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翌长安 >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四十四章 花随风落子在枝

如此亲密的动作,且还是一位慈善友爱的长辈,是以慕长安此时也有些愣住了,一时之间竟就站着不动了。

李氏松开她,与她面对面站着,继续与她说着,其实又何尝不是在解释呢。

“外祖母从两年前就开始吃素了,人老了,身上的毛病也就慢慢地开始多了,便沾不得一点儿荤腥了。”

“而且外祖母现在啊,用了饭就得午睡,有时一不留神还会睡到晚膳时分。”

李氏说罢,摆了摆手笑着道,“这人啊,上了年纪,瞌睡也越来越多了,也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最后一句本是老人家一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话,慕长安听着,心里却是无端溢出了些许的难过。

然而慕长安向来不是将情绪放在面上的人,而且她也甚少跟有血亲关系的长辈打交道,所以此时慕长安近乎于笨拙地道,“您不老。”

慕长安干巴巴的一句宽慰的话一说出口,待再看见她外祖母双鬓斑白的头发丝时,竟有些稍稍无措的感觉。

面前的老夫人方才说是上了年纪不能沾荤腥,可是偏偏是从两年前开始的。

两年前啊,她双亲殉国,而面前的老夫人又何尝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慕长安知道,在她自困方寸的那两年里,她面前这个已经鬓发染霜的老人,内心的苦痛与挣扎,不会比她少半分。

望着李氏满是笑意盈盈的眼睛,她再也说不出什么话,因为她压根就不知道能说什么。

李氏又与长安交代了些琐碎事情,最后还是出了王府。

在回伯府的马车上,李氏身边自小伺候她的金姑姑没忍住开了口。

“老夫人为何一定要走?与郡主在一块儿吃饭不是更好亲近吗?”

她是知道老夫人的心思的,她想看顾好这个唯一的小外孙女。

在得知小姐与姑爷去了的消息后,老夫人当场就倒下来,后来遍寻大夫也不见好。

宫里的太医也被伯爷请了回来,可奈何老夫人毫无求生的意志,太医说,便是华佗在世也救不回一个一心求死的人。

金姑姑一辈子都待在自家小姐身边,双亲不明,从被卖进侯府,便跟在了李氏身边。

一生未曾婚嫁,无儿无女,无所依傍。

可以说金姑姑从五岁之后,便从未离开过她家小姐,所以她当时听见太医的话便跪在太医面前不住地磕头,请太医务必尽心。

其实她也打定好了主意,若实在回天乏术,她也是要殉主的。

后来,金姑姑每日喂李氏汤药时,尽捡着回南的消息,长安郡主的消息告诉她,慢慢地,以前喂不进去的汤药,也渐渐地见了底。

“阿金,长安不同于寻常小姑娘,有些情谊,得省着点儿用,若是一下子把力气都使全乎了,那就是适得其反了。”

李氏说这话时是笑着的,是以她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些。

“更何况啊,从前没有照顾过她,如今咱们突然就出现了,那孩子防范心重,而且原本就与我们不亲近,还是让她自在些的好。”

慕长安送走了李氏之后,便让人找来了齐管家,她回后院的路上,冷不防地就想起了方才的老夫人。

她的眼角眉梢尽是岁月浮沉留下的痕迹,她那一双饱含着睿智与温暖的眸子仿佛会说话一般。

她待她的,是一腔善意。

苍梧阁内,与回南城内的九章王府中的苍梧阁一样,这是慕长安平时议事之所。

“齐管家,给容王府的单子拟出来了吗?”

“已经拟定了,正准备呈给殿下,只是尚有一处不明,不知是否要送去忠行伯府一份。”

伯府的老夫人方才本就是说要帮忙看一看的,可他这一来二去的事情多了给耽搁了,待拟完了老夫人已经走了。

齐管家是没有想过老夫人会不留在王府用饭的。

慕长安接过思华递来的长长一张单子,略瞥了一眼便开口了。

“便将这份给老夫人抄送一份过去吧,找个机灵点儿的,听候老夫人教导。”

这份?齐管家好像明白了些什么,顿了顿,慕长安很快就又开口了。

“就让齐横去吧,老夫人喜欢机灵点儿的。”慕长安很肯定地说道。

齐管家倒不兴惺惺作态那一套,也没有说齐横那小子还年轻这一类的故作谦虚的话,只立刻就应声了。

“本殿还记得您曾说过,府里库房里还有一对东珠,添上一并送去容王府。”

这添上的,自然就是另一份了,但东珠?郡主没提,他自然也不必开口多问,按吩咐做事就行了。

齐管家显然深谙这个道理,半点疑惑都没有显现出来。

东洲大陆有一个关于姻缘的古老风俗,最早时候的东洲,是屈族人的天下,而屈族人,最早是母系氏族。

即一个家族的当家人是女人,出入朝堂的是女人,出去田作农耕的则是男人,地位高的女人可以迎娶好几房夫君。

后来,池别人的祖先哈萨特人攻占了东洲近一半的版图。

哈萨特人尤擅骑兵作战,战无不胜,屈族人的女子军自然不是哈萨特人的对手。

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威风凛凛的女王陛下从王座上被赶了下来。

屈族人华美精致的皇室宫殿被洗劫一空后哈萨特人还不满意,索性一把火烧了屈族人的皇宫。

在哈萨特人眼中,由女人主导的国家,是耻辱的,也是不可容忍的。

然而哈萨特人擅长攻城掠地,却并不擅长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他们也并不热衷于建立国家,并治理国家。

所以十分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只享受于征服快感的哈萨特人将屈族皇宫洗劫一空后,就离开了。

简直是半点也不留恋这个金碧辉煌,有美人,有美酒的安乐地方。

而浩浩荡荡的哈萨特军队离开了屈族后,只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皇城,和躁动不安的屈族人。

或许是哈萨特人刚强威武的男子气概影响到了屈族人,又或许是突然发现了在武力上,女子与男子相比,始终是太悬殊了。

是因为哪一种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顽强不屈,不墨守成规的屈族人迎来了父系氏族的天下。

而原来由一个家族所带领的屈族的天下,也四分五裂成了各个郡国,所谓郡国,这便是诸侯国的前身。

郡国之间,自然也存在着一些唯女人马首是瞻的地方,古老的传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丢弃的,特别是对于女人们而言。

而这些郡国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钱,能站起来揭竿起义的,大多是为生活所迫的,是以哪里拿得出来多余的钱财。

而贵族之家,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她们最不缺的,便是财富。

而四分五裂,群狼环伺的国度,是永远也无法通过单方面的武力去攫取并霸占财富的。

而这个时候,聪明的男人便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联姻。

从封国的东函城送出的一对东珠以求玉成姻缘之好,被加急送到了息国丽色无双的女郡公的案上。

而女郡公收下一双东珠后便当即宣布同意嫁给封主后,各个郡国纷纷效仿。

从此,封国东函城特有的东珠,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东珠易市,使当时的封国一跃成为最为富有的几个郡国之一。

东珠联姻,由此而来。

且这东珠,必须得由男方送至女方处,方为结亲之用,若是女方送给男方,一是婉拒,二则是为结兄弟之好。

这一古老的习俗现如今只在传承悠久的世家之中成为传说流传了下来。

无它,唯因这片土地上已经经历了数不清的战乱伤亡与家国重建,生死已然都由命了,又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所谓传承。

有些底蕴,且有从那时候便有家谱记载传世的已经越来越少了,知道那些古老习俗的更是已经少之又少了。

而恰恰,大翌帝国建都盛京基本实现大一统的始帝陛下,出自金陵大族。

而容王府那位最早开始跟着慕始帝南征北战的老祖宗,也是出自淮阴大族。

金陵慕氏,淮阴容氏,皆是有诸多古老传承之姓。

只是因为慕氏一族掌天下命脉,始帝认为,法重于礼,也尤其善待法家人。

是以明面上,慕家人渐渐地也已经甚少坚持古礼了。

可想而知,到了后代子孙,若是无人有心去深究,已经没有什么人会知道这些了,更莫说传承。

这些,还是慕长安幼时在琅環阁的慕氏家族志记上面翻看瞧见的。

送东珠去容王府,出身慕氏嫁入容家的容王妃若不能理解,那么那位在父王口中,是状元之才的容亲王一定也是明白的。

容王府,除却嫡出的世子容景阑外,还有一位嫡出的郡主,说起来,那位容郡主也就仅仅只比她小了几个月。

自那位容郡主出生后,容王妃再无所出,且之后就更为深居简出了。

东珠作礼,其中意义自然是颇多的,只端看容王府是如何应对理解的了。

慕长安对容亲王和容王妃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是压根没有什么多余的好奇心。

古往今来,画本子里的男女情事早就已经被前人道尽了,委实有些子乏善可陈了。

但是她必须要清楚容王府的那位容郡主,在容家,到底是个什么地位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