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 第648章 祖师讲道,天衍四九遁其一

上个世界,龙神想要算计大禹,最终却被大禹反杀,三魂七魄分散。

一魄被封入灵镜,落入到《水月洞天》世界,一魄被镇压在修罗城。

五魄凝聚成石龙,遭受宝青坊主算计,成为韬光养晦的遮掩。

三魂落入到《雪花女神龙》世界,也是零零发和李寻欢历练的世界。

吕云澄得知此事后,便怀疑零零发和李寻欢的失踪,与龙神脱不开关系,没想到果真如同先前预料。

只是没想到,两人身上天生便带有宿世神通,于危急关头反杀龙神,并传送到了此方世界,获得了仙缘。

不愧是气运卓着之人,运数当真是不俗,比自己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闯,速度可是快得多了。

听完杨戬的话,吕云澄简单说了一遍上个世界的事情,着重描述了龙神和大禹的因果,以及大禹的布局。

杨戬叹道:“不愧是三皇五帝,果然厉害,不过如此说来,我们岂不是产生了因果?难道还要斧噼桃山?”

李寻欢是明朝人,学识渊博,自然知道“杨戬噼山救母”的故事,觉醒宿慧之后便知道了前因后果。

他虽然很尊重规矩,但并非死守规则之人,而且涉及到生父生母,绝不可能让母亲被镇压在桃山之下。

“没事没事,咱们师父的修为通天彻地,能够庇护咱们,等到修为有成,还有人敢提及这件事不成?”

“当年我还是天下第三呢。”

“那些货色能算计你,是欺负你仁慈善良,你若是做出掀桌子的姿态,他们早就钻桌子底下不出来了。

神仙和凡人,其实没什么差别,如果你有大闹天宫的实力,哪怕一刀噼了凌霄殿,也是玉帝的好外甥。”

“这么多年过去,没想到你还是这么喜欢掀桌子,不好好修身养性。”

“修养是给值得讲修养的人的,如果某些人不值得讲修养,那我只能把桌子抄起来砸他脑袋上。”

“你现在还能掀桌子么?”

“要是有这个本事,就不会躲到斜月三星洞了,再过几年,等把师父传授的法诀修成,就没问题了。”

“玉帝掌控天地四方,天庭之上众神云集,高手如云,咱们两个怕是有些不够,还需谨慎行事才是。”

“你种过树么?”

“没有,怎么了?”

“一个坑只能种一棵树,想要种自己中意的树,必须把原本的树砍掉,你曾经是探花郎,不会不懂吧?”

李寻欢的探花郎,是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上的,也混过一段时间官场,自然明白吕云澄的话是什么意思。

天庭和皇宫没什么区别。

神仙的神通固然厉害,但神职神位就那么多,先前成道的占了位置,此后成道的就只能干瞪眼。

实力高强的有特例,实力一般的只能去混日子,而天庭的天材地宝,是按照修为地位来进行分配的。

越混日子,就越分不到好东西,没有足够的资源,实力跟不上,只能继续混日子,形成一个负面循环。

天长日久,这些人必生怨言。

为了防止生出乱子,玉帝时常会派天将带领天兵征伐妖精,一是宣示天庭的威势,二是清除一些混子。

否则的话,天庭地方虽然大,天材地宝虽然多,也容不下那么多天兵,更不够一代代的飞升仙人瓜分。

神话传说中,齐天大圣闹天宫,二郎神斧噼桃山,马灵耀闹天宫,各种对付天兵天将,玉帝却都不怎么在乎。

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仙人版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若是玉帝真的在乎,想想他两亿多年的修为,想想他吃过多少天材地宝,靠着时间堆,也堆成了绝顶强者。

一个能够历经一千七百五十劫,经历重重角逐担任玉皇大帝的大能,若是真的天帝一怒,那可真是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三界动荡了。

杨戬道:“没想到凡人有阴谋,神仙也难有真正的清净。”

吕云澄笑道:“正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连佛都要争那一炷香火,神仙又怎么能够免俗?”

“不说这些了,阿发怎么样了?”

“他也到了此方世界,只不过还没有觉醒宿世智慧,否则他应该早就已经来这儿了,那家伙,猴精猴精的。”

“确实,比他聪明的很少。”

……

三星洞的授课方式,类似于后世的大学,对于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求极高,需要自己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每隔一段时间,师父开讲一次。

只不过神仙的寿命比较悠长,讲道一次需要长时间体悟,每隔十年才会讲一次道,而且是短时间的小讲。

若是大范围的讲道,那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必须心血来潮。

换句话说,菩提祖师觉得该好好讲一次,那便好好的讲一次,若是他没有那个心情,便正常的授课。

也有一部分弟子,可以私下找上门去求开小灶,但十有**都不敢。

如吕云澄这般,开口求宝贝,而且一要就是三五百件的,从斜月三星洞存在开始,也就这么仅仅一位。

不过这也正常,吕云澄教导了那么多的弟子,教弟子的同时,把徒弟们的本事也都给学来了。

相比于菩提祖师亿万年的寿命,吕云澄这二百多岁,乃是孩子中的孩子,小孩子,要点好处实属正常。

步惊云那等冷面酷男,每次做任务之前,还知道去药堂拿几瓶灵药呢。

冬去春来,秋残冬至,眨眼间过去两年,这天,菩提祖师心血来潮,决定给众多弟子宣讲一次法道。

菩提祖师门下弟子,共有十二个字号,分别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

吕云澄、牛大力、铁扇,全部都是“真”字辈,杨戬和杨婵是“如”字辈。

只不过拜师之前,众人已经有了姓名,倒也不必如同孙悟空那样。

否则改名为吕真澄、牛真力、杨如戬之类,怕是过不久就要叛出师门了。

虽然不用改名,但实话实说,菩提祖师取名的能力当真不怎么样。

吕云澄的道号是“真阳”,听起来就像是要被魔门妖女给吸干了的。

菩提祖师私下里比较老小孩,开坛**自然不能如此,穿的非常正式。

紫衣绶带,冠冕庄严,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师。

门下弟子也都各自换上法衣,不论吕云澄还是牛大力,全都庄严肃穆。

男女弟子,鬓影衣香,云裳霞裙,个个仙风道骨,丰神绝世。

讲道地点位于方寸山下仙湖。

峰顶飞瀑流泉,激射起数百丈擎天水柱,如玉龙飞舞,白练高挂,千寻水雾,齐化冰纨,映月流辉。

远近山峦上,那些参天矗立、合抱不交的松杉乔木,映着宝光月华,苍润欲流之中,更浮着一层宝光。

更有凋鹫鸠鹤,五色鹦鹉之类,翔舞其上,猿虎麋鹿以及各种异兽,往来游行,出没不绝,一派生机。

方寸山下万行花树,百里香光,竞芳吐艳,灿若云霞。

湖中青白莲花,芳丛疏整,并不占满全湖,共只有十来片。

每片二三亩不等,疏密相间,各依地势,亭亭净植在平匀如镜的碧波中。

碧茎翠叶,花大如斗,香远益清,不蔓不枝,沁人心脾,神志为旺。

一阵微风过处,湖面上闪动起千万片金鳞,花影离披,已散还圆。

天空澄霁,更无片云,当头明月格外光明,与这些花光宝气、瑶岛仙真,上下辉映,越觉景物清澈如画。

一阵缥缈仙音,不高不亢,不低不沉,不疾不徐,似钟鼓琴瑟,似龙吟凤鸣,似来自于三十三天外,又似起于山川草木之间,缓缓流入众人心中。

天为之清,地为之宁,心为之静。

菩提祖师端坐于莲台之上,双手结了一个法印,口诵大道真言。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己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

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金木水火土,谓之五行,故曰地辟于丑。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菩提祖师讲的是天地历史,虽然早已看过,但此时以真言法道讲出,效果却又和在书卷上见到大不相同。

一朵朵金花在半空中缓缓绽放,湖中莲台随风轻轻舞动。

恍忽间,吕云澄似乎见到了一片虚无的门户,如梦似幻,如云如雾,好似被人打了一掌“云来仙境”,又像是被当头棒喝、醍醐灌顶。

闪念之间,吕云澄感觉看到了无边无尽的逍遥境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畅游无边无尽的苍穹。

这是以前从未体会过的大潇洒、大自在、大逍遥、大安乐、大畅快。

没有一切拘束,没有一切阻碍,随心所欲的徜徉,随心所欲的飞舞。

有天宫仙府,有三十三天,有浩瀚星河,有宇宙星空,万事万物如同水墨画一般,在吕云澄眼前徐徐展开。

画卷之上的每一笔,每一划,每一次提笔挥洒,每一次落笔生花,都好似蕴含着天地间最基础的规则。

无坚不摧的金元煞气,焚山煮海的滔天烈焰,圆融无瑕的涓涓细流,厚德载物的乾坤大地……

似乎有强人力能拔山,似乎有仙人飞剑伏魔,似乎有儒生出口成章,似乎有帝王金口玉言……

——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吕云澄感觉到了真实,也感觉到了虚幻,无边大道,似乎触手可及,又似乎远在天涯海角,可见而不可求。

自从修成道心种魔**,结成赤子元婴,炼神便是吕云澄最擅长之事。

吕云澄遇到过打不过的强者,比如西王母,也曾因为伤势而昏迷。

但从未陷入过精神迷乱之中。

从未有任何人、任何法宝,能够迷乱吕云澄的精神,从来都没有。

如今却感觉到了迷乱。

耳边好似有一个声音在引导自己沉睡,让自己全身心沉浸在法道之中。

这个声音没有任何敌意,也不会产生任何危害,就像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在哄顽皮的孩子进入睡梦。

吕云澄就是顽皮的熊孩子。

越是哄,就越不想睡。

万法成圣诀自行催动,在元神之外添了一层阻隔,剑意顺着眼前的画卷挥舞,偶尔顺着笔画,偶尔逆着笔画。

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地逆反,只会落入到心为形役的境地,反而也是一种另类的顺遂,难成大器。

无论是顺是逆,是正是反,讲求的就是逍遥随心,随心所欲。

随着法道宣讲,众多弟子或深深沉浸其中,或面露难色,或凝神静听,或手舞足蹈,或站或立,或坐或卧。

吕云澄并未彻底沉浸,双手在半空中随意比划,却也不算太过新奇。

菩提祖师并不阻止,只是洒出一片片道韵柔光,把每个弟子释放的劲力隔绝起来,不让他们干扰到他人。

过了不知多久,吕云澄进入到了独属于自己的顿悟状态,单只使用一路剑法,拆解图画中的大道真意。

这便是菩提祖师的教育方式,把法道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却不以格律规则束缚,而是让弟子自行体悟。

他则是相当于传说中的悟道石、悟道碑,只提供一个基础。

有缘法、悟性高的体悟得多,没有缘法、悟性不足的体悟得少。

各有各的缘法,各有各的悟性,体悟出来的法道自然也就各不相同。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剧情中,孙悟空听道喜得抓耳挠腮、活蹦乱跳,全无半分庄严,菩提祖师却把高深术法传授于他,助他成就绝世神通。

在斜月三星洞,太守规矩是成不了大道的,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

吕云澄这种根性深厚的,已然进入顿悟状态,紧跟着,牛大力、铁扇、杨戬、杨婵也先后进入顿悟状态。

牛大力好似一头发情的公牛,红着眼睛四处乱撞,若非菩提祖师以术法阻拦,不知要撞死多少师兄弟。

杨戬额头显化出一道银芒,看起来像是生出一只闭合的眼睛,无形飞刀环绕周身,浩然正气直冲天际。

杨婵身上则是多出一股慈悲之力,还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坚韧。

铁扇的根性相对最弱,只是在借机凝练真元,炼化风·芭蕉扇。

开天辟地后,太上老君游历天下,无意间寻到一棵混沌而生的芭蕉树。

芭蕉树上面有三片叶子,尽数采摘下来,制作成了三把芭蕉扇。

一把蕴含太阳精华,能起火,能升温,是烧火炼丹的火·芭蕉扇。

一把蕴含太阴月华,能起风,能灭火,是铁扇手中的风·芭蕉扇。

一把蕴含混沌之气,扇火火灭、扇风风息、扇水水起、扇土土散、扇石成金,大时遮天蔽日,动时卷月行云。

这把扇子最是厉害,最终赐予了上洞八仙中的“汉钟离”。

铁扇本是罗刹国公主,太上老君化身巡游之时,曾助太上老君讲道。

太上老君掐指一算,发现双方并无师徒之缘,便以风·芭蕉扇相赠,并推荐到了斜月三星洞,以此了却因果。

神仙有神通,修行无岁月。

此番开坛讲道,乃是菩提祖师心却来潮而来,又有吕云澄、杨戬、牛大力等根性深厚之辈顿悟。

菩提祖师越讲越喜,越讲越停不下来,待到天花散去,道韵消散,竟足足过去了三年时间。

对于吕云澄、牛大力而言,三年时间算不得什么,但对于长身体的杨戬和杨婵而言,却从稚童长到成年。

这也无奈,仙凡混血天赋异禀,本就成长的快,更兼菩提祖师宣**道,让他们进入顿悟状态,充分激发血脉潜能,三年时间足以“成年”。

好在他们身上的法衣,都是菩提祖师亲手炼制,能够随着身体变化而自行成长,否则怕是要用神光遮挡了。

“收!”

伴随着一生轻喝,天地间好似响起了晨钟暮鼓,每位弟子都被传送到对应的屋舍,让弟子们自行总结。

……

吕云澄双足落地,并指成剑,对着地面划出一道剑痕。

脚步随剑,剑随脚步,左转一圈,右转一圈,看似五行八卦,又像先天阴阳,待到脚步止住,刚好在地面上划了四十九道纵横交错的剑痕。

最玄奇处,在于最后一道剑痕并非向内组成完整图桉,而是向外挥发,颇有几分逍遥游的意境。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昔年在战神殿,吕云澄引动太白金星遗留的战意,双方对战四十九招,领悟天衍剑法,并留下剑痕剑意。

如今再有领悟,这四十九剑不仅仅是天衍,还有最后的遁去其一。

“既如此,便叫天遁剑法吧!”

------题外话------

感谢书友Knightss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