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宣城诡事 > 第十八章 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宣城诡事 第十八章 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作者:曹邺玮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14年7月25日凌晨1点33分,短短两章,《宣城往事》征服了你的心。

或者说,扰乱了你的心神,你站起身来,给茶壶续水。

是你自己将欧阳欢的微信改成了“刘会计”,刚才竟然想不起来。

看看时间,想想蓉蓉和荣荣,你按捺住没回消息。

有事明天再说,今天你只想继续读这本奇怪的书……

………………………………

“2017年11月4日,上午十点左右,无风无雨。你拿着照片,问我有没有见过照片上那个人。我说我没见过,你说你一定见过。我说你说我见过便见过吧,我得去买菜做饭了。你叹了口气,那你没见过我见过,我在宣城见过。你好象没去过宣城,我说。你说,你怎么知道我没去过宣城?

时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时常会有两个声音在我耳际对话。我是AB血型的双子座,你不懂我,就不要与我说。照片是事实存在的,在上海龙华寺附近一个还未拆除的小屋阁楼。这样的小楼现在已经很少见,砖木混合的外墙斑驳着岁月,常青藤蔓延得宛若老鹰的利爪,中间红油漆刷着一个大大的‘拆’字,突兀而诡异。

我不知道那天我是怎样走进小楼的,在我记忆里那附近这样的建筑根本就不存在。下意识,第六感,或者说是鬼使神差,走过石桥穿过一条无名的小巷,我走上小屋阁楼。楼梯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随着我脚步的移动,似乎有扑簌簌尘灰在空间漫开。我闻到一种幽幽的香气,崖柏的平静沉香的悠远混和在一起,似乎还带有些藏香的药味。我能感觉到楼下的木门被风吹上,屋里哪来的往外吹的风?我似乎听到有叹息的声音,朦朦胧胧,似乎在说,你终于还是来了。

2017年11月4日,中午十二点,我站在路边穿着厚厚的白色滑雪棉袄白色运动裤白色棉皮鞋,成了一个白衣人。看着从小屋阁楼带回的照片在中午的阳光下,感觉还是有些冷。照片背后黑色墨水笔写着娟秀而清丽的四个字,到宣城去。马路上叶落纷纷,路过的每个人都用一种诧异的目光看看我,目光游移闪烁。”

张弛有度,短句在这章都变成了长句,这是故意放缓了推进的节奏呢,你想。

………………………………

“1949年11月4日,中午11点04分。宣城解放后不久,全城人民正沉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后的欢腾雀跃中,每个劳动人民脸上洋溢着幸福诚挚美丽的笑容。

岭岭今年十八岁,她的烟摊就在现在梅溪路宣宝巷旁边一条没有路牌的弄口,据说解放前当地人管那叫烟花弄。烟花弄与青楼风尘无关,是旧时附近几个乡镇烟花爆竹的集散地。岭岭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张樱桃小嘴,此刻正哼着,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万丈,**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就快过年了,一过年失散多年的爸爸就要回家了。当年岭岭的父亲被国民党抽了壮丁,听说后来做了逃兵,从此音讯杳无。谁曾想,之后父亲参加了解放军,现在已是四野麾下的一名营长。父亲来信,春节回家,想到这,岭岭的心里乐开了花。

秋日中午的太阳暖洋洋,这天也没什么风。岭岭坐在路边,斜靠着仓库后门的木板有些昏昏欲睡。这时,她听到仓库里有人说话。这是个十分破旧的爆竹仓库,平日里极少会有人来。一个声音问,你确定运送弹药的车队十二点必经此处?一个声音答,你放心,车队里有我们的人,你只要保证这里三枚定时炸弹同时引爆就行。一个声音再问,到时候炸弹一响,我们的人怎么办?一个声音再答,现在告诉你也没什么,我们的人就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代号白衣人。他现在已是解放军运输队队长,今天他将亲自带领车队,完成这次史无前例的连环爆炸,他自己早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一个声音接着问,什么连环爆炸?一个声音接着答,这里距新军火库不足千米,所以才会被限期搬迁。到时候白衣人驾驶的第一辆车在新军火库门口抛锚,运送弹药的车队就会一路排到这里。这里一炸引发爆竹仓库大火,势必一路炸向新军火库。届时,新军火库左右两个加油站,今天早上油库在我们的运作下刚好贮满汽油,整个宣城,将是一片火海。

岭岭吃惊地透过仓库门木板的间隙望去,一个斯斯文文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的中年人满脸惊惧与愤怒,你们不是说只炸军火车队?另一个穿着军装孔武有力的男子背向着岭岭的方向,此时右手持刀,一刀捅向西服男子腹部冷笑道,老房,不这么说你会同意参加这次行动?这附近可是居住着四五万平民。西服男子中刀弯腰,怒喝道,平民何辜?小徐,我们跟**有仇,但也不能作此祸国殃民的事啊……这定时炸弹一旦确定时间就不能移动不能停止,现在只有马上炸了这里,才能救这些无辜的人!军服男子一刀挥向西服男子咽喉,冷冷道,你都救不了自己,怎么救他们?还有三十分钟,一切都已经晚了。说完,头也不回地从前门奔出仓库。

还有三十分钟,岭岭看看满仓库的爆竹,又望望加油站方向,那里住着她的奶奶、妈妈、弟弟。她抓起烟摊上的火柴,转身撞向仓库的木门。

1949年11月4日,晚上七点多,小雨朦朦。今天宣城市民晚饭后的话题,是一个叫做岭岭的女孩,贪玩引爆了爆竹仓库。尸体找到的时候,已被炸成几段面目全非,作孽啊。我坐在宛溪河畔临街的小酒馆,看着济川桥上人来人往。这座济川桥,据说建于隋开皇年间,横跨宛溪河。风吹过岸边垂柳,我看着手中的照片叹息道,可惜我还是来晚了,救不了岭岭。好好的女孩子家,玩什么炮仗,邻桌一位三十多岁的旗袍女子正对她的闺蜜说着话。一个白衣人打着伞走过窗口,你看到的听到的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白衣人透过窗棂冷冷对我说。我这位置,看不见他的脸。”

第三章到这里结束,你有些茫然,不知是感叹还是讶异。

怎么自己去年就没有注意到这本书呢?还是现实的都市生活,让人们早已失去了灵性?

你看到的,听到的,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