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清穿之重设历史 > 第一百二十章

清穿之重设历史 第一百二十章

作者:裁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胤禩努力平复下心情,立刻又在胤禛耳边轻声道:“不是啊。小八要娶郭络罗氏了……”

胤禩说到这里骤然停下了,因为胤禛此时的表情十分狰狞,恐怖让胤禩生生打了个寒战,不由自主地退后一步。然后胤禛的眼睛豁然睁开,其中阴狠毒辣的怨念尽管一闪而逝,还是被胤禩看了个正着。

胤禛有些头疼地按住太阳穴,抬头看了一眼跪坐在自己身旁的胤禩,有些疑惑迷糊地开口:“……小八?”

看到胤禛揉按太阳穴,胤禩一时也忘了胤禛刚刚那个眼神,又凑了过去:“怎么醒了?头很疼?要不要找大夫?”

“没事……”只是刚刚做的梦,好像……胤禛皱着眉,按着太阳穴,梦里胤禩欢天喜地地准备成亲,而自己竟然恨不能把那劳什子郭络罗氏弄死,但还是不忘抬头给胤禩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自己无事。

看到胤禛的眼睛,胤禩眼前不其然晃过刚刚那个狠辣怨念的眼神,心里便有了几分不舒服,脸色也拉了下来,退回小几旁继续看书——至于看进去几个字那便另论了。

胤禛则始终对梦里的情景耿耿于怀,倒也没在意胤禩的变化,或者说注意到了也只当对方还在生气,便没多想,揉了揉额头,躺下继续休息,等这病彻底好了,再好好把弟弟哄回来,好歹他们也一块相处这么久了,对胤禩的脾气拿捏的还是挺准的。

等马车快进了广州城内时,胤禛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胤禩已经半个月没有跟他好好说过话了。

胤禩的脾气在他们兄弟几个里基本上可以说是最小的,很少跟其他人置气,就是奴才们冒犯了他,只要不是故意的,他基本都不会追究什么,就算是哪个兄弟姊妹招惹了他,他要赌气再也不跟那人说话了,可没过一会儿便忘了这事,继续跟人家有说有笑,尤其是跟小九小十。

曾经小九和小十玩惠妃母送给胤禩的一个玉挂件——那玉的质量确实上乘,但皇宫里别的没有,一般的好玉那可是一抓一大把,倒也不算什么,只不过这个玉饰是惠妃母亲手做的,借着那玉本来的形状,也没多添几笔刀工便刻成了只鸡的模样,虽然不算多么精致,倒也淳朴可爱,惟妙惟肖,还是在胤禩十二岁本命年的时候送的。不说这鸡形的玉石难找,就是粗略雕琢也得费一番心力,所以胤禩很是喜欢——结果被两小子打闹时不慎摔出一道裂缝,胤禩当场就变了脸,可把小九小十吓得够呛,变着花样百般讨好,胤禩就是理也不理。过了一会儿,小九小十都气馁了,老老实实在胤禩身边垂着头坐着,一声也不敢吭。没想到还没到一炷香呢,胤禩随手拿了块蜜瓜咬了一口,大概觉得挺甜,一扭头便招呼俩小的吃蜜瓜——一开口才想起自己还在跟两人冷战呢。

——这性子,软的不行。

可这一次,胤禩却将近半个月不怎么跟他说话了。

这倒不是说胤禩一句话都不讲,胤禛问什么他会答,有什么必须说的也会开口,但除了这些就什么都没有了——以前虽然话也不多,但是还是有不少能说的,比如看到书上比较好的句子会跟他讨论,想起阿玛额娘兄弟姐妹也会跟他说一说。但现在这些都没有了,而且胤禩也不是在赌气闹别扭,反倒是想跟他划开一道距离一样。

所以胤禛很忧郁很伤感很怨念——他知道胤禩也许会有抵触,可真是没想到抵触这么大。明明大哥和太子二哥都自然而然地好上了啊,明明他就这么轻易接受自己喜欢上自己弟弟的感情啊,小八你还是不是好弟弟了?

一路走来,直到在广州的一所别院里见到胤禟。

——看到胤禟这丝毫不输自己京郊庄子的别院,胤禛默默地在心里念叨着老九就是土豪啊。

胤禟本来正在院子里摆了戏台子请当地的一些人听戏——这些人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自己的生意伙伴,听到下人在耳边报说八爷和四爷到了,连忙歉疚地表示兄长探望,不能继续作陪了,然后许诺日后一定再补上一场宴席。

胤禟的身份虽然还保密着,但总归是有几个大人物是知道他的,其他那些大部分都是商人,所谓和气生财也不在意这许多,纷纷表示谅解后散去了。

等人都散了之后,胤禟便欢欢喜喜地冲出去见自己心心念念的八哥了,

“八哥,你可算来了,小九等你都快等了两个月了——哎呀,我说四哥,你拉着一张脸是给谁看啊,爷好像没欠你什么钱吧?还是看不起爷这园子?”

胤禩瞥了一眼,这脸色果然有够臭的。平日里面无表情地板着个脸也就是了,现在却显然是不高兴地拉着脸了。

对于胤禟的冷嘲热讽,胤禛丝毫未置气。一来毕竟是弟弟,二来胤禟看他不顺眼已经很久了,跟他争执也占不了什么便宜,旁边可有个弟控看着呢,只淡淡道:“九弟说笑了。不过旅途奔波有些倦了而已——何况九弟这园子倒是别致的很,何来嫌弃一说。”

“四哥品味这么高的人都说好,那我这园子应该是真好了。哎呀,看我!”胤禟敲了敲自己的额头,转身请两位哥哥进去,“八哥四哥远道而来也辛苦了,弟弟该快些请你们进去休息才是。”

胤禛胤禩到广州的时候晚上了,在胤禟这里简单洗了洗,用了饭食后,两人就先去休息了。等第二天起来才去找胤禟,打了声招呼便准备去顺德看看旱情。

胤禟当时正把个小笼包往嘴里填,听到这话皱着眉想了想,发现顺德离广州好像不算远,便放下筷子叫下人去套马,同时欢乐地表示自己也要去。

这样的事情,其实去看看也不是坏事。都说富家子弟不知民生疾苦,整日活在家族给予的富丽堂皇的大宅子里待着,看不到,听不见,又如何能够知道?就算他们皇子虽然因为将来大多要办大事,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也不过是书本里的讲述的,感触并不大,只有真正见到灾难的降临,才能了解灾难的危害,从而想办法解决。胤禟将来既然已经决定从商,商人谋利,但出身皇家的商人,更要心怀天下,比之普通商人更有国与百姓的大局观念,而不能仅仅只盯着那几万两黄金白银,只为牟利。

广州离顺德这么近,顺德大旱广州不可能没有影响。但广州毕竟是个城市,这个时候居民也不是非常多,生活用水再多也有限。而顺德毕竟是农田较多,一干旱,那水田简直不要种了。胤禟园子里也有在顺德有亲戚的,一听说自家爷要去顺德看望受灾的百姓,马上有几个人跃跃欲试地想要跟着。

胤禟便选了两个比较靠谱的,反正是要找人带路,外头找的,总归不如自家这已经使唤了将近两个月的。

一行人准备了一番便出城了。

毕竟已经在永安州做过这样的事,再到顺德,一行人倒是把灾情处理地妥妥当当——只不过顺德的灾情比之永安州更甚,不但两条大河全都枯竭得没有了一滴水,就是那被称作水田的土地都因为的干旱而龟裂成一块块的,一棵棵干枯发黄的秧苗软塌塌地垂在地面上——百姓们本来等着一个多月以后的大丰收,结果却因为干旱而基本颗粒无收。

看着百姓蜡黄憔悴的面容,胤禟毕竟也是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又有康熙的教诲,国民生计虽然不是顶顶重要的一项也被他记在脑子里,他不像太子那样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的而奋斗,他想要成为一名商人,此时也从商人的角度考虑着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以他的名义或者以他将来所开办的商铺的名义给受灾的百姓一些粮食、金钱或者其他方面的一些救助,既帮汗阿玛解决了一部分的赈灾问题,为百姓们办了实事,不负皇子之尊,又为自己赢得好名声,那些重利更重义的儒商们想必更愿意与自己做生意。

——胤禟这念头一直盘桓在脑海里,等他真的把自己的商铺建成后,迅速筹建了玖记救助商会——玖记,玖为胤禟的排行,又通救济,倒成了中华帝国民间救助的典范与先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这个时候,胤禟还在看着胤禩几句话便让死气沉沉的村民们重拾信心,几家人搭伙开始打井,不管朝廷给不给救济,他们先自救才是正理。

“八哥就是厉害——要是八哥再早生二十年,想必那劳什子三藩之乱、雅各布之战都不用打了,直接把八哥放出去,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指不定都能把吴三桂地下的将领们都给策反喽。”

胤禛跟着赞同地点点头,“比之京里的那些个传教士们也不遑多让。”

胤禩哭笑不得地看着胤禟,“小九你说什么呢!爷这不是实话实说么?”

胤禟点头,“确实是实话实说,但每一句实话都直接戳中人们心里最敏感的地方,很容易就跟着八哥的想法走,这样的实话实说,可不容易呢,这样最适合跟人谈判了。”

胤禛默默蹲墙角:又被无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