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268章 斗勇斗智〔上〕

万岁约阿希姆 第268章 斗勇斗智〔上〕

作者:天空之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8月中旬的弗兰德斯海战中,以哈里奇港为基地的英国轻舰队为阻止德国主力舰队靠近泰晤士河口而主动发起进攻,结果遭到了灾难性的失利,参战舰艇或沉或伤,哈里奇舰队基本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在那之后,英国海军毅然重建了这支具有战略意义的本土轻舰队。作为区分,弗兰德斯海战后重新组建的轻舰队称作“新哈里奇舰队”,指挥官依然由经验丰富、作风勇猛的蒂里特准将担任。

新哈里奇舰队从老舰队那里继承的作战舰艇仅有5艘驱逐舰,新补充进来的舰艇并非老迈的二线舰艇,它们有的是从其他舰队抽调,有的刚刚服役,包括两艘领舰――“林仙”号和“大胆”号轻巡洋舰,清一色都是1912年以后建造服役的新舰艇。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德国舰队,英国海军后期建造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都大幅增强了火力配备,而随着动力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式轮机的使用,这些新舰艇在航速方面也有了突破式的进步。qiuyelou 平板电子书吨级的i级驱逐舰最高航速可达35节,比同级别的德国1911年级大型鱼雷艇还快1节;1000吨级的k级和l级驱逐舰因为强化了武器和防护,最高航速有所下降,但适航性能较早期的“30节驱逐舰”有了显著的改善。

再一次面对桅杆上飘扬着黑鹰十字战旗的德国舰队,蒂里特准将勇敢地选择了进攻,但与半个多月前的战斗相比,他和他的军官们表现得更加聪明。“林仙”号率9艘驱逐舰列成间隔不等、横向交错的不规则纵队,处于领航位置的两艘驱逐舰――“阿拉伯羚羊”号和“火龙”号,利用发烟罐不断施放人造烟雾,从而形成掩护性的烟幕带,干扰德国舰队的瞄准射击;“大胆”号带着8艘驱逐舰兜向远端,进入德国舰队的射程之前,它们由单列纵队改为横向的鱼形阵,突前的四艘驱逐舰施放烟幕,后续各舰隐藏在烟雾当中。这样一来,德国战舰的精准齐射便难以发挥出以往的可怕威力,英国舰队自身的舰炮瞄准虽然也受到了影响,可高速航行时的炮火准头本来就不高,损失进攻火力换来更高的生存几率好比亡羊得牛,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敌方阵中,鹤立鸡群的两艘主力舰为装备8门12英寸炮的“德弗林格”号和8门11英寸炮的“布吕歇尔”号,轻巡洋舰为马格德堡级“斯特拉尔松德”号,六艘大型鱼雷艇均为1911年级,编号为g-9、g-10、g-12,v-2、v-5、v-6。

蒂里特准将麾下的19艘舰艇,吨位加在一起还不及一艘“德弗林格”号,但它们拥有一件足以摧毁大型战舰的武器――533毫米口径的mk-ii型鱼雷。这种鱼雷是韦茅斯兵工厂1914年投入生产的最新型号,全重1。25吨,战斗部装药101公斤,航速可以在29至45节之间调整,最慢航速下的极限射程为9200米,最高航速时的射程为3600米。

同一时期,大多数德国舰艇仍在使用450和500毫米口径的鱼雷。

战斗的前半段依然是德国舰队的射击秀。面对采用了烟幕战术的英国轻舰艇群,两艘德国战巡毫不客气地投入主炮和大口径副炮,经过了两场大规模海战的历练,德国炮手们的作战技巧和心理素质得到了锤炼,他们的远距离射击依旧精准无比。

德国舰队的炮火首先集中轰击右翼之敌,也即“林仙”号投入进攻的一侧。威力惊人的重磅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从英国人头顶飞过,震耳的爆炸声将海面上的风声、机器的轰鸣声以及英国舰艇上的炮声全都掩盖过去。领航的“阿拉伯羚羊”号和“火龙”号很快陷入了德国人的炮火风暴当中,它们周围到处是冲天的水柱,激起的水浪高过烟囱,从高处劈头盖脸的浇下来,甲板炮位上的英国水兵只有紧紧抓住固定物才能不被冲到海里去。偶尔眼前亮光一闪有东西过去,那便是四散乱飞的弹片。

短短几分钟,“阿拉伯羚羊”号遭受2发大口径近失弹的侵袭,舰壁多处被击穿,除了少部分战斗人员,大多数舰员都投入了堵漏工作,使得这艘驱逐舰得以继续全速前进。

“火龙”号运气不佳,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了他的舰体后部,穿透重重舱壁钻进引擎室,爆炸扯断了所有的蒸汽管道,主发动机和辅助发动机顿时停转,它很快退出战斗行列,静静漂浮在浪涛涌动的海面上。德国人的炮火却没有就此放过它,转眼之间,另一发150毫米炮弹刺透了舰桥外部的装甲板,贯穿整个舰桥在内部发生爆炸,半个舰桥被掀翻,然后重重地砸在了前甲板上,整艘战舰突然安静下来,既看不到人员跑动也没有机械轰鸣。大约过了30秒钟,舰艏腾起明亮的红色火焰,舰体中部传来低沉的爆炸声,深黑色的碎片在空中飞舞,接着全舰发生剧烈爆炸,桅杆向内侧扭曲倒下,浓黑的油烟将她笼罩起来,越升越高,久久不散。

当“火龙”号发生这灾难性的惨剧时,“林仙”号正它左舷不远处的海面驶过。目睹这似曾相识的熟悉场景,蒂里特准将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但他没有下达任何命令,这意味着余下的舰艇将继续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而没有人停下来前去查看“火龙”号是否有幸存者。

尽管战斗伊始就失去了一艘驱逐舰,英国轻舰队的烟幕掩护战术还是发挥了显而易见的效用。除了“阿拉伯羚羊”号频频遭受敌方炮火的侵袭,其余战舰都安然无恙地穿过了20000至qiuyelou 平板电子书0米这段几无还手之力的被动区域。英国驱逐舰上的4英寸速射炮纷纷开火,德国舰队周围的水柱数量陡然增加,并开始有舰艇中弹――尽管这些小口径炮弹对巡洋舰以上的德国战舰破坏甚微,却足够让那些全身心投入战斗的德国舰员感受到切身的死亡威胁,因顾虑而动摇,因动摇而涣散。

这时候,两艘德国战巡的主炮射击出现了短暂的停顿,而当它们重新开火之后,不同于普通高爆弹射击的场面出现了:炮弹在飞行途中发生爆炸,大颗弹头瞬时变成了无数的小颗圆弹,它们四散飞射,如雨点般落在海面上,覆盖范围内的舰艇很少有不被击中的,这些拳头大小的小圆弹威力不逊于小口径的机关炮弹,对露天战位上的人员有着可怕的杀伤力。

两艘德国战巡就像是用大号霰弹枪打野兔一样,不断向蒂里特准将的轻舰艇发射榴霰弹,但他们碰上的是群一群非常勇敢的兔子。“阿拉伯羚羊”号的舰体虽已千疮百孔,甲板也被伤亡人员的鲜血染红了,但舰上的几门火炮依然在顽强战斗;接替“火龙”号阵位的“橡树”号挨了一发150毫米和一发105毫米炮弹,舰上一度燃起熊熊大火,后被舰员们奋勇扑灭。事不过三,击中“橡树”号的第三发炮弹摧毁了它的转向装置,后部舰炮也不能用了,甲板上到处是尸体,所剩无几的战斗人员聚集在中部最后一门4英寸炮旁,枪炮长亲自瞄准。这门舰炮接连射出的两发炮弹都落到了“德弗林格”号近旁,但这算不上有效的近失弹。由于舰艇随时有引擎停机的可能,两舷的鱼雷发射管都已经调整到了待发状态,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发射。

从距敌qiuyelou 平板电子书0米到4000米,“林仙”号所在的轻舰艇战队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随着距离的拉近,薄薄的烟幕不足以完全遮挡德国炮手们的视线,德国舰队的炮火准度在不断提高,大口径舰炮发射的榴霰弹更是以霸道的方式不断创伤海面上的英国舰艇。如若埋头猛冲下去,蒂里特准将的舰艇依然摆脱不了伤亡惨重的下场。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羚羊”号猛然左转,其余舰艇除受伤无法转向的“橡树”,纷纷紧跟着“阿拉伯羚羊”转离冲刺航线,但它们并非调头逃跑,而是沿着与德国舰队大致平行的方向航行了一段距离,然后全速右转,重新将舰艏指向德国舰队――单纯的机动是不足以避开德国舰队炮火的,关键在于另一侧的轻舰艇战队已经猛扑到了德国舰队左舷六七千米的距离,两艘德国战巡和一艘轻巡单纯以左舷副炮实施阻击,再加上几艘大型鱼雷艇的火力,俨然不足以对它们形成强效拦截。

望远镜的视线中,两艘德国战巡各有两座硕大的主炮塔缓缓转向另一侧,尽管仍有半数主炮对准自己这边,蒂里特准将已庆幸自己攻击的不是那两艘火力恐怖的毛奇级。他下令升起全速突击的战斗旗,随行各驱逐舰不必照顾航速最慢的“林仙”号,卯足了劲向前冲刺。对于航速最快的i级驱逐舰而言,最后四千米距离只需要4分钟时间就可冲过,若在千米距离发射鱼雷,则只需要再坚持3分钟。

在这3分钟的时间里,德国舰队可向右舷输出50发左右的大口径炮弹,270至300发中口径炮弹,500发以上的小口径炮弹,哪怕以百分之二的命中率计算,也足以击沉或重创多艘英国轻舰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