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867章 强击海参崴(下)

万岁约阿希姆 第867章 强击海参崴(下)

作者:天空之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1942年的8月8日,在中国人的传统日历上,这天是立秋之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天气将由暑转凉。

&nb就在这天清晨,日本海的北部,彼得大帝湾以南,以纪伊级战列舰“骏河”号为旗舰的日本联合舰队杀气腾腾地来到了俄国人的大门口。

&nb二战时期,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规模海战奠定了航空母舰的海军核心地位,所以自1936年之后,列强国家再未服役过排水量超四万吨的超级战列舰,德国的“日耳曼尼亚”、“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日本的“骏河”、“土佐”,美国的“俄亥俄”号,这些巨舰大炮时代的巅峰之作,无疑成了那个时代最后的遗响和见证。1939-1941年间,日本海军耗费巨资对“骏河”号和“土佐”号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这虽然不能让它们超脱舰种的先天制约成为无敌的存在,但能够让它们成为海军精神象征的同时,足以胜任海军移动指挥部的新角色,其威力巨大、射程超远的16英寸主炮,亦是极强的对岸压制火力,可以在登陆作战或封锁行动中发挥效用。

&nb1937年的美日停战协定虽被日本各界视为外交上的耻辱性失利,但从战略的眼光来看,此后五年成了日本历史上工业、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段时光,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损失巨大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恢复。至1942年日苏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已经重新回到了世界前三的行列,其总吨位仅次于称雄世界的德国和自称地中海主人的意大利若是硬碰硬的单挑,考虑到官兵的军事素养,意大利海军未必是日本人的对手!

&nb抵近至距离海参崴港口大约200公里的位置,日本联合舰队的庞大编队放缓了北行的速度。伴随着一阵阵沉闷的轰鸣声,数以百计的舰载机在舰队上空盘旋编队,继而浩浩荡荡朝着俄罗斯岛和海参崴港的方向飞去……

&nb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海军航空兵有过辉煌也有过沉沦,到了战争结束时,整个日本海军能够出动的战斗航母仅剩2艘,可用的舰载机不足三百,老练的精英飞行员更是少得可怜。正因为在航空兵的对抗中吃了大亏,战后日本海军将发展重心放在了航母和舰载机上,不到五年便建成服役了赤龙和云鹤两个级别共计10艘战斗航母,此外还有多艘航母处于建造或舾装阶段,性能优越的九七舰攻、九九舰爆以及零式舰战正全面取代那些战场上落败于美国海军航空兵的老机型,大批经过严格选拔并经受了严苛训练的飞行员也已经加入到了生机勃勃的日本海军航空兵行伍当中。

&nb相较于历史战绩相当显赫的日本联合舰队,苏俄海军自诞生以来一直默默无闻,而且它的规模和实力也始终落后于陆空军。“基洛夫”号这样一艘作为袭击舰设计建造的万吨级大型巡洋舰,放在任何一个列强国家都是无足轻重的角色,在苏俄海军却是一个耀眼的明星,所以在损失了“基洛夫”号之后,苏俄太平洋舰队立即采取了收缩防守策略,此后只有潜艇部队离开彼得大帝湾活动。

&nb作为沙俄时代为数不多的遗产,原塞瓦斯托波尔级战列舰(也即甘古特级)“巴黎公社”号和“十月革命”号于1941年秋天分别从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调至太平洋舰队。两艘战列舰的到来虽然大幅度提升了苏俄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但在日本海军面前,红色舰队的力量还是太过单薄这些以12英寸舰炮为主要武器,舰龄超过30年的老式战列舰,怎能跟日本海军那些装备16英寸舰炮、舰龄仅在10年左右的超级战列舰或超级战列巡洋舰相抗衡?当“基洛夫”号与强敌激战之时,两艘接受过现代化改装的塞瓦斯托波尔级战列舰就在海参崴待命,但它们终究没能举起手中的剑,用视死如归的出击捍卫它们的荣誉。

&nb日军的舰载机群刚一起飞,苏俄方面的陆基雷达就发出了战斗预警。在防空指挥部的指引下,从海参崴周边各处机场起飞的苏俄战斗及时而准确地朝着日军舰载机群扑去。

&nb很快的,率先升空迎敌的苏俄战机在俄罗斯岛东南空域对上了汹汹来袭的日军战机。第一场空战随即在20架i-16与37架零战之间展开。从前一阶段的空战记录来看,正式服役还不满两年的零式战斗机无论单打独斗还是编队作战都明显胜出i-16一筹,对付苏俄军队装备的福克g-51也是相当轻松,但这是在双方战机均为常规配置为前提。不久之前,国联理事会做出了继续制裁日本的决定,而德国、美国、爱尔兰更是分别与苏俄政府进行了秘密交易,包括无线电制导炸弹、线控鱼雷、空射火箭弹在内的一批先进武器开始交付给苏俄军队。

&nb在海参崴外围空域迎战日军舰载机的苏俄战斗机当中,有一些新近装备了德制x-3a型空射火箭弹,这些可不是单纯使用火箭动力的炸弹,而是装载了无线电遥控/感应引信的新式武器,它们发射后可以改变飞行轨迹,并通过无线电感应的近炸引信发挥效用,可说是空空导弹的雏形。拒还存在有效射程较短、可靠性偏低等等缺点,但足以让没见识过这种技术兵器的日军飞行员吃到苦头。

&nb近几年来,日本的航空工业受益于充裕的人力物力,又得到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技术方面的倾力支持,得以奋起直追,军用和民用航空器的性能蹦着台阶往上窜,航空武器及辅助装备的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航空科技终究只是准一流水平,与真正的一流还差了不少,无线电遥控和火箭技术便是他们共同的短板。强袭海参崴的日本海军飞行员正以他们擅长的战斗编队扑向苏俄战斗机,那些拖着尾焰而来的空射火箭弹顿时让他们不知所措。一阵砰砰乓乓,数架零战未发一弹便呜咽着坠向海面,另有七八架不同程度受损……

&nb旧日本帝**队不愧是以武士道精神为脊梁的武装力量,作战人员的韧劲远非一般的军队能够比拟,纵然遭遇了意外打击,零战飞行员们依然气势不减。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他们试图以自己最擅长的空中格斗来掌控局面。一旦进入近距格斗阶段,零战的机动性优势便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i-16虽然也算是一代名机,速度快,结构坚固,强劲的火力能让机身轻薄的零式战斗机皮开肉绽,但空中缠斗绝非它们所长。苏俄飞行员们坚决执行一击即走的战术策略,但在有着出色飞行技艺的零战飞行员面前,他们很难如愿。双方各有所长,激烈的空战顿时打得难解难分!

&nb不多时,拥有近百架零战和百多架九九舰爆的庞大机群出现在4000多米的空域,暗度陈仓的战术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战果,然而在苏俄军队的陆基雷达面前却无所遁形。接到作战指挥部的指令,早已在高空待命的i-16和福克g-51立即迎了上去。

&nb为了掩护己方的舰载轰炸机,六个中队的零式战斗机毫不犹豫地迎着苏俄机群冲了上去。在面对苏俄战斗机的火箭弹攻击时,约有三分之一的零式战斗机不幸“中招”。经过了一瞬间的迎头怒射,交错而过的双方战斗机随即在发动机的强劲嗡鸣声中各自盘旋,验老道的日本飞行员施展浑身解数,死死拖住了对手,使得它们无法前去拦截己方的九九舰爆,而苏俄飞行员眼里的目标正是这些机身上涂着膏药、肚皮下挂着炸弹的日军舰载轰炸机!

&nb随着战斗的白热化,航空机关炮和机枪顺畅的嘶吼声充斥在中高空,努力争夺战场制高点的两群战斗机进行着激烈的近身格斗。和二十多年前骑士对决般的空战模式所不同,在三四十年代的战场上,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取得胜利,过分庞大的战斗机编队则因灵活性差而遭到实战的摈弃,空战已经逐渐演进成为小型战术编队大显身手的舞台,这些编队往往由两到四架战斗机组成,区分主机和僚机,在战斗中相互策应、交替攻击,其中尤以双机和四机战术最富盛名,它们不仅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改进,直至形成书面化、体系化的战术模式。苏俄空军虽然直到1942年才正式卷入战争,但在整个三十年代,他们在高加索和大波斯地区的作战行动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飞行经验,一大批老资历的飞行员战勤次数过百、飞行时间超千,这笔宝贵的财富在对日作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值。

&nb深知海参崴基地的重要军事价值,苏俄战斗机飞行员们竭尽所能地阻击日军机群,怎奈对方对这一战蓄谋已久,志在必得,而且在实力上占据了上风。为免己方战机被白白摧毁在地面,在战斗机陆续升空后,苏俄航空部队又将待命的轰炸机全部派出,它们分成几个编队,绕开双方激烈交锋的空域,从侧翼杀奔日本联合舰队。

&nb在太平洋战争中吃了雷达装备落伍的亏,日本军方近几年为恶补功课而不惜成本,巨大的投入也确实换来了不小的收获。在低空飞来的苏俄轰炸机靠近之前,游弋在彼得大帝湾以南的日本联合舰队拉响了空袭警报声。一艘艘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莫不加快了航速,舰上的轻重高射炮亦翘首以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