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文武同考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三百八十三章 文武同考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不知道老秀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傅振羽倒是干脆:“不仅曾经,便是而今还有两个未出师的弟子。”

闻言,老秀才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显然很满意这个答案。

眉舒面展后,活动过面部表情的老秀才,朗声正色,道:“山长也是师者,定有师者风范。今后,老路定以山长风范为标准!”

也就是说,老秀才自己想留下。可他又不敢挑战傅振羽的权威,生怕傅振羽一个“激动”,真接丢给他十两银子。

他穷,缺这十两银子不假。但他都穷一辈子了,已经很习惯穷了。他现在还不能习惯的,是没有老伴的日子。他来做这个夫子,也只是想在余生找个乐趣。真让他回到那破旧的房子,回忆着和妻子的点点滴滴,不如直接买块豆腐撞了。

老秀才油腔滑调了一辈子,他自己能适应这种生硬的转变,别人可没这本事!

傅振羽花了至少十息,才将嘴巴合上,又脑补着自家男人的脸,面无表情地说:“我等着看路秀才的师者风范。”

说完,傅振羽怜悯地看了胡纶一眼,胡纶心中“咯噔”一下。

傅振羽哪管他心跳如何,在所有人都随着老秀才的生硬表态,选择了留下后,傅振羽这才真诚地说:“欢迎你们加入钟山书院夫子学院,从今日起,周山长将出任夫子学院的院长。除了院长外,我将会从你们中挑一位堂长,作为周院长的副手。”

周靖不乐意了:“做我的副手,不该我来挑吗?”

傅振羽立即甩锅:“其实不是我挑的,大师兄方才说的。”

周靖:……

胡纶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忙警惕地问:“不知傅山长挑人的要求是什么?”

傅振羽咧嘴,笑不出齿,那笑容假得让胡纶发寒。而后,只听傅振羽说:“没什么标准,眼缘。我和我家夫婿方才已经有了人选,便是胡秀才你。”

胡纶怔住片刻,问身边的人:“是说我吧?你掐我一下,我怎么不信呢?”

“啊!你想掐死我啊!”

胡纶叫嚣着,也确定了傅振羽的确要的是他。不,确切地说,是李祭酒挑中了他。同周靖、李子坚还有正在外头的什么候世子,能扯上一点关系,将来也都是无限受用的存在!

这是天下又掉下个馅饼啊!

不过,没事,我头大,不怕砸!胡纶傻笑着,道:“胡某虽然不才,不见得能当起这个大任。但山长有所吩咐,胡某定当遵从!”

傅振羽被他带笑了,转向周靖,低声道:“怎么样,这人有趣吧?”

“没觉得有趣,只觉得你们夫妻两个在欺负我。”周靖实话实说。

越过他,直接安排个堂长,这是给他安排助手呢,还是安排个耳报神?

近来傅振羽同他往来不少,知道这人表面温和之下,防人之心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恨不得和每个人都没有任何“关系”,才能干干净净。所以,前脚得了房知府的帮助,后脚,周靖就把人情给还上了。知道归知道,傅振羽不准备适应,不屑道:“你有什么好欺负的?今天就是大师兄做这院长,堂长我也会指定。将来你用着不顺手,再换就是了。”

周靖挑眉:“我可以随意换人?”

“当然不可以!”否认后,傅振羽飞快地说出原因,“身为上位者,自然拥有换人的权利,但理由必须充分。”

这话不知戳中了周靖的哪根筋,他没反对也没承诺。不过,傅振羽当他默认了。接下来,凭借着方才一柱香内的观察、桃李的耳报,还有之前记下的名单,傅振羽又主动点了三名秀才,各自精准地勉励一番后,方将三尺长案,转给了周靖。周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接下来的事,除了课程和生活,重点是二十八的圣人祭。

抽身的傅振羽去见荣昌候世子和顾咏言。这两人今日过来,一为道贺,二为问询军事学院的事。最急的是无所事事的荣昌候世子,见傅振羽进来,不等傅振羽见礼,他已道:“这些俗礼免了吧,还是说说军事学院吧,都吊了我一年的胃口了!”

他还等着做军事学院的院长呢!

对见礼没什么诚意的傅振羽,顺着这话直起了腰背,对荣昌候世子道:“夫子学院的院长是周安和,他是两榜进士。孙世子既想做院长,是不是得有点表现?”

荣昌候世子把不悦放在脸上,凶相毕露:“怎么,你这是不愿意我做这院长了?”

傅振羽没说话呢,李子坚已道:“我夫人何时这么说了?”

孙皓的祖父刚好是个千户,孙太后从选秀出身,做了二皇子的妃子,生下了今上。后经种种机遇,终于在儿子登基后,让孙家成为外戚。

而外戚封侯的孙家想翻身,最快的方式是拿军功来换,是以,荣昌侯自妹妹被封太后,从小就习武的孙皓,立即为孙皓延请名师。他纵容儿子一切,只对孙皓武艺非常严厉。因为,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送儿子去战场。

有荣昌候这个严父在,孙皓虽然天赋普通,但武艺学的真不差,至少不比顾咏言差。而上一科武举,顾咏言拿武状元、援朝,混军功,这恰是荣昌候无数次幻想中,孙皓会走的那条路。

结果,被人捷足先登。

荣昌候既眼馋,又生气。他气胞妹的小家子气,就知道捞钱。捞那么多钱,有本事守住才是!可孙太后也不是个好惹的,她也是理直气壮:“哥哥还想更进一步?做了后族,不倒退就不错了!哥哥管教侄儿我不管,但银子必须要。”

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反之,非要那军功,再弄个重权在握,等这皇帝换了人,孙家还有个屁?孙太后她一生都没什么大志愿,偏她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位置。从前是,现在是,她认为将来也是这样。

“哥,你听妹妹一句,好好享受当下,比什么儿孙福都好使。”孙太后呕心沥血地劝着自家哥哥。

于是,荣昌候想让太后下旨,让孙皓归京,便成了妄想。直到今年春上,他收到南京国子监祭酒李子坚来信——我若保孙世子武举在列,侯爷如何感谢?

荣昌候想振兴家业,脑子是一等一的。李子坚既然这么问,就表示他这里有李子坚需要的东西。

那么,现在的李子坚,需要什么呢?

仕途上,文武殊途,他肯定帮不了李子坚;至于女人,李子坚不好色这一点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会至今连个妾侍都没;子嗣方面,两子一女,于文官之家来说,不多不少刚刚好。家业上,仓家的本领,他也略有耳闻。

细数半晌,荣昌候终于想起他能给李子坚的是什么了。于是,他回了李子坚一封信,信中只有两个字。

王喜。

李子坚比他大方,回了一句话:请侯爷静候佳音。

过去一年的往来中,李子坚先是确认了孙皓的大有可为,而后再去和荣昌候讨价还价。他明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就必须先拿出成绩来。

文考方面,他已经拿着未来院长的名号,硬给孙皓补大半年的知识。最近一次检查功课,孙皓现在的文采,虽比不上顾咏言,但文考不至于落榜。接下来他的目标,便是激孙皓入京参加明年的武举。

是以,傅振羽对孙皓这个未来院长提要求,一为军事书院,二是顺应李子坚的需求。傅振羽做事不为李子坚,李子坚都会为她出头,何况傅振羽的要求,本就是他自己需求的。

反问过后,李子坚耿直得说:“世子虽是一品的侯爵,但那并非孙兄本身之能!”

这是赤、裸、裸的藐视,换个人孙皓能当场把说话的人,打到亲娘都认不出来的模样。可他眼前的,是他结识了一年,比他还离经叛道又有趣的李子坚。

孙皓想也不想的反驳:“怎么就不是我自己的本事了?我会投胎,那也是本事!怎么,你嫉妒?”

“我会嫉妒你?”李子坚面带不屑。

孙皓无法反驳。

因为他面对的人,也是投胎小能手。不仅出身好,自家的本领也让人嫉妒——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状元之才的!

李子坚拿自己的各种“文凭”碾压孙皓后,开始忽悠:“孙兄,回京参加明年的武举,证明你自己的时候到了。”

孙皓有些心动。

心动的同时,扫了在座的两位状元一眼,非常自信地说:“好,希望明年此刻,这同一间屋子做的是三个状元!”

状元,真敢想啊,这是没睡醒吗?

顾咏言才要开口讽刺之际,李子坚拿自己的大脚,踩了过去。傅振羽同样觉得不可思议,她比顾咏言好的是,她知道李子坚是有目的的。

于是,镇定下来后,傅振羽吩咐顾咏言:“稍后把你那年的考题默出来,送到我那。”

李子坚又补充:“不止去年,还有往年武举的文考试题,以最快速度送到双井巷。”

孙皓插言:“我自己就能办到,不必旁人帮。”

李子坚看着他说:“你有你的事。”

“什么事?”

“保证明年武举也开,且你也能直接参加武考。”李子坚毫不犹豫地让他使用特权。

孙皓忽然牙疼起来。

特么的,他竟然把这事给忘了。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武举可不是啊!绝不能让延迟武举耽误了他的状元之路!

孙皓打定主意,豁然起身,道:“我这就回去写信,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孙太后收到大侄儿的信,派了贴身的女官骆姑姑南下金陵,来看看金陵这边发生了什么事。骆姑姑抵达金陵时,已过了寒衣节。见到骆姑姑,孙皓一顿埋怨过后,倒是把事情给说了。

骆姑姑在孙皓的逼迫下,同样写了信,六百里加急送到太后手中。

信中主旨就一句:荣昌候世子孙皓打算考个武状元,然后好在金陵做书院的院长。这院长和山长一个意思,单管一方面的事务。

考个武状元就为了做山长?

太后惊讶得合不拢嘴,她这大侄儿脑子里想什么呢!孙太后还没决定去不去找皇帝要特权呢,皇帝那边,在锦衣卫的提示下,来关爱亲娘。

“母后身边的骆姑姑去看表弟了吗?可是表弟那边有什么事?”

知子莫若母,儿子是亲生的,孙太后才不愿意孙家“出类拔萃”,做纨绔更好的那种。见皇帝开口,她便不再隐瞒,把事情经过说了后,还把骆姑姑的信递给了皇帝,还道:“皇帝,哀家认为,皓儿必是被他人蛊惑了。”

孙太后说的郑重其事,皇帝却是笑着附和:“母后圣明。”

孙太后想到锦衣卫在手,立即来了精神,问:“哦?皇帝知道些我不知道的吗?”

“也没什么。去年春上,丁未科的状元李子坚去了金陵,任了南京国子监祭酒。这李子坚呢,做了点事,耽误了皓表弟搂银子。二人对上后,表弟缠上了李子坚。这李子坚可能是夫子当得太久,也不知道怎么做的,愣是让表弟规规矩矩地读了一年的书。”

皇帝说到这里,孙太后已震惊得合不拢嘴:“皇帝莫不是哄我吧?那小子几时愿意读书了?”

这次的惊讶,是货真价实的。

皇帝很满意孙太后的反应,他说:“这就是李子坚的厉害之处啊。”

孙太后知道儿子喜欢那个状元,可她不是别人,不需要去哄皇帝。孙太后丢了李子坚的话题,只问同庆帝:“那这个武考,让他参加吗?”

“让啊!朕想看看,这个李子坚教了一年后,表弟而今的样子。”

同庆十五年十一月,同庆帝再发文武同考的消息。时隔三年,天下文武举子,再次熙熙攘攘地聚在京城。

新年将至,京都的所有生意,再一次红火起来。

金陵,顾咏言努力了近一年,范茗终于再次有孕,只不过刚上身。主母有孕,又是在失去一个孩子的情况下,顾家的年节注定精简。好在京城那里的节礼早已备好,车马已经先行。傅振羽这里惨多了,别说节礼了,她还在替顾咏言走一些人情。

所有的节礼中,方家的节礼最厚,厚得让方老太太自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书客居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