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清穿之重设历史 > 46风波〔倒V〕

清穿之重设历史 46风波〔倒V〕

作者:裁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给天津总兵的旨意是允许学子们下船登岸,同时令学子们在家中闭门读书,等待朝廷诏令,甚至指明了所读内容——四书五经以及朱子理学。

其实康熙最初是不想让这些人上岸的,把他们送到周围小国或者澳门把头发蓄起来再说,毕竟顶着那样的发型,不说满人怎么想,就是汉人都是不乐意的,阴阳怪气,不伦不类的,简直数典忘祖!但这样一是有点欲盖弥彰,二是会伤了这些学子以及那些尚未归国的学子们的心,干脆折中一下,按照佟国维的方法,准许上岸,但禁足,不许随意走动。等他能够再次颁布诏令想必他也已经回宫了,那些人的头发也能长一长了,到时再接个假发什么的掩饰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只是,他这边的算盘倒是打得挺好,可天津港那是什么地方?北方的海路货物集散中心啊,而船上的那几个又不是安分的,整日在甲板上晃晃悠悠,还美曰其名晒太阳,甚至还时常冲船下守备的士兵吆五喝六,让他们准时供给物资,除了不能自由下船,那叫一个悠闲。加之他们这艘船造型奇怪,体型巨大,十分惹眼。

所以,这艘船简直成了天津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船上人的模样也没有差的,更多了几分知识分子的风流体态,真真堪称美少/青年,那几日来来往往的几艘商船所谈的除了他们再没其他。

就连准备从东北回宫的胤褆胤礽都把大部队甩在了后面,跟着前来传召的快马用了不到十天就赶回来了,只为趁学子们下船回家读书之前见见所谓的新发式是什么样子的。为了这个目的,他们甚至只回宫报了平安,就带着往常用惯的侍从,偷偷溜去了天津港。

——这一路上他们也从自己的谙达那里了解了辫子头对于爱新觉罗家族当皇帝的重要性,明白除了这次怕是再没机会看到了。

至于后妃们的鸾驾,他们这俩小的又能有什么用?没得拖慢速度。

“果然,其实我们应该收点什么观赏费之类的吧?”张谦看着船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默然长叹。

“用川兄好想法,不过可惜有些晚了。”邓荣祖接话,“没看到那个传令小兵么?十有□是要我们登岸的。”

“啊,登岸也好。混蛋欧罗巴人,我一定收购江南的茶叶要去赚他们的银子!你知不知道那一厘的破龙井茶

梗子他们竟然收了我二十两银子诶~气死我了!”

邓荣祖默……这件事你已经讲了五年了,真是个抠门的小气鬼。

“我要努力参加水师,就算从小兵做起也可以!英吉利那群欺软怕硬的势利鬼,还真以为自己是海上霸主呢!”

——貌似这位的心眼也不大。

“咦?奇怪,那里……好像有人在偷窥我们。”另一位青年凑了过来,眼睛紧紧地盯着岸上的某栋酒楼。

“我说富察家的,你太敏感了吧?”张谦不屑地撇撇嘴,“你是不是在普鲁士呆多了啊?”

邓荣祖的表情突然也变得正经起来,“也许……不是敏感呢?”

在离天津港不远的一栋酒楼里,从二楼包厢的窗户伸出一只细长的管子。

酒楼二楼包厢里,胤礽穿着常服靠在窗边,用望远镜遥望着远处的船只,有些丧气地喃喃道:“啊~~~好像果然还是他们那样的发式比较好吧?”

胤褆点点头,顺便伸手扯着胤礽的发辫缠在手指上玩,“确实,这样的长辫子,打起仗来好麻烦!”

胤礽:……

“我说的是美观上,哥哥。”胤礽一把把自己的发辫拽过来,用望远镜的长柄敲了敲胤褆的脑袋,“不是指使用上!”

胤褆不在意地顺手接过望远镜,刚要搭到窗台上,一只手突然伸过来拉住了他。

“咦?龙牙?”怎么了?

“主子您大概已经被船上的人发现了。”龙牙遥望着海面上那只显眼的船只,若有所思。

“啊,竟然有人发现了我们?这还真是有趣。”胤褆用望远镜敲了敲掌心,想了想,依旧搭起望远镜,

看向船上,当看到船上的情景时,缓缓勾起唇,笑得意味深长。

胤礽虽然也是笑着的,但那笑容比之胤褆似乎多了几分什么东

西——这个龙牙……哥哥的侍女,似乎也不简单呢。

“哈。”看着望远镜的人突然发出一阵欢笑,弄得胤礽莫名其妙,一边伸手夺过望远镜,一边随口问着:“哥哥怎么了么?”为什么笑?

“那群人果然很有趣。”胤褆由着胤礽把望远镜拿走,心下却在想着,那人竟然能够准确地找到这个方向,最重要的是,竟然冲着他笑了——这是什么意思?是人本身没有警戒性还是发觉他们没有恶意?把手交握枕在脑后,悠悠道:“嗯,一定是后者!我大清果然人才济济,哈哈。”

当天晚上,这艘承载了无数人的注目礼的西式帆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驶离了天津港。至于船上的人,也趁着夜色下了船,由官府派来的衙役护送着前往通州驿站——关于他们之后的安置,所有人都带着期望,带着茫然。

其实吧,不管哪个年代,正常人总是有正常的审美观的。虽然说,传统又固执的长者抱持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对于这种剪发的自残行为总归是不赞同的,但是年轻人——尽管一开始也觉得剪发不好,毕竟这种金钱鼠尾留久了就成了正统,成了常态,成了规矩,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们越瞅越觉得比自己脑袋上顶着的那根老鼠尾巴好看多啦!就连在码头上做工的小娘儿们都会在私底下抱怨两句自家汉子的发型比不上船上的小哥儿们俊俏,而且码头上大多数都是做苦工的,有辫子其实非常不方便——比如扛重物时,经常会压到辫子,然后疼个半死——要不是法令所限,他们也想把发型改了。

而这种观念的转变,在天下书斋的《廷言》小报里表现得最为明显——最初的时候,以几位理学大儒开头,各种批判他们的这种发式。

连续好几天,《廷言》里的内容集合起来基本就是四书和朱子理学的完美结合版。

但是对于这种专门喷口水骂人还不带脏字的小报,大家还是挺爱看的,毕竟那个时候文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随便写句话他也得给弄个对称押韵,又适合茶馆说书先生说书。所以不管是说是看还是听,都被惹得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捧腹大笑。于是“骂人体”迅速风靡京城,甚至迅猛地向外围扩展,小报销量猛增。

只不过,也没过几天,《廷言》小报销量骤减,原因是前一天的小板竟然跟前两天的某一期小报雷同了!小报审核还是颇为严格的,所以断然不会出现文章整体雷同,只不过,那张小报里的几乎每一句话以前都出现过了。

小报的掌柜的立刻开始找人咨询怎么回事,后来哭笑不得地发现,四书五经里所有能讽刺恶骂那群学生的内容都被写过一次了,再怎么写都写不出花儿来了。正当掌柜的为第二天的小报内容发愁时,一篇立意截然不同的文章送到了他的手里。不过待他看完,又有了几分犹疑——这篇文章实在太与众不同,他实在怕犯了忌讳。

“掌柜的担心什么,署上‘清夏大学’的名头不就好了?”

掌柜的点头,那倒是的,谁不知道清夏大学的大儒们本就是一群驯不熟的野性子,皇上对他们的宽容也是有目共睹的。退一万步讲,就算被牵连了,他横竖在这世上没了牵挂,大不了就是一死,他这条命本就是捡的。

最后拍板定案——送去印刷。

第二天《廷言》小报不到晌午就抢空了。

因为今日的内容与以往截然不同,尤其是摆在正面的那一篇——不再是往常的“骂人体”,而变成了“婉约体”——因为这篇文章虽然表面看起来与之前的也并无不同,但细细一读,却发觉这字里行间的味道不太对——貌似每句话都在是在为新发式说好话诶~

而且读者们也顺着思路想了想,然后果断发觉“新发式”比自个儿头上的鼠尾好看了不止一个档次,甚至蓦然生出“就算是和尚也比自己好看啊”这种想法。

有了前一次关于清夏大学的争论,这一次,大家纷纷拿起笔头,开始抒写自己对于头发的看法。

再加上清夏大学坐镇的几位大儒里其实也有不少是反朱子理学的,有了他们的支持,他们的动力就更足了。

所以等康熙带人从东北回来时,关于发式的争论已经蔓延到了南方,就算是想要遏制,此时也是来不及了。所以康熙很愤怒,很烦躁。

把留守京城的二品以上官员挨个骂了一遍,其中明珠和索额图更是首当其冲的炮灰。

明珠和索额图很委屈:还不是万岁爷您偏爱清夏大学偏爱的太过了,谁敢管啊!

明珠:再说,那可是我们家容若的一片心血,就准您偏心嫡子,还不准奴才偏心自家儿子?!

索额图:太子爷说想看读书人吵架,天天当那《廷言》小报是擂台戏呢,奴才敢逆着这小祖宗么?

不过,关于留学生新发式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倒是需要好好考虑一番。

对于这件事,一直很低调的佟国纲率先表达了态度:“奴才以为,保留这新发式也未为不可。”

“怎么说?”

——因为我家那混小子鄂伦岱看留学生的新发式好看,自作主张把辫子给绞了,如今才刚长出一层绒毛似的短发……甚至,他不仅把自己的辫子绞了,还把他两个弟弟的一块儿给绞了,老天,我做了什么孽要有这么个逆子啊啊啊!

佟国纲在心里吐血三升,面上却是一贯的拘谨的恭敬的面无表情:“奴才是这样想的……”

其实这个辫子,不管朝廷如何美化,在汉民的心里它总是夷人的打扮,就算自己迫于淫威不得不剃发留辫,可打心眼里是看不起的。只是出于政治统治方面的需要,朝廷就算明知会引发抵触也还是以强硬的手段将这种发式强制推广了下去。

但是,毕竟金钱鼠尾是为游牧方便而产生的,如今他们已然占据了中原最好的土地,金钱鼠尾自然不太适合也并不方便。如果没有新发式的出现也不会有人动那个心思,既然有了,何不放宽新发式的限制呢?如此一来,既没有违反先皇从民族习惯上压制汉民族的目的,也能缓解几分民族矛盾,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海外四夷也没有扎辫子的习俗——在他们看来,大概女子才会扎辫子——虽然天朝泱泱大国不在乎夷人的看法,可被误认为女子,他们的男儿心还是很受伤的。

佟国纲说完后,心下还是有些忐忑,等着一旁的同僚的反对抨击——毕竟满人对头发也是极为看重的,他这番言论实在大逆不道。可想想自家儿子们惨不忍睹的脑袋……佟大人的心在淌血。

没想到明珠立刻抢了沙发:“奴才附议。”

——那批留学生有好几个被容若招进了清夏大学,他对新发式的态度就很明显了。反正是要和索额图同台打擂的,拉个国舅爷当队友还是挺保险的。

——所以说,每个阿玛都要担负起为混蛋儿子擦屁股的重任啊!

地板被满御史迅速占领:“奴才反对,金钱鼠尾是我满人之根,又是先帝钦点的旨意,岂可随意更改?”

抢到地下室的宗人府宗人令打蛇随棍上:“奴才认为此言甚是!祖宗家法不可变,望万岁爷三思!”

狗屁的祖宗家法!康熙在心里暗暗啐了一口。不说这道旨意是后来被先帝削爵的前睿亲王多尔衮所颁布的到现在还值不值得遵从,单就出主意的就不是个满人,而是个卑鄙无耻卖主求荣谄上惑主最后被“斩首市曹,暴尸通衢”的大奸臣孙之獬。更何况,当年入关之前太宗皇帝也不是没下过剃发令,只不过因为抵制太大才作废,而孙之獬旧令再提也不过是为了卖国求荣——天知道汉民把他骂成什么样子!

明珠默默退了半步,斜眼瞅了瞅一旁的索额图,个老混蛋,装什么哑巴呢?!继续支持啊!

没想到索额图进了一步,“奴才觉得佟大人所言甚是!不管是从实用还是美观方面,新发式都比金钱鼠尾略胜一筹,又与汉人推崇的峨冠博带有异,不失为一个好政策。”

全场静了数秒——

明珠:(⊙o⊙)

众大臣:→_→

——咦咦咦,索大人您不是应该跟明大人死杠到底么?

——说好的索明擂台呢?

就连康熙都愣了半晌,而后笑了起来,“难得朕的两位肱骨大臣也有不谋而合的时候,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啊?对于此事,朕已经有主意了,你们都退下吧!”

几位大臣也都是随侍康熙很久的了,听到这话也知道这事就到此为止了,于是齐声跪安。

出了乾清宫,几位大臣三两结伴,纷纷离去,只不过明珠在经过索额图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低语道:“索大人,您莫不是今早吃错药了?”

话毕,也不等对方回应就快步离开了。

留下的索额图欲哭无泪,颜控的太子爷你伤不起!

之后对于留学生擅自剪辫留新发式的处罚就不了了之了。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康熙的这个举动本身就表达了对于新发式的支持。再加上他刻意压下了御史对于此事批驳奏折的举动,让朝臣们对于皇上的想法有了几分确定。等到那个跟内阁侍读马齐大人沾亲带故也姓富察的留学生,虽然顶着一头新发式却依旧得了赏识进了禁卫军,他们就更明白皇上的心思了。

没过多久,康熙就下了正式的旨意,反正就是先是天授皇权之类的一大串,然后为了表示对汉民族的体恤,废除剃发令。而后又例举了峨冠博带的种种不方便,称之为“陋习”,趁机要求推广新发式。当然,金钱鼠尾是满族的骄傲,不会强逼着剪掉。

后来,除了一些老家伙依旧坚持拖着长辫,对于年轻人剪辫的行为到不怎么阻止了。当然,实际上满人剪辫的并不多。倒是汉人,尤其是沿海的汉人,几乎都把辫子绞了。

虽然新发式引起的风波算是解决了,但在这场风波中推波助澜的《廷言》引起了康熙的注意。虽然《廷言》的大胆言论来自清夏大学,但看在容若的面子上他并不想大动——何况据说清夏大学的大儒们之间关于文化思想的掐架十分厉害,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做什么,他暂时没必要动手——那么,就只能从《廷言》下手了。

天下书斋?还真敢说呢!

既然敢说,那就应该有勇气承受朕的怒火吧?

只是没等康熙对天下书斋下手,就被一则来自南方的消息吓了一跳——宁波福建附近的农民高举朱三太子的大旗,准备造反了!

作者有话要说:邓荣祖→→邓世昌

张谦→→张謇

谨以这两位,表达对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后面出现的一些略关键的人物我也会以我记得的后世的,尤其是近代史上的人物为原型,如果大家有推荐的不可缺少的民族英雄,欢迎提建议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