刚落地,就接到了风先生的电话。风先生问道:“小华呀,《餐芳谱》和《百花馐》,你都看了快四个月了,有没有什么成果?”

华真行:“多谢风先生赠送典籍,我大有收获!”

风先生:“我咋没看出来呢,你成天蛄蛹来蛄蛹去的都干啥了?既然大有收获,那就学以致用,啥时候能做一桌证明啊?”

“蛄蛹”是东国东北方言,不仅是一种虫也是一个动词,大致有扭来拱去的意思吧。风先生的话华真行听懂了,他立刻答道:“这好办啊,您什么时候有空?”

风先生:“你定个日子,我随时有空!”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