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教师一职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三百八十一章 教师一职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闽祝来信,主要说的是他将留在福建过年、将年后带着妻儿北上,请李子坚给他找一处房舍得事。这事不用李子坚亲自出马,管家出手,以高于市场行情两成的价格,买下李家西邻居的宅子。那宅子五间四进,带跨院无花园,比李家小了一半不止,但足够闽祝夫妻住的。

买下后,傅振羽亲自带人收拾了一番,回来花了三天,画了一张简图,送到福建。闽祝那里又回了信,没有感谢,只有欢喜之意。随着信,还有四只精巧的船模,可拆卸组装那种。这是把顾咏言长子福哥,算在了内。这个礼物一出,所有孩子便开始盼着闽祝“回”来了。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钟山书院的夫子学院开课在即,有那消息灵通的,比如苏州冉家、金陵陈家、无锡顾家等等,便使人过来询问招生的条件,显然都想一部分人过来。

傅振羽一一回绝,同时介绍了自己的书院,并声明,若还有需要,可在九月初一之前将孩子送来,算是给夫子学院做了个广告。冉家收到回信,冉九老爷和妻子商议:“别说,冉家族学的确需要夫子。此事,我要不要和大堂兄提一提?”

“不是什么打紧的事,说一嘴便是了。”九太太不怎么走心地回答。

冉九老爷微怒,道:“你这妇人在想什么啊!傅丫头可是只要秀才的,除了三侄儿,冉家通共就剩俩秀才了,除了我们家老大,就剩长房的嫡子了,你舍得让儿子去做夫子?”

在冉墨云中进士后,便是冉家不出手,已经搭上南湖书院和李子坚的他,找个位置不错的地方待着,一点难度都没有。为了让儿子和家族亲近,长房大老爷终于安耐不住了,不顾岳家反对,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冉墨云谋了滦平知县。

这迟来的家族之爱,冉墨云接受得十分坦然。便是他不接受家族的助力,将来他也得帮着家族的。冉墨云受了滦平知县后,给李子坚和傅振羽送了重礼,这几年也一直保持着节礼来往,没断了这层关系。

而长房嫡出的二爷,这几年总算中了秀才。可大老爷是绝望了,改去培养已经十岁的孙子了。唯一没有放弃冉二爷的,只有大太太。大太太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唯一的儿子,只做族学的夫子。

至于冉九老爷的长子嘛,那更不可能了。

九太太拍案而起,道:“冉家内外八房,不知多少子弟,合族就这么两个秀才。你们自己不争气,吼我有用么?我在想什么?当然是想你儿子们的事啊!”

“他们不是都挺乖的吗?”冉九老爷疑惑。

冉家三子皆是嫡出,虽说不算特别成才,但也不糟糕啊。

老大二十岁上才取得秀才功名,虽然不大聪慧,但胜在敦厚,身为长兄这性子还是很好的;自幼定下的亲事,三年前已把媳妇娶了进来,如今冉九老爷已经一个孙子在怀的人了,对长子的种种表现,他是极满意的。

老二、老三,一个十七,一个十五,都很听话。将来慢慢中个秀才,娶媳妇,再弄个举人,也就是了。

九太太听了夫婿的问话,气不打一处来,因道:“老大媳妇怂恿老大,要把表妹许给老二。我们还没死呢,老大媳妇这手伸得够长!老二那也是个憨的,傻傻地就被人家给相了!老三那里,哎……”

“三儿的功课很好啊,他怎么了?”

“他精过头了!做好了功课,私下和莫家小子一起在练武,已经练了两年了!我们两个都是死的,竟一无所知!”一想起这事,九太太就一肚子的气。

冉家的大儿媳妇姓莫。

也就是说,冉家三个儿子,如今都和莫家的人亲近,这让更年期的九太太如何能忍?说起来,这也是冉莫氏这次动作太大,叫婆婆抓住了尾巴;随后抓住一系列的事,坑了两个小叔子。

听了事情的缘由,冉九老爷没有妻子那么大的反应。在他看来,次子果真和莫家的表姑娘合适,亲上加亲,定下也无妨;至于老三那里,练武强身健体,只要不从军,倒也不是什么事。

同一件事,夫妻两个完全不同的态度,一个觉得对方想太多,另一个觉得对方不上心,拌上了几句。

约莫一盏茶后,冉九爷揣着傅振羽给的信,甩袖去了长房。

然后,被大老爷气得更很。

长房,冉家大老爷先是一口否绝了送秀才到钟山书院的事,又提了另一件:“那傅家的儿子,我若没记错,也有十四五了吧?”

“嗯,十五了,而今已过县试和府试,就得院试了。”冉九老爷一直和傅山长通知信,这事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的。

冉大老爷便道:“你五侄女今年十四了,相貌你是知道的——”

冉九老爷不客气地打断堂兄,冷冷提醒他:“大哥,五侄女是庶女。”

而傅振商是嫡出。

冉大老爷却一脸自信:“冉家是苏州名门,他傅家有什么?”

“傅家还没什么?我那傅兄弟如今已是进士,只是未出仕罢了;门下弟子进士、举子也不是一个两个。再者,人家傅家还有个好女婿。傅振商可是南京国子监祭酒的妻弟!”冉九爷为好友声辩。

“不就是李家吗?李家已经不是李阁老在的时候了,我们冉家可是苏州名门,九弟切莫妄自菲薄。”冉家大老爷漫不经心地说道。

冉大老爷此事的态度,大抵就是方才冉九老爷在家时的模样。

易地而处,冉九老爷就是暴怒的九太太。听了这话,九老爷拔高了音量:“什么?我忘记菲薄?是大哥不要自欺欺人才对!冉家也不是大伯祖在的时候了。除了墨云侄儿这一个同进士,满门就没第二个进士,冉家拿什么称作名门?”

冉大老爷没想到九堂弟不仅不帮着做媒,还这样贬低冉家、抬高傅家,兄弟两个吵作一团,不欢而散。

冉九老爷回去就和傅山长写信,倾诉自己的不易。

金陵,八月二十七这日,手持兖州知府书信的房家管事,领着二十人,前来钟山书院报道。信中,房知府表示了对李子坚、周靖等人的感谢后,点名这二十人是从兖州十县选出来的。希望这些人学成之后,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除了人,兖州知府还额外从公账上支了二百两银子,为这二十人付一部分学杂,并允诺,以后每年都会给二百两。

傅振羽不缺这二百两银子,但是房知府的意思,摆明是半公半私。

不过,这倒是一个思路。若汝宁知府不换人的话,汝宁府也可以这么操作。只可惜,章知府在任十余年,政绩又很突出,今年年终述职过后,是必定要上调的。

和房知府合作吗?

嗯,不太好啊。彼此的信任度还差了那么一层,因为即使周靖,和房知府也不过是同科。唯一亲近的,也就是互相帮了彼此一件事。

晚上,傅振羽和李子坚说了这事。

李子坚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有效,方式和途径并没那么重要。再者,这事需要的也不是信任,关系足够就行。眼下名额未满,把人收了后,这关系以后不就有了吗?”

有道理是有道理,傅振羽因和房知府没见过,就是心里不踏实。

次日,沈明阳来交作业时,见师父眉头打结。便是知道自己能帮的有限,还是关心地问了句:“师父遇到什么烦心事,还是先生不能解决的?”

一句话逗乐了傅振羽。

“合着在你眼里,先生比我还厉害?”傅振羽挑事。

沈明阳笑而不语。

意思很直白,这不是明白的事吗?

气得傅振羽顺手拿着轻飘飘的卷宗,拍了沈明阳的脑袋一下。这一拍,她想起个事,便问沈明阳:“你和房晖关系还不错,可听他提过他的父亲?”

“有,但是不算多,师父忧心的,是房家的事?”沈明阳猜测着,旋即把自己听到的房知府的话,都说了出来。

傅振羽仔细听了半晌,听来听去,都是为人父的一些事。从房晖的角度来看,也只能看到这些。一声叹息过后,傅振羽道:“算了,就这样吧,反正人我还是要收的。”

沈明阳大为不解,问:“什么人?”

钟山书院是做什么的,沈明阳是知道的。听说房知府送来了一批未来的夫子,将来要管用,不走傅振羽和钱文举所建立的私学时,沈明阳依旧不解:“师父是要培养夫子的,将来从哪里教书,有差吗?”

当然有啊!

一个人能教的弟子有限,一百个、一千个,可就是无限循环了。将来从私学出来的学子,那是可以和钟山书院挂上勾的;若是投入官学,那就是官家的事了。教师最终成为官家,傅振羽是没意见的。眼下来说,她也好,李子坚也罢,都需要更多的“子弟”来支持。

是以,有差。

这也是人际关系的一课,傅振羽没有隐瞒,细细和沈明阳说了,最后道:“我们和房知府那边的关系,还是有点薄弱,这样贸贸然的,不够妥当。”

沈明阳就问傅振羽:“大人是不是都会这么想?那房知府这样做,是不是就唐突了?”

“对哦。”傅振羽面露恍然,笑道,“你小子可以啊,举一反三做的不错。”

被表扬的沈明阳羞涩一笑,道:“我是知道了点事,才有这个猜测。我觉得吧,房知府是要和师父交好,才这么唐突的。”

“怎么说?”

“房大哥,对赵姑娘很特别。”沈明阳说着自己的观察。

傅振羽立即来了兴趣,笑呵呵地问:“哦?几时的事?你确定吗?你自己还什么都不懂呢,怎知道的?”

沈明阳哭笑不得。

早知道这事和他师父说了是这样的效果,他们早就说了。无奈一笑,沈明阳道:“师父慢些说,让我一个一个回答吧?”

沈明阳就把他和房晖在高淳务农时,房晖几次和赵姑娘的往来说了,最后信誓旦旦地保证:“房大哥每次都带着我的,他和欢欢姐没有私下见面的时候。我不想去的,但房大哥说会影响欢欢姐的名声,我就只好跟着了。”

也就是说,房晖在有限的能力内,尽力去追求了。追求的同时,还努力维护着赵欢欢的闺誉。整体来说,是个不错的孩子。

傅振羽才做判定,沈明阳那里继续道:“我知道不是我自己看出来的,是房大哥和我说的。他说,如果他中举,就试着和房知府提欢欢姐的事。”

傅振羽恍然大悟。

房晖应该是和房知府也约定了,不过,这总要确认过才能放心。以及,从这个角度上来思考问题,房知府这般让人为难的动作,没准是卖好,为这门亲事添砖加瓦。

因为,赵麟和房晖同龄,却已是两榜进士,做了两年多知县的人;房晖,刚中举。

当李子坚听说这事后,更加肯定了傅振羽的猜测,因道:“听闻的,你安心准备明日的开学典礼便是,剩下的,等待就好。”

习惯掌握事情主动性的李子坚都这么说了,傅振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眼下周靖主负责夫子书院的事,不可能亲去兖州确认这件事。

九月初一,夫子学院如期召开。

这一次,没用李子坚,周靖这个翰林出身的人,分量便已足够。百余名秀才,一听是两榜进士教他们,顿时沸腾了!还有人暗戳戳地打听周靖不做官,单做夫子的原因。最后归根于,真爱。

周靖自我介绍过后,又介绍了自己的两名助手,都是举子。这二人是周靖自己的人,傅振羽付了“夫子”的工钱,其他的,便由周靖自己来承担。最后的最后,周靖道:“现在,给你们介绍下山长。”

傅振羽穿着改良版的女儒士服,从幕后走出。

“我姓傅,夫家李姓,是你们的山长。傅山长或是李夫人,随你们喜欢,怎么称呼都行。今天你们是秀才,三年后,当你们通过考核后,将成为教师。我向你们保证,在不远的奖励啊,教师将成为神圣的职业。职业是什么呢?职业就是,做官的是一种职业,行医的也是职业……”

脱稿演讲的傅振羽,从性别到言行,粉碎着百余名秀才的三观,也在给所有人筑梦。

书客居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