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翌长安 >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六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

大翌长安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六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

作者:是小一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56: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瑞和三年,仲春时节的浔阳,春意渐浓,时和气清,满城飘香。

浔阳城,这座两千三百年来城址未迁、城名未改的城市,地处大翌帝国东南方。

左邻豫章、恕城,右临琥珀川,更有栖凤渡穿城而过,河网纵横,土壤肥沃,古来富庶安逸。

更莫说浔阳城是大翌自建国以来便极为特别的一处所在。

大翌承周朝百年宵禁制,东洲百余座城池,繁华喧嚷有之,偏安一隅有之,然只浔阳一城无宵禁。

宵禁令乃东洲古来有之,周朝甚至将宵禁列入大周律法之中,轻则笞打三十大板,重则全族流放发配边疆。

又因太行山绕浔阳而过,且城内有一大行寺香火鼎盛,是以浔阳二字是东洲出了名的安逸祥和之地。

浔阳城里的老百姓也不比其它城池人口流动颇大,浔阳城内的士工商农大多皆是世世代代扎根于此。

东洲千年,王朝更迭,岁月变迁,诸国各城似乎都有着一两个经传说而留存下来的故事。

浔阳自也不例外。

在浔阳城也流传着一个美好且久远的故事,据传开国皇帝与第一任的安亲王、容亲王、恭亲王、黎亲王便相识相知于浔阳,在此结义。

后来安王,恭王在此娶亲。

故事里,也是在这个地方,始帝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大败南地吴自成领导的起义军。

自此以浔阳为福地,登基之后开了恩旨意特允浔阳彻夜笙歌,以昭盛世太平。

这种说法民间流传极广,传了几百年,几代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时间长了,便也成了话本子上的故事了。

或真或假,都不重要了。

此刻浔阳闹市一处别院里,第一次迎来了它的主人。

“故事讲得不错”,长安轻声道。

而刚讲完了第一代安亲王与王妃之间的二三事的修少将军此刻显得十分意犹未尽。

修昭一路紧赶慢赶,安排了人手,料理了军中要事便来这儿与长安汇合,准备与她一道归京。

少将军极喜研究野史,特别是王孙贵族往事情仇一类的,这是他的父亲忠勇大将军也从不曾知晓的。

在回南城他尚还顾忌着身份,出来了就全然不打紧了。

此时的修昭听到他自幼唯一的听众,来自长安郡主惯例的夸赞,便知她心情不错。

是以他兴致勃勃正准备开始讲黎王府那一家子时,不想却闻管家来禀有要事请见,自是不大爽快的。

长安拆信看了片息便顺手递给了对面的修昭。

少将军不大乐意地接过,却不想是一桩更令他不爽快的事儿。

“容景阑到了浔阳,他竟是阴魂不散不成?”修昭惊道。

长安眉间微蹙,容景阑啊。

最近听到这三个字的次数有点儿多了呢,长安郡主如是想着。

“世人口中的风仪绝世,王侯无双,竟成了你的阴魂不散,也是难得。”

难得?难得什么,修昭没有开口问。

事关容景阑,他并无任何多余的好奇心。

于是少将军自顾自地继续接着说他的故事,自得自乐许久。

瞧见长安着实没什么反应,便只得停下,轻声嘟囔了一句,“未免也太巧了些”。

修昭从来对容景阑就是没有好感的,不,应该说修昭自小对他那秉性刚直的大将军父亲口中的“好孩子”从来不会产生任何好感。

小时候忠勇大将军数落他时总不会忘记提起安王府文采斐然的沈世子,黎王府早慧的大公子,抑或是镇南侯府的柳澈,白家的白展舒。

凡此种种,只要是别家的,那必然就是好的。

有时候,甚至是李家的那厮纨绔子弟也能得他爹一句文绉绉的“如珠玉在侧”的夸奖。

在这许多人里,尤其是容王府能征善战的容世子。

他爹简直当他是个宝贝,把人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简直恨不得自个儿是人家亲爹。

若非身份有别,指不定大将军府和容王府还要来场易子之争,少时年少轻狂的修昭甚至曾那样大逆不道地想过。

若说少将军的少年时代几乎是活在容景阑的阴影之下的,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这一点,他的少年挚友长安郡主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其实那时候盛京城里以诸王世子一言一行作为家中子弟典范衡量的并不止修家。

毕竟容王府的容世子与安王府的沈世子着实太过耀眼了。

但修昭出生将门,忠勇大将军也是被老将军揍大的,是以他信奉的就是棍棒底下出英才。

修昭又是他唯一的儿子,以大将军他老人家自幼行伍历练长大的性子。

基本上出门听见别人家孩子如何优秀,回家再看见猴儿一样上蹿下跳的亲生儿子,他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住不动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