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六房祖宅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六房祖宅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傅大老爷什么都说了,然则,他知道的太少。

“前日,有人抬了银子去家里。”傅大老爷如是说道。

“足足一千两啊,那么大一堆。”大太太则肉疼地指着一岁的孙女比划着。

平常百姓家中不用银子,偶尔得指甲大的银子,就能买许多东西。现在那么大一堆银子,一下子把大房上下震慑住了。待傅大老爷和那领头的人私下聊了一番后,那些人留下了五十两做定金,下剩的照旧抬走。

傅大老爷泰然自若道:“他们也没说什么,只说你爹当初要走的宅子才是我们六房的祖宅。只要把祖宅回来,就给我们一千两现银。若把你爹叫回来,就再加五百两。我想着,那要真是祖宅,便是不给我们银子,也得拿回来的。”

大房其他人纷纷附和。

他们是长房,这宅子若是祖宅,自然要归他们的,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着。

傅振羽则问:“我们家的祖宅,我们都不知道,偏外人知道了?”

摆明不信,傅大老爷没恼怒,认可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可那人说,若是不信,就去问族里的老人。”

傅振羽面色一沉。

也就是说,族里还有其他人搀和进来了。

不等她问,傅大老爷主动说起自己问的人:“旁人不知道,你大堂伯当是知道的,我就去问了。”

傅家祖上三代单传,到了傅振羽曾祖父那辈,正妻进门七年没生下一儿半女,是连有孕都没有的那种。后来长辈做主纳了傅振羽的太祖母杨氏。

杨氏进门就有孕,证实了曾祖父没有问题。结果,没上两个月,正房也有了身子。傅振羽推测,当年正房大抵因为未进门就有压力,直到杨氏有孕,彻底放弃,反而有了。一妻一妾同年产子后,正房开启了生子大业,庶长子因为带来了弟弟,正事直接养着,虽说不及嫡子,但也不算差。

唯独杨氏,被灌了绝嗣的药后,只在正房不便时,偶尔被男人拿来用用。

杨氏看着默默隐忍了十数年,十七年后,再次有孕,着实惊呆了所有人。被灌了药,三十四高龄还能有孕,曾老太爷一个欢喜过头,没了。

七十岁上的老老太爷,眼见儿子没了,一直没踏进棺材的第二只脚,彻底进去了。

临终之前,老老太爷怕大孙子没依靠,特意找了里正作证,分给他一些家业。虽然不多,但是娶媳妇生孩子过日子不在话下不说,比不得正房嫡出的几个孩子,在庄子里还是数得着的。

其他人也都有家业,到了杨氏这里,老人家道:“不论男女,傅家不缺这个孩子,归你们杨家吧。”

竟是直接撵走。

尚未显怀的杨氏,回到了娘家所在的杨家庄。结果得知,娘家卖了她后,直接搬走了。绝望的杨氏,望着波光粼粼的宿鸭湖,一头扎了进去,被打鱼的杨顺所救。

从辈分上说,杨顺是杨氏的堂弟。

杨顺家中,除了老娘外,只有一个成亲五年还没生孩子的妻子。听说杨氏这么大岁数还有孕后,着实羡慕了一番。不知是行善积德,还是怀孕的杨氏运气好。她住进杨元郎家的第三个月,杨顺家有了身子。

杨顺一家比傅家要惜福,直接把杨氏当做大归的姑奶奶待看待。

杨氏和杨顺家的,一前一后生孩子,杨氏生了幼子,便是傅振羽的祖父。杨顺家的生了一个女儿,便是傅振羽的祖母。

两家想订娃娃亲,可是同姓不通婚,傅振羽的祖父依旧姓傅。十六岁上娶了表妹,连生了两个儿子,二十二岁上又中了秀才,还是禀生。

杨氏心里念着大儿子,决定带着秀才儿子去婆娘看长子。

去了之后才知道,原本的村子因为傅家嫡支出了两个举人,已更名傅家堂。一个小小的秀才,自然没人放在眼里。且,这都二十多年来,原本和自己不亲昵的长子,更疏远了。还说杨氏母子,是被祖父撵走的,不是傅家人了。

绝望的杨氏,哭向傅家祠堂。

哭诉傅家的绝情,哭老太爷的无义,哭嫡支的不仁。

彼时正房还活着,她所出二老太爷在外做官,守着家里的第二个举人,是他的胞弟五老太爷。五老太爷为哥哥官道着想,劝母亲让傅振羽认祖归宗。

“随便给个小宅子,再拿个百八十亩地,叫他们自过日子便是。”

原本就有千亩良田的傅家,在出了两个举人后,地产成倍的翻,富得流油。这点子东西,他们真不看在眼里。为了名声,正房依了儿子。

听闻杨氏带着儿子重归傅家,杨顺一家气得要死,直说傅家不是好人,死活拉着闺女。可傅振羽的祖母眼看着傅家富贵,不顾爹娘反对,一头扎进傅家的“大坑”,成为傅家族谱上的六房。

六房起初的日子很好过,一百亩田产,又有傅家给六老太爷开了个学堂,教族中和亲戚的子弟。

杨氏含笑临终前,只要求儿子机会到了,继续科举之路。于是,孝满之后,六老太爷赴开封赶考。然后,赶考路上遇劫匪,不仅没有考成,还大病了一场,不上两年就过世了。

彼时,傅振羽的大伯父也不过十岁,傅振羽的祖母自然要回娘家求助。

哪知,杨顺的儿子没有做渔民,也没有读书的天分,索性走了商人的路子,带着爹娘去了江南安家落户,再也没回来,傅振羽的祖母扑了个空。

同样姓杨,同样没了娘家,傅振羽的祖母刚强了不知多少倍。

转身带了两个儿子回到傅家堂,省吃俭用逼两个孩子在学堂读书。傅大老爷实在没天赋,但因为年长两岁,一直谨记读书好,成亲时才非要娶个识文解字的妻子。

而傅山长自他孝期过了后,正式启蒙开,便展露了读书天分。

彼时,掌管傅家堂宗房的是五老太爷,当年便是他留下了傅真有的祖父。不知因为何故,五老太爷一生未娶。他老人家最喜欢读书好的孩子,傅山长跟着五伯父念书,十七岁时过了府试,十九岁成为秀才,娶妻生女。在母亲死后,在傅振羽的怂恿下,要了杨家庄的宅子。

傅大老爷罗啰嗦搜说了半晌,只说了傅家往事,至于那幕后之人,却是寥寥几语,末了道:“那人没说错,严格上来说,这宅子,是祖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