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史上第一暴君 > 第6章 画了一个圈

史上第一暴君 第6章 画了一个圈

作者:冥域天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37:15 来源:蚂蚁文学

黄承彦想要找诸葛亮帮忙的事情,没有对任何人去说,不过回去后不久,就派人去请诸葛亮过府一叙。

反正论辈分论交情,诸葛家与黄家也有颇多联系,诸葛亮虽然是徐州琅琊人,但因为黄巾贼军的二次作乱,琅琊老家早就被毁去,避居荆州这么多年,又拜在了司马徽门下,早就算是荆州人了。

就算刘轩对于这些根据地区结党的行为进行打压也不可能完全将其消灭,诸葛亮在来到雒阳之后,就算不刻意为之,那些荆州出身的文武官员也会自发的与其走的近一些。

至于从荆州来到雒阳特意前来看望的人,那就更多了。

就比如今天,诸葛亮就在自家中招待着从荆州来的好友:庞统!

坐在木制的椅子上,庞统左右动了动自己的屁股,最后还往后靠了靠,最后才一脸怪笑的对诸葛亮说了句:“来孔明这里就是一点好,可以随意一些,不像是在荆州时那样,还要守诸般规矩!”

庞统家在荆州也是名门望族,家中规矩多多,在外面虽然没有家里人盯着,但要顾虑家族脸面,所以比在家中更不自在。

加上庞家算是相当传统的势力,对于这些年来天子推行的一些东西并不怎么感冒,连带着这据说从皇室里传出来的桌椅等器具也不怎么使用,平日里依旧更多的选择跪坐等。

但是到了诸葛亮这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何况新建起来的雒阳城中的诸多设施都摒弃了原本的一些习惯,比如这厅堂的布局就与以往的大不相同——根本就没有供人跪坐的席位,就算想跪坐也没地方。

若想见传统布局,估计得去南城老城区才看的到了。

庞统充分享受了一下之后,这才与诸葛亮聊起了家常,而诸葛亮也这才知道庞统如今刚刚从县令的位置上卸任,虽然接下来的安排还没有定下,但没什么意外的话一郡太守是逃不了的。

“孔明如今还是议郎?”

“是!”

诸葛亮对这个同窗能够在仕途上这般顺利也是颇为高兴,甚至还叫家中下人准备些酒菜,要与庞统边喝边聊,同时也算是为庞统即将升迁庆贺一番。

对于自己的官位倒是不怎么在意,反倒庞统听诸葛亮这般回答,一脸不满的说了句:“以孔明之才何止一议郎?莫非天子故意为之?”

庞统对于自身才学颇为自傲,而对于才学与自己相当的孔明遭到这般待遇感到愤愤不平,就好像他当年不被天子重视一样,甚至觉得天子是故意瞧他们俩不顺眼,有意打压。

“如今天下太平,朝廷又在休养生息,各处都没什么大事发生……换句话说也就是没什么大功绩,自然也就没什么升迁的机会!”

诸葛亮倒是看的明白,可能与他就近接触了汉王朝最核心的统治阶级有关,他看到的东西可要比庞统多的多。

何况,这些年诸葛亮也不是闲着什么也没做,除了勤勤恳恳的将天子交代的事情做好之外,他每天都在勤加修习,如今一身修为进境极快,虽然天子没开口明说,但是诸葛亮察觉到自己已经被注意到了。

现在,他只是缺一个功绩,或者说缺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只要再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功劳,立刻就会得到提拔升迁。

不过这些话没必要与庞统说,一是因为这些都只是自己的推测,以他的性子,不肯定的事情是不会拿出来宣扬的,二就是以庞统此时的情况,怕是心中对朝廷的成见还没消去,自己说了也是白说。

所以几句话将话题转到一旁,又谈起了琐碎事情。

比如这荆州如今怎么样啊?朝廷的政令对荆州有产生什么影响没有啊?还有庞统什么时候成家之类的……

“孔明不也还没成家?”

拿着鹅毛扇轻轻扇了扇,诸葛亮笑笑没说话。如果说以前成家是为了家族传承、延续香火,那么现在似乎就没有这个必要或者说不用那么急迫了。

按照吏部尚书荀彧当年对自己说的话,如今的自己起码能保持这个状态百年之久,到时候就算不能更进一步,再考虑香火传承问题也不着急。

庞统……估计也是一般的心思。

正说着话,突然下人来报:“工部黄尚书请老爷过府一叙!”

“黄尚书?”

工部尚书黄承彦如今在朝廷中的地位可不比当年了。最初对于这工部尚书,士人都是不怎么看的上眼的,虽然是六部尚书之一,但这工部……

可随着这几年天下的变化,众人明白那工部尚书之位究竟是多么重要的位置?而身在朝堂当中的诸葛亮更是知晓,这工部尚书的位置不但权力大,而且对于朝廷的干系颇重,天子也一直都很重视,甚至要求必要的时候所有人都得配合工部的工作。

为了什么?虽然天子乃至一些人都没说出来,但诸葛亮心中却大致猜的出来。

就看这两年黄承彦忙的脚不沾地就晓得这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这时候怎么想起来找自己了?

“黄尚书?”

庞统一怔愣,随即想起来这工部尚书也是今次自己必须要拜访的人之一,闻言便道:“正好我今次来雒阳也要去拜访黄公,正好与孔明一道!”

诸葛亮反应也快,立刻就点头应允了下来,与庞统一起往黄承彦府上去,路上免不了说一些与黄家相关的事情。

“听闻黄公之女黄月英极有才华,现在还在朝廷中做了官?”

“是,炼器司郎中!”黄月英之才名,雒阳谁不知晓?何况这些日子皇宫里又有传言,黄月英估计要得到正式的册封成为天子的嫔妃之一。

“听说那黄月英面黑发黄,相貌颇为……”说起这个事情倒也有趣,庞统当初听说天子极为看重才学却又遭到天子冷遇,还当那不过是故意放出来的虚言,可后来听说天子重才甚于容貌,因为工部尚书黄承彦之女甚丑,结果天子对其极为喜爱甚至任凭其随意出入皇宫。

种种传言传回荆州,倒是让庞统消减了不少对天子的成见。原因无他,因为庞统长的也丑!

诸葛亮心思何等细腻?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庞统的想法,对此只能苦笑一声并不接话,然后隐晦的说了句:“听闻天子近些日就要纳黄尚书之女为嫔妃了!”让庞统注意一点,莫要胡言乱语结果惹上麻烦。

都是聪明人,有的事情一提大家就都明白什么意思了,庞统果然不再谈论黄月英的事情,而是与诸葛亮讨论起黄承彦。

要说黄承彦,当年在荆州也算颇有名望,而且黄氏在荆州也极有地位,黄承彦虽然不能代表整个黄氏,但因为后来其地位越来越高,现在俨然是荆州士族的代言人了。

现在荆州士人来雒阳,谁敢不去拜访黄承彦?就算见不到也得去登门拜访一下。

庞统今次也是如此,只不过他自觉庞家也是名门大族,又有好友诸葛亮在旁,应该不会太过唐突。

事实上,黄承彦对于庞统的到来虽然惊讶,但也没有太多不满,反正今次商讨的事情也不算什么秘密——那船厂造的东西就摆在那,谁想看都能看到,有什么秘密可言?只不过很多人看着那东西不晓得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罢了,还当是个铁皮罐子。

“坐吧!”

黄承彦这次还特意摆下了酒菜招待诸葛亮,至于庞统?无非就是多准备一份餐具罢了,也不碍事。

“想来孔明还没来得及吃饭,所以边吃边聊!”

对此诸葛亮也不推辞,与黄承彦一边谈天扯淡一边吃着酒菜,等吃了一阵,黄承彦这才将话题转到正事上去。

“想必孔明也知道,朝廷如今正在建造大船!”

诸葛亮眼睛一亮,这大船造出来做什么用,不用说都知道,就连一旁的庞统都突然手上一顿,酒杯就贴在嘴唇上始终没有将酒水倒进嘴里。

“只是眼下却有一麻烦!”

瞧了瞧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年轻人都一副静待后文的模样,黄承彦也不好继续兜圈子,直接将难题详细说给了两人听。

这次就是叫诸葛亮来帮忙的,至于庞统他倒也知道这年轻人的名字,晓得这是才学不比诸葛亮差的优秀才俊,只是脾气稍微古怪了点,不过这些年在荆州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也许可以趁机调进雒阳来。

“这……”诸葛亮听了这个难题,才晓得问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而且看黄承彦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帮他,莫非是要自己入工部?

许是瞧出了诸葛亮的担心,黄承彦直接就说明这次是以个人名义寻求诸葛亮帮助的,并不会将其调进工部来,但是诸葛亮若真帮了大忙,这功劳也不会落在别人头上就是。

都说的这么明白了,诸葛亮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他正缺一个立功的机会黄承彦就送到了眼前,而且这些年他钻研功法,对于那机关锻造之术也颇为精通,这一次也算是检验自己这些年学习成果的机会。

见到诸葛亮点头应下,黄承彦自然大喜,身为天子准岳丈的他可是知道,天子对这个年轻人是极为重视的,只是眼下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功劳,这才一直放在议郎的位置上。

估计今次之后,这个年轻人就要高升了。

至于另外这一位……

“士元在荆州的功劳,陛下也都有所听闻,若没差错,估计征辟士元入朝为官的诏令很快就会下达了!”

这是庞统真正的听到关于自己未来的消息,原本以为自己会继续留在荆州,没想到会被征召进入朝堂,这倒是意外了。

不过,能够入朝,也意味着自己的才学得到了认可,庞统突然有一种‘老子胜利了’的舒爽感觉,脸上高兴之色丝毫不做掩饰,倒是让黄承彦看的一阵无语。

“终究是年轻人……这性格保不准要在朝堂上吃多少苦头!”

只是有的事情说也是白说,反正如今的朝堂并不那么凶险,也不至于碰的头破血流,让他吃点教训也好。

没有出声提点,只是与两个晚辈谈天说地,间或问问荆州老家的事情,这一顿饭倒也吃的宾主尽欢。

第二日朝会上,黄承彦上表请调议郎诸葛亮相助解决动力问题,刘轩自然没有不准的道理,当场就点头同意。

相信让诸葛亮熟悉一阵之后,星核的制造以及发动机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只要这两个难题一解决,那么战舰就可以尽快成型,然后以汉王朝如今的实力,虽然不至于瞬间就爆出战舰海,但起码进攻相邻的几个岛国就不再存在什么阻碍了。

岛国的问题还没解决,倒是东北那边先出了麻烦,平北将军公孙瓒驻守东北的这段日子一直还挺平静,就是不知道最近那几个异族是吃了什么药,居然联合起来侵犯大汉边境,如今已经发生了几次摩擦了。

“去年冬季东北地区不曾下过半场雪,结果天气干冷无比,导致乌桓、鲜卑、高句丽三家许多百姓死于疾病,又因无雪今年水草长的并不茂盛,若不南下劫掠,怕是他们无法顺利度过今年!”

田丰虽然不是东北地区之人,但因为曾追随袁绍,对于东北的情况也是颇为了解,加上他也隐约察觉到朝廷现在渐渐将目光转向了东北之地,所以提前就做了许多准备,对于那三家异族的情况颇为关注。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水草几乎是命脉、而东北的天气相比中原来说又太过严酷,过冬本就是一种煎熬,若因为水草不够茂盛导致牲口无法养活,那么再来一个寒冬就可以直接让他们灭族。

“原来如此!”

刘轩这几年对于周边异族的关心并不多,毕竟在他眼中这些都是一些跳梁小丑,只要他自己稳步发展,那么只要他想挥挥手就能把这些讨厌的虫子按死。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还没去收拾他们呢,这群家伙自己先跳出来找死了。

公孙瓒也许在朝廷中算不上最顶尖的统帅,但久居东北,对东北极为熟悉,加上帐下兵马都是朝廷的精锐,收拾一群草原野人还真不算难事。

“本来还想让他们过些安稳日子,不过既然他们要活不下去了,那朕就帮他们一把好了……”

想了想,将目光转到诸多武将身上去,而就在天子目光转动的那一瞬间,所有的武将都将腰杆挺的笔直,巴不得天子一眼就注意到自己。

可惜的是,这东北之战刘轩早就承诺了出去,所以直接点了曹操的名字。

“孟德,准备的如何了?”

“臣等今日已经等了数年!”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铁定是曹操挂帅,不过他们也没气馁,因为瞧这架势这一仗肯定不会是什么小战——否则何必派曹操前往东北?直接让公孙瓒将那几家打退就是!以公孙瓒的能力,守住辽东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派曹操去,这就肯定不是单纯的打退入侵之敌了,这是要进攻!

“打到哪去?莫非陛下要打下丸都?”

丸都,是此时高句丽的都城,同时也是高句丽的重要军事要塞,算是集多用途于一身的城池——说是城池,但构造颇为特殊,与中原地区的城池大不相同。

至于丸都所在的位置,正在后世吉林通化附近,早就被刘轩视为眼中钉,怎么瞧都不爽了。

只是在朝堂上诸公来看,高句丽、鲜卑、乌桓所拥有的地方都是一些化外蛮荒之地,打下来也无用,而且偏远人稀难以治理,反而增加朝廷的负担,所以他们并不认为打下那些地方对大汉来说有什么好处。

也就曹操晓得天子心中的谋划,不单是要打下丸都,而是要彻底摧毁高句丽王朝,甚至打到更北的地方去。

“今次出战,孟德要带什么人,尽快承包上来,所需用度也一并列出,六部九卿都会尽快帮你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曹操拱手应是,这些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只等他回去整理一下就能上表,至于具体人选他更是早有计划。

曹氏和夏侯氏的几名大将不用说了,虎豹骑这个他一手建立起来的精锐骑兵也一定会带,同时他准备请陛下将羽林骑也派上,毕竟北地地域广阔,正是羽林骑发挥实力的最佳场所,也不好浪费了。

除此之外,至于剩下的倒是无所谓了,完全可以让陛下指派。

反正这次去东北,对于曹操来说根本不会有什么凶险,唯一麻烦的就是要不要顺势进攻三韩之地?不过听说那地方地形复杂,颇不好走,要进攻的话可能还要费上一番手脚。

正犹豫着,散朝后被天子叫到御花园的曹操发现自己不用头疼了,因为刘轩直接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亲口告诉他:“这些地方,都要成为大汉领土!”

那三韩之地……更是彻彻底底的被圈在了当中,连个边角都没漏掉。

ysxiaosh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