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活体战舰 > 第47章 史上最年轻会员(四)

活体战舰 第47章 史上最年轻会员(四)

作者:西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7:32:09 来源:小说旗

“推荐一个中学生加入牛顿公会,你们没疯吧?说聊斋呢。”视频会议里,三十多个老头老太太一脸的惊讶。这些人,有华龙人,也有其他国家的人。其中任何一个,都是其所在专业最高权威。

白向宇笑道:“牛顿公会的入会原则,什么时候有年龄限制啦?”

众人都翻白眼,是没有年龄限制,但不到一定的年龄,达得到牛顿公会的入会条件吗?

牛顿公会起初只是一个休闲会所。真正的休闲,不涉及任何经济、政治、国别等等。但随着官方的关注和投入,并且给予牛顿公会会员很多特权,使得牛顿公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想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老头老太太们不想牛顿公会变味,于是制定了四条简单的规定。

一,新成员至少有三位老成员推荐才由入会资格。然后由所有公会成员的审定,至少需要三分之二人同意才行。

二,新成员在某学科的成就或技艺,必须是位居这个世界上的最巅峰。只要有一人认为还有其他人能超过此人,并且能证明,此人就没资格加入。

三,不限国籍,性别,职业,种族。也即是说,在职的也可以加入,不限于退休者。

四,学科范围局限在自然科学和机械制造,不包括社会科学。确保只与科学技术打交道,不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及其纷争。

五,公会不对任何人任何势力负责,也不会对成员有任何约束,保证公会只是一个单纯的交流、休闲平台。

这样,就将那些求名求利者彻底挡在了门外,并确保了牛顿公会的纯洁性,还进一步提升了牛顿公会的威望和自主性。

秦怀玉道:“我可以证明,这位中学生,在手工加工精度上,超越了我。当然,按照程序,可以让他现场操作,证实给诸位看看。”

吴春秋道:“我也可以证明,他在软件编程上的能力我无法企及。同样,诸位可以现场验证。”

白向宇道:“我i可以证明,老秦和老白所说的完全真实,因为我就在现场。”

“是吗?”众人无不震惊。在手工加工精度上,即使秦怀玉已经老眼昏花,但他自居第二的话,五人敢称第一。正因为他老眼昏花,使得很多大佬的设机难以实现。如果真出现一个在加工精度上超出秦怀玉的高手,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乐见其成。

老人们更震惊的是,吴春秋自承在软件编程上甘拜下风。若是把软件比作日常语言的话,吴春秋就是当之无愧的大文豪。一个文豪的生成,可不仅仅是几篇文章的事,那需要长年累月、人生阅历的积淀。年轻人或者会偶尔写出一篇佳作,但在文化底蕴上想上升到文豪层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看看?”老人们来了兴趣。

画面转到工作室,实现现场直播。

稀里糊涂的柏承诚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看不见那些老头老太太,只看见秦怀玉走了进来,“柏承诚,麻烦再加工一根纳米钻头。嗯,直径一纳米,长度五厘米吧。”

“哇。”

“可能吗?”

老头老太太们忍不住惊呼。

一纳米的直径,肉眼根本看不见,怎么加工?更难的是,五厘米的长度。不是五厘米做不到,是五厘米长度的一纳米直径做不到。一纳米粗细,风都可以吹弯,怎么能保证其笔直?更别说加工了。

柏承诚听不到公会成员们的惊呼,信号是单向的。很是疑惑地说:“不是已经加工了一根吗?”

秦怀玉道:“不好意思,那根被我弄弯了,用不了。反正对于你来说,小事一桩,就再麻烦一下嘛。”

“哦。好吧。”柏承诚挠挠头,忐忑地提了个要求,“要是我还能加工出来,是不是就可以当您的徒弟了?”

秦怀玉笑了,“我可以将我所会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你。”却没说收徒之事。牛顿公会本就是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的场所。在秦怀玉心中,他已经没资格受柏承诚为徒了,双方只能算是交流。

柏承诚大喜,“好。”

看起来更像是考验,因为加工之前,工作室里增添了大量的测试设备,尤其是激光全息测量仪。

秦怀玉将一根很细,细到微米级的粗胚放到激光测量仪里,静候十分钟,点开测量仪。屏幕上显示数据,长度:6.厘米,直径:最大9.478微米,最小4.250微米,平均5.426微米。都精确到纳米级。

微米级,肉眼也很难分辨。秦怀玉用特殊的镊子将粗胚取出,放在摄像头下,放大倍数,让摄像头后的众人都能看清楚。然后慢慢还原成本来的大小,那根细针近乎消失在人们眼前。

秦怀玉又将摄像头对准光滑蹭亮的底座,慢慢放大倍数,以便让众人确认底座上空无一物。然后将细针粗胚放到底座上,再将一把碳炔锉递给柏承诚,“开始吧。”

柏承诚戴上隔热手套,接过碳炔锉,深吸一口气,平静了一下心跳,缓缓接近底座。这一套程序谁都看得懂,很是专业。微微的空气流动和温度变化,都有可能影响精度。可接下来,他们就看懵了,柏承诚一手用镊子固定粗胚,一手拿锉飞速闪动。即使摄像头已经将画面放大了一百倍,他们依然看得眼花缭乱。

继而,会员们更惊骇了,因为发现柏承诚根本就不是在显微镜下加工,而是凭肉眼。

用肉眼看纳米级的实物,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别人转告,老家伙们会一巴掌将告知者扇飞,“胡编乱造。”但,但玄幻的事,真实地发生在眼前,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柏承诚的疏忽,他搞忘了,凭人类的肉眼绝对看不清纳米这个数量级。他能看见,是幺米机器人摄像头传送到视神经的信号。

这次的加工,其实凭借的也不完全是碳炔锉,而是控制幺米机器人附着在锉表面上。不然也无法完成一纳米直径钻头的加工。

比较起两个月前,他拥有的幺米机器人已经远不止四百亿。因为念力的增强和编程技术的提高,地幺米机器人的控制也更加得心应手了。今日的加工,其实是作弊。他的手即使不动,也能控制幺米机器人将粗胚加工到精准的程度。手动完全是假象。

很快,钻头完成。柏承诚小心地用镊子的一头将完工的钻头压住,然后慢慢地退开。

在放大一百部的摄像头下,众人可以隐约地看见那根成品。

过了一会,秦怀玉先推过来一台显微镜。在显微镜下拿起一个微型透明罩,将成品盖住。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镊子稍微将成品极为缓慢地提高一点,再推上透明罩的底盖。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一动成品时,不至于被风吹弯。

工作室里肯定是无风的,但人体的移动导致的气流,依然对纳米针有一定的影响。

秦怀玉极其缓慢地移动透明盒子,小心地放入激光测量仪内,关闭测试室,静候温度平衡。这个过程中,一众老人们也情不自禁地闭住呼吸,似乎担心摄像头后面的自己的呼吸会影响到工作室里的测量精度。

实际加工时,必须是在真空环境下。加工员是要穿特殊工作服的。今天这些都没有,才更显得柏承诚的神奇。

十分钟过去,秦怀玉触碰测量键。

屏幕显示,长度:5.0000001厘米,直径,最大1.000微米,最小1.000微米,平均1.000微米。

嘶!全体倒吸一口冷气。

至此还没完。秦怀玉驱出透明盒子,放到显微镜下,直接放大一千倍,然后用摄像头代替眼睛观察成品。会员更是惊呼一片,因为那可不是一根光滑的细针,而是螺旋钻头。两者加工的难度,显然不在一个数量级。

“神了,神了。”

“太神奇了。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

“他不入会还有何人能入会?我同意!”

绿灯闪亮一片。下一个测试不需要了,全体通过。

“等等,等等。”吴春秋急了。柏承诚的加工才能是秦怀玉发现的,没他的功劳。这不行啊。再说,在吴春秋眼里,编程技术比加工技术重要得多。“这只是小道,他的编程技术才闪瞎你们的眼睛。”

“呸,这是小道?你加工给我们看看?”

“没有精加工,科技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只能纸上谈兵而已。”

“老东西,你以为还是数千年前那种工人和干部的分级制度是吧?工人天生比干部低一等?”

老家伙们只认技术不认人,鄙夷声一片。

吴春秋连忙解释,“不是,我不是小瞧加工技术。我是说,编程技术的作用更大。”

“切!”

哪个都重要,哪个都必不可少。

白向宇打圆场,“再看看这为同学的编程技术,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这样吧,请各位出题。如果你们有急需的程序,可以将创意和要求发过来,让这位同学现场编程。呵呵,便宜你们了。不,不行,如果能用上,你们必须付费。我们可不能破坏规则。”

会员之间,互相交流是自愿,互相帮助是义务,但不是责任。委托会员办事,理应付费,尤其是因此可以带来收益的时候,比如白向宇的设计。

稍微耽误一点时间继续看,可以,但响应白向宇提议者不多。手工加工,众人承认柏承诚神乎其技,无人能够超越,可编程这事,没人相信柏承诚有吴春秋说的那么离奇。

但也有人愿意试试,反正不需要成本,万一真的有用呢?

一个名为赫夫斯基的老头,正好在请他人编制一个程序,是一个用于药物研究和药物反应控制的程序。数据比较多,各种药物的浓度、温度、密度、质量、压强,药物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吸收和释放的能量等等。

虽然数据很多,但比较起白向宇的设计,还是要简洁得多。只不过赫夫斯基要求不少,各种感应器数以百计,并因此要求实现精确自动控制,比如根据化学反应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自动添加药物的量和催化剂的量,自动生成各种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自动预防意外等等,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了。相当于一台拥有类人智慧的药物实验机器人。

赫夫斯基委托了不少人,得到了好几个方案,但实验结果他都不是很满意。既然不满意,拿出来给柏承诚试试也无所谓。

于是,众人再一次见证了神迹。编程没用多长时间,也就将近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的三分之二,还是用于柏承诚跟赫夫斯基交流。柏承诚必须弄清赫夫斯基的设想以及有那些感应器,特别是赫夫斯基所用的药物的特性。真正编程,也就二十分钟不到。

赫夫斯基收到数模,验证之后,感觉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效果,那得用到实地才知道。然后郑重地要求柏承诚不得泄密。

吴春秋笑道:“放心,即使是别人拷贝了去,也看不懂。我这边当场销毁,你那边自己改一个驶入密码就安全了。”

“看不懂?”大佬们很是惊奇。虽然份属各行各业,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必备的。

吴春秋将柏承诚的程序还原到源代码状态,掐头去尾地删除一些,然后不顾赫夫斯基的反对直接公开出来。说道:“谁能看懂,我敬他为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