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穿梭致富从1985开始 >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工

穿梭致富从1985开始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工

作者:大嘴虾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3:2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何贵这一次准备搞一个物种基因库,对于我国特有的一些物种的基因进行一个分析,存档,咱们内地的野生大豆的种类超过几千個。

还有特有的粟米,荞麦,荔枝,枣, 等等的一些作物。

这是一个大工程,首先是野外采集人生安全需要保证,另外就是投入资金对这些作物的特性进行研究,何贵相信野生大豆里面肯定还有比孟山都得到的大豆出油基因更好的。

只要找出来,自己拿到现代,跟西方的种子公司以毒攻毒,看谁厉害。

当然这一次就要依托于各地的农学学校了, 但是为了防止拿到钱, 出了结果, 有些小人万一为了一己之私出卖结果,所以要找一个镇得住场子的。

在国内要镇得住场子的,在国外自己可以解决,说实话,何贵在国内还是比较低调的,杨海这个混世魔王当然就成了不二人选了。

国外何贵不怕,跑出去就是找死,但是国内自己还是要装一个文明人的不是……。

杨海坐在何贵对面,开口问道:“这样我就可以全国各地到处跑了?”

“嗯,不过跑东北小心一些,你没看我都不去那边投资?”何贵还是嘱咐一句,不要这厮去了那边出了岔子,可就悲剧了。

“是吗, 有这么厉害?”没想到杨海来了兴趣了。

“你以为我骗你啊,那边随便一个老工人自己都能造喷子, 你以为呢?别几把不当回事,83年你忘记了。”何贵没好气的说道。

杨海点点头嘿嘿一笑的说道:“我拎得清,你这活来的正好,你交代的老-兵的事情,这几年也上路了,最近想出京都溜达,都不好找借口了,有了你这个事情,我就又可以出去溜达了。”

何贵知道杨海与莫妮卡有孩子了,杨海这厮不敢明着来,不过杨海的父亲肯定知道,就是杨海的老婆说不定也知道。

所以杨海现在家里没什么地位,钱财在妻子手里,以前还有老-兵的事情,老-兵的事情已经结束了,都有一个银行卡,按时按月的把钱打进去就是了,什么时候没打进去就可以直接给杨海打电话发信息。

没有电话,就近找附近的昌盛物流或者超市,因为这一笔钱何贵专门从昌盛超市集团的利润中划拉出一部分的,免得名声落在何贵自己名下, 招人嫉妒, 昌盛超市集团每年利润百分比捐给机构,机构按照资金量来分配,其中固定支出的部分之外,还有一个医疗项目,比如重大疾病什么的。

“这个要不要部-门牵头?”杨海又问了一句?

何贵想了想说道:“部-门牵头又怕GL作风……算了,就纯商业行为吧,按照各地农学院的贡献给予资金补助。”

“这个还是要懂行的来,我这个外行也就狐假虎威一番,万一被人骗了的话?”杨海继续说道。…

何贵摇摇头:“你说找懂行的,找谁来主持,水平相等大拿的那么多,换了你没选上,心里会怎么想?”

“这个倒也是,一旦内部有矛盾的话,什么龌龊手段都使的出来。”

“你就负责带头,这边我找专业的人收录,对各个学校送的结果进行甄别就是了,甄别没问题就可以进行收录,然后给与奖励。”何贵倒是想找一些领头羊,但是还是那句话,圈子里面的人看法与圈子外面的看法不一样。(主要是人物敏感,作者不能写。)

“第一批我拿出两亿美金启动资金以及设备,以及选择十所不同地区的农业大学完shan基因实验室。”继续说道。

何贵这边组建管理团队很简单的,自己旗下研究所很多,直接从各个研究所抽调一部分人,懂得基因方面的,然后再弄一些员工,再从内地招募一些。

就在白羊定这边建立一个大型的物种基因,种子库,前期对我国特有的农作物的野外种群以及驯养种群进行基因测序以及种子保存。

国内农业大学的春天一下子就来了,要知道何贵这次不单单拿出两亿美金,还要建立十个实验室。

至于说怎么划分这十个实验室,首先是物种最丰富的滇省,桂省,蜀都,高原,北疆,蒙,东北还有神农架所在的北湖,海南,以及中原。

这一次不看学校排名,而是看地域,就这样还没关照到位,比如苏省的滩涂里面也有不少野水稻等等的。

要知道一座顶级的基因实验室,投资可是不小的,并且后期的维护,以及试验耗材这些也是不菲的。

这些设备一部分进口,一部分是自己生产的,何贵也不可能说把全部的东西都自己生产,不现实,也做不到。

不过计划是计划,真的要实验室投入研究,起码是接近半年的时间,这还是何贵资金到位的快,不然的话,三五年都够呛。

杨海顶着一个基因库的总经理的帽子,就到处撒欢去了,美其名曰去考察这些学校的准备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划拨款项。

至于野生大豆,就看运气好不好了,不过按照环境来说,蜀都与高原接壤的部分的野黄豆,出油率应该会高一些。

为什么?

因为含油量大,就不容易被冻坏,含油量大的种子落在地里面,冰霜雨雪才不会冻坏了,当然也可能是贵省的高山区域。

当然也可能是滇省,因为含油量大的话,湿度大,也不容易腐坏。

这也是种子进化出的一种保持自我繁衍的一种手段。

另外在我国北疆还有最大的野苹果林,红肉苹果就是从那边筛选出来的。

当然教育方面与农业方面就有些伤心了,何贵居然不带自己玩,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我们吗?

国内的的人都知道何某人有钱,何某人的资金投向哪个领域,这个领域就会发现,种子以及农作物基因库,这一看就是高大上的研究。…

而且何贵这一次选的没有那种排名很高的大学,反而是偏向了农业,要知道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在大学专业方面,农业比经济,比科技,比计算机,比金融管理这些专业要冷很多了。

何贵也不想与各地研究所的老油条们打交道,干脆与大学打交道。

97年的大学,还没有以后那种太过功利的想法,而且作为农业大学,想混一口吃的也很难。

何贵这一次启动资金两亿美金,一个学校基本上两千万美金,这是什么概念了。

还不算后续的实验室的投资,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农业是最不值得投入的。

但是美利坚恰恰是利用农业控制了基本上整个世界,美利坚说;今年粮荒,那就粮荒。

比如你产粮国今年好不容易丰收了一次,美利坚国内加大补贴,把粮食价格打到最低点,你卖的说不定还赚不会来成本。

你今年刚好遭遇灾难,美利坚就停止补贴价格就高,你这个国家就不得不高价购买我的粮食,你好不容易存的钱就成了美利坚的了。

这其实也是内地古代地主商人们玩剩下的,古代农民的地为什么就进了地主的腰包,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而且粮食机构都是美利坚控制的,咱们内地黄豆大战就是听信了美利坚的粮食机构的预言,说黄豆要减产,国内企业赶紧的买期货,结果大豆丰产……。

杨海就到处视察,看看各个学校的准备情况,成立专门的实验室,人员齐备没有,人员齐备了就可以划拨资金修建实验室。

两千万美金,在各个学校也不低了,相当于一亿六千多万的人民币了。

当然了资金是肯定要监管的了,毕竟这关系到以后的研究。

世界上的知名机构也被何贵这一棍子打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因为按照道理来说,何贵应该是系统性的为自己产业服务,应该加大机械,光伏,新材料,数学领域的研究。

但是为什么要投入到农作物基因库,种子库这种偏僻而冷门的地方呢?

世界上很多试图分析何贵成功的原因,但是都没有,但是偏偏各个项目都很成功。

从最开始的娱乐,到机械,到航空,到光伏,到新材料。

不是说何贵不想支持国内这些专业,而是单纯的出钱没啥效果。

数学领域,龙谷,磐石里面有全世界顶级的数学家,而且只要把大学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待遇提高,那么自然就会有学生要参加这个专业。

数学专业应用范围很广,机械,航空,汽车,新材料,光伏,数字通讯,AI智能,大数据。

就拿机械类也是一样,何贵不需要支持什么,只要机械毕业的学生够资格进入旗下企业做研究,丰厚的薪资与奖金足够其他同学校其他专业眼红就足够了。

看起来何贵没有在这些方面投资,其实是何贵利用的市场经济,新材料也是一样的,看看每年招收的员工的薪水就足够让很多人挤破脑袋参与这个专业了。…

何贵担心是给了钱,钱被用到了其他地方,你能怎么办,拆了别人的大学,还是追缴?

干脆就从市场下手,当然这样提高了别的人入门的门槛。

比如作为世界上最顶级的软件行业的领头羊,磐石,在内地开出来的薪水,简直是丧心病狂,老马,小马想要入行,成本肯定要增加好几番才行,当然了,老马小马都会忽悠。

何贵这次投资的领域,让人根本看不懂,并且投资额度不小?

再分析也没用,想要跟风的也要稳一把,因为这投资太大了,当然农作物基因与种子库,国外本来就有学校在搞这个东西。

京都这边,马上要做明年的预算了,明年预算的大头是化工项目,油气管道项目这个已经做了预算了。

大化工项目设备才刚刚从外国启程,等到安装结束,运行,起码在后年底了。

何氏机械厂再次进行扩产,何贵上次批准了,预算做好了,另外就是每年多少的盈利会拿来做研究,有个固定比例,比如10%。

然后还有一个底线,比如几亿,不够这个数字的,就要填满。

何氏机械发展起码可以持续二十年,挖掘机,铲车,大型工程设备等等的,矿山工程机械。

明年扩产的资金是15亿人民币,这种大型企业扩产,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是很大的,何贵这边扩产15亿,那么上下游的钢厂,其他配套厂,整体下来起码超过百亿,还会间接的影响到矿山,能源等等的。

这也是为什么IBM遇到危机就会影响一大片,IBM投资十亿美金扩产,那么影响的上下游产业链就更庞大。

下一个是何氏汽车,何贵准备把卡车与乘用车拆分成立子公司,这样方便管理。

不过何氏汽车也面临着本子汽车的冲击,何贵看了看何氏汽车的情况汇总,本子的商务车在国际上与何氏汽车竞争比较激烈。

何贵摸了摸下巴,想到了一个馊主意,就是购买一批捐给殡仪馆,何贵这边的商务车在购车协议就有严禁改装等等的,就是怕人用这一招。

“这个想法有些太损了,自己肯定不会出面的,那么找谁出面呢?”何贵心里嘀咕着。

本子的汽车省油,皮实,另外主要是何贵的汽车不便宜,另外主要是产能不足,国外油价下跌,所以汽车销量也好起来了,然后国内也是市场大爆发。

何氏汽车质量第一,每一辆汽车都要做到质量第一,不会存在说门装错了的错误(某进口车两边门子不一样……哈哈。)

扩产的速度比较慢,当然也正是这样,口碑一直都很好。

卡车与汽车分开,研究所也要分开,这是必然的,以后卡车主攻卡车,乘用车主攻乘用车。

乘用车方面还要加大研发力度。

其实怎么说呢,汽车从21世纪的初期,到后面几十年,也就出了一个电动车,辅助驾驶智能系统或者说油电混动系统。…

至于什么其他功能,在20世纪末都已经有了,只是当时是豪车的配置,什么座椅通风,加热,什么音响,什么倒车雷达这些平民化了而已。

“电动车布局还早不早?”何贵又在琢磨电动车。

电动车其实早就有了,最早是铅酸蓄电池,什么时候电池的续航可以达到一千公里了,那么燃油车就没有什么前途了。

当然了,还要看性价比,电动汽车动不动几十万,买个十万燃油车开坏了也没有那个多成本。

还有配套设施,什么时候充电设施有加油站那么多,就可以了。

另外还有充电技术,加油十分钟,充电一小时……。

其实电动车怎么说呢,虽然说使用的便宜,但是配套设施也不便宜,在家附近好说,可以随时充电,真的长途的话,在高速充电一个小时,时间成本也在里面。

上下班可以用电动车,跑业务,出差,以及长途比较多,还是燃油车。

另外就是电池,开几年要花几万换电池,电池的寿命,安全性,另外电动车大部分是智能系统,这玩意一旦出BUG,所以系统安全感觉还是需要监管,不能说企业私下里就弄了。

何氏汽车的业务分离,何贵直接召集何氏汽车在京都的办事处,把这个意思传达下去。

业务分离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人员,财务,售后,制造,供应链后勤等等的。

人员肯定会多的,但是也多不了多少,毕竟以前这些业务还是有的。

这样是方便管理,如果还在一个企业,那么乘用车赚钱,企业高层肯定会把研发制造朝赚钱的方向倾斜,这是必然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公司都要把旗下业务拆分,这是主要原因。

何氏汽车拆分之后,就变成了何氏汽车集团总公司,下属两个汽车分公司。

这样在监管层面等于多出了一道,以前是汽车公司,总部,以后是分公司,总公司,总部。

何氏汽车拆分大家都有预料的,大家也有心里准备,私人企业就是这点好,执行力比较强。

何贵这边下了文件,那边就开始执行了,但是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毕竟要分家了,不单单关系到工人,还关系到很多的东西。

半导体业务明年继续稳住,不扩张,保持就可以了。

买断IBM的零件库存,其实也是让IBM一段时间失去市场,虽然有库存成品顶住的,那么IBM再次进行生产就不会太多了,会更加保守。

国内的第一批手机还没有出来,铁通已经开始宣传了,对于特定人群的优惠补贴,补贴价格等于是半价,预约登记的人不少。

铁通现在在高速发展,拥有接近七千万的移动用户,当然什么型号的手机都有,最便宜的几百块,最昂贵的上万块都有的。

其中大部分是几百块那种,就是一个很小的屏幕那种。…

七千万台手机,里面核心配件都是龙谷的……。

其实这种便宜的手机出货量很大,东南亚,亚洲,非洲,很多地方都是用的这种。

昌盛超市的拆分,何贵决定缓一缓,昌盛超市基本铺满了县一级的市场,这些年挣钱也不少,但是投入也很大啊,再到乡镇一级,就是利民便利店的事情了。

利民便利店十分低调,低调的进行发展,利民便利店,大部分是加盟制的,加入之后就是货物渠道比较多,利民便利店主要是账期放的比较松。

因为现在便利店赊账的人不少,也就是说给便利店解决了部分资金压力。账期最长可以达到半年,另外就是货物价格对比周围其他进货渠道,绝对是最低的。

利民便利店开店也是根据人口规模来的,不会存在说几个门脸凑在一起的情况。

依托昌盛物流,小店要什么货物,直接就送到门口来了。

利民便利店还要继续投资两年,主要就是前期的铺货资金,毕竟新开一个便利店,怎么也要几千上万的货,争取覆盖全部乡镇一级。

“算了,暂时不拆分。”何贵仔细想了一下,利民便利店暂时不拆分,等网购时代来临,再拆分。

利民便利店也有直营门店,基本在大城市,大城市哪怕便利店不赚钱,但是物业升值也够了。

乡镇一级就没有必要了,当然有人说万一有人卖假货,这个就走法律程序就是了,一个大公司一年不打几十场官司,还配叫大公司。

昌盛超市这个企业,可是投资了不少,因为大城市基本都是自建的物业,或者是购买的,总资产估计两千个亿了,当然包括所有的物业,设备等等,好在昌盛超市吸金能力强,全部自己投资的大概只有五六百亿左右,其余的基本都是赚的。

何贵粗略的算了一下自己的资产,发现庞大的吓人……。

“也好,幸亏没有弄成上市公司,不然的话……。”

可以预见的,这一次金融危机之后,资产还要暴增,特别是在能源领域。

不过历史也有较大的改变,历史上麦道与播音就是在今年七月合并的,但是现在两家正干仗呢,麦道得益于百安的代工,首先价格把播音压的死死的,谁的钱不是钱啊,谁挣钱就跟何贵一样的。

西方企业就是这点不好,放着同类便宜的不买,买昂贵的,公司股东那边说过去了,股民那边说不过去,不跟咱们内地的股民没有一点话语权,就当韭菜,美利坚股民可是有话说的,说不定还会聚集起来给你看一番。

有了何贵的帮助,麦道现在有的是底气,就是价格,把播音搞的也是焦躁无比。

你还没办法说百安代工的不行,人家设计制造的私人飞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安全的飞机……。

何贵这边想到了麦道,没想到事情就来了,叶眉敲门走进了办公室,开口说道:“最新消息,空客的代表想要找国内的飞机厂代工部分零件。”

“是吗?”何贵接过资料。看了一眼,发现空客这次来内地接触,想要找其他航空企业代工零件,并且可以先付款,至于为什么要让何贵知道,因为国内大型的民航客机的零件就百安可以制造,没有百安的支持,别人短时间无法制造出来的。

何贵瞬间明白了,麦道与播音争斗,空客这个老六也在布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