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翌长安 >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五十三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大人尝尝这味儿比之从前可有什么不同。”

一道清淡的年轻女声自盛京城里一座百年老布庄的后院里响起。

明面上,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布庄是九章王府的私产,盛京城里的权力场中人,人人皆知。

“郡主客气了。”

男子的声音洒脱而随意,半点拘束也无地笑着应道,听声音也是极为年轻的男声。

“这茶怎的没了涩味儿?”

男子面如春风地执盏品茗,片刻之后,品完了这茶的他也是有些疑惑的样子,遂有此一问。

岐都云雾,这是琅琊之地每年都要送进宫里的贡茶,但这却并不是男子第一次喝了。

这二人,一人是大翌长安郡主,与她说着话的另一人便是大翌当朝吏部尚书,风祺。

六部主位,称尚书,在帝国朝堂官居正二品。

吏部,主官员升迁调任和任免,以及满朝文武百官终年任职的考核。

大翌朝堂六部之中,属户部最为繁琐。

但却是属吏部最不能轻易得罪。

毕竟是事关自个儿头顶的乌纱帽的大事儿,不比寻常,历任吏部尚书都是帝王亲信,备受帝王青睐。

风祺其人,据传他一生下来就被扔在了浔阳城内一座坊间,是以自幼吃的是百家饭长大的。

因此其父母亲族不详。

及至后来帝国荣宸长公主的鸾驾到了浔阳,乌衣盛会,一次偶然的相遇,荣宸折服风祺其人的才华,将他带回了盛京城。

从此,风祺的人生就此被改写了个彻底。

从此,瑞和一朝最具传奇色彩的肱骨之臣,就这样,登上了东洲历史的舞台。

风祺性格沉敏,自从先帝驾崩,圣英帝即位,从天德一朝的皇子幕僚,到瑞和年间的一朝权臣,风祺的官路可谓是一路扶摇直上。

便说他是瑞和年间官路亨通第一人也不为过。

天德年间的老太傅长叹而出的近乎于口咒的一声,“寒门再难出贵子”,被风祺用实际行动彻底打破了。

官场从来不缺运气,风祺尤甚,因着这些年来无论是晚期的仁宗打压世家贵族之后,还是登基之后的圣英帝大力地提拔寒门仕子。

这些统统都是风祺的机遇。

如今的瑞和朝中寒门贵子一派的年轻官员,已经隐隐地有尊其为首的意思了。

这红尘俗世,从来不缺机敏的聪慧人,自然也从来不乏人心的互相算计。

但总有一些聪明人,善于抓住了机遇,从此便就一飞冲天,青云直上。

而有些聪明人,得到了好机遇,在此之前却没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对待利用好它。

以至于白白错失了那等好机遇,没能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来。

自然,芸芸众生之中,更多的则是那些,连机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人。

只是这样的一些人,又何谈前程呢。

慕长安面前坐着的这位如此年轻的当朝二品大员,自然是属于第一种了。

“本殿喜欢这茶的名儿,却又不大喜欢那一股子涩味儿,就让人用法子去了。”

说得轻巧,殊不知要去了这茶的涩味儿,还得不致此茶变了味,得有多少工艺技术在里面。

怪不说这世上人人都渴望权利,那大概是因为权利所能带来的满足感太令人渴望了。

慕长安轻轻巧巧的一句话,风祺却听懂了其中的言外之意,话里有话,绵密细致。

这位郡主和他想象中一样,也有些不一样。

一样的是她符合皇室帝姬这个身份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的优秀品质。

不一样的也是这一点,她是有底气恣意的,但迄今为止风祺很难从她的言行举止窥到这一点。

一时之间,风祺都有些疑惑了,这真的是那个在他眼里至情至性的女子教导出来的孩子吗?

“郡主好雅兴,臣曾有幸在圣上宫中喝过一次这琅琊贡茶,那香味儿也是引得臣久久不能忘怀。”

一口饮尽,风祺似对那味儿回味无穷一般的轻叹了一口气,将对方挡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慕长安听完不置可否,好似闲话家常一般与他继续说道。

“每当阿姐烦扰时独独喜欢这茶,是以她出门必得随身备着,既然当初在浔阳没能让大人闻到这香来,想来阿姐当初浔阳之行是颇为顺畅了。”

风祺面上表情依然不变,一如既往地笑得如沐春风。

若是不刻意提起,想来任谁来看也是一点儿也看不出面前这个面貌犹如二八少年的年轻男子,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面貌长相太容易给人一种欺骗性了,若教长安来说,第一眼见到他时,她便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历经世事,偏安一隅的教书先生。

此刻,他坐在那里,面色明显比之刚才,柔了许多,仿佛他也回忆起了在浔阳城里的那些独独属于他的故事。

良久,风祺收了面上的笑意,对着长安极平淡地说道,“长公主伯乐之恩,风祺从不敢忘。”

从他进来,这还是长安第一次看见他脸上没有笑意,也没有其他什么表情,但却比方才他笑着的时候给长安的感觉更为真实。

“是大人逸群之才,不该被埋没。”

私下里,长安郡主不常夸人,但每逢出口,必然是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夸赞认可的。

“郡主说话的方式,与长公主很不一样。”

终于还是说了出口。

风祺也算是阅人无数了,自认少有什么事能牵动他心绪,而方才他见到这孩子的第一眼,依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惊鸿一瞥之感。

惊的不是外貌,而是给人第一眼的感觉。

九王是长在太阳底下光明磊落的,而这位长安郡主则不然,风祺自认还有几分识人之明。

他是见过九章亲王的,那样的铮铮男儿本色,便是风祺他这等自认心志坚定的人,当初见九王的第一面,依然不可避免地生了几许自卑。

男儿志在四方,马踏山河见人间寥落,逐敌护国为保境安民。

其实,这才是风祺最初的志愿。

所以在他尚还待在皇子府里当个名不见经传的幕僚时,他正满心算计,一腔筹谋只为了主子能登上皇宫大内那个宝座时。

冥冥之中,上苍安排他不早也不晚,就刚刚好地在那时候遇上了九王那样铁骨铮铮的真英雄。

他虽生不逢境,但终究也是心高气傲的人。

所以功成名就之后一个人的夜里,每每想起九王,风祺总是不免地有些为自己感到遗憾。

他这短短十年光阴,未免太过小志。

索性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

他并不是一个太过执着的人,他如今已经尝过了权利的滋味,短时间内是舍不得这让他陶醉的味道的。

一晃,已经快十年了。

一晃,九王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都可以在此与他对座博弈了。

果真是,青出于蓝啊。

风祺在心里默默地叹道。

“愿闻其详。”长安郡主并不是个不求甚解的姑娘,相反,有时候,她是勤思好问的。

“长公主善谋势,而郡主,似乎更喜欢谋事,谋人,俗称借力打力。”

慕长安听罢,凝视着面前的青年,倏而,她轻笑出声。

“无论谋的是什么,最终都是为了择人而任势,至于其他,倒也不必过多在意了。”

她这样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的态度,仿佛已经是下意识就很熟练地可以与人这般模凌两可地说话的模样了。

而她本人,似乎尚还不自知。

“郡主所言极是。”

即便是风祺,也无法说出口,说这是一个坏习惯。

“风祺永远不会是洛水的敌人。”

他决定坦诚布公,因为他发现无论他说什么,怎么说,都不会取信于这孩子。

这孩子与她父亲的性格大相径庭,而且他发现其实这孩子骨子里的脾性与她也是不怎么像的。

果不其然,那孩子听他方才那样说了之后便搁下了茶盏,有一瞬间,风祺竟然觉得她是准备走了,虽然他自己也明白这个想法有些荒唐。

然而下一秒,长安用实际行动让他刚才那荒唐的想法成了真。

“有大人此言,本殿此行不枉。”

慕长安说完这话,风祺就眼睁睁地看着她就那么起身了,要离开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风祺在原地有些默了,就这么成竹在胸了?风祺一时之间竟然也难得地被勾出了几分好奇之心。

待看见一直在一旁伺候她的婢女忙不迭地为她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披风,风祺也有些觉着不对劲儿了。

如今明明还是春日暖阳的时节……

风祺眼里那快速一闪而过的一丝讶然被一旁刚刚为她家郡主倒饬好装束,将将抬头的思华尽数收尽了眼里。

她下意识地在长袖里握了握手掌心。

即便如此,风大人一时之间也是顾不上披风这一茬疑问了的,而且他原本就不是个讨人嫌的人。

身体康健这等问题,这已经涉及到了别人的私事了。

所以此时此刻萦绕于他心口,他想问的统共就只有一件事儿。

“郡主不问问臣,也不与臣商量一下有关方将军的事吗?”

他承认,他比眼前这小姑娘更心急,毕竟方戈的身份不比旁人,所以他一时也就无意再与她继续绕弯子了。

慕长安闻言折身,对他轻声说道,“非敌并不代表便一定是友。”这便是要他明确表态的意思了。

而风祺回复得就更快了。

“蒙长公主提携,风祺一日不敢忘。”眼前正该意气风发却是给人一种文弱温润之感的青年人,以十分认真的神色说道。

便是慕长安,也有些信了的。

于是她脱口而出的便是方才早已打好腹稿的另一句话了。“既如此,那大人可知方将军于阿姐而言,是什么?”

“退路。”

风祺回答得毫不犹豫。

“大人明白就好。”

慕长安提步便准备离开,等快到了这雅间门口时,她方才稍稍停了步子回头。

“民间有句俗语,说是鸡蛋不宜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本殿听过之后,深以为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