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二百章 水利学院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二百章 水利学院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章知府的问话,周靖十分自然地回答:“是,儿时朋友。”

仓子坚是十五岁入的南湖,十五岁之前如何则无人知。章知府则想起了自己十五岁之前的朋友,如今还能和自己说上话的,已无一人,令人唏嘘。

但这不妨碍章知府对仓子坚的身份有所怀疑。

傅一善身为书院山长,又是举人,章知府一开始就见过,确定那就是个书生后,任其发展南湖书院,没有过多的关注。

直到去岁汝宁府出了个探花郎。

袁自舟在和自己闲话时,赞了自己鼓励书院、鼓励入学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些书院,并不具备书院的资格。

此言有理。

然则,未有制度就先清理,这不合理。于是乎,他让府学尽快出台了书院的“标准”,并尽快执行。南湖书院傅山长的首徒仓子坚,通过吴教授找上了自己,说了助学银招生的盘算,还道:“这虽是南湖书院破釜沉舟的自救之策,在下认为实用。实用,便可留。”

实用便可留,这样的观点,恰是章知府行事准则。

那是他第一次见仓子坚,第一次见面的人,恰好说出了他认可的话。若非巧合,便只能说,仓子坚不止是书生。从前因为傅一善,他不去关注南湖书院;自那之后,因为仓子坚,他去关注南湖书院。

这一关注才发现,山长傅一善已经离开。也就是说,而今崛起的南湖书院,是仓子坚所为。

章知府不认为仓子坚是忽然崛起,从前就应该有蛛丝马迹。汝宁府辖内所有书院,吴若儒最清楚。招来人一问,果然,南湖书院从前对外的,便是这仓子坚。

紧接着,章知府疑惑起来。

他是汝宁知府,从汝南知县开始做起的汝宁知府。根据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是地方官断案的最基本技能。仓子坚有能力,户籍又在汝宁,却七年间未参加过县试,这不合常理。只能说明,仓子坚的从前,有问题。

笃定的章知府,笑呵呵地问周靖:“子坚回乡做事了吧?”

去掉了姓,直呼其名。

周靖同样面不改色,答:“子坚离开时,只说了走,没说去向。”

章知府本打算继续追问,转念一想,不对啊,他装作不知道更好才是。仓子坚成功了,那么,汝宁将随他一起荣耀;失败了,他不知,不是刚刚好吗?

如是作想,章知府缓和了神色,再看周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这小子也可以。

比自己少了二十年的仕途和阅历,在同自己交锋时,却丝毫不逊色。和仓子坚又是那样的关系,十年二十年后,朝堂该是这些人的天下了吧?

自己,要不要答应他的请求呢?

不,还是矜持一些的好。

“周御史,留下来吃顿便饭吧。”章知府如是邀请着,做到了友善,只是未应下周靖的请求。因为,周靖还没给他好处。

傅振羽和周靖二人,一个前院一个后宅,两处用过饭后,一同回到了南湖书院。

“女学这里没问题,我同顾夫人说好了,以南湖书院、青竹女学的名义招生。”傅振羽说着自己那里的进度。

周靖中午饮了酒,这会儿一直喝茶,闻言放下茶碗,道:“章知府暂未答应,我这里的判断,他要好处。”

傅振羽惊讶道:“不可能吧?自汝南知县开始,这都二十年了吧?就没有他贪财的消息啊。”

周靖白了他一眼,郭丞叹息提醒傅振羽:“这好处,不是白纸黑字的金银珠宝。”

傅振羽也不是那么不晓事的,立即明白了,只是更加惊讶了:“他都五十好几了,跟一个年轻人要前程?不至于吧?”

周靖不屑地看了她一眼,道:“章家就他一人不成?”

傅振羽一阵牙酸。

好吧,她没养过孩子,不知道孩子的重要性。

若是为了章家两位爷,也可能还有章家的姑爷,都有可能的。可这也不合适啊,傅振羽想起了万毅和她讲过的朝廷,又来了问题:“朝堂上不是派系很多吗?章家两位,乃至我们现在的这位布政司大人,不都是有自己的派别吗?”

“你还是多读书吧。”周靖如是道。

“你还是和她说一说吧,她是子坚未过门的妻子。”郭丞提出了发对的意见。

在他看来,傅振羽身为李家将来的女主人,有些事必须知道。可惜,官场上他也不擅长,只能指望周靖。

周靖就更不愿意做了。

他连媳妇都没有呢,还得给仓子坚培养媳妇!

“让他自己教。”说完,周靖对傅振羽道,“我能让章知府答应,但是付出的代价有点大,你准备怎么还?”

再怎么还,也不会拿大姑姐做人情!傅振羽装傻,无辜地眨了眨眼,道:“你也知道了啊,官场我不太懂,自然要先欠着,让大师兄还,可否?”

不等周靖说话,郭丞已道:“本该如此。”

郭丞认为傅振羽努力开书院、教育子弟,都是为了仓子坚,才有此说法。事实上,周靖也是这么认为的。只不过,他想的是傅振羽不懂事,稀里糊涂地做下些承诺。日后,仓子坚也好,李蕴也罢,都得替她背锅。

显然,他想多了。

心情不好的周靖,起身,道:“明日我再进城。”

傅振羽冲他背影做鬼脸,还对郭丞道:“郭伯父,你可得给我佐证,他总欺负,是吧?”

郭丞笑而不语。

假期结束,回归书院的学子们,更加努力地读书。来年,便是过不了全部考试,能过一两场也是好的。带着希望,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努力着。

傅振羽则压着钱文举几位师兄,并顾咏言、李宗延,以及牟信三人,并道:“明年的乡试,不管是否有把握,你们都要下场。”

林俭则提了很现实的问题:“我们都下场的话,咏言和二师兄是要离开数月的,加上明年的招生,满书院的学子,谁来负责?”

“这个,我原打算是明年说的。三师兄既然问了,我便提前说了吧。南湖书院,明年只为水利学院招人,其他的,不招。乡试在秋收之际,书院会放长假。长假后,我来想办法,同时教六十人。”傅振羽口内说着想办法,显然已经准备好方法了。

韩末复归南湖,一为生计,二为前途。下场,便是傅振羽不要求,他也要去做的。傅振羽的打算,他很赞同,只问一件:“水利学院是什么?”

------题外话------

谢谢紅茄的月票,谢谢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