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二百六十六章 书院后续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二百六十六章 书院后续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二十二过后,零零散散的,每日报名都有增加。林俭那里一面找人盖房子、添人手,又加印了五百份考题,以备不时之需。

林林总总下来,账上的银子见底,林俭去找傅山长。

傅山长也愁。

从前是大徒弟管账,后来是二徒弟、闺女,总之,他就没管过账,更不知道何谓收支平衡。傅山长同妻子感慨:“有郭嫂子打理内院,你真是轻松不少。”

林氏道:“我更乐意辛苦。”

傅山长一口气险些没上来,懒得同她计较,道:“既如此,你去管内宅庶务,让郭家嫂嫂与我管前面的账。”

林氏大惊,她自己不管内宅到罢了,书院的账怎么能换人呢!

“不丰做到不好么?”林氏弱弱地问。

“我原以为他是管账的,今日他来跟我说没银子了,我才知道,他只负责记账,并不曾管账。”傅山长愁得薅起头发来。

林氏不懂其中的区别,问了出来。

傅山长不答反问:“你既想管内宅的账目,可知道要怎么去管?”

林氏想着冉太太的做法,总结了一句:“管着下人,让下人去做事。”

世上还有比自己更蠢的存在,傅山长略感欣慰。欣慰之余,傅山长心间涌上浓浓的负罪感,谓妻曰:“你我夫妇二人,皆是不合格之长辈。”

从前没分家,二房无私财,只知道自己有吃有喝就行。分家后,他们搬到了杨家庄,手里还有几两银子,他们两个没细想,全赖闺女张罗。后来中举,外头则由大徒弟打理。可以说,他们两口子都没有管过家。今日仔细听了郭丞的分析后,傅山长才知道肩头的担子有多重。

“当年若不是小羽养鸡鸭赚点零碎,我们当年就要断粮?”林氏心中一阵惶恐,现在想来,可不就如此吗?

“是。你好命,之前没遇到,之后闺女又找了郭太太来帮你。我就惨了。今日不丰拿了账本过来,我才知道自己要定时给他银子,他才能做事。不仅他要银子,就是郭嫂子那里,也要按时给银子,内宅才能周转过来。”傅山长又开始薅头发了。

林氏还是没懂,只问:“不丰不行,是吗?”

傅山长讲了半天,林氏却还不懂,可把他愁坏了,没好气道:“不丰要是行,每个月至少赚五百两银子,贴到总账上才行。若能赚这么多银子,他还读什么书?”

林氏这才懂。

她之前手里的银子,都是傅振羽或者傅山长直接给她的,她不需要考虑来源。现在,他的侄儿要想办法为书院增加开支。

想了想,林氏道:“苏州回来的时候,我们不是带了两千多两银票回来吗?还有,春季租子呢?”

她不管钱,不代表不知道家里的钱。

傅山长道:“我都交给郭嫂子准备嫁妆了。”

“老爷,那可是五千两啊!”林氏尖叫。

“不过一年收益,你这么大声做什么?”傅山长捂着耳朵。

林氏立即委屈巴巴地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那也是我们攒了好多年的银子——要老爷这么说,一年就能攒这些了,我们这些年的银子呢?”

银子哪里去了,傅山长白天已经梳理出来了,闻言便算于林氏:“从前家用和书院的银子,都是小羽弄来。我们一年年的,才攒了如今的家底。这两年咱们在苏州,小羽把全部收益都送给了我们,却被我们花了个干净。”

顿了顿,傅山长道:“要不是闺女,你我两个漫说给儿子攒家业、帮衬两头亲戚,便是养活自己都难。想明白这个后,我还觉得给小羽的嫁妆少了呢。”

林氏默了默,良久后,问傅山长:“那现在怎么办?”

傅山长吐血。

他要知道,能在这薅头发、跟妻子乱唠嗑吗?

傅振羽得了消息,让桃李去请李婷。

二人回来的时候,拉了一小箱银子、两大箱散钱。趁着午休,三人去见了傅山长,又叫来林俭,四方汇首,傅振羽让李婷先汇报衣为桑的进账。

三年下来,李婷已从专职绣娘转变成设计师加管理的角色。听了傅振羽的话,拿出长辈与众人道:“上半年总盈利两千一百两,一月……”

只上半年来说,衣为桑少的时候二三百两一个月,多的时候七八百。

书院每个月的使用,林俭最清楚不过,听完李婷之言,便猜了个七七八八。果然,傅振羽与父亲和表哥道:“今后,衣为桑和丝织坊的收益,供书院使用。”

傅山长不同意:“我说过了,你赚的都给你带走。”

傅振羽早有准备,笑道:“衣为桑从上到下都是汝宁本地人,带不走,出息也不算多。何况,书院也是我的心血,我怎么可能不管?且衣为桑今年的生意不算好,兴许不够用,还要爹贴一些才行。”

林俭那里管着书院的外账,闻言道:“妹妹放心,使不完的。”

傅振羽提醒他:“后宅也要用钱呢。”

后宅的用度包括饭堂,这一项就是大头。前院每个月给郭太太送银一百二十两,这笔账林俭飞还是知道的。加上这笔银子,那便不太够了。

林俭皱着眉头,道:“这样吧,我想办法控制下外书院的用度。”

这是他之前从未做过的事。

其实不需要。

傅振羽笑了笑,道:“不仅可以省,还有别的法子。不丰哥哥既然想了,那就想全一些。”

事情定下来后,李婷午饭都没吃,去女学看闺女了。

下午,李蕴带着媒人到,见了郭太太和林氏,李蕴说明来意:“聘礼已备好,是这几日就下聘,还是子坚回来的?”

林氏道:“不差这几日,还是等子坚回来的吧。”

李蕴应了。

林氏这里又道:“傅家是按五千两备的嫁妆,你那里若是不凑手,提前说一声。”

汝宁的习俗,男方聘礼不能低于女方嫁妆,数倍于嫁妆最好不过。

郭太太眼皮一跳。

同处一个屋檐下大半年了,郭太太对林氏的不靠谱,十分有感。不管林氏原本的意图,是心疼银子还是怕李家出不起聘礼,郭太太立即笑道:“别家嫁闺女只盼多一些聘礼,你倒好,先为男方着想了。怪道文举那几个孩子一直说傅太太最喜欢子坚!”

傅家待李子坚的恩情,李蕴一直铭记,闻言道:“婶婶不必担忧,陛下下令归还李家家业。不说别的,便是我母娘的嫁妆就够子坚两个吃喝一辈子的。”

尽管足够,李子坚还是从大伯父手里,抠出原本属于二房的家业。

晚上休息的时候,林氏压抑着激动,将李蕴今日的话告诉了傅山长,并自我推断:“李家怕是有十万之富。”

那表情很是得意。

傅山长直觉她要昧下嫁妆,立即严声道:“李家再多都是李家的!嫁妆是给小羽的私房,你不能动歪心思。”

“我什么时候动心思了?”林氏略微心虚地反驳。

“没有就好。”说完,想起中午的事,傅山长又对林氏道,“我会想办法弄两千银子,给小羽压箱底。”

这是要借的意思,傅家何曾有过这样的日子?林氏不悦道:“李家姑奶奶说了,李家的钱,够他们吃喝一辈子的,犯不着为嫁闺女借钱。再说了,书院不也等着用钱吗?”

傅山长道:“中午方太太送银子过来了。小羽把丝织坊还有衣为桑,都留在了家里,赚多赚少,都给咱们。你可只那衣为桑半年的盈利是多少?两千两!”

林氏惊讶得合不拢嘴。

他们家攒了这么多年,攒了一千来亩地,春收约莫千把两银子,秋季收成好的时候,能到一千五。结果,衣为桑半年就拿下来了!

许久后,林氏叹道:“怪不得商户那么有钱!”

傅山长不关注这个,只知道:“添两千两的压箱底,秋收收上来的时候,也就差不多了。”

林氏简单的认为衣为桑和食为天的进账是一样的,也知道傅振羽这些年赚的银子,都砸书院上了。丝织坊已建好,自家嫂子去上工,总归又是一笔进账。

是以,林氏这次道:“老爷做主就是。”

傅山长则开始寻思哪里去借两千两。

同一时间,林俭在钱文举的指导下,想明白了一些事,复述:“也就是说,今年有五十人收费,这一项就是两千两的进账,除却各位夫子的月俸,下剩的尽够加盖房舍之类的使用了,对吧?”

钱文举颔首,又道:“是的。所以,扩招会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都没反对。”

林俭笑,道:“二师兄不反对是因为这个,但羽妹妹不反对,定不是这个。从前她对小姑父,嗯,怎么说呢,可能用宠字最为合适。这半年则不然,我仔细想了,羽妹妹却在放手。其实也对,书院的今后,是我和小姑父打理的书院,她不可能一直插手。”

钱文举不在,并不知道这半年的事,他只关心一件:“你以后就留下来帮师父打理书院,不参加科举了?”

林俭道:“怎么可能!便是比不过师兄师弟,我怎么也要把举人考下来的。”

只是举人的话,钱文举估摸了下林俭的水平,觉得还是没问题的,便道:“师父那个人咱们都知道,他管这些杂事有些难。你既然还要读书,这事赶早不赶晚,我寻个可靠的人,将你解放出来。”

“不必。”拒绝后,迎上钱文举不解的目光,他说,“二师兄能既读书又管着庶务,羽妹妹也可以,大师兄也可以。怎么到我这里,就不可以了呢?”

傅振羽来找林俭说书院的事,听见这话,大喜,推门而入,笑道:“哥哥终于振作了,没有比这个再好的事了。”

林俭不再同自己的老爹比,真的是太好了。

钱文举笑,道:“天色已晚,师妹还来找我们,叫大师兄知道,我们两个不得挨揍?”

“无妨,他要揍你们,我来揍他替你们出气。”傅振羽不当回事。

林俭问她:“这么晚过来做什么?”

傅振羽递上一张纸,上头列了几件事,林俭接过。

不管将来谁入书院,在校学子翻倍。傅振羽将几处命名,会堂、学堂、夫子堂、藏书阁、操场,此五处为学习区域;饭堂则在学舍和教舍之间。八个部分各有各自的管理者,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饭堂。

饭堂从前是全免制度,随着收费学子入院,这个就不合适了。

阶层本就是存在的事物,傅振羽没有否定过。是以,她将饭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套餐区,贫寒学子免费,其他人早餐五文、中餐二十、晚餐十五文。按照这个标准来,饭堂都是盈利的。除了这个盈利部分,饭堂还有单点的窗口,光明正大地赚钱。

钱文举看了后颔首:“厨房向来是油水多的地方。照这个做法,书院不需要额外添钱,便能正常运行。”

傅振羽则道:“如果不是提供贫困生名额的话,是这样。我已将衣为桑的收益填了进来,所以,不丰哥哥,务必保证南湖书院,至少五十个在籍的贫寒学子。这是南湖书院起家的要点,不可荒废。”

林俭和钱文举齐颔首,又问傅振羽:“可曾和小姑父说过?”

傅振羽:“不曾。他太过心善,要他来管,书院定会因为经营不利而关门大吉。”

林俭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原来妹妹心中小姑父这么的……咳咳,林俭道:“从前,你很替我着急吧?”

“有一点,后来反应过来,是见识的问题,就不急了。看,哥哥看过更多之后,不就变了吗?”傅振羽没有隐瞒,得意说出自己的耐心。

钱文举不懂兄妹两个的哑谜,林俭那里则十分振中地问了傅振羽一个问题。

“妹妹的见识,又从何处来呢?”

傅振羽特别得意地说:“我去过京城,还认识万先生啊。”

那是同庆元年的事。

傅振羽也是那时起,开始投入书院大计的。这是傅振羽从前就准备好的回答,没想到的是,傅山长对闺女完全宠溺,从来不问;仓子坚自家就是个妖的,也不问;钱文举对傅振羽则是言听计从,以至于时隔多年,第一个问出来的,是林俭。

林俭没有多想,只道:“今后,我也要去京城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