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三百零八章 两家会晤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三百零八章 两家会晤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待桂夫子吃饱喝足后,李宗延终于有了决定,道:“今晚我给夫子找个地方落脚,便回去和夫子说一声,若她同意,明日我便来接桂夫子。若是夫子不允,桂夫子再出城不迟。”

“如果可以的话,我带的路资虽不多,留下回家的路费,下剩的我都交给李家。我只怕你去开口,你现在的夫子会不喜。若对你有影响,你就别张这个口了。我明年不中,再等三年就是。”桂夫子如是说道。

可事实上,他明年就四十了。三年,着实等不得。

提及夫子,李宗延笑了,道:“我说的夫子,便是山长长女,嫁给状元郎的那位。五年前我离了桂夫子,原以为举业无望了,是夫子,她重新给了我机会。夫子不仅聪慧,人和山长一样,都是极善的。”

大抵越是穷的人,自尊便越要命。

当年的情况,李宗延定然不会让父母背一身债务,借银子继续读书。可偏偏,傅振羽提出的借贷入学,是让他自己背负一身债务。李宗延当时是破釜沉舟,给自己个机会,最差的结果,便是依旧读不出来,二十岁后,慢慢还就是了。什么时候还上银子,什么时候娶妻生子,万不能拖累另外一个人。

这五年来,李宗延不知道有多感激傅振羽。

和他一样的人很多,表现最直接的,却是赵麟。是以,很多时候,李宗延很羡慕赵麟。羡慕他在懵懂之际,就被傅振羽收进书院,还能像雏鸟一样,依恋着傅振羽。

李宗延给桂夫子找了个二两银子的中等房,只能容身,却暖和得紧。这二两银子,桂夫子自己出了。

李宗延跟他读了六年的书,知道他有多节俭,知道自己离开后,他晚上便不吃了,便道:“沿着成贤街往东到底,过集贤大街,再往东走两条巷子,有个白林寺,那周边有很些卖小吃的。樊夫子若是无趣,可去瞧瞧。”

这是告诉他,多走一些路,便可寻到稍微便宜一点的吃食。

桂夫子笑,道:“才到几日啊,对京城这样熟悉了。”

李宗延实话实说:“我不熟。李家就在成贤街往南的三条街的胡同里,近的很。夫子不拘着我们,李先生姐夫家的弟弟在京城住了一年了,对这附近熟络得紧。”

李家富贵,牟家可是什么都没有的。是以,牟信对顺天府北城物美价廉的地方很是熟悉,他还带着何氏出来玩过。两口子全靠步行,省了车马费,又有牟信安排妥当,吃喝轻易不去景点。玩一整日,所费不超过一百个大钱,展现了什么叫“穷游”。

桂夫子果然按照李宗延所说之处寻了过去。

同福客栈的一碗羊肉汤,一钱银子,合钱九十;白林寺路边没有卖羊肉汤,却有羊杂汤,一碗只要二十个钱。再花上十个钱,买两个馒头,桂夫子吃的浑身舒坦。吃完步行回去,全当饭后消食。

李宗延回去后,考虑到自己和傅振羽不及赵麟那般熟稔,便先和赵麟说了一番,让他陪自己去见傅振羽。赵麟也是贫寒出身,二话不说应了,还道:“咱们兄弟两个,不拘哪处,都能分一半热炕给你先头的夫子。”

李宗延道谢。

二人见了傅振羽,李宗延便把和赵麟说的话,又说了一遍:“桂家从前小有家资,桂夫子的父亲过世后,母亲也病重。他不舍老娘,媳妇丢下稚儿走了。一家三口,老的老,小的小,桂夫子就开了个私塾,教书度日。我从私塾退学没多久,桂老太太过世。三年前的乡试,桂夫子守孝便没能参加,今年才考。桂夫子是有才学的人,这时候帮他一把,先生和夫子,定不会吃亏的。”

为了留下桂夫子,李宗延尽了自己全部的能力。留在李家,不为省房租和饭钱,能跟他们一起长知识和得到李子坚傅振羽的指导,这才是最要紧的。

李宗延想给桂夫子的仕途上路,添一抹助力。

家里的空屋子还不少,傅振羽才开始听,就有了主意,听到最后,偏道:“不说最后那句,我是同意你接他过来的。现在么,我若同意,好似图他什么了。”

见李宗延面露难色,赵麟立即道:“哪有白帮人的呢?总得图点什么吧?只说眼下,当年山长救了先生,随后就把夫子嫁给了他。”

傅振羽大怒:“你是说我没人要,需要大师兄娶回家,才能嫁出去?”

自王阁老一家定下归期后,李子坚已经愁眉苦脸数日了。这会儿,叫这二人一通插诨打科,眯起了眼角——不管未来怎样艰难,有师妹,还有这么多人,又有什么困难过不去?

豁然开朗的李子坚,对李宗延道:“明早就去接人吧,接了人,先带着去我师父,再见你们夫子。”

李宗延欣喜若狂,道:“多谢先生。”

桂夫子进府后,如承诺那般将所带来的银子,留了五十两做路资,下剩的三百两,都给了傅振羽。傅振羽无可无不可地收了,念他年长,和赵麟、傅振商说不到一起,便让李宗延搬出原来三个人共住的大院子,陪他单住了个小院。除了食宿,傅振羽让家里的绣娘,看着给他裁了两身细布厚道袍。虽不华贵,倒也干净利索。

桂夫子安定后,便到了傅、李两家会晤的日子。

前院,傅山长按照先前准备的说辞,把要求徒弟兼女婿落户汝宁的事说了后,在李子坚的帮衬下,开始和大老太爷等人掰扯。

后院,林氏十分大度地让了大老太太在上,还道:“你年纪又大一些,就坐那上头吧。”

这话说的大老太太无法反驳。

三十七岁的林氏,除了傅老太太活着的那几年遭了点罪、偶尔挨亲娘训斥外,人生极其顺畅,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出头的样子,比李家大太太还显年轻;坐林氏对面的大老太太,一来年纪长了二十岁,二来最近和大老太爷关系不睦,这会儿看起来和林老太太一般大。

坐定后,林氏也不会聊别的,自家开书院的,科举上的事,多少知道一些,张口就问大老太太:“明年大比,你们李家有多少人赶考啊?我们书院这边,有十好个人呢。”

这十好几个人,是包括了李家六位清客在内的十一人。十一也是过了十,说一句十几好人,林氏脸不红,心不跳。倒让一旁陪坐的傅振羽,十分脸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