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怪兽世界:从造机甲猎人开始 > 21 学术座谈会(下)

怪兽世界:从造机甲猎人开始 21 学术座谈会(下)

作者:秋成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2: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秦然拿出来的资料,部分人已经看过,当初蒋卫国就是拿着这些资料说服别人的,比如王学政。

当然,那些没有看过资料的,属于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于资料上的说到的巨型机甲,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

当投影仪开始播放【战争先锋】的影像资料时,众人才直观的了解,什么是机甲。

影像资料一播出,整个会议室变得嘈杂起来,有惊叹的,有窃窃私语的,不一而论。秦然同时也拿着激光笔介绍着:

“这就是我花了十年时间打造的机甲-【战争先锋】,身高9.3米,重114.9吨,以微型铷离子反应炉为动力,最大输出功率250马力,持续输出功率1050马力,动能转换率68%........”

秦然只是简单的介绍,就花了五分钟时间,在座的都是专家教授,其中牵涉的部分学术用语也不怕别人听不懂。

可刚介绍完,就有人跳出来质疑、

“你这机甲个头不超过十米,顶多算大型机甲,不算巨型机甲吧!”

“对,这只是大型机甲,但大型机甲都能建造,那巨型机甲还有困难吗?”

又一个生物基因学学者提出质疑:“我刚刚简单的计算了一下,如果参照【战争先锋】的身体比例建造巨型机甲,不多,就六十米高,估计造价得上百亿吧,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建造一台机甲,值得吗?”

“一百亿,对于其他研究所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对你们生物基因学来说,简直小菜一碟。前段时间,你们不就花了十亿买了头恐龙吗?所以这话从你们嘴里说出来,我真不敢相信。”

又有人问:“建造这么大的机甲,不但耗费大量资金,还需要消耗大把时间吧。”

秦然张嘴便答:“从设计到试驾成功,我个人估算,起码需要半年。”

“半年....这个周期太长了。米国芝加哥的巨鳄可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长到了60米长。”

“半年时间,不算长!”秦然回答的同时顺带反问:“难道现在学术界就只热衷于速度了?一条普通鳄鱼,短短几天从几米长到六十米,这一点确实不可思议,要说是神迹也不为过,但任何东西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得必有失,基因药剂也是一样,它虽然能使动物快速生长,但也注定也会让动物失去什么。”

“比如出现在芝加哥的三头巨兽,它们虽然拥有庞大的身体,但是性情也变得及其残暴,它们已经不能称之为动物,更像是三头凶兽,人类真的能驾驭这种凶兽?确定发生在芝加哥的灾难不会在其他地方上演吗?”

“这只是暂时的!”有生物学专家反驳道:“就如你所说,任何东西都无法十全十美,但是,通过基因科学的手段,可以弥补这种不完美,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会研制出更适合的基因药剂。”

“真是如此吗?”秦然反问的同时,拿着激光笔,指着投影仪上的资料:“这是十年前的新闻素材剪辑,当时我国派出特种队在婆罗洲采集到了血兰花,基因遗传学家马原教授参加新闻发布会时就说:血兰花里蕴含了神秘因子,如果用其研制成药剂,能将人的寿命延长一倍。但十年过去,药剂也没能研制成功。”

说到这,秦然轻轻一叹:“海夫利克极限是没那么容易打破的,可一旦打破,就会遭到生命的反噬。基因能量公司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打破了这个极限,所以也遭到了反噬。”

李志民此时已经恢复冷静,插嘴道:“你还知道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

虽然狂暴巨兽引起的灾难大多数人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基因编辑,但基因能量公司具体用什么技术实现基因编辑,知道的人却不多。

秦然点点头,“因为需要,所以自学了生物基因方面的知识。”

“既然你学过基因学,那应该知道基因编辑的方法分为几种,怎么肯定基因能量公司是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实现基因编辑的呢?”

“确实,基因编辑分为四种,其一,巨型核酸酶,众所周知,常用的限制酶在切割DNA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通常在多个位点进行识别和切割,特异性较差,而巨型核酸酶是最特异的天然存在的核酸酶,所以它也是四种方法中效率最差的,受到其DNA结合元件和切割元件制约,它在每1,000个核苷酸中才能识别一个潜在的靶标,而且这种方法的精确度都是不可预测的。显然,基因能量公司不会选择这种办法。”

“其二,锌指核酸酶,锌指核酸酶是一个经过人工修饰的核酸酶,它通过将一个锌指DNA结合结构域与核酸酶的一个DNA切割结构域融合而产生。通过设计锌指结构域就可以实现对目的基因的特定DNA序列的靶向切割,这也使得锌指核酸酶能够定位于复杂基因组内的独特的靶向序列。通过利用内源DNA修复机制,锌指核酸酶可用于精确修饰高等生物的基因组。ZFN也就是锌指核酸酶,虽然克服了巨型核酸酶的局限性,在每140个核苷酸中可有一个识别位点,但因为DNA结合元件的相互影响,ZFN同巨型核酸酶差别不大,两种方法的精确度都是不可预测的。”

“其三,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简称TALEN,TALEN是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可以切割特定DNA序列的限制酶。TALEN是通过将一个TAL效应子DNA结合结构域与核酸酶的一个DNA切割结构域融合而获得的。TALENs可以被设计成与几乎任何所需的DNA序列结合,因此当与核酸酶结合时,DNA可以在特定位置进行切割。TALEN比前两种方法更高效,而且准确率也是所有方法中最高的,但遗憾的是,TALEN只能针对特定的DNA进行切割,所以这导致其成本太高。”

“最后一种方法,那就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CRISPR-Cas是原核生物免疫系统,赋予原核生物对如存在于质粒和噬菌体中的外来遗传物质的抗性,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携带间隔序列的RNA有助于Cas蛋白识别并切割外源致病DNA。其它RNA指导的Cas蛋白切割外源RNA,CRISPR核酸酶相比TALEN的精确度略低,但它确有一个其他三种方法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使用其~80nt CRISPR sgRNA直接定位不同的DNA序列,以此可大大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大大提高时效性。所以,如果我是基因能量公司高层,肯定会选择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

就在秦然讲解的时候,不少生物基因学暗暗点头,他们听得出,秦然不是说大话,他真的自学过生物基因学,并且在生物基因学上的造诣不低,水平至少和生物基因学一级高工持平。因为随便去拉十个普通生物基因学的研究人员,恐怕有九个都不能将基因编辑的四种方法阐述清楚。

但秦然的讲解还没有结束。

“相比巨型核酸酶和锌指核酸酶,CRISPR-Cas的精确度已经很高了,但脱靶效应仍然是基因编辑中最大的副作用......”

此时有专家打断秦然:

“CRISPR-Cas9技术发明人之一詹妮弗·杜德纳三年前已经证实,抗 CRISPR蛋白能将 CRISPR导致的脱靶效应降低四分之一,其中“AcrllA4”的蛋白甚至能将脱靶效应发生率减少 4倍,而整个过程中目标位点的基因编辑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还有”

秦然不紧不慢抢过话头:“你是想说去年3月18日,约瑟夫·邦迪-德努米团队在李斯特细菌中发现了 4种能够阻断 CRISPR-Cas9活性的蛋白质,其中包括 AcrllA4蛋白。4月25日,他们团队又在从一种脑膜炎细菌中发现了另 3种这类蛋白质。”

“额!”被打断话的专家一愣,秦然说的,好像真是他准备说的。

等等,感觉哪里不对,是了,你一个机械类的科研人员,关注生物基因技术干嘛,这不是抢饭碗嘛,难道要逼着我们搞生物基因的去学机械?

秦然继续说下去。

“抗 CRISPR蛋白能将 CRISPR导致的脱靶效应降低四分之一,“AcrllA4”的蛋白甚至能将脱靶效应发生率减少 4倍,但即使这样,仍然达不到TALEN95.7%的精确率,脱靶效应仍然存在。即便将来可以把这个精确度提升到99%,那也还有1%的几率脱靶。就像硅元素,实验室能制出99.9999999999%的硅,单仍有十亿分之一的杂质。”

“相比十亿分之一的几率,1%太大,我们就假设脱靶效应的几率是十亿分之一,在这个数字足够小了吧,但相比动物身体中庞大的DNA数目,双方做乘法得出的数字依然巨大。”

“我们可以拿人体为例子简单推算一下,人体由40-60万亿个细胞组成,我们取中间值50万亿,每个细胞含30亿个碱基对,当然,这是大致推算,就不排除红细胞、生殖细胞、线粒体等特殊存在。也就是说,人体大约有1500万亿亿个碱基对,想要对这么多碱基对进行编辑,即便将脱靶效应的几率降到十亿分之一,仍然会150万亿次产生脱靶效应。这个数字,依旧庞大到无法想象。”

“脱靶效应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呢,去年8月30日,国外一篇名为“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的论文提到过,论文称,CRISPS能够引入数百种意想不到的突变到基因组,其中包括了单核苷酸突变和基因组非编码区域的突变。”

“所以我个人认为,芝加哥出现的巨兽,之所以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和脱靶突变有关。”

当秦然抛出自己的观点,瞬间,整个会议室都轰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