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氏宗房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氏宗房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朝大运河共有七段,其中,济宁是鲁运河沿线最大的码头。是以,距京城千余里的济宁府,入京极为快捷。傅振羽产下双生子一事不到十日,李氏宗族便已收到了消息。

李阁老只得两位嫡子,才干一般的长子,儿孙运比较好。时至今日,孙子嫡庶加起来十一个,曾孙子四个。原大老爷,因为得了曾孙子,已晋升老太爷。对比之下,二房就弱爆了。爷这一辈上,只李子坚一个不说,在这之前,二十七岁的人了,只得一女。

如今一次得了两个儿子,族长笑眯眯地,踱着悠闲的步伐,向着李子坚大伯父这一房出发。

三年前,李子坚答应不追究大老太爷的过失,前提是他必须致仕。

大老太爷应承下来,并在致仕之前,将三次会试皆落第的长子,弄到了江西做知县。而后,老人家在老宅一心一意地教养儿孙。今年乡试,李二老爷和大老太爷的长孙李朗都要参加。

如今乡试在即,祖孙三人都很紧张。

是以,见几日才从大房要走了五百两银子的族长又来了,大老太爷当即落了脸:“五堂兄又来要银子不成?”

“怎会?”否认是族长拿手好戏,他笑呵呵地说,“今日过来,是告诉你件喜事。固侄儿媳妇,月初才生了两个儿子,我来找你商量下满月礼的事。”

大老太爷心中冷笑。

什么商量?不过是想像去年李星卓的满月礼那般,由自家一起出了宗房的那一份,要大房出钱,给宗房做脸罢了!一次一次地,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李家十几个房头,在李阁老之前,只出了如今族长的嫡亲祖父一个举人。李阁老年幼丧父,和寡母两个,靠着族中接济活了下来。因在族学里表现出色,被举人伯父养在跟前。后来的事,证明着老族长的眼光极佳。一是李阁老成才了,二是李阁老,活着一日便回报宗族一日。

几十年下来,宗族早已没了老族长在时的风采,全凭着李阁老知恩善报的情意罢了。李阁老感恩伯父当年的善举,可老族长的子孙却不争气。李阁老旅居京师十几年,除了添了一千亩祭田外,每年送往族学的银子,从未晚过。然则,除了李阁老这一房,其他房头二十年未出过一个举人。

李阁老没养出家族上进子弟,却养得宗房成了贪吃蛇。在李阁老父子过世后,大老太爷成了李家最出息的人,族长一面巴结着一面继续薅福利。大老太爷反应过来后,又到了李子坚反攻之际。不得已,他拿了大笔的银子,稳住了族长。

然后,李子坚单打独斗不到半年,突然改口,声称不再追究他的过错,只让他致仕,保李氏一族名声。

大老太爷彼时已经五十有五,也是在后来才明白,便是没有他“大义灭亲”的举动,只无了父亲兄弟帮衬后,他的仕途便难得紧。大老太爷自知仕途没了前景,又想着自家这一门子嗣虽多,却不及二房李子坚一个上进,是该好好教导了。

因着这般想法,大老太爷才应了下来。

而今想来,便是李子坚的一招以退为进,让他退到无路可退,满盘皆输!这个侄儿,果然和他爹一样,都是极狠之人!可这么多年了,大老太爷也已习惯了父亲兄弟的狠厉,侄儿这点子小打小闹,他受得住。

对比之下,宗房就恶心了。上上下下没一个出息的,就只会啃他们这一房头的肉,吸他们的血。而族长拿捏的,不过是他当年犯下的过错罢了。

气愤到了极点,躲了这两年的大老太爷,忽然有了主意。当即收拾不满,直接对族长道:“确实是件喜事,这是我弟弟的头一个孙子,赶不上洗三就罢了,满月定是要亲自到场的。五堂兄这里,或是别个,有需要带礼的,只管让人送来,我顺路带进京。”

读书不多、花花肠子不少的族长,一下就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恼,反而一脸善意地提醒:“固侄儿那里,不喜见十一弟你呢。”

他不恼,大老太爷更不恼,浑然不在意道:“我是他亲伯父,只要他还做官,就得敬着我。再说了,我是他亲伯父,又有什么话是爷俩不能说透的呢?”

族长对李子坚不如大老太爷熟,闻言色变。

大老太爷抓住机会,和太老太太两个一商议,大老太太道:“草场胡同那里,我还有座四进的陪嫁宅子。恰我妹子前日来信,她们家八月也要进京。待老二和朗哥儿乡试过后,我们不妨入京住几年,两头亲戚都亲近一下。”

李阁老绝大多数财产都在大老太爷手里不说,他做知府十几年,不知捞了多少。便是朝廷收了李家原来的宅邸,大老太爷也不需要去住媳妇的陪嫁,因道:“当初父亲给老二准备的宅子在开道街在府城东北;草场胡同则在西南,两处着实远了点,不拘东城哪里,拿日前才备好的那两万两买一宅就是了。”

长房无庶子,只三个庶女,早嫁了出去。不管是买宅子还是什么,理论上来说都是大老太太子孙的。可这两年见家里只进不出,甚是着急。她废了不知多少口舌,才说动了老太爷凑银子买田。

这下倒好,全给宅子服务了。

大老太爷见老伴不愉,知她心中所想,便道:“你的陪嫁宅子一时半伙用不上,不若卖了,添一些田产,你的嫁妆也有进项的。”

大老太太一想也是,这才应了。

大老太爷又道:“我留下陪两个孩子乡试,你先带着管事、胡氏先入京,借着满月礼,去固侄儿媳妇那里探探口风,顺便处理宅子的事。待乡试结束,我再带着其他人入京与你汇合。”

大房两口子分开行事许久,大老太爷对妻子信任,大老太太也习以为常。老太太一边挑人收拾行囊,一面给自家妹子去了信,告诉她自家也要入京的事。两个老姐妹一合计,干脆将两家宅子安在一处,互相有个照应不说,还方便亲近。

时进八月,秋风乍起,竹叶始黄之际,双胞胎满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