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风烈 > 第28章 张恒巧言激国公 杨勇误陷勾栏院

隋风烈 第28章 张恒巧言激国公 杨勇误陷勾栏院

作者:莫名堂阿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58: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北四街,宋国公府。

宋国公贺若弼,大隋开国名将,因功受封国公,其字辅伯。他世代将门,高祖父贺若伏连、曾祖父贺若统、父亲贺若敦都是北周大将。贺若弼文武全才,既“骁勇便弓马”又“解属文,博涉书记”。此时,贺若弼爱习书法,正在家中书房誊写一篇前朝名文。今日下朝过早,他精心准备数日谋写的一篇《讨南陈十策》前日即已上蔬皇帝。结果太子临朝听政却恍若不知,从未在廷议中提及。贺若弼对此极为不满,心中忿忿不平,今日早朝正待当庭启奏言及此案,却不料太子只论了几个议题便以困乏为由匆匆结束了廷议,这让贺若弼老国公无比的憋屈。朝堂之上文臣居多,似他这种武将排列朝堂前列者并不多。涉及武事不便与文臣说起,开皇三年来,文帝歇兵养民,马放南山,若与文臣提及动兵一事,文臣们包括高熲、韩洪、刘妨等众臣皆不喜。

下朝后,回到家中避入书房,心中烦闷,不见外人,只寄情与前人书法临篆之中,以解心中郁气。

此时,管家取了一壶新茶轻声步入书房,贺若弼已见轻声问道:“又有何事?”管家放下茶壶,上前递过一张名帖。

“哦?左庶子晋王府少卿张恒来访是为何意?”贺若弼放下笔,端起新茶,正欲品尝,突然眼中一亮,吩咐管家

“请张大人到前厅安坐,我稍候即到。”管家听言,退出书房前去待客门房迎张恒去前厅。

张恒入得前厅并未坐下而是立身左右环顾。张恒身为朝廷左庶子,监督百官为要任,这开国国公则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迫于身份平素少于国公柱国级别的大人物交往。但这宋国公不同,这位贺老爷子自嗣有大功于隋,狂妄不羁,在众多开国武将,如韩擒虎、史万岁、鱼俱罗等人皆不受文职时,贺若弼仍向文帝讨要了右仆射一职,更在坊间以宰相自居,多有讥讽文官无能之言。张恒知其性格,以职务之便多次将各司局上陈其“不尊上,贬文臣”之罪状压下,有时更是暗自交给宋国公府中,已示提醒。国公府家人亦多次代表国公送上回礼以示感激,故张恒与这宋国公府关系甚密,但有碍于身份从未亲踏过贺府。

“这贺老国公世人皆称其贺疯子,看着居家摆设,却如同文人墨客一般,哪有半点疯狂之状。”张恒自顾端起茶杯轻嘬一口,正欲放下。就看一长须老者推门而入。

“张大人见谅,老贺我迎接来迟矣。”贺若弼进门即双手抱拳施礼道。

“贺老将军此话差矣!下官不告而至,多有唐突,还望老将军见谅。”张恒面带笑意立刻回礼道。

“张大人,请。”贺若弼伸手作请字说道,顺势在主位坐定。

“张大人深知我贺某性情直爽,常口不择言,无意间得罪人是常事,多得大人遮护,少了诸多麻烦。多曾想到贵府当面拜谢,不想今日却得大人亲临鄙府,贺某就此再次谢过了!”贺若弼再此拱手作揖道。

张恒回礼毕,说道:“谁不知老将军忠心可嘉,且心直口快所言皆为无心,就算皇上知道了,也是一笑而过。区区小事尔,不足挂齿。到是下官今日来此有一要事,唯老将军国公方能相助。”说完,张恒端起了茶碗,轻吹了下茶沫子。

“张大人客气了,汝知我性情,莫让我猜,只管说来,若是贺某能办之事,自不推却。”贺若弼看着张恒说道。

“今日早朝散朝之时,我观老将军欲言又止,满脸郁闷,甚是憋屈。可是对当朝太子临朝议政多有嗔怪?”张恒直看着老将说道。

“哎--,却是如此,我本有奏但不及言,故胸中烦闷。想那文帝当朝之时,本将有啥说啥,一舒心意,岂容文官多话。”贺若弼轻拍了一下桌案道。

“老将军可知为何今日太子临朝匆匆结束?可知太子所为何事?”张恒引诱着说道。

“张大人,你知我嘴臭,易出言伤人,故不常出门,外界消息多有不知。”贺若弼端茶喝了一口,润了下嗓子。

“下官属下府司早有探报,那太子殿下前日获西域女子二人,藏于太子寝宫,白日宣淫成瘾,哪有多的时间听你我多话。”张恒重重的拍了下案几。

一听此言,贺若弼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双眼圆睁,如同要冒出火来。

“颇才直如此无状,可真如此?”贺若弼面向张恒吼道。

“此事街坊民间皆有所传,还是那敬献二女的西域小国国使在勾栏院酒后亲口所言。岂有不真之理?二女入太子府亦有人看到。”张恒斩钉截铁的说道。

“可惜文帝陛下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数十年不纳嫔妃,竟生得孽子,且身为储君,今后以何治国。唉!!!”贺若弼气得原地转圈。

在娶妻纳妾上,因有皇帝作表率,文臣武将皆有顾虑,更有甚者效法皇帝终身只娶一妻,更莫说**一事。

“老将军衷君报国,赤诚之心,世所罕见。下官此次前来正为此事与老将军商议,遍观朝堂之上,敢言直谏者非老将军莫属。老将军乃是陛下亲近大将,位列国公之首,与隋有大功。下官冒昧直言恳请老将军直入后宫面见吾皇,且今皇后娘娘病势稳定,只待来日请的名医一治即可康复。老将军当说服吾皇不必伤心沉沦,及时振作,约束太子,早理政事为宜。如若继续放任太子临朝听政,必乱我大隋基业,误大事矣!”张恒一口气说完心中所想,不禁长出一气。

贺若弼转身紧盯张恒心有所思,片刻之后,说道:“公可自去,恕贺某不送了,如何趋处?贺某自有决断。”

张恒见目的达到,自拱手告辞,离开宋公府邸。

贺若弼回至书房,思虑张恒所言,甚是气结,抚手将桌上那自己亲拟的《平南十策》扫落与地。“陛下如此盛名,独孤氏贤名母仪天下,不曾想竟生出污秽可耻之子!”贺若弼的大叫声吓得府中家人尽皆变色。这如若传出去,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长安城东寺街乃是热闹之处,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于此,更有那极北处的突厥亦有商团到此交换货物。他们贩运的北地羊马、兽皮等颇受中原百姓喜爱,且不喜金银,可拿手中粮食、瓷器、丝锦、玉器等物作交换。也多有外藩使团来此见识长安繁华,沿街酒店、茶肆、客栈鳞次栉比。在这最为繁华热闹之处,有一勾栏妓院,名唤“醉香苑”。高分三层,一楼为酒楼茶肆,来往普通客商可在此吃酒品茶。中间设有一台,高约数尺,宽有4丈,此处专为长安及各地名伎登台表演之用,现上有一女子正在抚琴为酒客助兴;二楼乃是回廊建筑,多设包间雅室,乃是王公贵族,外藩使者等请宴聚会之用,更兼眼界开阔俯瞰戏台,若有中意之人,可掷金银于台打赏伎者;三楼有数十间上房,如有烂醉客商可直接登记住宿,也有苑中卖身之妓女收纳中意嫖客于房中苟且。

二楼甲子包房中,现有二人,普通来往客商打扮,一主一仆。为主者年约24、5岁年纪,双目有神,鼻直口方,上唇修剪一字短须,下颌光洁无须。头扎一字青丝包巾,发束整齐乌黑。一袭白色长丝外袍,腰束蓝色束腰带,一身干练。右手持一把黑色折扇,左手无名指戴一绿色翡翠玉石戒指,身高八尺,玉树临风。轻摇折扇,更显风流倜傥。后有一仆脸颇光洁,颌下光溜,五短身材,乃是普通家奴扮相。

白衣公子落座后,随从唤来此勾栏院老鸨,命其选2、3个妙龄女子陪酒,顺手递过一个10两银锭。鸨儿立时便知眼前公子气宇非凡,非富即贵,不敢怠慢,忙去后屋安排陪酒女子。

片刻,酒肉菜食等尽皆摆置停当,白衣公子也不急于就坐而是凭栏环顾四周。只见底层座席几无空位,奇装异服之人间杂其中,更多的是京师本地富豪公子少爷,其中有几人竟是当朝大臣之子侄。临白衣公子最近的一桌客人颇为粗鲁,骂骂咧咧。白衣公子放眼望去尽是一桌5、6个军汉在此饮酒作乐,其中更有两个军官模样。白衣公子认得这些军汉乃是京师禁军,相约到此,好似正在谈论军中之事。

白衣公子侧耳倾听,只听一个年长军官模样的大声说道:“那宇文化龙狗一样的畜生,身无所长,全凭那宇文述老儿一句话,便得作我禁军统制官。我等兄弟十余载风里来雨里去尽心尽职却不被提任,更恨那宇文小贼却喜贪墨,士卒饷银逐月减少,只是他势大我等均不敢言,唉!况如今天下太平,哪有我等建功封赏之时。岂不郁闷?唉!喝酒。”

兴是几人都有了几分醉意,说话间口无遮拦。只听一军汉说道:“兄长,你只看到无风水面平静,却不知那水底已起旋涡。”

“哦?兄弟此话怎讲?难不成传闻中的储君之争已明面化了?”另一军官低声问道。

“哼哼,也差不多了。自古兄弟阋墙之事还少么?那太子殿下如今正得圣宠,风光无两。且开府纳贤,搜罗天下名士数不胜数。那晋王千岁虽也有些急智,但比及太子相形见绌,要想在这京师之地太子脚下有所作为,哼哼!那是难上加难。”这个军士边喝酒边小声说道。

“我前日在东城门当值,听得山东客商说起,那晋王千岁派手下将官已将潞州全境封锁。山东、河北流民尽皆截留,不放西行入京师。说是要开办盐场、铁场和尽发河东沿河无主荒地。各位难道感觉不到近几日入城流民特别是青壮少了很多吗?况那宇文化龙一家早已归附晋王府,命城门官严控流民特别是青壮者入城。”另一个小校模样的城门禁军说道。

“难不成晋王千岁,知京城不可为,而欲在外埠独成。。。。。。”一军士接口道。

“嗨!此言休得再提,这京城官家耳目众多,我等饮酒便是。休在议皇家事,以免引祸上身。来,喝酒。”一军官忙打住话题,不许在谈。不过接下来的举动和言语,这头顶之上的白衣公子便听不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