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风烈 > 第76章 叔谋掌总后勤部 回春堂谋建分院

隋风烈 第76章 叔谋掌总后勤部 回春堂谋建分院

作者:莫名堂阿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58: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麻叔谋听了杨二话后,也不喝酒了,很正经的说道:“造火药枪倒是简单的很,哥跟玩儿似的。我也想过给自己弄一杆短火防身,但我对这个时代能否造出合适的枪管表示怀疑啊!如果能造出枪管,一切基本就没问题。至于火药、弹丸这些很简单了。”

“也是,等过段时间再说吧!这些你先好好想想,兄弟我要做的事情都不敢细想,实在是太多了。头绪都不好理清。麻哥啊!你到了河东潞州,啥也别去管,就给我把后勤这块弄好,那件手工做的羽绒背心、羽绒服你觉得怎样?”杨二和麻叔谋碰了下酒杯,走了一回酒,说道。

“靠,你还别说,这手工真是不赖,绵软厚实又保暖,穿在身上杠杠的。要是在来件羽绒被盖盖就更好了。”麻叔谋停下筷子赞叹道。

“还得有裤子,没羽绒裤护着你那玩意儿,这大冷的冬天还不得直接冻掉了。我说,你到了潞州就负责这些行不?每样作个十万件,先保证部队使用,小弟不亏你,每样给你1两银子的利润。你算算干动嘴就能得这么多,这生意你接不?”

麻叔谋听后停下了筷子,也不急着吃肉了,拿空出的右手握拳轻轻敲打着自己的脑门,随即说道:“可以,这活我接了。不过人工材料都是你出哈!”

“行,布匹、鸡毛、人工都我出,你负责监督生产。负责协调各种物资调用。对了,杀了鸡后,鸡毛用作羽绒,那鸡肉就是大量的存在了,考虑下在顺手建个烤鸡店,每天烤个几千只鸡出来,供应军民两用。这可又是一笔顺带的买卖。”杨二接着忽悠道。自己到了潞州后,首先就是要把军马的士气调动起来,让这十几万军队对自己绝对忠诚。要让他们吃饱吃好,穿暖娶妻,要归属感才行。反正自己不缺的就是钱,更不缺鸡。这鸡在潞州和少华山特区多的都要成灾了。

麻叔谋不再喝酒了,又一次陷入沉思,突然间他觉得这个市场太大了,而且无人和他竞争,就看他能不能吃下来了。在他的脑海中瞬间想到的是那后世面对几万人的大食堂,几百号厨子就能应对几万人的就餐。如果我把河东晋军的食堂整体承包下来,那才叫赚疯了。河东晋军总数不到20万,无非就是征召几千名厨师而已,而且对厨师的要求并不高,男女不限。

“嗯,兄弟。哥哥我有一个想法,士兵们要有战斗力,就要确保士兵们吃得好,吃得饱,营养丰富。按照现时的军队用餐情况,这点事很难保障的,而且还容易滋生部队的**。不如在军队中实现用餐制度的标准化管理,统一食堂!统一配餐!就像你以前打工的工厂食堂那样。”麻叔谋沉思良久后,缓缓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杨二听后顿觉新奇,转念一想也觉得可行。后世现代化的军营不都是这样吗?一个集团军也就是几个大食堂就能完全解决和平时期的部队官兵就餐问题。对军中生病的官兵还能作到统一管理开小灶,如果这只厨师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还能作到食材的标准化处理,杜绝食材的浪费。还能解决官兵中大量的家眷随军。想到这里,杨二严肃的说道:

“麻哥,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从理论上讲食堂标准化操作是完全可行的。但这更多体现在和平年代,驻军位置军营相对固定,对食堂员工和就餐士兵好管理,一旦部队开拔或是出征,估计会出现混乱。你在想想。”

“部队开拔,所属食堂随军迁移,自带餐具,食材、桌椅,自建营地,食堂总部负责运送补充食材粮食等到开拔地服务。部队本身不操心粮食等琐碎事宜,安心训练。如果,部队出征打仗,那配属的食堂负责制作行军干粮,负责向出征士兵发放。总之不断磨合,服务到位。”麻叔谋难得的严肃态度在和杨二讨论此事。

杨二放下酒杯,点头认可麻叔谋的说法,其实就是一句话:让专业的人去作他专业的事情。部队只负责练好兵,打好仗。

“那到了潞州,先从先锋营开始试点标准化食堂管理运作模式,一旦官兵反响好,随即在全军中铺开建设。麻哥你就是我河东晋军的总后勤部长。我把人手给你配置齐全,你也可独立在全郡招募驻军厨师,实行统一招募,统一培训上岗,统一着装、餐具统一,全军食材统一。”杨二说完看向麻叔谋。就见此时的麻叔谋一脸的笑容,好似这个总后勤部长在他眼中不是什么难事儿。

“好,哥哥我一定把这争夺天下的后勤工作作的漂亮。貌似跟后世的食堂没什么两样的。不过,我得向你要一个人。”

“杨兴。那小子是个机灵鬼,放在酒作坊里屈才了,我要他给我作个副手,他眼里有活儿。”麻叔谋和杨兴关系很好,加上杨兴的忠诚和机灵,是个作后勤工作最好的帮手。

“好,就把这小子调给你,不过你这一摊子事可不少,你得自己培养一批人手出来才行。”杨二可不想看到自己兄弟过于劳累,这年代人一旦生病了可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很多病是中医无能为力的,能活到50岁就算运气了。

“对了,麻哥你看这被服厂、煤炉厂和独轮车厂你还能兼顾吗?”杨二觉得这些都很重要,但事情确是也很多,怕麻哥顾不过来,也是问道。

“这些工厂全部划归我总后勤部直属企业,哥哥我全部吃下了。”麻叔谋拍着桌子站了起来,豁然是一副大型国企董事长的派头。

“好好好!你牛!都归你。反正我只看最后的结果,你可别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来喝酒,继续!”杨二其实心里是相信自己兄长的。

两坛子好酒见底,桌上菜基本扫光。最后麻叔谋醉倒在自己的床上,杨二也是半醉状态,爬上床和麻叔谋挤了挤,一床被子盖两人,一觉拉通睡到天亮。只是苦了来护儿等值守的护卫们,全部转场到后院设置哨位,安排巡逻路线。仲坚也跟着通宵未眠。

第二天,已经准备好的人马陆续分批次开拔了,其中就有麻叔谋主持的独轮车队2000辆,由郑凤炬掌柜组织的人手和工匠们推着煤炉子和府中的粮食以及车上坐着工匠们的媳妇儿、孩童等先行上路了。不可小看,这2000辆小车竟不费什么力的推走了120万斤的物资。浩浩荡荡的车队一路引得全城百姓观看,无不称奇。

杨二也没闲着,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到了忠孝王伍建章的府上,拜别老爷子,顺带打算直接带走其子伍云召。心想,老爷子你也别藏着掖着了,该是表明立场的时候了。

伍建章下朝之后便在书房看到了晋王的身影,于是以君臣之礼相待。引老爷子进来的伍云召也是一脸的兴奋,心说,还等什么明年的武科选仕啊!放着这晋王府的武职高官不当,非得去从军中的旗牌官做起吗?殊为不智也。自己兄弟伍天锡独镇一方,手下精锐骑兵已至1万,早让伍云召羡慕不已。

“伍伯伯,大隋创建之初即跟随我父皇,历经生死大战百余场,创下这大隋天下基业。本王虽为晋王,但在伯伯面前永远是小辈。今日小侄前来,一为临行前拜别伯伯,二为云召兄长前程而来。伯伯族侄伍天锡现就在本王麾下任泽州兵马总管,都指挥使,为本王掌管马军万余。小侄现求请伯伯同意云召兄长出山,任我河东晋军兵马副总管,河东马军都指挥使一职,晋军20万都由云召兄长节制。不知伯伯能否网开一面,同意小侄所请。”说完,杨二给伍建章老爷子深深施了一礼,足见诚意。

“唉!罢了。吾儿云召已然长成,自从太行山归来后,每日跃跃欲试,按赖不住。既然晋王千岁看重其能,不放手亦恐留成父子反目,今就让他随殿下而去,但有一条望殿下务必作下承诺方成。”伍建章老国公叹了口气,也实在是儿大不中留了。那伍天锡从一个草头王,转眼间在晋王军中担当了诺大的一个官职,他若在不动心就枉费了自己多年辛苦培养之功了。

“伯伯请讲,但能作到小侄必不推却。”杨二非常诚意的说道。

“他日若与太子对阵沙场,万不可使我儿云召为先锋。这条想必殿下不难作到吧?”伍建章老爷子可谓是看着这帮小辈长大,无论如何都不能面对小辈们因夺皇储而捉对厮杀。

“伯伯多虑了,今后对太子不利者当不在外,而在内。侄儿定不会做出那兄弟本同根,相煎何太急的事情来。自是绝不会让云召兄长作出阵前弑兄的事来的,伯伯可放宽心!”杨二有自己的原则,即使要夺取天下,也不会亲手杀死自己的血亲兄长的,有着现代思想的他自认无法作到古人的那份铁血无情。

伍建章老爷子听后,微微点头,随即对着二人挥了挥手,自转身不语。杨二和云召见了,同时抬手拜别老爷子后,转身双双出了伍家书房。云召自是去后院引了自己的随身家将50人,连同忠仆单锤将伍保跃马而出,直奔晋王府而去。至此,伍云召投入晋王麾下为帅。

随后,杨二带着二张径往回春堂而去。回春堂表面是神医孙思邈的产业,其实老神医只对医术和救人感兴趣,其他的一概不过问。回春堂这个“上市企业”实际上是由晋王府进行托管的。在这数月的托管其中,杨二授意下再次发行了总共5000股证,主要面向朝中大臣将军发行,总共累积收益达到了120万两纹银,几乎朝中主要高官都认购了回春堂股证,其中不乏太子党阵营的高官们,只是瞒着越王杨素一人。那韩洪、杨达、苏威等太子党重要幕僚更是悄悄认购了一级股证,大量的银钱被晋王通过股证的形式套走,至此这些人与晋王的兴衰联系到了一起,此为后话。

“仙师,小王来向您辞行的。同时,请动仙师开办河东潞州府回春堂分院,一应开销都在本王身上,还请仙师派高徒到潞州分院坐镇行医。”杨二在孙神医的后院静思堂当面提请。

“呵呵!殿下愿在河东开设回春堂分院此乃利民之举,贫道怎能拒绝,这就安排5名徒弟随殿下前往潞州建设分院。殿下离开这京城是非之地甚好,这里始终是皇上一手遮天,只有那河东远离京城天空才是宽广的,才有利于雄鹰的翱翔。”不料孙神医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思之颇有哲理,这也就是像孙神医这种方外之人能够看得清时局。狡猾如杨素、郭衍等身居高位者自诩智者反倒不能看到这点。

“另外,小王军中军医和护士的培养还需仙师继续为之,所需银钱本王自有安排由留守官员负责。前几期培训出师的军医护士已经分批配入我河东晋军之中,反响非常好,极大的提升了我军的士气。在此本王亦要多谢仙师。”说罢,杨二起身恭恭敬敬的向孙神医行了个大礼。

孙神医见状挥了挥手,说道:“殿下所作之事皆是造福于民的好事,自那股证发行以来,贫道放开手脚不在为贫苦百姓无钱医病而烦恼,殿下实为功德无量啊!贫道亦在此代表百姓感谢殿下所为。”孙神医就地起手向杨二行了一拱手礼。杨二连忙摆手示意不敢受神医大礼。

出得回春堂,回到晋王府中。杨二自思,在这京城已无所牵挂了。便与二张各自准备行囊,只待明日离京而去。

晚间,杨二来到师傅宇文述房中,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告别老师。自己去了河东至此脱离了险境,太子一党再也不能对其施为了,但仍在京师的老师宇文述可以说是独在敌营啊!如果,太子党弹劾晋王在外有僭越之举,极可能首当其冲受到牵连的就是留守晋王府的一众官员们。杨二有心不忍,但此地必须由太傅宇文述留守,这是不二的人选。但愿不要出现极端的状况,杨二心中默念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