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清穿之重设历史 > 第64章 归降

清穿之重设历史 第64章 归降

作者:裁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胤褆用晚膳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郑克塽。

他最初并没有怎么吃惊,因为郑克塽虽然已经十四岁了,但为人处事总是跟个孩子似的,就比如说这吃饭,总是要管家三催四请的才能过来。

不过等他差不多用完了,郑克塽还没过来,他才觉出不对劲儿来。随手招来一个侍候的小厮一问,才知道小王爷接见完几个属臣后就去了后山祠堂。

祠堂?胤褆有些不解。

不过在延平王府住了这么长时间,郑克塽人虽然笨些,为人倒是挺实在的,不去看看怎么回事竟然还有些不放心了。

胤褆一边自嘲地笑笑,一边让下人准备些吃食,他带去后山。

郑家的祠堂建在郑家宅子后面的一座小山坡上,古朴庄重,肃然沉闷,很有中原汉族人家的风格。

胤褆在祠堂门口站定,让小厮进去通报。

郑克塽对胤褆实在是不错的,郑家祠堂很少允许外人入内,让胤褆进去也是格外优待了。

胤褆整了整衣服,对着祠堂施了一礼这才进去——不管他们的身份是如何对立,对于郑成功这个人,胤褆还是能够公允地对待的。

“大哥。”见到胤褆,郑克塽还是一如既往地露出白痴崇拜却又灿烂天真的笑容。

“怎么在这儿呆着呢,晚饭都不吃。”胤褆不由地受到感染,也跟着挑起唇角,顺便把手里的食盒递过去:“ 喏,可别再说爷苛待你了!”

郑克塽眼神一亮,伸手接过食盒,宝贝似的抱在胸前,“我知道大哥是好人嘛,啊,我最喜欢吃的梅花糕。”

看着郑克塽三下五除二地解决掉点心,胤褆才有重新提起刚才的话题:“出了什么事,怎么在来了这里?”

“这个……”郑克塽面露惭色,刚刚的点心的余味都成了苦的,长长地叹了口气:“我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胤褆想到白日所见的战局,清军完胜的喜悦让他差点忘了,如此一来,郑家的这个二货子孙怕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吧?

见胤褆不说话,郑克塽愈加失落地垂下头,“战争结束后,大哥是不是也要走了?”

被这句话唤回心神,胤褆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么说?”

“大哥不是什么富家子吧?施老头刚过来,你就跟过来了,若是这仅仅是巧合的话,那大哥接的某些动作就有些可疑了。”

胤褆嘴角抽搐,谁说这娃是个傻的,明明心里都有数好吧?他在这娃跟前完全没有防备有木有?!

“那你怎么……?”

“我觉得大哥没有恶意啊。”此时烛台上的香烛快要燃尽了,郑克塽见状拿出新的香换上,嘴上还是絮絮叨叨,“我自己是个不自由的人,怎么能让大哥也受束缚呢?而且,我总觉得大哥跟我是不一样的,别说一个延平王府,就是整个台湾岛,大哥怕是也看不上的吧。”

胤褆没有回答,郑克塽虽然说得不全对,也差不了太多。

“大哥,也不知道以后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东宁,或者该说整个台湾,马上就要被划入鞑子的版图了,而我这个名义上的台湾的王,也是没有人放心得下的。我现在也不想求旁的荣华利禄了,只想着能够留在东宁,留在这里,承祀祖先,不教这祠堂断了香火……”

“可惜啊——就算我再笨也知道,要想保全台湾,我怕是得走一趟京城了——至于回不回得来,还要看天意啊。”

“只是不知道,万一我回不来,这郑家的祠堂,以后还能由谁人来拜祭呢?”

澎湖一战,施琅基本歼灭了郑家军的精锐部队,算是打开了台湾岛的门户,郑氏败局已定,岛内人心大震。只是让刘国轩等人想不到的是,施琅获胜后并没有急着继续进攻,而是选择先安抚民心,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台军官兵。

这其实比直接开打要有效很多,这是从心理上取得台湾百姓,同时也是郑家集团的认可——他毕竟曾经是郑家军的一员,郑家在台湾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他很清楚,力量上的胜出算不了什么,攻心方为上策,更何况,郑家军的精锐虽然消灭了,但还是有不少力量残余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什么的一听就很省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要的是招抚台湾,要的是这篇完好的土地,而不是在这块土地上上演一场残酷的屠杀,最后收回来一块儿生灵涂炭的土地——不值!

既然要招抚,自然要做出个样子,上书朝廷,宣告百姓。

对于这一点,胤褆倒是学两个彻底——征服一个国家的军队算什么,先征服这个国家的人民,要是能让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去反对自己的军队,那才是最高端的战术。

刘国轩冯锡范见到这种情形,不管是为了保全台湾还是保全自己,都是要投降归顺的。

过了旬日,郑克塽,当然是名义上的,派人到澎湖施琅军前请降,同时不抱期望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朝廷准许他继续居住在台湾。

施琅理所当然地拒绝了。

这是意料之内。郑克塽听到答复也只是撇了撇嘴,当年他爷爷杀了人施琅的老爹和兄长,施琅没拿他祭祖就已经够给他面子了,这种要求自然不会允许。

又旬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阔别十数年,这一次,终于是真正地再次踏上了台湾的土地。

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迎接,跟着来的还有不少的百姓。

因为平台有功,施琅奉召入京面圣,被封为靖海侯。

随后,郑家递送了正式的降书,并缴纳了延平王等册印。

再之后,延平王府,哦,是原延平王府的老管家发现,在府内逗留半年有余的应姓少年不见了。

郑克塽听到管家汇报也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仿佛意料之内般了然。

——大哥,你果然不属于这里。

从京城再次返回台湾的施琅,以靖海侯的身份亲自前往台湾,接受郑氏归降。

东宁码头

清军高大的战船泊在岸边。郑克塽也在码头候着——是施琅的建议,郑克塽只当对方还惦记着杀父杀兄之仇,为了名声不能杀他就想要折腾折腾他,没有介意,更没有推脱,横竖不是要他的命,难堪受辱什么的他这个笨蛋反正是不在意的。

施琅下了船,郑克塽刚要带着刘国轩冯锡范等人迎上去,却见对方转身恭敬地侍立在一侧,恭迎从船上缓缓地走下来一名少年。

少年穿着青色的常服,系着明黄的腰带,腰间缀着一块看起来极上等的玉佩,没有戴帽子,露出一头清爽利落的寸长短发,面容英姿勃发,唇角似是含着笑容,举手投足都透着贵气,真正诠释了何为天潢贵胄。

在船下等待的郑克塽等人一下子呆住了,郑克塽更是口中喃喃自语:“大哥……”

施琅不慌不忙地甩了甩马蹄袖,单膝跪下:“老臣叩见大阿哥,大阿哥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围守卫的将士也齐声高呼,郑克塽迷迷糊糊间被冯锡范拽着跪下,随着众人喊:“大阿哥千岁千岁千千岁!”

胤褆慢悠悠地走下甲板,环视了周围一眼,轻轻一笑,乌压压的人群里不只有双方的主要将士,还有不少平民百姓,声势还挺浩大。

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诸位不必行次大礼,胤褆年幼,有许多不懂之处,还望各位海涵。这段时间无论是我大清骁勇的水兵们,还是台湾善战的郑家兄弟们,想必都是十分疲惫,胤褆也不为难诸位,就此散开吧!”

于是围观的百姓略略散了开来,部分将士在各自的长官的带领下也分散到别处驻扎,只留下少数士兵围在胤褆身边做着护卫的工作。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延平王府。

延平王府早已备好了酒宴,胤褆理所当然的上座,郑克塽败军之首坐在下手。

看着郑克塽几次投射过来的目光,兼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胤褆只是笑笑,并不打算解释什么。酒过三巡,胤褆借口出恭离了酒席,郑克塽自然追上去,至于冯锡范刘国轩等同样在王府见过胤褆,对胤褆也有疑问的几位自然努力缠住施琅。

“大哥。”

见胤褆从茅房出来,郑克塽赶紧迎了上去。

胤褆吓了一跳,“都追到这儿了?——好吧,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是,正如你所看到的,我就是如今大清的皇长子。至于我来台湾的目的,我只能说是为了以后做打算,绝对没有和施琅里应外合什么的,你信么?”

“大哥说的我都信。”

“……”胤褆没话说了。

郑克塽不会撒谎,他说信就是真的信。

不过,我到底为毛要给这个二货解释啊?胤褆在心里暗暗唾弃自己。

撇开头,努力让自己不要看对方带着怯怯的乞求的眼神,半晌后努力无效,胤褆几乎要抱头了:“好啦好啦,好歹你也叫我一声大哥,你进京的事情我会给你稍微安排一下,不过我也还小,说的话没什么分量,不要有太大的期望!”

“哈哈,果然大哥最好了!”

“不过,爷还是提醒你一句,此次去京城,不用冯锡范给你做什么指示,你坚持本色更容易回来。”

“咦咦?”郑克塽先是困惑,而后了然,“一定是因为我的本色比较讨人喜欢吧?哈哈,我就知道,因为你看大哥你就很喜欢我这样的!”

“谁喜欢你了?!那是因为你的本色够笨,一看就知道是个不能成事的!”胤褆咬牙,心说,果然对付不要脸就要更不要脸么?郑二货你赢了!

“哦。”又被大哥嫌弃了。郑二货怏怏。

送走郑克塽进京的船只,胤褆立刻暗示施琅好好保护郑家老宅以及郑氏祠堂——就算你跟郑公有仇也别把气撒在那上头,好歹那也是台湾百姓心里景仰过的,贸贸然破坏总是不好的。横竖你也收回了台湾,这一笔,你永远压在郑成功的头上。

至于剩下的,就是台湾的治理问题了。

攻破台湾自然是极大的好事,这一阵康熙也是喜形于色,毕竟如此一来,南方可以说是基本平定了,接下来他也就有精力也有能力图谋北方了。

许是心情好,看折子什么的也宽容许多,这几日六部内阁纷纷把平日里不敢上奏的一些事情报了上来,于是罕见的没有被骂个狗血喷头,而只是简单地训斥了几句。

只是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户部小吏却在这个时候上了一封折子,一封让康熙的好心情全部消失的折子。

而折子的内容,却是与半年前明珠所上折子的内容大同小异——

最大的不同就是,这封折子上详细地列出了各项数据,有理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服。

这份折子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作者有话要说:在小郑童鞋即将要进京的前一晚,胤褆敲响了小郑的房门。

小郑(⊙o⊙):……(第一次看到大哥跟自己极其相像的笑容,果然好二……捂脸)

胤褆o(≧v≦)o~~:郑二,你明天去京城,帮爷捎回去一点东西吧!

小郑(受宠若惊猛点头)

胤褆(侧身一让,一堆几乎要摞到房顶的东西粗线):这些都是台湾的特产,这个和这个还有那个,是给太子弟弟的,这个和这个,是给额娘的,这个还有那个是个乌库玛嬷和皇玛嬷的,那个,是给大姐姐的,啊,还有这个和这个分别是给小七和小八的,嗯,还有……最后……嗯,最后没了!(似乎忘了点什么?兄弟姊妹额娘老祖宗的东西都准备了,应该没了吧……)

遥远的紫禁城

康渣渣:还有朕,还有朕的东西呢!老大你个不孝子,别再回来啦!

——想起弟弟额娘就犯二的大千岁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