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唯我独法 > 第五十章 先有好纸其后有金币

唯我独法 第五十章 先有好纸其后有金币

作者:志鸟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6:58:54 来源:蚂蚁文学

高频交易的好日子没有几年。

但在2003年,高频交易者们仍处在闷声发大财的阶段。

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场聪明人的游戏。

华尔街的公司们,花费每年数千万美金起来的数学家们,就是在以这种方式回报股东。

可以说,高频交易是股票史上,期货交易史上,金融衍生品交易史上,第一次,真正只赚钱不赔钱的秘笈。

如果把市场比做赌场,那高频交易就是不败赌神。

它的盈利方法非常多,但总的来说,就是利用价差。这种价差的时间以千分之一秒,十万分之一秒计,盈利的数额往往仅有1美分。

然而,价差的存在却让每秒运行数百万次的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们兴奋的像是生理期的猴子。

同一支股票,在交易所内的某个瞬间会有价差。于是赚钱。

同一支期货,在不同的交易所之间会有价差。于是赚钱。

同一支订单,拆成小单的刹那也会有价差。于是赚钱。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计算机发明50年后,终于将它变成了一只赚钱机器,变成了一只超级印钞机。

当然,任何moneymachine都有它的报废期,在2003年,它还拥有着无穷的活力,甚至拥有一定的赞誉。

对于政府而言,大量的交易提高了市场的活力,增加了经济流动性;对于交易所而言,高频交易增强了他们与其他交易所的竞争;对于其他的交易商而言,高频交易弥补了双方的价差,降低了成本支出;对于高频交易商而言,赚钱顾不得辛苦。

为了吸引高频交易商进入自己的交易所,包括纽交所在内的各大股票交易所,还给与他们回扣——从时间节点上来讲,应该是股票交易所的回扣,催生了高频交易商,而后者又促使前者给予越来越多的回扣。

作为世界最大的交易所,纽交所的回扣数字是每100股13美分,而cbsx(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股票交易分所)的回扣则高达19美分。

在政府叫停之前,诸如getco这样每天进行15亿股的大型交易商,哪怕没有从市场上赚到钱,它的回扣数字也会超过百万美金。

甚至那些软件企业,计算机企业,也都加入到了高频交易商的阵营中来,他们向各大银行,各个基金广泛的推销其产品。

所以,陈易随便在网上一搜,就看到了数十家提供相应软件外包的服务商,选其中有名的接洽一番,立刻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甚至有两三家想要派接洽工程师上门服务。

惊讶之余,陈易不免考虑的更全面。

他先找老妈要了一个下属基金会的牌子——仅仅是一个名号,然后才循着有法国分公司的问了过去。

大型软件外包利润丰厚,各家公司的积极程度自然与之成正比,陈易先是电话邀约了几家公司,最后初步选定了分公司众多的信必优。

这是一家美国较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公司,之所以看重他们,除了其有能力完成超级计算机软件的改造任务之外,还在于他们能接受相对苛刻的条件——例如绝对的保密条款,以及较长时间的分期延后付款。

虽然很多欧洲和亚洲公司,也能提供相类似的条款,但考虑到对合同的遵守程度,陈易的选择自然有所偏向。

电话联系之后,又约定了在巴黎见面,陈易继续处理高考一应事务,同时不免与老同学们聊聊天。

主要则是确定罗小山一切安好。

这些做完,已是三天之后。

陈易懒洋洋的赶了个早,在12点左右起床,在14点吃掉了香喷喷的早餐,然后拿着钱上街扫货。

他的主要目标是香水和天然植物香精,这些东西价格不菲,但重量较轻,尽管性价比逊于纸张,可在时间效率上却有胜出。

整整采买了一皮箱的瓶瓶罐罐,陈易在一群女孩子羡慕的眼光中出门,前往市郊的纸品超市。

超市的何老板,早就熟悉了这位陈家的年轻人,见到他就笑呵呵的道:“这次是要点新鲜的,还是原样再来一份?”

“这次要找你研究研究了。”陈易说着,拿出一个小本。

他每次前往圣奇奥王国,都会记录购买的纸张,以及纸张最终的分级,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记录,他自己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但这些规律终究是较为浅显的规律,不是确定的原理。随着他对卷轴和药水的消耗量越来越大,他不光是想要提高纸张的购买力,还想要提高圣奇奥王国的实力。

就像是蒂莫西所说的那样,圣奇奥王国在那片魔法大陆上,并非是最强的国家,他们有敌人,他们的交易受限,他们的国境被封锁。

如果再想获得技能复制那样的珍惜卷轴,除了等待好运之外,增加他们的战争潜力是不错的选择。

“我看看。”何老板习惯了陈易各种奇怪的要求,翻着天书似的看那小本。

“最前面是购买时间,之后是名称,在后是它的分级。分级是我定的,您看看能找出什么规则,或者原理不。”

何老板听他这么一说,小本是看明白了,话却完全理解不能。

他苦着脸道:“小陈先生,您莫不是想要自创一种纸张分级出来?”

“反正就按我的这种来,您看看需要什么价格,多长时间能弄出来?”陈易根本不解释,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人多了。给老板10颗脑袋,他能想到邪教组织就算是极限了。

“这个……”听说有钱赚,何老板一咬牙,道:“看在老顾客的面子上,1万块,我帮您自创个分级出来。”

陈易直接掏了一叠现金给他,然后又拿出一叠放在自己这边,道:“晚饭前搞定,再加一叠。”

“稍等我查些书。”老板一天的利润绝对没有1万块,这下再无迟疑。

一会的功夫,何老板搬出了数本册子,摊开在柜台上,一个个抄下来对比。

虽然有些贪财,但这老板本人,倒是有些真才实学,懂得不少纸张方面的东西。

陈易拿记录来他这里,也是看重了其购买的几台设备——在生意人里,能花钱投在这里,就很不容易了。

郊区的纸品超市,做的是批发生意,来的人远没有普通超市多。数百平米的空间里,就听见哗哗的翻书声。

陈易在里面瞎转着,一阵摸摸这个,一阵揉揉那个,心里胡思乱想着:要是蒂莫西等人来到了这里,指不定得跪下念叨些什么。

何老板忽然“咦”的一声。

“怎么了?”陈易像是烧了尾巴的老鼠似的,嗖的跑到了柜台前。

只见何老板就舔着嘴唇道:“你这分类,还真有点意思。”

“说说看?”

“首先,你表明为0的,那都是些糟纸,而且化学物添加等等都特别多,也不一定是用什么纸浆做的,木浆竹浆草浆乱七八糟。”何老板说着在桌面上点了点,道:“你分类在1到3的呢,化学原料什么的就少了,一般都是单一的纸浆,或者竹浆,或者木浆,草浆还是比较少。这4到6的,就需要查书了。”

“嗯嗯,你说。”陈易虔诚的像朝拜似的。

“4到6的数量少,我细看了一下,木料纤维竟然是纯的。”

“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用同一种树做的,而且工艺不错。”

陈易不理解的道:“所有纸的‘木料纤维’不都应该是一样的?就是木质纤维呗。”

“当然不会是一样的。”何老板微微摇头,道:“工厂不管是买的木浆,还是自己制的木浆,都是好多种树混在一起的,要是小作坊在市场上随便买原料,或者用边角料加工,产地从加拿大到印尼都不奇怪。另外你要注意,我们常说的阔叶林木浆,针叶林木浆,是包括了无数小类的,像是栎树的、山毛榉的、桦树的,每类还能分类。你的这些表明456的纸,差不多都是单一的种类了,比如全是桦树的。”

“那7级呢?”

“也许是同一颗树做的?”何老板说完,见陈易认真的样子,不得不摆手道:“我开玩笑的。我看啊,还是做纸的木头好。”

好纸的概念实在是太过于宽广,陈易瞪大了眼睛又问。

何老板干脆当自己在教导学生一般,仔细的说了一遍。

其实弄明白了也简单,在制作纸张的原料里,生长年份短的原料,价格自然最便宜。例如草浆就廉于竹浆,后者又廉于木浆。

在木浆中,阔叶林生长的更快,纤维的致密程度又逊于针叶林。不过在大多数原料工厂,受限于资源分布,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将相同的树分拣出来丢进机器,而是将之一股脑的丢进去。

何老板的进货渠道较广,其中一些纸来自小工厂,反而原料较容易准备,相对较纯。

而那些能制作卷轴的纸,首先都是较纯粹的纸,其次是木质纤维较多的纸——用简单的理解来看,就是单一的生长年份较长的纸。

搞明白了这一点,陈易再听什么欧洲桦木,黑樱桃木,榉木或者马尾松,就顺耳的多了。

一边弹着纸,陈易一边道:“何老板,那麻烦您,再给我准备些纯的好纸,我全部带走。”

“陈少爷。”何老板胖胖的脸扭曲了,半开玩笑的道:“小厂产的纸也分三六九等的,我真不知道它们的用料啊,您标注的数字不也是,有几张运气好,原料凑到一起了……”

生产纸张的时候,原料木浆动辄是以船为单位进口的,谁能保证每张纸都用相同的材料,甚至是纯的某种木料。事实上,稍便宜一点的纸,都不一定会用木浆,添加各种化合物更是应有之意。

陈易偏着脑袋想了想,似乎的确如此。

但他有新的解决方案,即刻笑道:“何老板,那用您在后院的仪器,帮我把这些纸全部过一遍,纯的好的,您的就给分出来,到时候我用正常价格的10倍来买如何?另外,和您进货的工厂商量一下,专门生产一批。”

何老板的苦笑登时僵硬了,头摇像是三年一般,道:“小陈先生,这真是做不到,不说浪费仪器的话,光是时间就耗不起,一批货让您等半年,您干吗?”

“那就测成批的货,每刀都要有4-6的。”陈易竖起四根手指道:“四倍的价钱。”

“好。”看在价钱的份上,何老板说完还是笑了出来。

……

志鸟豚:今日第二更,结结实实的3500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