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西行斋异闻 > 第一卷 上元胡同西行斋 第八十五章 娶亲(七)

不知那是何年何月何时。

一座庙堂神殿之内,一个扫地的小和尚,一盏佛前供奉的烛火。

这里,是西天佛界。

小和尚负责看守伽罗神殿已经几百年了,他不记得自己的来历,每天只是勤恳值守神殿,打扫佛像和庭院。

这里,是佛祖开坛**的地方。

虽然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小和尚,但他却总是很认真的听佛祖**,并记在心里,只是小和尚并不知道,在这个地方,还有一个人和自己一样。

那就是佛前的那盏烛火。

小和尚自从来到这伽罗神殿,那盏烛火就在,他每天打扫佛像的时候,便会连同那烛盏一同扫得干干净净,并且时常添加灯油,生怕那烛火灭掉。

因为,佛前的烛火,是不能够熄灭的。

小和尚的日常工作,就是值守佛殿,并且看护那盏烛火。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和尚的工作单调且无聊,但他却很是认真,只为那每个月一次的佛祖讲经,他便已经很满足了,于是,他就这样不断的重复着自己的生活。

只是后来有一天,佛祖在佛殿讲经,听者数千,一直讲了三天三夜,天花乱坠,佛光四射,小和尚在桌案后听的入了迷,竟忘记了一切,不知不觉中,那盏佛殿中的长明灯,突然耗尽了灯油,熄灭掉了。

小和尚顿时回过神来,然而再去找灯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惶恐失措,知道这是大罪,便匍匐在佛祖面前认错。

佛祖看着小和尚,便问他,在此地多少年了,小和尚答道,先前不知,但在这佛殿中值守,已经四百二十一年零八十三天了。

佛祖用慧眼观看,便知一切,缓缓点头道:“你入我佛门,却尘缘未了,罢了,你还是去吧。”

小和尚慌道:“佛祖,弟子知错了,只求佛祖饶恕这一次,弟子本不知来历,您让弟子往哪里去?”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佛祖拈花微笑。

……

轮回镜上面,雾气重新聚散,当再次出现画面的时候,却已是人间。

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在山窟中修炼的年轻人,昏暗的山窟里面,只有一盏跳动的烛火,陪伴着他。

岁月缓缓流逝,那烛火灯芯竟化作一个美丽的女子,陪伴在他的左右,两人共同度过千载顾忌岁月。

转眼间,天下风云变幻,道消魔涨,那年轻人改换面目,横空出世,竟然将天下群魔收服,建立了一处无定乡,从此年轻人便闯下了名号:无定老祖。

他不但收服了天下妖魔,而且约束这些妖魔,但是在正道眼中,这却成了一件天下的祸事,无定乡群魔聚集,早晚生出祸端。

正道中人数次攻打围剿无定乡,却屡屡失败,无定老祖和他的无定乡,无人能够撼动其分毫。

在这期间,那灯芯所化的女子,烛儿,始终陪伴在无定老祖的身边,只是当一切尘埃落定,无定乡再也没有了敌手的时候,烛儿却不知去向,悄悄消失了。

无定老祖为了找寻烛儿,踏遍天下,却始终没有消息,后来终于有一天,他竟在无定乡后山的山崖处,遇见了奄奄一息的烛儿。

无定老祖大惊,急忙救下烛儿,一问之下,才知原来有一日自己外出之时,烛儿竟被一个无名高手劫走,但他还没来得及问清一切,无定乡突然闯入一个黑袍人,自称便是劫走烛儿的人,无定老祖大怒,两人便立即斗在一处。

这一场恶战,足足斗了三天三夜,那人竟是异常了得,丝毫不落下风,逼的无定老祖施展出两败俱伤的招法,这才将那人击伤,远遁,但无定老祖却也消耗太巨,急需闭关静修。

怎奈,就在这时,一位自称昆仑山何道子的人,闯入山中,扬言要为天下正道,诛杀无定老祖。

此时无定老祖本可退去,但他心高气傲,被人杀入山中,指着鼻子叫阵,那还了得,于是奋起迎战,本想速战速决,但这何道子却是已经修成散仙的人物,道法高强,无定老祖越战越是心惊,数百招一过,便知若是自己强盛之时,此人不足惧,但现在功力损耗几乎已到强弩之末,却万万不是此人对手。

无奈之下,无定老祖再次施展出刚才的两伤法术,以自己的精血魔气,压制住了何道子,但就在最后一击即将出手之时,山侧一个无知牧童突然出现。

无定老祖不愿枉杀无辜,便要强行收招,但已是不及,这一招被何道子引到一旁,扫在牧童的身上。

那牧童当场气绝身亡,无定老祖心神随之而乱,气血逆转,那何道子抓住机会,上前一击五雷掌击在无定老祖的天灵处,竟将其躯体轰碎,魂魄四散!

群魔顿时大惊,上前围杀何道子,但何道子临危不乱,竟在群魔面前硬生生抢夺了一缕无定老祖的魂魄,还有那已经死去的牧童,逃下山去。

流波山上,无定老祖意外身死,残余魂魄被白灵子和群魔收下,设下法坛大阵,蕴养老祖残魂,以求有朝一日老祖复生。

那何道子回到昆仑山,心中纳闷,一是为那无辜死去的牧童,二却是为无定老祖在关键时刻,为何要不顾自身安危,强行收招。

他心中隐隐觉得,世人传说,恐怕未必当真做准,那无定老祖,既然连一个无辜的孩童都不愿伤害,何以会伤害天下人?

于是,他便用那孩童的魂魄,还有无定老祖的魂魄,精心修炼百年,将其魂魄修为元胎,又化为肉胎,终于令这两个魂魄复生,重新为人。

这两个新生的孩子,从此便投入昆仑门下,一名楚长生,一名楚长留。

……

四喜看到这里之时,已是浑身冰凉,目瞪口呆。

他的前世是楚长留,楚长留的前世,竟然是无定老祖的残魂!

“这不可能!”

四喜砰的一拳击在桌子上,整个人都在发抖。

“我怎么可能是无定老祖的残魂转世,不对,这一定不对,无定老祖是妖魔之祖,我、我是一个道士,这、这怎么可能……”

猪八戒回首望着四喜,只淡淡问道:“那么在你心中,孰为道,孰为魔?”

四喜猛的一震,缓缓回头看向猪八戒,却是哑口无言。

孰为道,孰为魔?

无定老祖虽为魔,但他约束天下群魔,建立无定乡,不滥杀无辜,不肆意妄为,甚至不愿伤及一个本不足道的小小牧童,并因此而丧命身陨,魂魄碎散。

白灵子亦是魔,但她忠贞爱情,知恩图报,为数百年前救命之恩,不惜与楚长生一起,面对天下人的异样目光。并且在最后关头,被人围攻,身受重伤,仍然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不愿伤人性命。

此二人是魔,却亦是道。

再看那所谓的正道中人,为了一句降妖除魔的卫道口号,不惜数次杀入流波山,造成无数杀孽,而且在流波山绝顶之上,自己亲眼所见,那些人为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便逼死了楚长生,逼死了白灵子,逼死了青儿。

那满山的妖魔,又哪一个不是天道生灵,哪一个不是芸芸众生?

如果除魔卫道的意义,便是不分善恶的诛杀一切异类,那这个道,究竟还有没有守护的必要?

如此,那些正道中人,又与妖魔何异!

四喜立在桌前,整个人都已呆滞,他摇晃着坐倒,便觉自己心中,一直坚守着的某处,忽然坍塌了,发出一声破碎的声音。

孰为道,孰为魔?

他已无法给自己答案。

轮回镜上,雾气仍在聚散,分分合合,最后的画面,却是定格在了一个熟悉的场景。

古老的街道,古老的建筑,一栋小楼的前面,亮起一盏昏黄的灯光,映着门前的三个字:西行斋。

四喜望着这分明是上元胡同的场景,再次呆住了,一个声音便在他的身后说道:“其实,这并不是你的回忆。”

四喜回头,便看见了她。

她的名字,应该叫做烛儿。

“这是我的回忆,因为,无定老祖,就是那被佛祖驱赶出来的小和尚。”

她淡淡说道,脸上却挂着忧伤,凝视着四喜。

四喜终于明白了一切。

原来,四喜就是楚长留,楚长留就是无定老祖,而无定老祖,就是故事最初的那个小和尚。

红玉就是烛儿,也便是小和尚照料了几百年的那盏油灯。

过往的一切,都在那轮回镜中一一浮现,可是四喜呆呆的望着这一切,却像是看着别人的事情,他根本就记不清这一丝一毫的回忆。

或许,那是因为,他只是无定老祖一缕残魂化成,就算不记得一切,那也正常。但是,他心中还有疑问,烛儿为什么要化名红玉,为什么要让自己来找她,却不现身,为什么她曾经对自己所说的一切,都隐瞒了很多?

她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答应嫁给黑面鬼王,却又闹出一幕刺杀的场面?

猪八戒看着他们,缓缓的走开了,其他人也都退了出去,西行斋里面,便只剩了他们两人。

“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么?”烛儿望着四喜,淡淡问道。

四喜自然摇头,烛儿露出一丝凄然,说道:“难道你忘了,当年我曾失踪过一段时间,后来,又有一个人出现,和老祖激斗数日?”

四喜想起刚才轮回镜中所见,便点了点头,但神情间还是没有太大变化。

他始终难以将自己,和那无定老祖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从他的内心深处,便是不愿去认同这件事。

但他随后便忽然明白了什么,惊讶道:“难道,当年将你劫走,而且伤了老祖的那个人,就是黑面鬼王?”

烛儿点点头,却又摇摇头:“我原来以为是他,但刚才看来,应该不是。”

“为什么这么说?”四喜不解,烛儿道:“最初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上元胡同是没有光亮的,一片黑暗,我在浑浑噩噩中,不知度过了多久,才苏醒了过来,我只记得,那人也穿着黑袍,但脸上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黑雾,看不清面目。”

四喜惊讶道:“那个黑面鬼王,岂不也是这个样子?”

烛儿道:“没错,黑面鬼王在我恢复了意识后,便曾经向我求亲,但我始终没有答应,后来老祖出事,我一直以为那人是他,只是苦于没有证据,直到这次,九老板外出不在,我才找到机会,本想借机辨认他的身份,但是……”

她停顿了下又说:“黑面鬼王虽然在上元胡同中的鬼类中称尊,但我还是伤到了他,所以,他绝不会是那个人。”

四喜这才明白,但他又问:“那个人,既然不是黑面鬼王,又会是谁?那人当初把你带到上元胡同,目的又是什么?”

烛儿摇头:“我在上元胡同很久,也只找到黑面鬼王这一个疑似的对象,因为后来老祖受伤,那人遁走之后,我就再也没见到过他,我始终也不知道,那人的真实目的。”

四喜挠了挠头:“或许那人只是因为上元胡同没有光亮,所以才找到你?”

这句话听上去很是别扭,烛儿看了他一眼,凄然一笑:“或许吧,我本就只是一盏烛火而已,又有谁会在意我呢。”

四喜自知食言,尴尬道:“但你这么久,一直为了调查此事,查明伤害老祖的真凶,真是苦了你了。”

烛儿忽然抬头看着他,一字字道:“现在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会回到人间,数次帮你了吧?”

四喜愣了下,随即点头道:“我明白,你是为了让我来到上元胡同,和你一起调查下去,找到那个凶手,对么?”

烛儿目光烁烁的看着他:“你可知道,他在我的心中,其实从未死去,即便他的一半魂魄在流波山已经彻底消散,但是,还有你,我当初跟你讲的,楚长留死后被人所救的事,其实是我编出来的故事,事实上,是我收下了楚长留的魂魄,又对楚长生说出一切前因后果,这才会有了今天的四喜,你明白了么?”

四喜这才恍然明白,只觉脑中一片混乱,他在上元胡同寻找了二十年,此时终于找到了答案,却是一切又陷入了另一个无法自拔的怪圈。

“我、我对不起你,我想,我还是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小道士吧。”四喜低下头,不敢看烛儿的眼睛,“我只是来找寻一个答案,并不想成为无定老祖。”

烛儿看着他,却微微笑了,她淡淡说道:“你可知道,我当日为你取名四喜的含义吗?四喜,并非你所说的人间四喜,福禄寿财,更不是皆大欢喜,而是一种佛门的修行境界,这名字的确是我为你而起,我是希望,你能早日返本还源,找到自己的本初。”

四喜呆住了,不是成为无定老祖,而是……做回那个小和尚?

这还真是有点怪异,一个做了几十年小道士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前世的前世的前世……居然是个小和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