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唯我独法 > 第三十八章 江宁博物馆

唯我独法 第三十八章 江宁博物馆

作者:志鸟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6 00:5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每天,拥有60亿人口的地球,都环绕着各种风暴。对人们来说,唯有切身相关的风暴,才能带来真正的震动。

就像现在,尽管梵蒂冈的先生们忙的累死累活,可始作俑者,两位德国教授,以及凑数的陈易同学,却坐在博物馆的客厅中喝茶。

郎教授陪坐在旁,一面充当翻译,一面肆意的喝着博物馆方送的上好碧螺春,用英文赞叹道:“同样是doto(博士),中国的博士就只能喝茶,德国的博士就能喝好茶,不公平啊。”

说完,他又挤眉弄眼的对两位德国人道:“要不是有你们在,我是喝不上这么好的茶的。”

陈易听了就笑。郎教授胖胖的大手,捏着二两装的小茶杯,着实很有喜感,更别他性格幽默,整个人都充满了令人开心的元素。

卡尔用英语回道:“如果我们在江宁居留一个月的话,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茶了吧。”

他知道陈易听得懂简单英语。

“永远是客人的待遇最好。”郎教授说着,一口气喝完杯中茶水,转手又倒着水,道:“江宁博物馆,最出名的除了恐龙化石,就以茶水最好。”

大家都笑了起来。

等到整壶茶都喝完,郎教授这才拍拍挺直的肚子,笑道:“该出发了,陆在元怕是早就等急了,其实鉴定艺术品这种事情,就应该找鉴定师。找了鉴定师又不放心,这种啊,就是官员,只是劳累三位了。”

“仔细一些是应当的,尤其是出现了前天那样的事情。”安德烈充满同情心的用英语道:“梵蒂冈赠送礼物,大家都不敢收,真是可悲。”

“的确可悲。”郎教授哈哈大笑。他们正是要去鉴定梵蒂冈赠送给中国政府的一些艺术品,虽然是不用给钱的,但对博物馆方面来说,只要签字就意味着风险,若是异日被人检查出是赝品,那就不止是丢人的事情了。

故而,在听说了著名的萨摩圆柱都涉嫌千年前造假,原本开开心心的博物馆馆长陆在元坐不住了,好说歹说请托郎教授帮忙鉴定。他打的也是好主意,国内能在这方面发言的专家学者并不多,郎教授算是其中较有声望的,所以只要他说是真货,那等闲砖家,就不敢随便叫板。

至于陈易,算是被郎教授拉来的高阶苦力,与纯粹的低阶苦力不同,他有资格与三位教授一起喝茶聊天。虽然用英语插不上几句话,却是比卢帆等打杂的研究生舒服多了。

馆长陆在元,果然是心急如焚的等在外面的小厅内,不顾形象的在一群研究生面前转圈儿,活像两天没出门的狗儿。

郎教授倚老卖老的和他打招呼,陆在元有求于人,姿态放的甚低,只笑呵呵的拉过身后沙发上的两人,介绍道:“几位教授,这位是段荣段先生,咱们江宁的一级鉴定师,这位是崔聚,咱们江宁博物馆的研究员。”

陈易躲在三个重量级教授身后,基本也算做“几位教授”中的一员,看着其他人谦卑的模样,简直有种虚幻的感觉什么时候,自己竟然有资格与世界知名的教授,一起鉴定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了。不说相差悬殊的年龄,就是知识层级也差着老远。

不过,这种感觉却是非常的好。

崔聚和段荣之所以谦虚乃至拘谨,是因为他们受摄于郎教授等人的知识水平和学术地位,这种低姿态,与父亲属下的先生们,是全然不同的。

陈易紧随着三人,向博物馆内走去。

厚重的钢门后,可以看见排列整齐的众多文物,其中以雕塑和碑刻居多,总数大约在500左右,至于浮光异彩的绘画仅有聊聊数十幅。按说梵蒂冈赠送的文物总数,已是历年来国外赠送较多的一次了,但就总价值而言,却并不很高,约有千万美金的样子。

陆馆长皱巴着脸,道:“这两天,就要麻烦几位了。”

其他人早已知道,郎教授转向陈易道:“你好像快要高考了,这两天想看就看,想做别的也无所谓,不用拘束。”

陈易笑着点头道:“没事,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他的眼神却没放在梵蒂冈的文物上,而是远远的看向前方的库房。那里堆满了或大或小的史前化石江宁博物馆以此闻名,光是每年用于展览的数量号称全国第一,收藏在保险室内的就更多了。

从他的方向,除了大大小小的恐龙骨架,尚有整版的鱼类、鸟类以及植物化石,一些特殊的史前生物,如三叶虫等“名石”被放在镶嵌的箱子中,摆在不锈钢的架子上。如果需要的话,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它们就能自行替换正在展览的其他化石,同样的技术也应用在美国史密森尼等博物馆中,造价不菲。

更大的,又或者展览价值更小的收藏品,大抵分门别类堆放在油布下,除了少数幸运者之外,它们从出土之日起,就再没有见过阳光。

其他人早都忙了起来,陈易看着长宽各有千米,阴凉舒适的库房,忍不住问道:“你们有始祖鸟的化石吗?”

“始祖鸟?”研究员崔聚险些笑出来。他虽然主要钻研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可在江宁博物馆,对化石的了解也不算少,看在陈易年纪尚小的份上,好言解释道:“始祖鸟的化石总共只发现了10个,多数都在德国,算是人家的国宝,我们想见见都难。”

他向两位老外呶呶嘴,道:“他们有考古圣地索伦霍芬,郎教授应该去过几次。始祖鸟的,基本都是在那里出土的。”

“他们两个还真是索伦霍芬研究院的,先前去那里认识。”郎教授笑着点点头,用慢悠悠的语调道:“你接触考古比较少,那德国的索伦霍芬有独特的地理条件,湖底的泥浆是化石的天然保管物,只要动物尸体进入泥浆,很快就能保存起来。他们还曾经找到过一根始祖鸟的羽毛。相当了不起。”

他这么一说,陈易总算是理解了其中的关节,笑笑又不禁道:“那有其他类似的化石吗?同时代,或者同类型的。”

“陈先生若是对化石感兴趣的话,结束后我可以送您一件。”走在前面的陆馆长担心浪费教授们的时间,争分夺秒的道。

陈易一点不客气的笑道:“那就多谢您了。”

陆在元一愣,也笑了起来。

正式进入鉴定程序后,陈易主动要求,和几名研究生一起,对各种文物做初级判断。

因为仅仅是初级判断,他就只针对年代做出鉴定。凡是有年代不符合记录的,则单独列出。

如此一来,还真让他找出了三件不合规范的东西。

教授们只以为他专精年代,倒也不以为意。尽管真正的鉴定师,要求对文物的风格,背景,年代,材质等等都有较深的造诣,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少数顶尖牛人能达到此要求之外,大多数人还是专精某项,兼修其他为主。

陈易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继而将不擅长的方面留给他人处理,反而很得专家们的赞许,尤其他的准确率极高,短短半天过后,其他人就很少再就年代问题发问了。

卢帆很佩服的看着他,第五次发问道:“你是怎么判断的。”

陈易随手丢下一个黑暗时期的贵族酒器,第五次回答道:“重点是感觉。其实我也说不上来。”

卢帆似有所得,兴奋的点点头,然后用毛刷细细的帮陈易清理手边的文物。他开始如其他研究生那样,主要操作仪器。但很快,他就自然而然的沦落成了陈易的边角料,并持续的问一些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当然,无论陈易回答什么,他都能以积极的思考,脑补完善。

这就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孩子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