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三百零六章 烫手山芋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三百零六章 烫手山芋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氏做好了准备,李子坚却不准备立即就让两家见面:“五日后我休沐,休沐那日请族长和大老太爷过来,届时劳烦爹和娘了。”

便是心里没底,事涉唯一的闺女和大徒弟,傅山长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待回后院,傅振羽听凤氏带了自家丝织坊的布料,便道:“那我也做几身衣裳好了。”

苏妈妈笑道:“奴婢做主,给太太做了两身。”

傅振羽听了眉眼全是笑。

沉溺于走路的李星卓小朋友,走了半天终于累了,瞧见母亲笑了,跟着笑了起来,还一个字一个字地蹦了句:“娘,笑。”

傅振羽就更乐了,抱过闺女,点头,道:“对,娘在笑。”

一家人和乐融融之际,小厮来找李子坚,道:“王阁老出来了。”

傅振羽连忙起身给李子坚着衣,口内道:“若有需要的地方,大师兄只管派人来叫我。”

李子坚接过外袍自己动手,又对傅振羽道:“外头有我就够了,家里三个孩子,这么些人,你才养好的身体,怕是又要累坏了。”

傅振羽却一副早知道你回这么说的表情,道:“可以让我娘她们帮忙照看孩子,我就得闲了啊!自家人怎么都不难,大师兄一个人在外头才是难。”

傅山长不知道什么事,却认可闺女的话:“小羽说的是,用得着的地方,家里这些人,不管是哪个,你都不用客气。”

李宗延林俭等人纷纷应声。

李子坚心下暖暖,面上展颜,道:“是,师父!”

在他心中,师父比岳父还高的存在。

送走李子坚,傅振羽轻描淡写地和家人说了句:“王阁老日前惹恼了上头的人,被关了起来。说起来,和当年李家的情景颇为相似,大师兄感同身受,跑前跑后一个月了。我估摸着,上头是消气了。”

说到这,傅振羽对林俭几个道:“京城不比汝宁,说话做事凡事须得小心。稍有不慎,言行之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便是我和大师兄,也无能为力的。”

这事傅山长十分有经验,道:“对,这个很要紧。十年前我入京的时候,就见着了这样场面。那还不是得罪了谁,不过是在街上走着,就作了一回池鱼。眼看着那些人受伤了还不敢吱声,可恨我能力有限。好在回京的镇远侯过来了,才叫大家少吃些苦头。”

傅振羽听闻他提及镇远侯,目光一扫,去看众人反应。略奇怪的是,所有人,包括林氏在内,都没有多大反应,有问题哦……

再一想,傅振羽恍然。

镇远侯是顾咏言的父亲,这事林俭几个都知道,但知道的不清楚。只有牟信、李宗延和顾咏言做过同窗,但顾咏言多和范茗来往,他们几个都不熟;赵麟也只知道那是傅振羽的弟子,旁的就罢了。现在,顾咏言多年不回书院,这些人便当高门和平民不同。

至于林氏,那两年不在,对此事一无所知。

由是,傅振羽放下心来。

不能倚仗镇远侯的势,但顾咏言这个人既然大家认识,少不得还要来往一二。是以,傅振羽将前几天才收到的信儿说了出来。

“说到镇远侯府,咏言和范茗成亲两年了,日前我才得的信,范茗有孕。之前我不得出门,而今有空,便准备去瞧一瞧她。不丰哥哥、宗延、赵麟,你们两个跟我一起去吧。”傅振羽发出邀请。

刚被敲打过的三个人,听了这样的消息惊讶不已,旋即有恍然,听到傅振羽邀请,三人竟异口同声表示:我和顾咏言不熟啊!

赵麟叫的最欢,他可怜兮兮地说:“夫子,我和顾师兄都没说过几句话啊……”

林俭也道:“他统共没在书院待几日,且基本上我在书院的时候,他基本都不在。便是他在的时候,也是大师兄教的他,我也不熟。”

这两个说的也是实话,傅振羽便看向李宗延,还道:“你两个同窗至少一年呢,我记得甲字堂你、咏言、范茗三个可是时常霸占前三的。”

这是事实,李宗延无法反驳,却另有话说:“然则,我和那两位,不是一路人。从前就不热络,这会儿凑上去,反失了风骨。”

就这所谓的风骨,钱文举和韩末不合拍,李宗延同样做不到与顾咏言合拍。

叹息一声,傅振羽道:“那便算了吧。回头我与他说一声,他若是有意,我让他去万贤楼找你们便是了。”

不说林氏等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就是傅山长也不甚了解。不同的是,他极为信任女儿,便为女儿撑腰:“子坚不得空,你们都要听小羽的,断不能因为她是女子,就起了轻视之心。”

其他人应声,只有林俭,因为身份特殊,笑道:“姑父多虑了。不满姑父,在第一代借贷入学的孩子们心中,妹妹怕是比姑父还值得敬仰呢。”

傅振商都不信。

然则,他发现表哥话音刚落,同窗赵麟,整个人都爆红了,可见其心思,顿时惊诧不已——他知道姐姐好,但不至于,比爹还好吧?

不等傅振羽去镇远侯府,李子坚带了糟糕的消息,勉强保住了性命的王阁老,告老还乡。

见李子坚失落,傅振羽笑道:“说错了话,还能保全全家老小,完整归乡,再没这样的好事了。”

这个结果,对李阁老来说是最好的结果,李子坚又何尝不知呢?他所难的是,王阁老走后,他们这一派的人,要怎样混下去。沈阁老那里定然是不行的了,齐阁老虽是鲁派之首,但李子坚自家都要把户籍重落汝宁的人,靠上去也不合适。

至于另外两位阁老,李子坚就更不熟了。

更让他犯难的是,王阁老临行所托。

圣朝建国百年左右,前三十年国都在南直隶,太宗皇帝迁都顺天府。可顺天周边贫瘠,无法供应京城百万人口的日常用度,自要从南方运来。同样供养京城,养南直隶比北直隶不知省了多少事。如今多出来的那部分,一直在江南百姓头上。

江南富,江南赋也重。

王阁老想要个温顺的皇帝,减免江南赋,或是将运河的收入,分一二出来,惠及江南百姓。他说:“勤俭又不得宠的大皇子,是最佳人选;若是他人,江南将更难。吾老矣,盼贤侄完成老夫之愿。”

可推皇长子上位,根本就是个烫手山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