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七十二章 八方来援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七十二章 八方来援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过午饭,留下些许笔墨纸砚做谢礼后,傅振羽和仓子坚没有休息,等车离去。李家人除了老太太,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去。离开李楼,傅振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李宗延的底子不错,但是我认为他的文章,没好到下一次乡试必过的程度。”

“原本是的。”仓子坚如是说道,又补了句,“可这小子运气好。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没懂。”傅振羽干脆利索地表示自己蠢。

仓子坚只得说的明白一点:“今岁河南道的学正韩守信,出身贫寒,不喜空谈国事理想抱负之人,最喜贫寒出身的学子。过去六年他任的是南直隶和湖北两处的学正,便是这富裕的两处,他所选中的举人,泰半是贫寒之子。”

“只凭阅卷就能区分贫寒和富贵?”

“嗯。”

这个有点玄乎了。

现下考的可是八股文,格式和内容基本就是固定的,看哪个的词句更优美、哪个的韵脚更整齐罢了,这样的情况,还能区分开来,莫不是靠鼻子嗅出来的吧?

不过,这不要紧,要紧的是,新学正上任半年了,她还不知人是哪个。说来,她把希望都寄托在袁自舟身上后,人也有些懒散了。若袁自舟没有叛出,根本不必去多想,一定会越来越懒,越来越依赖这个人。

这很不好。

主动权还是要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踏实。可整日偏安一隅、足不出户,结识更多的人,基本靠想。傅振羽倍感无奈,叹息不止。

师妹又不正常了,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让她自己静静待一会儿,也就过了。这时,李蕴的话,从仓子坚脑海里飘过——至少问一声。

遂,仓子坚非常刻板地问了句:“为何叹息?”

傅振羽眼中的讶异一闪而过,旋即恢复正常,满面愁容道:“因为不能常出门,不能知道该知道的事。”

仓子坚便明白了。这是因为不知道新学正经历引发的感慨,他不太会安慰人,但可以帮助人。

“你想知道什么告诉我,我来查。”

“不要!”傅振羽干脆利索的拒绝,给出自己的理由,“不能过分依赖别人!”

这是什么理论?

仓子坚冷笑,道:“耳目腿,人仅有一对,能走多少路能看多少物,又能听几耳事?帝王不出宫门便知天下事,不依赖别人可以吗?先拿框框把自己圈住,如何育教天下人?还是你那话只是随便说说的?”

一连串质问,敲打着傅振羽的灵魂,把她给敲醒了。她一直忽略了件特别重要的是,时下没有度娘,没有各种媒体,任何消息的传播,只能靠人。这人,还不一定可靠,如何用人是门必修课,而不是像她之前认为的——我不擅长这个那就不做这个,交给大师兄去看。

她忽略了,那一样是依赖,且是错误依赖。

醒悟过来的傅振羽,用力地点头,雀跃道:“多谢大师兄提醒,我懂了!”

仓子坚不怎么相信,问她:“懂了何事?”

傅振羽得意道:“大师兄也没想到我天赋这么高吧?大师兄的意思,不就是一件事要好多人才能完成么?我要学的是如何用人,这人能不能用,可以用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事,而不是想着如何亲力亲为!比如眼下的招生,大师兄自己一个人便可以的,我便不需要出门。”

一个人是可以,但是有你陪着,我才觉得有意义。这种纯属感官,于理智无用的话,仓子坚是不会说的。但他凝望傅振羽的眼神,却表达了这种意思。

可惜的是,对牛弹琴了,傅振羽体会不出来,她催促仓子坚:“是不是被我的睿智吓到了?别看我,看路。三桥镇没其他私塾了,下一个镇子在二十里外,得快着些了。”

仓子坚收回目光,如傅振羽所愿,扬鞭策马。

再急也没用,太阳落下之际,仓子坚和傅振羽这一行,除了一个李宗延,别个合适的都没遇到。反倒被一户颇为无赖的人家,纠缠了一个时辰。那家孩子四书五经背的乱七八糟,父母却异常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天才,拉着师兄妹说了又说,拖到了夕阳抵达树梢,他们才匆匆返家。

好在南湖书院在城外,省却了进城的麻烦。

不怎么明亮,但很柔和的油灯下,饭堂里满是人。早回家一步的钱文举和顾咏言,留守的柳老,最让仓子坚开心的是,李蕴一家都在,是牟家一整家都在。见他们回来,李蕴、李婷从屏风后走出,与他们寒暄。除了这些熟人,还有姚小安和三位陌生的少年。

所有人,都在等着傅振羽和仓子坚。此情此景,像是每当过年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漂泊在外的亲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刻。傅振羽非常感动,想说什么,可是咳了咳,发现自己声带哽咽,便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仓子坚。

仓子坚如她所愿,开口:“先吃饭,吃完再说。”

嘎?

虽然柳擎年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仓子坚才是南湖书院的当家人,他发话了,大家各自落座,执行他的命令,吃饭。傅振羽冲他竖了大拇指后,坐到顾咏言旁边的位置上,同钱文举顾咏言牟三,还有四位陌生少年坐到了一起,凑满了桌。

仓子坚自然要去牟家、柳擎那一桌。

吃个饭而已,又出了不什么事,仓子坚如是告诉自己,眼神却是数次瞟向傅振羽那里。那里,傅振羽笑意盈盈地招呼着几个明显家境不怎么好的少年。三人在她爽朗的性格、明快的笑容下,渐渐去了拘束。

厨娘手艺不错,大家都饿了许久,倒也没多说,纷纷开始填肚子。

饭毕,牟三郎牟信,代表家人诉说来意:“大嫂说了书院的事,怕你们人手不够,让我找了几个底子不错,因故不能读书之人,仓先生考他们一下。若是不行,住一宿,明日离去便是;若可以,也能直接参加明日的入学考试。”

若是合适,这一下子就多了三人,便足了四十之数。

牟三能把人带来,心里略有准备的。仓子坚依言考核了一遍,将三人留下,就是留下的缘故很让人吐血:“弟子在姚小安之上。”

言外之意,姚小安都收了,这三个也可以。

傅振羽本想宽慰姚小安,却见少年很开心地对另外三位说:“我说的可对?我都可以了,你们也可以的。”

合着这些人的逻辑思维是一样的?

一宿无话,次日晌午,拿到入学牌子的少年陆续赶来。

出乎意料的是,还有十日便要正式迎娶新娘的林俭,带着一名十七八岁的男子赶了过来;离开书院的韩末,也带了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过来,来为南湖书院,添柴加薪。

招生人数不够?

不,现在超了。

书客居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