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民间禁咒异闻实录 > 第一卷 第126章 海岛旧事(上)

李安民是岛上的名人,所有人都认识他,因为他是岛上唯一走出去的大学生,还是在北京上学。

光头自然也认识李安民,但李安民并不是一个榜样,而更像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小时候光头家里人就经常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争取像李安民一样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了就搬到北京去住,我们全家都去北京。”

起初光头也试着去努力,也把考上大学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可是渐渐他发现岛上的人似乎并不是真心喜欢李安民。

人们遇到李安民父母的时候总会不吝言辞地夸赞,说什么你儿子太有出息了,以后就要在北京当大官赚大钱了,真羡慕你们家能培养出这么好的儿子。

可李安民的父母一走开,这些人立刻露出不屑的嘴脸,吐着唾沫说:“不就是上个破大学嘛,又不是清华北大,有什么了不起的。读书读得好,要饭要到老!”

岛上人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光头都看在眼里,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是该学李安民还是不该去学。

有一次他在家里听他爸妈聊天,他妈妈提到了李安民,说是李安民在北京找了工作,一个月能赚1000多块钱。

当时岛上人靠打鱼生活,一年下来全家也就赚个两千多块,李安民一个人每月的工资就1000多,对岛民来说那是相当高了。

但光头的爸爸却表现得十分不屑,说李安民留在北京上班就是典型的忘祖,忘本,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就这种忘本的人就算在北京也混不长远。

这些因为嫉妒而来的言论对光头的影响很大,再加上他学习本来就不好,考试成绩差了,他就说自己根本不打算去其他城市读大学,他不忘本,就要留在岛上。

就这样稀里糊涂长大,光头成了岛上一个普通渔民,每天的生活就是拜海神,跟爸爸出去捕鱼采海货,风浪大了或者懒了不想动,就在家里找几个哥们一起耍耍钱。虽然不富裕,但大家都这样,谁也不会比谁强,所以日子过得也安稳。

可一个人的突然出现彻底扰乱了岛上的平静,这个人就是李安民。

光头说他到现在都还记得李安民回到岛上的那天。

李安民穿着一件白到反光的衬衫,一条裤线笔直的西裤,皮鞋亮得都能当镜子。无论说话举止,从哪里看都不像是岛上的人了,看得光头无比羡慕。

人们好像一下子把这些年背地里说的那些坏话都忘了,全都跑去李安民家里看热闹。

李安民也很大方,拿出了好多从北京买回的礼物,每个人都有份。

光头也拿到了一份,是一条很漂亮的腰带,腰带扣上刻着一条鳄鱼。

当晚在家里,光头的爸爸不再说李安民忘本了,拿着李安民送的电动剃须刀一个劲地摆弄,在下巴上刮了又刮,明明已经没有胡子了还要继续弄。

吃饭的时候,光头妈妈开始埋怨,说当初就应该让光头继续念书考学,没准也能去北京念个大学。

光头爸爸却不屑地一摆手说:“他也不是念书那块料,在岛上跟我打鱼也挺好。”

光头听到这话心里还算是个安慰,可看看他爸不停把玩那个电动剃须刀,再看看自己扎在腰上却和衣服裤子完全不搭的腰带,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开始在他心里酝酿。

隔天,李安民给全岛的人开了一个会,他在会上意气风发,说要带领岛上的人一起赚钱,说这座岛就是一座金银岛,守着一座金山竟然只是打鱼生活,那就太傻了。

李安民提出了要在岛上种热带水果,还要在海岛周围建牡蛎农场,养殖珍珠,这些做好了都能赚钱,前期投资可以贷款,他会自己花钱请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做专门的指导。

人们听后心潮澎湃,光头的爸爸也说要跟李安民一起干。

可是回到家里冷静下来,会上的那份热情很快就消退了。

和光头家住得比较近的人过来一商量,觉得这个事情不靠谱,种果树周期长,果子结不出来怎么办?结出来了卖不出去怎么办?贷款那么多钱最后还不上怎么办?

还是打鱼最稳妥,就算卖不出去还能回来晒鱼干自己吃。

几天后再开会,岛上几乎所有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大家害怕有风险,不想做这个,就问李安民有没有其他更安全的办法,不需要贷款的那种。

李安民似乎早就想到岛民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他就说不着急,让他自己先干,等赚到钱了大家再跟进。

岛上人觉得这样最好,就一个个观望着。

李安民说干就干,在岛上开了一片荒地种百香果,又在海边建了牡蛎农场,还养海参,多管齐下。

最开始岛上的人还会去果林里看看,去海边瞧瞧,时间一久大家的好奇心消退了,也就没人关注他那些赚钱的项目了。

过了一段日子,岛上出现了一个关于李安民的传闻,说是李安民在北京贪污被罚了,找不到工作实在过不下去了,只能回岛上来。但他怕大家笑话他,所以借钱买了那么多东西送人,还要贷款搞什么赚钱的项目,其实就是让岛上的人一起贷款帮他还债。

最开始只是一两个人这么议论,后来慢慢全岛上的人都这么说,大家也都相信,甚至有人弄一桶大粪水泼到李安民家门口,骂他不要脸。

李安民没对这事做出任何回应,直到果林丰收了,牡蛎农场也赚钱了,李安民还了贷款又把赚到的钱放在桌上,这才跟岛上的人澄清说他没有借钱买礼物,更不是想骗岛上人的钱,他之所以选择离开北京回到无名岛,就是想要让其他人也都过上和他一样舒服的日子,想要带领大家一起改变命运。

岛民看到了钱,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了,可一涉及到贷款,大家又都打起了退堂鼓。

后来有人提议说,既然李安民赚钱了,就从李安民那里贷款不就行了,这样万一赔钱了也是他的责任,我们正好不用还了。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岛人的呼应,大家都说要贷款就从李安民手里贷,其他地方不放心。

李安民也是豁出去了,干脆又自己去贷款,再加上去年赚到的钱,在岛上多开了几片林子。

可是大家说得起劲,真到干活的时候又没人愿意动,反正钱是李安民的,赚钱最好,不赚钱也是李安民自己亏。

这样的想法让岛民没什么工作干活的动力,到最后还是李安民一家人在忙碌。

李安民忙不过来,就只能雇人,岛内的人不愿意做,只能从岛外找,可岛外来人了又被岛内的人骂,说李安民是拿着岛上人的钱去养外来人。

当时光头每天没什么事就跟着岛上一群人去李安民的果园看热闹,时不时来两句风凉话,心里就盼着李安民的果子种不出来,赔个精光,这样就能证明岛上人的想法是对的,这东西根本不靠谱。

一年忙下来,李安民又赚钱了。

他高高兴兴给岛上人开会,想让大家都跟着他一起干,但得到的回应却是:你需要给岛上每一个人发钱,因为岛是我们大家的,你用了大家的地,就得给租金。

李安民当场愣住了,估计他怎么也没想到人们会说出这种话。

但光头早就知道有这样的安排,眼看着果林收获好了,岛上这些人就在一起研究,觉得他们不用非得跟李安民一起受那个罪,反正李安民也能从外面雇人,我们就收地租。

这些人挨家挨户一商量,大家统一了意见,李安民那边一开会,这边就提出要收岛租。

李安民的耐心在这两年里已经被耗光了,就在人们提出要他交岛租的那一刻,李安民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什么话都没说,直接走回了家。

从那之后,人们对李安民就没再有过好脸色,大家都说:李安民就从没想过要带大家赚钱,看看让他交租金时候的样子,根本不想出一分钱,只想从岛上这些人身上赚好处,根本就是资本家,忘了本的资本家。

这样的话传多了,人们渐渐都相信了,就连岛上的小孩子看见李安民都要上去吐口水,骂他是万恶的地主资本家,没安好心。

但就算这样,李安民还是继续开荒地建果园,还在经营他的牡蛎农场,人手不够就从岛外雇。

又过了两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整个海岛。

那天晚上果林里起了大火,等消防队赶来灭火的时候,大火已经烧光了半座山,李安民的果林几乎全被毁了。

消防队发现了疑似纵火的痕迹,但因为山里没有监控,也找不出嫌疑人,最后只能当成意外山火来处理。

没过多久,牡蛎农场也出了事,养殖的牡蛎全都吐了舌头,成批成批地死。拿去城市做检查,发现是中毒了。

李安民的母亲当场气晕过去,李安民的爸爸就在岛上村里挨家挨户砸门,哭着骂所有人都没良心,说安民一心一意带你们赚钱,你们不领情也就算了,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们家安民。

就在哭喊中,老头一口气没上来,死了。

过了不到三天,李安民的母亲也跟着去了。

葬礼那天,李安民一滴眼泪都没掉,也一句话都没说,但他看向岛上村民的那种眼神却是每个人都不会忘的。

光头说,他当时还不太明白那种眼神代表了什么,但后来他懂了,李安民那时候就只有一个念头——要让岛上的所有人给他爸妈陪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