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一战封神,少年东方白 > 第十节         五月初五

一战封神,少年东方白 第十节         五月初五

作者:青囊先生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9: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姚影怒怒的道:“仪式感?杀人放火,还要有仪式感?”他气得差一点没喷出一口老血来。

东方白却一本正经的答道:“是的!你知道为什么去年那户人家,一见到这种仿佛天火降临一般的灾难,立即就选择逃离而去吗?”

姚影道:“被这火灾给吓住了吗?”

东方白道:“不错,就是被这种所谓的天火给震慑住了。”

姚影道:“可是,可是,你还是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必须用艾绒?用别的物品,就不能造成这种仪式感了吗?”

东方白道:“也许能,但是没有这个更有效果。你想过没有,这两起案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为什么都是在于端午节?”

姚影道:“我一直就以为是夏天热,容易造成火灾?”

东方白又走进了屋子里面,从书架上找出了一本书,这一次是唐代苏鹗的《苏氏演义》。

他坐了下来,翻开书到某页,对其中的一段念道:“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也。”

合上了书,他接着道:“当初我看到了房顶上的艾绒,就联想到了端午节,而后又想到了配合它使用的阳燧,所以才推导出镜子反光,这才有了和老爷子的那段对话。”

姚影点了点头,“对此,我也是十分的钦佩,不是你,我至今还是一点头绪也不会有。”

东方白最后指出:

两次作案,之所以都是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用的一个典故,据说艾有驱毒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悬挂艾草,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

端午时值仲夏,而这一日又是草木药性在一年中最强的一天,这一天采的艾草去邪气最为灵验。

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初五“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

同时,古人认为,丙午日制造的阳燧可以聚天火,而天火是可以镇煞驱邪的。

姚影道:“阳燧也和端午有关?”

王充在《论衡》中有:“阳遂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辣五石,铸以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

东方白侃侃而谈,对各种古籍是如数家珍。

我猜想,对方一定是迷信阳燧和艾草,都是五月初五制作才威力巨大,所以才会对这个端午情有独钟。

姚影叹了一口气,好像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想什么呢?”东方白看他神不守舍的样子,便问道。

姚影回过神来:“对方的手法是搞清楚了,可是人在哪里?又是什么人物呢?”

东方白道:“你知道江湖百晓生么?”

姚影反问道:“武侠小说?古龙?”

东方白道:“我说的是包打听,他养了许多的信鸽,用来传递消息,又在全国各地分布有眼线,可以说是消息最为灵通。”

我知道他,他之前送给我们警备局的人钱,大家都不去找他的麻烦。怎么,你想求他来帮助打探消息?

“是他总想着和我结交,而我一直避而不见,我不愿意结识草莽人物。如今,只有给他一个面子。”东方白虽然是自命清高,可是有求于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那种无奈,真不是一个清高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包打听,江湖人称“百晓生”,就是没有他不知道的消息。

半年前,孤身来到了东北,建立起了“消息处”,专门高价出售各种有用的信息。

富贾商人想要巴结北平的达官贵人,想要投其所好,而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只要是肯出好钱,包打听准能告诉给你满意的答案。

江湖人士想要追杀仇家,却不知道仇人躲到了哪里?只要是价格让他满意,就能够在他这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因此,包打听不仅在东北迅速立住了脚,还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结交了下来,他又利用这些人的资源,为他的消息处做利滚利。

包打听知道东北有这样一个人,博览群书,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中知人的八字、面相运气,很想要结交,可是东方白就总是躲着不见他。

这是一座独立的小洋楼,外表古朴。

院子中,有许多的鸽子笼,许多的信鸽有的飞进来,有的是飞出去,它们的爪子上有一个比小手指还细一些的竹筒,里面就是从全国各地传来的各种信息。

东方白和姚影二人来到门前,有人立即迎了上来,“您二位有何贵干?”

东方白没有言语,只是将手中的折扇递交给了他,“烦请呈给包先生。”

包打听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一边的手下人,将信鸽带来的纸卷打开,分类整理,先挑选重要的信息报给他听。

守门人持纸扇来到了他的面前,小心翼翼的将纸扇递交给了他。

他打开纸扇,只见上面画了一副画,一座山峰高高耸立在云端,旁边有一轮红日。

“是他来了?”他立即合上纸扇,快步走了出去,一面走一面口中大声的说道:“不知东方先生来了,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东方白暗自笑道:“这个人很有意思,人还未到,声先到。有趣的很,八面玲珑。”

他想起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行事做派就是如此。

待见到真人,东方白粗观此人,身材短小,圆圆胖胖,眼睛似笑非笑,真真的就是一个滚刀肉。(指那种切不动、煮不熟、嚼不烂的哈拉皮带板筋的肉。这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形容那种死皮赖脸、纠缠不清的人,怎么说都不听的人,称之为“滚刀肉”。)

礼让进了客厅,里面的装饰却是十分的雅致,古董文玩,名家字画,无不都透露着一种势利。

东方白却对角落上的一副画多看了几眼,那是一副很奇怪的画,上面画了一棵树,苍劲挺拔,树开有花,像是一种喇叭的形状,那花色很艳丽,树下面有一些人,好像是在对着它跪拜。

包打听道:“东方先生也喜欢画?这一副是手下人弄来的,不是出自于什么名家之手,我这里还有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这个才配得上先生一观。”

东方白又看了一眼那副画,才道:“见笑了,我并不懂书画,只是好奇而已。”

包打听让手下人将旧茶倒掉,说要用好茶来招待贵客,泡上了一壶新茶。

东方白和姚影落座,姚影拿起茶便喝。

东方白看那茶叶外形绿润,扁平、光滑匀整,汤色绿润清澈,品了一口,“哦,包先生真是会享受,这可是湄潭翠芽么?”

包打听没有想到,东方白一下子就道出了此茶的来历,“东方先生看来还是爱茶之人,正是此茶。”

湄潭翠芽?这是什么茶?姚影不懂得。

东方白介绍道,贵州湄潭县种茶的历史悠久,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曾有其记载,属于贵州的十大名茶之一。

看东方白一直在细细的品茶,也不言语,包打听道:“一直想拜会先生,可是无缘得以一见,先生博古通今,今日能来到寒舍,真是令我这俗地蓬荜生辉。”

东方白放下了茶杯,“其实,我今天来是有事求助于先生。”

包打听豪爽的道:“只要是包某能够办得到的,一定会鼎力相助,请说一说是什么事?”

东方白轻声的道:“你可知江湖上有什么人喜欢使用阳燧镜,配合艾绒来产生火焰的?”

东方白的话音虽然不大,可是包打听闻听之后却如惊雷一般,面色变了变,两只手不自觉的抓紧了座椅的把手,不过瞬间又恢复了正常,假意的拿起茶喝着,用来掩饰自己的神色。

东方白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却装作若无其事。

过了一会,包打听才说道:“先生在调查这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