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翌长安 >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一百零三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大翌帝国,盛京城,用作接待各国使臣的行馆内。

此时有一老妪健步如飞,正往北苑的方向而去。

虽然她第一眼看上去是一副身形佝偻的模样,但行走之间的动作十分利落,与她面上的年纪极不相符。

怕是这盛京城里许多的年轻公子哥们都是比不得她那等利落的。

北苑,正是此番芳华宴出使大翌帝国的赢渠使臣们所居之处。

细细算来,这次翌国芳华宴上,诸国之中皆是十分默契地派了王子、公主等有王族血脉的贵人们前来,以示尊重与臣服。

但是唯有赢渠,是当今的赢渠王呼延康以赢王之身亲自带领使节团前往翌国盛京城赴芳华宴。

对于这一点,诸国来使其实稍微想一想,便也是可以想得通的。

毕竟是因了现任的赢渠王后是大翌帝国先帝所出的嫡出公主,天德一朝的皇长女,身份尊贵不比旁人。

所以列国使臣对赢王呼延康亲自出使大翌这件事情本身倒是并未有多么惊讶的,甚至于这个事儿在行馆之中并未再添起任何波澜。

只是有一桩事却是令众人不得不在心里产生几分讶异的:赢渠王后今次并未随行赢渠使团回到大翌。

自然,芳华宴上赢王当众给出的理由是,在赢渠使团的车马临行之前,王后恰巧便被诊出了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在身。

夫妻二人念着为了避免从赢渠到盛京这一路的路途颠簸,毕竟若是因此致使王后在途中产生不适反倒了误了子嗣大事,那却是十分不划算的。

毕竟自从天德十三年,翌国的惠安大公主十里红妆嫁入赢王室至今,已经有十年了。

这十年里,赢王呼延康不是没有子嗣相继降生,但那些王子们却没有一个是从赢王后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直到如今,已经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整整十年了,赢王后终于怀上了子嗣。

这对于大翌帝国而言,委实是一件有利无弊的事情。

毕竟,一位身体里流着大翌帝国的皇室血脉的王太子继承赢渠王位,远远比赢渠本国贵女所生的王子继位便利之处要多得多。

是以他们夫妻俩商量着此次出使翌国便由赢王一个人代表他们夫妻俩一同前来。

并且,应了赢王后所求,赢王此行还一并带着赢渠三公主一同前来。

据说,赢王后在赢渠国内最是喜欢三公主了。

王后又念着毕竟赢王是男儿身,出入深宫后院多有不便,所以此番也是赢王后特意邀请了三公主代她回大翌来看看她朝思暮想的妹妹们的。

只是十分不凑巧的是,芳华宴之后的第二日,三公主便就立刻病倒了,派去行馆的太医回宫复命时也说不出什么确切的缘由,只是说或许水土不服。

因此,认真算起来,这位呼延族的三公主迄今为止,尚且还没有出过行馆大门一步呢。

这一头,老妪快步进了北苑之后,一路上都没有任何侍卫上前阻拦,就这样畅通无阻地直接急匆匆地小跑到了三公主呼延姿现在所居住的院落里。

待看见了里间坐着的正在说着话的两位主子后,老妪遂弯腰行了一个赢国之礼后才开口说起她此行要禀报给主子知晓的事情。

“公主,宣威侯府的管家方才亲自送来了三日后的赏花宴请帖来。”

她一开口,便是一口十分标准的中原官话。

这在她这个年纪是极为难得一见的,不仅仅是赢渠人,草原之上的部族大多都是天生就性子高傲,且极排外,轻易看不上什么人。

就更不要说是去学习那些文弱不禁的“风一吹就倒”的中原人的官话了。

这种情况是处皆有,但赢渠一国相较于周边部族在这一方面就显得有些不同了。

毕竟当初翌国的皇室公主和亲千里之外的赢渠时,带过去的,不仅仅是十里红妆羡煞天下女子的丰厚嫁妆。

还有着带有中原特色的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的锦缎饰品及垫被等物,当然了,还有中原地区百姓们普遍信奉的佛教中的祖师爷释伽牟尼的等身佛像。

并数百卷佛经、教义等经典之物,而那些金玉所铸的各种家具物什则更是不计其数了。

而在赢王后当年带去赢渠的一行人中,尤其有一队能工巧匠,是仁宗疼爱女儿,特意嘱咐带上的御厨,糕点师傅,太医及各种工艺坊匠人。

在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许多种中原工艺的各种特殊工技著作经典,中原百姓们常见的数百种治病药方以及太医院著述的医学著作经典。

尤其是惠安大公主当年带去赢渠的各种谷物,如今已然成了如今的赢渠国的主要农作物来源了。

自然,有农作物,也就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种农作工具,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极大地节省了赢渠农人耗费在田地里的时间与精力。

如此,当年的惠安大公主和亲赢渠,带去赢渠的,更多的是在翌国这片土地上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近千年的文化。

这些东西,是以区区钱财与武力在短时间以内换不过来的。

只是老妪虽然是向她口中的公主禀报着话,但回应她的,却是一道听着便是极为有力量的男声。

“宣威侯府杨家?”话音里显而易见地捎带上了几分不确定的意味儿。

老妪面上神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恭敬地躬身一礼后应道。

“王,宣威侯府是谢氏一族,侯夫人的娘家,也就是侯府世子的母族才是杨家。”

赢王闻言,颔首表示知道了,之后便挥手示意,令人退下了。

赢王呼延康今岁已经三十有二了,在平常这个年纪的男子里,属实是属于年纪轻轻便手握重权的代表性人物了。

而抬眼望去,呼延康的面貌其实完全可以很快速地就辨认出他不是中原人,因为他的长相着实算得上是十分粗犷的了。

赢渠人信奉胡子天生是草原之神赐予草原男儿的福气,是以终其一生,他们都是不会修剪脸上的胡子的,反而是任其自然生长着。

所以他这一副尊容得需要细细看的,其实他的五官无论是分开一处一处看,还是组合起来看,都是与好看甚至是出彩沾不上半点关系的。

赢渠人一向都是称颂他们这一代的王有神勇之风想来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毕竟从未有人听到过赢人像乌孙人称赞他们的祭司一样歌颂过他们王上的面貌。

大概也是属实因为有些乏善可陈吧?

自然,或许又因为呼延康自幼就跟着父兄习武的缘故,他有一身上好的武艺,所以周身气息看着便煞是容易吓唬到人。

草原人不通礼法,呼延康似乎也不好这文道,又何况他年纪轻轻便是一国主君,正是志得意满时。

若是按着这个方向这样想来,似乎他周身以气凌人的意味儿便无端地也可以浅淡下来许多。

也就不如他那满脸的络腮胡子那般,太过引人注意了。

只是他一身气息有着长在草原上的男儿特有的刚毅勇猛,言语行止之间处事也颇有果决之风。

但毕竟此时他一身毫不掩饰的锋芒仍旧是太过露骨了一些,以至于只要不是那等眼盲心瞎的,人人都是可以窥见得出他那一身的桀骜脾性的。

只是不知道的是,他是全然不在乎锋芒太露可能导致的祸患,还是压根就不知道他的威压之下,带给别人的感受。

这时候,只听屋子里一道女子的声音响起。

“阿兄,这几日翌国的贵族门第不知道投了多少帖子进来,你之前可是从来都不过问的。”

女子的声音并无一般闺中女子特有的娇柔,反而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干脆利落劲儿。

“三妹,宣威侯府是功勋之后。”

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谈话,从来都是点到即止的,说三分留七分。

“阿兄想让我嫁入杨家?”

女子旋即反应过来之后,便直接问出了口道。

没有一丝一毫的绝大多数的闺阁女儿碰到自个儿婚事时的扭捏与羞涩。

女子一身绯红长裙,袖口宽大,风一吹过,衣袂翩翩,颇有几分恍惚之间即将乘风而去的飘飘欲仙之感,这是中原女子平常穿衣的样式。

呼延姿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姑娘,她的肤色不如翌国女子白皙,所以穿上这套绯红色的衣裙,便衬得她的容色稍微有些暗沉。

只是若是认真算起来,这位赢渠三公主殿下,她今年,也已经十七岁了。

十七岁这个年纪在翌国已经是早早地就已经出嫁了的,尤其是在南部的一些国家,诸如楼兰、西域等国,有些女子年满十岁便嫁出去的比比皆是。

然而双十未嫁的这种情况在赢渠却是十分稀松平常的,草原的医疗条件落后,当地人生病了不会找大夫,而是第一时间去找各种大巫或是萨满法师。

尤其是早年间的赢渠,即便是女子生育时,赢渠人也信奉去找萨满法师布法施术,即可让家中女眷诞下健康壮实的麟儿来。

所以草原上的姑娘们每每生子时,便如闯过鬼门关一遭似的,多数靠运气。

但是也正因他们如此荒诞的想法,而且还毫不作为,就此闯不过去一尸两命的大有人在。

而草原人,无疑是最是在乎和希望部族人丁越来越兴旺的了,因为他们天生就只会擅长用武力抢占地盘。

而唯有族中诞育出越来越多的健壮男儿,一族才会有武力去掠夺更多的生存资源。

所以赢渠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们都偏信女子要过了双十年华,把身子骨垫结实了再嫁人生子,才会使得部族里人丁兴旺枝繁叶茂。

“为何不是谢家?”呼延康笑着问道,他毫不掩饰对妹妹的赞赏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