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唯我独法 > 第三百三十三章 马拉城(1)

唯我独法 第三百三十三章 马拉城(1)

作者:志鸟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6 00:5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距离预设桥梁2000米外,一个新的“西马市场”被建立了起来。

它的位置是妥协产生的,没有廖缶等人要求的那么远,也没有俞伟超等人要求的那么近。当然,出售的物品与价格是绝对令人称道的。

“西马市场”是常见的批发市场的模式,两层的小楼外加一层的活动板房就构成了一家店铺。每家店铺的面积都超过300平方米,下层经营,二层既可做店铺亦可做成办公或休息的地方,活动板房则是就近的仓库。这样两条并排的街道就组成了市场的一期工程,容纳总计20名商家。

虽然数量上很少,但20间店铺出售的物品种类是要超过马来城数百商家的。陈易曾经送至西大陆的运动服、解放鞋、胶鞋以及金属锅,锋利的小刀只是“西马市场”内的普通货色,更专业细化的民用产品成了市场内主流。皮质手套给骑手用很舒服,纺织手套适合步兵用钝器,厚厚的棉布手套能端极热的锅……舒服的丝质或棉质内衣,防水鞋,塑料运动和针织面料鞋继续受到马拉城邦的村民欢迎……廉价的蚊帐和洗衣粉则是行商们抢购的焦点,也不知他们将之送到了哪里……软金属制作的扳指得到了弓箭手们的一致好评,其实大多数买得起它的都是城中的贵族子弟……

作为一个偏远的城邦,马拉城并非是商业城市,数千年来千篇一律的手工制品称得上是成熟耐用,这使得居民新购入商品的**大大降低……“西马市场”就不同了,商人们出售的新鲜玩意,不仅减轻了劳动负担,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家庭收入。

虽然马拉城的元老会颁布命令,禁止城中居民前往西马市场,神庙的祭祀也在城中大肆宣传,可信仰金钱的商人们,可不会在乎元老会。

事实上,当学员中曾经做过小摊贩的黄伟成为了“西马市场”的直接负责人后,他的首要政策就是:将“西马市场”变成马拉城的批发兼营零售市场这是他在江北做小贩的时候就有的愿望,如今不仅实现了,而且还相当符合眼下的情形。

批发和零售形成了巨大的差价,行商们要赚取成本50%左右的利润,坐商们要赚取成本30%左右的利润,最终到了店铺中,就涨价了100%……不管其他城邦的人是如何看待此问题的,对于马拉城内的消费者而言,出门3公里并摆渡至西马市场,就可以用二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不少的好东西。若是稍稍多带几件兜售在市场上,等于是白捡的……

仅仅两周时间,西马市场的活力就被激起。

自从陈易出现在运村附近后,来自各地的行商就将江宁货销往了马拉城,甚至更遥远的城邦。只是由于陈易本人懒得购进类型不同的商品,才显得“江宁货”以衣物、鞋帽以及金属为主。即便如此,它们也得到了马拉城上下一致的好评,就像是当年西洋货进入中国一样,有着精巧好用的美誉。当然,作为美誉的附属价值,其价格高昂的令普通人难以承受……

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在陈易的授意下,俞伟超允许了西江城寨内三级以下士兵和文员,可以前往马拉城消费,明面上的理由是削弱马拉城的敌对情绪,增进交流与合作。可实际上,只有增加了马拉城居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对方的购买力。同时,也增加了士兵们的满意度能用来消费的钱才是真的钱,才会让他们的高薪变的真实。

有对比才有差距,有差距才有忠诚度,眼看着马拉城的居民每月赚的钱,还没有自己几天赚的多,西江城寨自然而然就获得了土著们的依附。

而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其实以前士兵们偶尔也会马拉城,只是那时候没有公路,交通困难而收入较低。现在的允许,实际上变成了一种限制,三级士兵也就是班长的级别,或者叫做士官,他们能够知道的信息量并不多,普通的士兵更是几近于无了。

事实上,西江水寨在马拉城能做的,远比马拉城在水寨做的多。

在允许士兵前往马拉城的第五天,大杨就随着几名木村人一起上了摆渡船,他现在做的是老本行,西大陆的间谍头子。当然,除了他本人之外,整个情报部门再没有专职的情报分析员了其他提供情报的情报人员,都只能叫做线人,而不能称之为间谍。

大杨对目前的状况已经很满意了。对他来说,能够发挥所长,无所谓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又或者是日本台湾阿富汗……当然,不在地球是有些偏离他的预期,但那又怎么样呢。

仅容30人的小渔船发出细细的划水声,大杨暗自将此点记在了脑子里:替换更大更快的摆渡船,能吸引更多的乘客。

木村的村民兴高采烈,他们都是水寨的二级工人,主要在城内做些木工活,属于归附西江水寨的村子,大杨的掩护身份是下石村的锅炉工,与他们分在了一个宿舍。

拐过一个水湾,马拉城就出现在了眼前。

大杨不知是失望还是赞叹的吁了口气,从小船上跳了下来。

传说中的马拉城,高有20余米,俱是坚硬的花岗岩,宽可跑马,当年不知费了多少劲。不知是为了节省材料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城市的主要部分是夹在两个陡峭的经过改造的山梁之间,前突就成了类似马面的防御体,而两侧数百米的高山,只要稍派几百人进行警戒,就绝无失陷之虞,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兵力。而从外型上来看,马拉城比现存的西安古城墙要高上一倍不止,数千年的修缮和积淀非同小可。那些西江水寨的主战派们看来难缠的象兽骑兵和龙首骑兵,在如此的城墙下,似乎也不足为虑。

虽然从现代城市的角度来看,这样一座周长不过20公里的城市,未免太小了一些,可以说是一种为了安全而付出的牺牲。

对比之下,西江水寨的城墙,就像是小孩的玩具一样娇小。

大杨暗暗想:石头结构的城墙防御,要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好!武馆的学员都是些嘴上功夫的家伙,竟是一门心思的想要建钢筋混泥土的城墙,20公里长20米高的城墙,哪怕仅仅是7米宽,就要280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按照最普通的标准,每立方米2.5吨重,就得700万吨的物资供应。

大杨算是水寨的中高层,知道目前的供应主要由陈易完成,每月大约两到三次,总数在40万吨左右。这其中有军火、有生活物资、有维持士气的精神食粮,还有用于出售的商品,新补充的车辆和燃油,各种机械甚至是简单的工厂设备,建筑材料虽然是大宗之一,且以钢筋为主,但每月也很难超过20万吨,700万吨的供应……哼哼……不如送20万吨的炸药来毁了马拉城。

“城门检查,交人头税了!”

西大陆式的高亢的呼喝声打断了大杨的思路,他赶紧拿出一枚薄钱准备递上去。

马拉城以前是不收城门税的,后来西江城寨以良民证做凭证,在村民进出城门之际收取人头税,却是迅速的被马拉城的贵族给学了去。

一名木村的村民拦住要掏钱的大杨,只见前面另一人,熟练的丢了两枚薄钱,又送了一枚薄钱给门前的士兵,大杨和剩下两个人就免去了费用,直接入城。

**!

大杨再次在脑袋里记下两个字。一个**的政权是容易击垮的,但也说明这是一个富裕的政权。

兴许是西大陆频繁的战争状态,使得马拉城更像是一个军事要塞,城中纯粹的平民并不多,时不时能够见到拿着武器的骑兵或步兵走过。想到好几个重骑兵部队和重步兵部队都驻在城外,大杨对于武力占领马拉城的想法又减弱了一分。

不过,他还是努力的观察着目力所及的防御设施武力占领的可能从未消失过,若非陈易始终在考虑神庙的反应,现在入城的本该是一支军队。而大杨的主要目标,亦是考察占领的可能。

他边走边看,倒是与头次进城的村民一般无二。

脚下不时的发出“吧唧”的声音,那是踩到了污水或粪便。没有地下排污系统的马拉城居民对此习以为常,甚至有孩童光着脚在街上打闹。

达官贵人们则以骑乘为主。大杨不得不随着木村人逐渐适应,并忍受他们无聊的关于排泄物的笑话。

“木制的房屋,木制的兵所,皮制的器械……要是有20门大炮或者火箭,能把马拉城烧成岩浆城……太简单了。”

不过,元老会贵族肯定不会因此而屈服。

唯一能让他们屈服的,只能是倒塌的城墙。

大杨一面想着,一面听着脚下“吧唧”的声音,强忍着不去看发生了什么。

“去吃东西吧。”一名木村人忽然用简单的语言说。

“好,去最大的那家。”另两名木村人欢呼雀跃。他们都来过不止一次马拉城了。虽然以前连一枚薄钱的汤饼都舍不得吃,可是现在,每周1枚铜币的待遇,足以让他们在城内最好的饭店尝尝鲜了。

大杨无所谓的跟了进去,刚在大厅靠窗户的地方坐下,就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陈……老板。”

“叫陈大人。”跟在他身边的运十三纠正了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