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四百零一章 沿海战起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四百零一章 沿海战起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忙起来的时候,四年的时光,那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军事书院开课,傅振商入学;次年二月,金陵女子学院开课,傅振羽就任第一届“院长”,两年后,传院长与范茗。

同庆十八年秋,陈峰回京参加直隶乡试,榜上有名。陈峰中举后直接南下,重归金陵,并没有参加同庆十九年的会试。

同庆十九年春闱,三甲两榜进士共取士子三百零九位。其中,京城国子监监生一百二十位,南京一百二十二位,余下方为各大书院输送学子。此次科考,是两监建立以来,南京国子监第一次超越京城国子监。

随着南京国子监的崛起,南京国子监忌酒李子坚,正式成为士林的标杆。南湖书院跟着水涨船高,便是傅振羽的传说,都被烙上了浓重的李子坚烙印。

傅振羽对此一言不辩,不是不想,而是没空。她急于脱手女子学院,为的也不是什么大事,乃因她要去做账房。

顾咏言和孙皓组建好人手,闽祝出船,已生了儿子的齐阳,携带齐家一半家资,一并投入“远洋”商号,于同庆十七年九月出航,十八年四月归;第一次出航,从距离到财物都是收着的。待到了第二次,齐阳这个胆肥的,直接跨了两个大洋,用了整整一年四个月,于同庆十九年,带着黄金归来!

一瞬间,远洋商号,富可敌国。那么一大笔财富跟前,傅振羽自己上还不够,又让李子坚把钱文举从基层拉到金陵,任南京国子监户部侍郎,兼职给远洋商号打杂。

手中有钱,李子坚又打开了局面,书坊不再隐藏实力,各项准备工作齐备之际,傅振羽全面打开普及底层教育大业。京城国子监陆忌酒听了孙女传来的消息,硬生生地又在忌酒的位置上抗了下去。

他要好好活着,活着看到圣朝教育天下!

傅振羽如此忙碌,亲闺女的教学都是请了专人,何况一个余姑娘呢?不过,按照陈太太的说法,傅振羽给余姑娘请的各色女先生,都是京城贵女才能见到的人物,余姑娘只有欢喜没有不悦的。

一切蒸蒸日上之际,福建传来噩耗。倭人全面来犯,福建沿海城镇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恰军事书院第一批学子即将结业,送他们入伍不是问题,问题是,以何种身份入伍。

事情的起因,不是傅振羽惹起来的。傅振羽的印象中,军国大事自然要归国之所有。对此,李子坚和顾咏言持有不同观点,尤其是经历援朝的顾咏言,他坚决反对这些子弟直接入伍,而是道:“我听闻福建华将军得朝廷特令,以募兵方式招兵。他能如此,我们为何不学?”

李子坚道了另外一件:“这些子弟参加科举,多了不说,秀才功名可得。眼下让他们入伍,其官职必在百户之下。百户以下的军籍,比民籍还不如。让他们以弃士籍入军籍,定无人愿意。募兵则不然。募兵仅限时战,属货银两讫的买卖,战后即散,并不要他们入军籍。先以募兵参战,取得战绩,再转军官方为正途。”

难得李子坚啰嗦一回,傅振羽倒也听明白了,她听完后,只问了一句:“正途不应该是努力提高军籍的待遇,尤其是底层士兵的待遇,让天下百姓以入军为荣,以入军为己任?”

一室寂静。

李子坚第一个回神,他望着顾咏言,道:“你师父的话,我听着有道理。那么,这事就交给你了?”

顾咏言本就走的是武职,又是傅振羽的头名弟子,责无旁贷是必须的,只他也不傻,笑道:“这等利军之大事,军中何时有主导权了?还不是文官说了算?”

武将拿命去拼,拼成了就是巨大利益,文官总会多思;若将文武收入定同一等,武将又不愿意了。两大集团的人,才会常年争吵不休。到底文官嘴皮子更利索,除战时外,其他时候都是武将吃亏,文官占主导地位的。

可要李子坚拿到文官之首,这也不是上下嘴皮一动就可以解决的事。李子坚思索良久后,道:“再给我十年。”

顾咏言吓得合不拢嘴。

十年后,李子坚不过四十岁。圣朝建国百年,内阁组建八十年,四十岁入阁的,还没有一个!

李子坚见他这般,挑眉问:“怎么?给你十年,你不够?”

李子坚给自己要了十年,顾咏言便也要用十年,干掉父兄,爬到镇远候一般的位置。想想就觉得刺激,顾咏言喉咙咕咚几下,道:“且看我在福建的表现!”

至于眼下军事书院的学子,以募兵的方式,加入顾咏言麾下,由同样募兵进入军队的陈峰做了个百户。傅振羽到底自私了一些,叮嘱两名弟子:“替我照顾商哥儿。”

别人都入伍,傅振商为免不了这个责任。便是叫他不入,他自家也不愿意的。拦不住人,傅振羽只能多做防护。还好,钟山书院那里的医者出了几批,自然随军南下。生命面前,钱财就没那么要紧了。傅振羽手头不缺钱,药材备的那叫一个足。

李子坚见银子如流水一般消失,调侃道:“拿自家的钱补军需,你是怎么想的?”

傅振羽却是一本正经地回答:“国家,先有国,后有家。相信我,倭人比蒙古人、女真人、契丹人什么的都糟糕!”

毕竟,其他民族的人攻下汉人江山,大家伙还是一国的……

李子坚原本不过是调侃,见她如此是正经,少不得多思量一二,加派人手去福建多了解情况。这一多了解,发现了新的情况。倭人此番能如此大规模骚扰福建一省,乃因并非一国之倭。李子坚将消息送到顾咏言手中,顾咏言原本就有猜测,这下更确定了。

顾咏言乃是南京守备处支援福建战事之人,他虽年青几岁,又有李子坚的人在跟前辅助,也不私做主张,带着探子去见福建总兵王向安、福建战时总督华将军,将此事上报,并建议:“福建需要增兵安民,以及,其他沿海诸省,同需戒备。”

也就是说,进入全国备战状态。华将军真打了这样的申请,就要负全责。可若不打这申请,果如顾咏言所言那般,圣朝危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