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隋风烈 > 第231章 绿林反雄信称王 开渠盛典封忠臣

隋风烈 第231章 绿林反雄信称王 开渠盛典封忠臣

作者:莫名堂阿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58: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半天时间,南乐城便又回到了楚德济南军手中。除留下5000人马守城外,其余人马随高可仁一道回返济南府大营。

同时,楚德派出心腹赶往安德和平马,令这两处济南军撤出回返黄河以南。那攻打黎阳的唐氏兄弟原本就没进取之心,接到回兵领命后,立刻便整军,在黎阳城头伍云召等人的眼皮之下,大摇大摆的撤兵而回。

至此,今冬唐晋试探性大战两厢罢兵,各守各地,互不相扰。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来自自家后院的消息,更是让唐壁如坐针毡。

鲁郡任城。

徐茂公、单雄信和秦琼等人站在任城城头上看着远方,众将间相互看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昨夜的偷袭轻松占据了任城,并将原任城一干官吏全都驱逐,程咬金、张显扬、屈突通等更是趁乱抢劫了城中十余家富户,劫得了不少金银和粮食。张显扬更是强占了一富家小姐,惹得一众豪杰不住口的骂着。

“各位兄弟,如今任城已在我等之手,这任城非琅琊费城所能比,此处紧邻中原,正是可一展身手,左右腾挪之地。”徐茂公意气风发的挥着羽扇大声说道。

“是啊!道长哥哥,这里城中百姓甚多,且多富裕,景象远胜那偏避的费县城,正是举事之地。”程咬金插话道,众人听了也都讪笑着。

“咬金兄弟说的是,这里是鲁郡治所,是一处大城,城高墙厚正可作你我兄弟发迹之地。这里不是说话之处,可到府衙好生商议一番。”

在徐茂公的提议下,众将说笑着陆续走下城头,往任城府衙走去。沿途百姓已经平静下来,只是纷纷惊异的眼光看着这新到的一拨人,他们知道任城现在换主了。

回到府衙正厅,各路英雄分主次落座,上首正座三人,分别是单雄信居中、徐茂公和魏征左右坐了,接下来秦琼、王伯当、谢映登、尤俊达、程咬金等人都分左右依次坐了。

徐茂公看大家都坐好后,起身左右看了看,笑着说道:“各位兄弟,我等略施小计便夺得此城,但这任城周边还有数城需要即刻出兵去取,如此鲁郡才归我等所有。在座英雄算上未能随军仍驻守琅琊三城的王君可、樊虎、连明三将共计19人。从今日起我等也成为这乱世中的一方势力,与那王世充、唐壁、李渊、沈法兴等门阀平起平坐了,各位都不在是那绿林中人了。俗话说人无头不活,鸟无头不飞。今日便要从众兄弟中推举出一位主事之人,还要定出国号,这样才可引得天下英雄豪杰竟相来投。就此事,各位兄弟议一下吧!”徐茂公说完便坐下,喝着茶看向在座的各位英雄。

“道长哥哥,这还议个求,我等兄弟原都是绿林好汉,单二哥原本就是绿林总舵,还让单二哥坐了这头把就是了。”程咬金大大咧咧的起身说道。

程咬金此话一出,在座众人都不断点头。

“咬金兄弟说得有理,有单二哥在场,我等兄弟谁敢不尊。”作为和单雄信关系最好的王伯当起身应和道。

“秦某落难之时,多亏单二哥出手救了性命,我等愿尊从单二哥号令。”秦琼此时也起身大叫道,他这一番表态便再无人不服了,尽皆点头称好。

“好!既如此,我等英雄便推举单二哥为主,效仿那洛阳王世充、济南王唐壁等,奉单二哥为任城王如何?”徐茂公大声说道。

“好!好啊!二哥便是当今的任城王,只略小那大隋皇帝老儿。”众人听了徐茂公之言顿时兴奋不已,高声应和道。

“既然各位兄弟都无异议,我等便齐拜任城王。”说罢,徐茂公走到阶下当中站定,左右身后端立着秦琼、魏征、王伯当、谢映登、贾闰甫、柳周臣、尤俊达、程咬金、李成龙、韩成豹、张显扬、何京爵、屈突通、屈突盖等,共计14位好汉。

“任城王再上,我等今日起便以任城王单雄信为鲁郡之主,我等英雄甘愿效忠我主,供我主差遣,俯首帖耳,马首是瞻。”说完,徐茂公带头跪地,众将也都跟随跪下一起便拜。

“众兄弟快快起身,单某何德何能让兄弟们看重。既立某为任城王,某将竭尽所能为兄弟们打算,以不负兄弟们所托。”说罢,赶忙将徐茂公等人一一搀起。

众人起身后又各自坐了。

这时,魏征起身说道:“各位兄弟听贫道一言,今日既已立单二哥为王,俗话说有国才有王,还需有个国号,以贫道看不如就以鲁郡之地的鲁为国号可否?”

“嗯!贫道看可以,各位兄弟以为呢?”徐茂公摇着羽扇点头说道。众人也都觉得可行,并无异议。

“鲁国!好虽好,但少了些霸气。单二哥绰号赤发灵官,这灵官就是魔界主宰,还不如叫大魔国大气。呵呵!”程咬金跳起脚大叫道,顿时引得众人大笑起来。

“你这黑厮怎乱说话,我这里若是魔国,那我等岂不是都成了这国中的魔鬼了?勿复再言。”徐茂公笑着大声呵斥着程咬金,众人听了更是一阵狂笑。笑的程咬金乖乖的坐下不在说话。

“军师哥哥,此为前朝鲁地,自古在此建国者都为鲁国,秦某以为就以鲁国为名最好不过。”秦琼起身说道。

“任城王觉得如何?”

“就依军师之言,就以鲁为国号了。”

单雄信就此拍板定下了国号,随即又说道:“今日国号已定,不可国中无文武大臣,本王就封徐道长为鲁**师,魏道长为副军师,叔宝贤弟为鲁国大元帅,其余兄弟都为鲁国将军可好?”

众人听了都拍案叫好不迭。

“蒙任城王看重,兄弟们信任,贫道便愧领鲁**师一职。不过,现在还有一件大事要分派兄弟们去作。”

“军师只管调拨兄弟们就是。”

“好!”徐茂公走向前,环顾在座众将后,说道:“我鲁国现在吾王手中仅此任城一地,现有邹县、曲阜、泗水、博城四地需要立刻攻取。秦琼听令---”

“末将在。”

“今命你带3000人马连夜去取曲阜城,那里乃是我鲁国粮仓,拜托叔宝贤弟克期拿下。”

“请我王放心,军师哥哥放心,末将明日正午定能攻取曲阜城,保得粮仓无恙。”秦琼起身应道。

“王伯当、谢映登听令,命你二人也就今夜领3000人马去占邹县,些许小县当能手到擒来。”

“是。”王、谢二人起身应下。

“尤俊达、程咬金听令,今命你二人去取泗水城,可敢去否?”

“道长军师说哪里话来,莫说一个泗水小城,就是让俺去取长安城也不在话下啊!”程咬金一言,惹得众将大笑。

“咬金兄弟,莫要轻敌了。此番前去当以尤通贤弟为主将,还有不可进城后滥杀。”单雄洗对这二人品性非常熟悉,插言叮嘱道。

“贾闰甫、柳周臣、李成龙、韩成豹四位兄弟,那博城最远,紧邻齐郡,距济南府唐壁也是不远,乃是我鲁国北边门户,你4人率1万人马去取,若是能取则取,取不下便回。”徐茂公看着出班站立的这4将轻声说道。

“请大王、军师放心,我等今夜便出,好歹也要将那城池拿下。”贾闰甫代表众人说道。

“好!拿下后立刻修葺城墙,多备守城之物,你4人便一同镇守博城,为我鲁国北面门户,若是唐壁领兵来攻,当快马回报,贫道也好发兵来援。”

“是,大王、军师。”四将齐声应道。

当夜,任城各路征伐大军由各自主将带领分头出城。城头上,单雄信和徐茂公、魏征等人默默的看着众将去远方回。

次日,任城城头上竖起了高大的一面“鲁”字大旗迎风飘摆,它的出现预示着中原大地又一个反隋势力的崛起。

随之,由江湖绿林创建鲁国的消息传向大隋各地,让周边藩镇门阀为止侧目。

另一件大事也在这同时发生,那就是由晋王杨广主导开掘的永济渠第一段正式完成,比预计完工的时间提前了20天。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杨二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带着王黛、出尘等人,在众护卫的陪护下冒着漫天风雪赶到了黎阳城所属的板渚镇出席开渠引水的庆典仪式。

这时的大渠都是按照深20米,宽40米标准挖掘的,杨二站在高高的观礼台上看过去,一条无比壮观的大渠基本呈现一条直线通向远方,直到隐没在风雪中。而这板渚镇这起始的一头,则还剩约10米的距离便和此处的黄河贯通。现在台下已经聚集了十数万的开渠民工和各地专程前来观礼的百姓,他们只等高台上晋王杨广的一声令下,便能亲眼见证大渠首段的注水开通。

吉时已到,随着杨二的一声令下,由匠师李春亲自指挥的专职爆破工兵一同点燃导火索引爆了早已埋设好的数千斤炸药。剧烈而延续的爆炸声之后,拦在黄河和大渠之间的那小段阻隔从观礼人群的眼中瞬间消失,随之映入眼帘的是浑浊的黄河水喷薄而出,不断注入原本干涸的渠道中,直到渐渐注满这段大渠。

虽然现在的黄河河面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但冰下的河水却仍然是流动的,而且水势依然汹涌。这就预示着黄河板渚口到魏城这段新渠已经可以投入运营了,尽管几天后同样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但这已足够让大渠沿岸的百姓看到美好的希望,这个希望会随着春天的到来,冰雪的融化变成现实。

开渠仪式圆满结束,杨二心情大好,在麻叔谋及众文武的陪同下一道来到黎阳城帅府,这时的黎阳城还处在军管之中,大小诸事都由镇守大将伍云召负责。

参加本次仪式的文武中,包括从河间府专程赶来的宇文化及和凌敬二人,从内黄赶来的国公贺若弼以及卢照邻。

看到原本就瘦削的宇文化及如今越发露骨,脸上无肉,杨二心中一阵心痛,这宇文化及虽在历史上最后成了谋权篡位的奸臣,但未变质之前却是一个难得的能臣。

杨二走过去轻轻拉住这员忠心耿耿老臣的手,领到自己身边坐下,这让宇文化及一时间诚惶诚恐不知所措,眼含热泪,口中直念:“主公之情,老臣受之有愧啊!”

“宇文先生多时未见,只身在冀州为本王抵挡世家大族的反抗,成为千夫所指,众矢之的,着实受了委屈了,本王于心不忍啊!”杨二动情的说道。

“主公,老臣一家三代均受杨家大恩,虽死尤不能报,区区磨难何足挂载。倒是老臣一时疏忽,以致部分乱民趁机起事,致主公名望受损,老臣之罪也!”宇文化及起身拱手连连告罪。

“呵呵!谋大事者岂能面面俱到,舍得舍得,先有舍才能得。待到他日,永济渠全线贯通之时,百姓自然会感恩于你我的。先生何罪之有呢?他日渠成,当立碑记载诸公功绩,使诸公之名永传后世。”杨二面向一众文武说道。

随后,杨二又将老国公贺若弼搀扶到身旁坐下,又对老国公说道:“贺伯伯,内黄城受叛逆袭扰时,多亏伯伯在场,一呼百应下,顿时成军十万,让偷袭之叛军狼狈而逃,溃不成军,此皆伯伯之功也!”

“呵呵!殿下谬赞了。一呼百应或可为老夫之功,但退兵者乃卢大人及众将士也!”贺若弼手抚长长的银须笑着说道。

“诸位大人将军都请落座,本王此番前来一是为通渠放水仪式;二是为表彰诸位在开渠及退唐壁之兵的有功之人。”杨二此言一出,众文武尽皆肃然,更多人脸上露出心喜之色。

“首功者当属宇文化及先生,若无宇文先生当先开路,扫灭阻碍,便无今日之盛况,本王今日便封宇文先生为冀州牧,掌管冀州政务军务,州牧治所仍在河间。”众文武听了全都惊愕不已,这冀州牧一职乃是晋王封出的第一个大州行政主官,堪比大隋一方藩镇门阀般的存在,可见宇文化及在自家主公心目中的分量极重。自家主公的封地不过才一个小小的河东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