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二百六十三章 书院未来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二百六十三章 书院未来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端午是重要的节日,书院自然要放假。

韩末这个进士的消息一传来,傅振羽让桃李和不言抬了提前准备的一筐银裸子,发放下去。裸子是“状元及第”样式,每个六两六钱六厘,每人发放两个。近二百两银子的奖赏发完后,傅山长宣布提前放假。

夫子学院的教喻们也回了家,夫子们却被留下,参加教务大会。

参会人员包括柳擎、郭丞、李宗延、林俭,还有外聘的两个秀才,王石峰和傅山长位列首席,主持会议的,却是傅振羽。

“这次会议,首先公布几个好消息。是的,六师兄高中的消息,大家已经知道了。但是咱们书院,成绩最好的却不是他。今科状元李子坚,便是大师兄,曾经的仓先生;另外,二师兄和冉少爷,同样高中,名次在六师兄后头,都是同进士。”

同进士这个被一些人诟病的存在,却是普通士子的最终的梦想。

傅振羽话音方落,除了已事先惊讶过的傅山长,其他人顿时炸成一片。柳擎第一个高声喝彩,书籍是他出世之乐,李子坚却是他对尘世的依恋;郭丞则念佛,感恩上苍叫李家重回荣耀;两名聘来的秀才,坐立难安,南湖书院只有的出色,还有他们容身之处吗?

李宗延一面认为自己若是参加,想来也是能高中的;一面又想,大抵也是和韩末一样,中个同进士回来,这就没那么美了。

所有人中,只林俭一个,一声不吱。

不是他提前知道,而是渐渐明白,曾经的师兄弟,都已经站在了高峰之上,只他一个还在半山腰徘徊。想他在姑父兼师父离开书院后,沉醉温柔乡半载,若不是表妹相邀,这几年功课还不知道要荒废什么成什么样子!如果,如果自己不偷懒,不把目标定的那么低,今天便是不能高中,没准也已经是个举人了吧?

想到这种可能,林俭真的是乐不起来,怨不得他人,只恼自家。

待大家高兴过后,傅振羽接着柳擎要庆贺的话,道:“此事不急,等大师兄、二师兄祭祖回来再说。要紧的是,咱们书院接下来的安排。”

所有人洗耳恭听。

傅振羽按照事先和傅山长商议的事进行分派,先唤李宗延:“童生和秀才还有九人,此九位,包括未来两年出来的秀才,交给你了。”

李宗延略犹豫,道:“乡试的东西我会,但不一定会讲。”

傅振羽鼓励他:“夫子的理论知识你已知晓,只还不会融会贯通。不管是说话,还是去判断少年的心思,这恰是你要学习的。不管能不能做好,你都要去做。且放心,三年内,我必定另寻一人代替你,不耽误你参加下一科。”

李宗延不再迟疑,直接应下。

下剩的,便是傅山长和林俭两名秀才四人的安排,以及书院未来三年的其他安排,傅振羽将话语权交给了傅山长。傅山长思索了三日,此刻已有了决定,因道:“尽管南湖书院风头正盛,但这一切都是小女的功劳。我不确定能否掌控诺大的书院,今岁招生,只打算招三十人。其中,可借贷读书的,以十人为限。”

借贷模式需要砸银子,傅山长仅凭自己的收入,砸不起。

现存的六十学子中,除了李宗延这个举子,直接一步翻倍还款外,其他人还是欠债状态。唯一比较好的是,除了几个秀才,还有七个的母亲和妹妹入了丝织坊,也在慢慢补充中。傅振羽才从林俭那里看过总账,书院而今每个月仍需二百两银子,才能周转过来。

一年下来,便是两三千两。

傅家田产收益,两季是三千到五千两不等。后院还要吃喝,还有人情来往,还要存银子给弟弟娶媳妇,基本是不能动的。养书院的银子,还要傅振羽来出。

傅振羽如今手中可以进钱的地方,齐阳那里不算,只有食为天和衣为桑两处。她只打算将衣为桑和新建的丝织坊留给书院做供给,食为天、童掌柜,都是要随她入京的。丝织坊一时半刻没有收益,在印花布的冲击下,衣为桑收入必定锐减,一年不过几千两银子的进账,恰能补书院的缺。

加上水利学院,傅振羽给傅山长的建议是,书院在籍人数,控制在一百人上下。傅山长再三思索,定下了招生三十人的想法——这三十人,他教了便是。

随着会议的主导权转到了傅山长手中,傅振羽退了下去。

走出书房,傅振羽深深吸了口气,呼出。

从现在开始,除了官学的那些夫子,南湖书院的其他事,她都不会插手了。八岁那年春上来到杨家庄起,她怂恿父亲开书院、四处挖人、努力赚钱,整整十年,建成了而今的南湖书院。就这么放手,只有一点点不舍得,更多的是畅快。

这十年,是她打基础的十年,为自己成为女师,打基础的十年。

接下来的十年,她的目标是蒙学,由点及面、在全国范围内铺展蒙学!说是全国,其实吹牛了。事实上,顶多也就是齐阳规划的物流节点所在的城镇。通路、传讯、致学,连成一线。路通则讯传,这个齐阳已经做了,下面便是致学,她肯定没功夫没那机会去弄,少不得忽悠其他人了。

顺利的话,十年后南湖书院出几个进士,能在朝堂上助力大师兄;而蒙学起作用,则要到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届时,大师兄应该能在朝堂占有一席之地。

想做点啥,也就不太难了。

现在的关键点是两个,一是李子坚得站在她这里,得对外面的世界充分了解才能学习;第二个,便是主力致学的人,钱文举是她的目标。

以进士之身,四海为家地兴建私塾,致力蒙学,一般人没这么傻。傅振羽相信钱文举不是一般人,因为钱文举基本是个有能力、偏偏又胸无大志之人。这样的人,拉来做帮手最合适不过了。当然,钱文举将来兴许会有自己的事要做,现阶段么,傅振羽必拉他为自己做事。

正常往吴兴赶的钱文举,一路喷嚏不断。

冉墨云递了一方素帕过去,问:“这是近乡情怯了?”

钱文举没吱声。

冉墨云自己道:“不知道你,我有些怯是真的。”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是同进士,入不了翰林,自然也进不了内阁。他嫡母的堂叔父王祯,乃新上任不到一载的首辅。

从前他只觉得考出来便是出息了,只如今,哎……

钱文举丢下自己的心思,嗔他太多思,因道:“你嫡母拎不清,王阁老又不傻!你也是他的外甥,顺手提点你一二,就能换你忠心,何乐而不为?”

冉墨云叹息,道:“这是你我二人的意思,但你不知我那嫡母性子。离家越是近,我越是担忧。除了仕途,还有亲事。从前拖着就罢了,而今我都是进士了,这亲事,她必定会坐定的。娶妻,太要紧了。”

这个都不用别人说,从冉家这里,冉墨云的经验都很丰富。

说到娶妻,冉墨云浅浅一笑,道:“两年前,九叔和傅叔叔两个商议,要把傅姑娘定给我——”

“还有这事?”

钱文举跳了起来后,只听冉墨云道了声“可惜”,复又坐了下去。结果,冉墨云却说:“傅姑娘心有所属,直接拒绝了这门亲事。钱师兄,你这般紧张做什么?”

“我师妹,心有所属?”钱文举努力地压抑着。

“有今科状元郎在,她怎会看上我这个凡人?”冉墨云理所当然地说。

钱文举一听那人是大师兄,挠了挠头。师妹和大师兄,对他来说都很重要。纠结了一宿后,钱文举神清气爽地拉着冉墨云说自己的担忧:“大师兄现在是状元呢,他回乡祭祖之际,要是另娶他人,师妹要怎么办?”

冉墨云一脸怀疑地看着他,问:“你不会盼着李师兄这么做,然后你可以趁人之危?”

“休得胡言!”钱文举气呼呼地说,“大师兄是我另外一个兄长,小师妹是我,是我姐姐,或是阿娘的感觉,哎呦,我也说不好。反正他们俩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小师妹主意多,还正,别个不一定能容得下她,我肯定听她的;大师兄呢,能容的便容,容不得的会把小师妹劝服,他们两个在一起,倒也合适。”

冉墨云摸了摸鼻子,姐姐就罢了,阿娘是个什么鬼?

回忆从前,钱文举列举了傅振羽对他的照料——穿衣、吃饭、读书、聊人生、话家常,色色齐备。冉墨云听来,觉得这些事,便是妻子来做也很好。只可惜,傅振羽再好,也不是自己能期望的了。

乌云翻滚中,冉墨云回到了苏州,迎接属于他的暴风雨。

与此同时,韩末回到汝宁府,跪拜于南湖书院门前,傅山长亲自扶起了这个徒儿,送他去韩家新宅,城内一座三进的小宅子,出资人,齐阳。

韩母见着儿子,喜极而泣。

人散尽后,韩母一脸期盼地问儿子:“有没有大官要嫁闺女给你?”

韩末羞红了脸,实话实说:“有,我不想娶。”

韩母一脸不解,韩末只得道:“娶高门女,图的不过是助力。我同大师兄二师兄守望相助,也是一样的。高门女难伺候,娘你辛苦了半辈子,总要娶个孝敬你的。”

韩母一听这话,喜不自胜,因道:“若说待我好,傅姑娘——”

“娘!师妹定给了大师兄!”韩末及时打断他娘的妄想,又道,“再说,师妹那性子,我是喜欢不来的。”

韩母就愁上了:“找个你中意的,还要待我好的,这样齐全的,我去哪里给你找?”

韩末便给她支招:“师妹认识知府夫人,你把我中意的告诉师妹,叫她帮我找便是。”

傅振羽听了韩母来意,差点摔在地上,重复了下韩母的请求:“精通厨艺、擅针线,模样要好,性子还要温柔的?”

“是……”

尽管不好意思,但是韩母硬着头皮承认了。她儿子提了这样的要求,她也没法子。

傅振羽直接拒绝:“我找不到!”

韩末和母亲一起到的书院,他去见傅山长。韩末犹记三年前他要退学时,傅山长待他的恩情,一直道歉。傅山长不愿他抓着往事不放,便问他选官一事:“一甲直接入翰林,你却要是等着派官的,你有什么打算?”

“大师兄叫我先回来娶亲,再接母亲妹妹入京。正好,他娶了师妹回京,替我谋划。”韩末并不操心这个。

尽管已准备好嫁闺女,傅山长听了这样的话依旧不熟烫。不过,正主不在跟前,他就不多说了,只问韩末:“你也定亲了吗?”

“还不曾,我娘说,要托师妹给我找一个。”

傅山长:……

韩母没听见,便是听见,也只能无奈背起这个黑锅。

此刻,她正安抚傅振羽:“大差不差即可,厨艺和针线的,还能真那么讲究?我瞧着,性子好最要紧,跟你,不大一样的那种。”

自己这是被嫌弃了?

傅振羽倒也懂了,就是说韩末要宜家宜室的。想了想,她说:“我不认识几个人,只能托顾夫人帮忙。她若是没有合适的人,我也没办法的,伯母自家也到处找找。”

有句话叫“运气好的时候挡都挡不住”。

就韩末这各色的性子,这奇葩的要求,还真叫他遇到了。傅振羽都没有去府衙,顾夫人主动登门,要为韩末保媒:“我且问你,韩进士可曾定亲?”

“没有。”

傅振羽打牙缝里溜出俩字后,顾夫人笑道:“既如此,我这有个人,你给我传个话吧。”

“夫人!我还是个姑娘家,做这事合适么?”

“哦,也是。那这样,你带我去韩家,我亲自与韩太太说。”顾夫人反应过来,改了要求。

顾夫人提的是姜同知的侄女姜六娘。姜六娘父亲死得早,母亲是三年前过世的,还有个哥哥在国子监读书,她自家傍着伯父伯母过活,性子柔且韧,且手巧,什么都会,就是出身不够好。

韩末自家也没什么出身,除了同进士这个身份。

傅振羽陪着韩母去了姜府一趟后,两家就开始飞快地走起六礼。一个没多少嫁妆,另一个也没多少家底,倒也相当,六月中,六礼过三,赶上傅振羽和李子坚的进度了。

韩姜两家的亲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傅家这边没等来女婿,等来了一个大腹便便的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