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夫子学院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夫子学院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傅振羽眉头紧锁,顾咏言的小厮白墨还以为她担心仓子坚会吃亏,忙道:“小的过来的时候,王阁老已是首辅。侯爷说,不管李家的案子如何判,仓先生性命无忧。”

“嗯。”

傅振羽漫不经心的应着。

大师兄现在所作所为,和她两年前差不多。两年前,她趁着顾夫人夫妻不和之际,哄了知府夫人开心,得了知府的庇护外,女学也因顾夫人提前开业。

不同的是,她虽是哄顾夫人,却也是真心的。大师兄那里,不管怎样,李家的覆灭,终究是出自同庆帝之手。不算大气的大师兄,偏上书了对皇帝而言有用的计策,这里头必有猫腻。

有猫腻,等于大师兄在与虎谋皮。

第一次,傅振羽觉得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够,起码,别人都告诉她安稳,她那颗叮叮哐哐的心,还是悬在半空。傅振羽的个性,必然不会让这个问题就这么搁置着。

迎战和避战,总要二选一的。

白墨带来了更多的消息,但是傅振羽却已无心备教案。得知顾咏言、方夫人那里还给范茗准备了礼物,索性带着白墨去女学。白墨见范茗,傅振羽则去见在那里帮工的李蕴。

“姐姐,与我说一说官场的事吧。以后,总归要适应的。”

李蕴立即便懂了,与她说起李家曾今遇到的事。

至清则无鱼,李家也不是那么干净的。关键在于,怎样浑水摸鱼。两个人说得正兴起,范茗破门而进:“傅姐姐,我做出来了!”

没头没脑的话,却叫傅振羽眉开眼笑,直把仓子坚的危险、章知府给她的荣耀,统统抛之脑后。

“走,快带我去瞧瞧。”

“就是叫你去瞧瞧的。”

范茗骄傲着,拖着傅振羽去她的工坊,指着那个缩小版的提花机,炫耀:“这就是我做的提花机!”

随着一声令下,三个妇人分边做好,分线投线,上拉下推,各司其职。一下又一下,不过一盏茶功夫,就织出了丈宽寸长的花布。

摸着花布,傅振羽从外行的角度做了点评:“布的质量差不多,花色应该是一模一样,盗版的可以。最最好的是,这台机子只要三个人就能完成,节省了一个人的人力。”

被她夸赞的范茗,却有些失落,因道:“我的目标是一人就可以操作,但怎么都实现不了。最后,只得退而求其次,能减一个是一个。”

“这已经很好了。”

傅振羽真心实意地说道。不说范茗,就是重生一次的她,也做不出这样的东西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傅振羽忙道:“桃李,快去请顾夫人过来。”

“姐姐放心,我已经让人去请了。”

不大会儿,顾夫人如约而至,见到这样的小型提花机,又是另一番欢喜不提。末了,顾夫人激动地说:“快些做的话,年前能做多少出来?”

傅振羽阻止了要开口的范茗,自家道:“还是年后做吧,这东西我们自己先用个把月的,确定长期使用没用问题后,再批量做吧。”

多跑跑等于用户测试,测试没问题再批量销售,这才是最经济的方式。

这话不好说,傅振羽便扯了章知府的大旗:“年前的妇人这会儿忙秋收,接下来是制冬衣,过年;翻了年又是节,没的耽误。不若腊月里放出消息,正月里根据询问的人定做,恰春耕结束后,批量售卖,不耽误知府大人的大事。”

顾夫人犹自不放心:“正月里做,来得及吗?”

傅振羽又没做过,哪里知道具体的?她根据上过的管理课程,道:“总不能叫范茗一个做吧?我建议呢,先把要做的部件分门别类,标上数量,再出个组装的法子,合理安排过后,想是差不了多少。范茗,你的意思呢?”

一句未了,范茗已道:“理应如此,我一个做起来慢不说,毕竟是新手,工艺不够好。只不过,如此一来就等于把主动权交给别人了,那匠人须得找好了。”

顾夫人立即豪迈接手:“你只管做图纸,下剩的我来弄。所需开销也从我这里出,将来分利,却少不得你们的。我占大头拿六分,阿茗其次,分得三分,与阿羽一分。”

傅振羽忙道:“使不得!最初的银子是夫人拿的,东西是范茗做的,我不过是从师父的位置,给她弄了两台快散架的玩具,不必分钱与我。”

范茗听见自己是傅振羽的三倍,忙道:“我不过是做着完的,夫人只要记得从前答应我的,给我兄长那里送一些就好。”

闻言,顾夫人立即有了主意:“这样,你尽快把那劳什子工艺弄出来,我找人做原板。多做几台出来,咱们自己留三五台,送与你兄长两台,给傅家堂一台,同时跑几台试试。这几台不收银子,只做验证用的。”

听得给傅家堂还分了一台,傅振羽不大愿意。

她更愿意给林家一台!

顾夫人那里已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大伯父一家若是有个进项,不至于被人骗了。”

笑。

傅振羽暗道,大伯父一家若是勤快,这些年靠着她爹,不知要攒多少家底,大伯母又岂会这么没皮没脸的?说到底,不过是懒罢了。不仅懒,还打着“读书人”的旗号,给自己的懒镀金。

她的心思全写在脸上,顾夫人少不得问:“怎么了?他们不愿意?”

傅振羽也不隐瞒,道:“日日劳作,一年不过十来吊钱的进账,她们怕是不干。”

一听这个数字,范茗和顾夫人都惊讶了,因问:“一年十来吊,是总账还是一个人的?”

“总账啊。”傅振羽脱口而出。

顾夫人当家多年,听了这话直接道:“三个人一年只赚十吊钱,谁买这个机器?再说了,去年咱们的提花机,可不止赚了这么点!”

傅振羽那里也后知后觉地发现问题不对。

这时,范茗黑着脸,问她:“你怎么算的,说来听听。”

“我按照现在的速度估算了下,一小匹的布总要一个多时辰,大匹则要两个时辰以上。咱们按小匹算,一日顶多织出五匹,懒一点的可能也就两三匹。汝宁种棉种麻不养蚕,因此只能织布,织不的锦。而一小匹棉布批价,五百文上下;麻布则顶多二百文。除去线的成本,一日不过赚三五百文,一年下来不过一万来钱,十几二十两银子,有什么不对——”

范茗扶额低吼:“一日三百文,一年那是十万钱好么!”

傅振羽眨眨眼,脸红得像虾子。

你妹啊,自己这口算能力,简直了!

顾夫人拍着胸口,松了口气,道:“还好,还好,吓我一跳。也就是说,这机子一台卖一百两的话,一年也就回本了。价格不能定的这么低,这么着吧,二百两一台好了。”

这个价格傅振羽和范茗都认可,傅振羽是有布桩生意的,她提了另外一件:“若是这小型提花机卖得多了,织布的人多了,棉麻的需求也就多了。或是本地种植,或是外地采买,汝宁本就是四通八达的,接下来只会更好了。这般容易出政绩的地方,大人还要走吗?”

这事顾夫人做不得主,便道:“我家去同他商议一下吧。”

章知府以同进士之身,在正七品位置上熬了十几年,才得进知州;十年前,恰逢新帝登基,章知府从代知府坐起,跨过了五品的砍儿。如今又是十个年头,他原本想借着仓子坚这股风,把这四品的坎儿也给迈过去。听了顾夫人这番话,直接决定。

再做三年。

三年后,若是仓子坚不倒,李家的人脉他依旧能用;要紧的是,提花机若能广泛应用,届时,汝宁的赋税翻倍不是问题,他的晋升之路,更加容易。

傅振羽携带做好的教材去见章知府和吴教授时,听了这样的消息,笑眯了眼睛。

有章知府这样的后台,有李宗延这个解元坐镇,三年后的南湖书院,便是她爹接手,她都能高枕无忧了。很快的,傅振羽调整了情绪,道:“既如此,教夫子的事,便不必这么急了。仿照水利学院,我再单开一个夫子学院,大人意下如何?”

吴教授脸色不大好,有些尴尬地问道:“不是去府学教么?”

傅振羽看着他,义正言辞地说:“府学乃官学,在那里授课,便涉及到政策变更。府台大人便是能做主,也会被御史攻击。私学则不打紧,多一点少一点都好说。”

这是事实,吴教授无话可说。

章知府也认可,便道:“还是尽快吧,最迟明年二月开课。”

迟则生变。

他记得夫人说过,傅振羽同仓子坚有了口头婚约。傅振羽明年十八,仓子坚若是成功,参加会试、进士,再考个庶吉士,下半年总会过来娶媳妇的。反之,若是失败,便是这夫子学院有什么不足,那二人长久在汝宁府待着,以后再修正就是了。

傅振羽不知他想法,小算一下,明年二月开课,时间来得及,便应下了,只把招生的事托付给章知府。

计议已定,十月里,傅山长还没回来,夫子学院已开始改建。同时,吴教授亲手拟定了第一批上课的二十人,由府学下令,传送各处。这四十人来自府学和汝宁府下十二家县学,由官方出学费,学时三个月,相当于后世进修机制。

负责教学的南湖书院和傅振羽,这一次终于可以赚点小钱了。

吴教授说,所有县学和府学的教喻加起来,还能来两批。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一年的活计就差不多了。傅振羽心情愉悦地修改教材,争取年前刊印出来一百册——

印一百册性价比高。

冬月初一吃罢饺子,傅振羽同郭太太说起了这个小便宜:“水利学院的教材是五本,那会儿刊印了五十套,花了一百两;夫子教材三本,刊印一百套,只要五十两银子,省了一半的银子。”

望着笑眯眯的大姑娘,郭太太很是欣慰:“这样很好!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你啊,是个会过日子的。”

傅振羽撒娇:“瞧伯母这话说的!我也是苦过来的人呢。”

郭丞因道:“嗯,傅举人和我说过你们家从前的日子,确实不容易。”

郭太太也听说了,闻言轻轻一叹,对那个未曾谋面的傅母,微微有些怨念。这些糟心事不提,郭太太说起了自家喜事:“我那两个孩子,今年也来汝宁看我们,提前与你说一声。”

章大爷是同知都能过来了,郭家两个都是知县,一个在四川、一个在江西,汝宁是他们入京的歇脚处,自然也要过来看看父母。

傅振羽就更加欢喜了,因问郭太太:“两位兄长家里都有多少个侄儿和侄女?”

郭家两位都是穷过来的,娶的也都不是高门大户的媳妇,没一个纳妾的。尽管如此,两房的子嗣却不少。大爷家里三子两女,二爷家里是二子二女。

听了这样的热闹,傅振羽笑道:“这院子只有东西两厢,再住不下的。我明日就请人过来,把隔壁院子打通。”

郭太太忙道:“不必麻烦,挤挤也就住下了。一家人挤在一起,还热闹些。”

傅振羽哪会同意?因道:“家里头这么多院子,白空着也是空着,干嘛不用?”

郭太太瞪了她一眼,将家里的情况与她详细说了一番:“傅山长不日就要归来,青石院和主院不得动;改了两个客院做夫子书院后,统共还剩下三个小客院。年节里,傅家堂的人过来串门,总要落脚的,怕是还不够用呢。”

傅振羽不甚在意道:“我爹要是回来,我们一家就回傅家堂过年了,并不在这里住下的。”

郭太太指着她脑袋指点:“今时不同往日,南湖书院今年出了这些个童生,本地举子就出了两个,傅山长又是长辈,宗族那里,定然有人来走动的。”

傅振羽还真没想到这个事。

听闻三个小院子,只有正房,连个厢房都没有,傅振羽立即舀出银子,叫来冯管家:“尽快将小院的厢房都盖起来。”

好在农忙已结束,冯管家一次性请够了人,三个小院加上郭家这里的后罩房,齐齐动工,赶在土地冻上之前,将房舍盖足了。

恰此时,傅山长夫妇,归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