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楼兰女皇长生女 > 第一百四十章 王贵妃控朝堂

楼兰女皇长生女 第一百四十章 王贵妃控朝堂

作者:忠山石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百四十章 王贵妃控朝堂

兰琪儿被王贵妃陷害出了朝堂,楼兰古国的朝堂之上就剩一个女人了,而且是一个博得皇上同情怜悯的女人。

楼兰古国的朝会不会因缺少了谁而不开,而停止,所有大臣们当然都知道了情况,知道了王贵妃这个来自汉王朝女人的过人之处,狠毒之处。

不同派系的朝臣们都是有心之人,在朝堂之上开始小心谨慎了,上奏之奏折当然更是慎之又慎了,一些大事情上,皇太后派系的大臣们甚至先通气在上奏,以达到奏折政见的效果。

王贵妃将兰琪儿驱逐出了朝堂,只是自己完成了汉昭帝圣旨的第一步,其是不能止步的,几天下来在朝堂之上也发现了皇太后派系大臣们的团结,自己将兰琪儿驱逐出朝堂的目的就是要控权于朝堂,这样下去可是不行的,必须想出办法分裂之,施压个别大臣,使其为自己所用。

王贵妃通过了深思熟虑,自己得付出行动的,一方面在朝堂之上全面否定大臣们的政见,一方面选择性的软硬兼施于皇太后派系的大臣,使之达到中立即可。

新的一天开始了,朝会又开始了,朝堂上的所有朝臣都上了早朝,兰琪儿的座位上是没有人了,可谁也不知在其座位上是有灵魂在坐着,那就是龙魂敖佳在关注着朝堂动向,兰琪儿被陷害了,入不了朝堂了,龙魂敖佳是兰琪儿之生命的共同体,所以敖佳要时刻关注着楼兰朝堂的动向,虽然其不能任意施法,但能为自己的轮回转世而努力,而争取。

朝会开始了,大臣们在上奏着,奏折随之到了皇上安善的手中,皇上安善是一面在看奏折,一面在听大臣的叙述。

皇上安善在平时是有两方面行动的,能直接批复的奏折,就在朝堂之上直接下圣旨了,不能直接批复的,就将奏折拿到御书房内,经过思索后明日再给予大臣批复。

今日朝堂之上可不按以前的步骤进行了,大臣们递上了奏折后,在朝堂上开始说明奏折的内容了,皇上一面在听,一面在看,随着大臣述说的结束,安善刚想回复之,王贵妃瞬间站了起来,开口抢话了。

当然话是不能乱说的,也是要根据大臣所上奏的奏折内容情况进行说话的,王贵妃是一个睿智的女人,是能找出内容情况切入点的,有了切入点,就有反驳的话语了,就能使奏折政议方向发生改变,加之有其派系大臣们的随声符合,一时间朝堂上就出现了两个阵营,大部分朝臣一个阵营,王贵妃及控制的大臣们一个,可谓是你一言我一语,朝堂上争得一片混乱。

皇上安善在龙椅之上已经没有了圣意,没有了下圣旨的信心,原来是很清楚的事情,通过朝堂大臣们的争辩已经变得复杂了,变得各有利弊了,似乎奏折是不全面的了,是需要提政议奏折的大臣再加以完善的了。

王贵妃看出了皇上安善的犹豫不决,于是又大声做出了总结性的说讲,当然在说讲的同时,眼睛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安善,以求得安善的支持。

皇上安善一面在听着王贵妃的说讲,一面在看着王贵妃的眼睛及表情,情感让其心下了决议,下了圣旨。

当然是否了上奏大臣的政见,向不同的方向批复了,下了圣旨,还好的是,虽然偏向于王贵妃的政见,可对楼兰古国的国民还是有些好处的,是没有危害的。

王贵妃一时间成了朝堂上的控政者,大臣们所上奏的政议几乎都被王贵妃给反驳了,因为皇上安善的盲从与倾向,皇太后派系的大臣们虽然团结,可已经失去了优势,失去了朝堂上的话语权。

王贵妃及其党羽在皇上的偏袒下,渐渐的左右了朝政,左右了楼兰古国政议方向。

皇太后通过大臣们的控诉,知道了朝堂上的情况,在平时皇太后是经常告知皇上安善的,在朝堂上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有独立思维,要有皇上的独断与尊严,现在看皇上安善是没有独断能力的,已经成了王贵妃的傀儡。

皇太后是后宫女主,一时是无法直入朝堂的,没有皇上的特许是不能上朝堂议政的,所以只能在观察一段时间了。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皇太后派系大臣们尽职尽责的心有些懈怠了,因为所上奏折都会遭到王贵妃的非议,个别的大臣已经不在主动上奏了,静观朝堂之情况了。

皇太后及兰琪儿虽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都在关注着朝堂之情况。

朝会在进行着,突然间楼兰古国的空中传来了长长的牛角号声,整个楼兰古国的国人都在辫听着牛角号声,朝堂之上所有人也是的,都在辫听着,是战事号角,城门这时已经大开了,城门外的挖矿之国民,放牧之民,游民连同牲畜一时间涌入了楼兰城。

朝堂之上当然是相对安定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虽然是战事号角,这种号角是经常性的,在加之匈奴国骑兵已经没有攻城能力了,一定是匈奴骑兵进入了楼兰古国的疆域内,不知又要袭扰那里了,是沙漠游民啊,还是汉王朝的边民啊!

朝堂外已经有传令兵到了,经宦官的宣入,传令兵跪于了朝堂之上,报之了城外的情况,楼兰与匈奴边境一时间出现了三五十骑兵,正在向楼兰古国的疆域内进发。

敌情出现了,要是放在以前的楼兰古国,当然是闭紧国门,军兵上城墙,严密防御之,不管不问城外的情况了,以求自保,今日的情况是不同了,匈奴国已经早以受到了汉之军队的重创,王贵妃已经可以左右朝堂的政权了,她十分的清楚,出现在楼兰疆域内的匈奴骑兵目的地是那里,一定是汉之边民,要是自己不做以行动,自己的国人一定会遭袭,遭害的。

王贵妃对待匈奴骑兵之事,其实心里早有了打算,虽然上次在朝堂上提议建附城以失败而告终,目地之一就是让楼兰古国成为汉王朝防御匈奴骑兵袭扰边民前哨,自己现在已经有了实力,有了能力,是能先实现这一点的,是能不让汉之边民受袭扰的。

于是时间紧急,王贵妃马上站起了身。开口上奏了,发表政议了,皇上臣妾有话要说,有政议要提?

皇上安善看到了王贵妃的站起,听到了王贵妃的请话,于是王贵妃请讲?

王贵妃道,臣妾所提政议就是今日的匈奴国已经不在强大,今非昔比了,为什么骑兵还那么的嚣张,进我国境如入无人之地,难道我楼兰古国就不能捍卫自己国的主权吗?领土完整吗?维护楼兰古国的尊严吗?

大臣们当然有随之附和的,支持王贵妃的政议,楼兰古国有军队,有将军,国力在强大,而匈奴国在萎靡,是该有国之尊严了,是该主动捍卫国土完整了?

皇太后派系的大臣们,特别是武将们也随之反对了,观点是国家刚刚解决匈奴国对国之威胁,虽匈奴国国力遭到了汉军队的重创,但是其国主力骑兵的战斗力依然很强悍,明明国能平安发展之,为什么非要一时求国之尊严那,领土完整哪。

楼兰军队如果与匈奴骑兵相交锋,必定会死伤国人的,为什么非要图一时的尊严,去拿百姓军兵的生命做代价哪,国之疆域主权其实只是大方面的概念,戈壁大漠中,其实并没有严谨的疆域之分,只要匈奴骑兵不损毁孔雀河及河两岸的植被即可,因为孔雀河疆域,才是我楼兰古国必须要捍卫的,要保护的。

王贵妃道,匈奴骑兵能横扫沙漠戈壁,能欺之沙漠小国,是因为其**力的强大,现在已经不同以往了,我楼兰古国为什么现在不能驱逐匈奴骑兵哪,在沙漠中树立国之威信哪,如果国有了尊严,有了威信,国之疆域主权就能安定,各国商队会不再有担忧,会越来越多的行走于楼兰古国的疆域内,会给楼兰古国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资,加速国之强大,繁荣与发展,正能量是大大的,请皇上三思,国之发展,强大是需要行动的,不是在最好的机会来临时,而求一时之安稳。

王贵妃的眼睛当然一面请求皇上的支持,一面扫着堂下的大臣们。

皇太后派系的大臣们看见了王贵妃眼睛,是带有狠意的眼神,寓意谁在开口上奏,就不客气了,一时间大臣们就都沉默了,不言语了。

皇上安善看王贵妃提的政见没有大臣在反对了,安善自己当然也在想,国是应该有国之尊严,何况现在的楼兰古国已经有了些实力,为什么还要忍让哪?

于是道,好了,朕决定了,派军队迎击,驱逐匈奴进犯我疆域之骑兵,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带兵出迎,驱逐匈奴骑兵啊?

楼兰古国朝堂上的将军及副将有五六名之多,虽然都是有些武功及能力的,可真正的生死拼杀只有上次跟随汉军有了那么一回而已,那可是有汉军几大节度使当前锋的,方能安好无事,这次可没有了依靠,虽然这次匈奴骑兵只有五十之多,朝堂上上次随汉军出战的将军是知道匈奴骑兵能力的,是善战的,是不好对付的,自己如果带兵出战,能不能大胜而归是不好说的,所以一时间没有自荐的,都在相互对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