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九零后守山人 > 第九十章 开坛作法

九零后守山人 第九十章 开坛作法

作者:龙逸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7: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大年初三。

地点:天堂山,水库堤坝上。

天气:晴朗,微暖。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在鼓声喧闹中溜走。

早上,鼓声熄止,喃么佬开始休息,半个小时会再次开始诵经做法。

今天的天气很好,蓝天,白云,微风,暖阳。

山间有不知名的花朵盛开,夹带着阵阵馨香扑鼻而来。

走出房间时,正看到阎小莹在摆弄早餐,忙上忙下,四名大力佬已经到了,此时在院子开设的桌上闷声喝着老酒。

喃么佬在另外一张桌子上,他们与大力佬不一样,脱/下道袍法帽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甚至昨晚我还看到他们在灵棚内玩扑克。

走出屋子,上了堤坝,发现黎崇夫妻两人正守在棺材旁边,他们两眼红/肿,神情憔悴,显然一夜未睡。

这两天他们都得守着黎国风的棺材,也就是俗话说的守灵。

大红棺材前披着一张白帘布,帘布上写有很多字。帘布下有一张供桌,供桌上摆放一座纸屋,屋子两旁有两个纸人,一左一右,一男一女。

纸屋前有一张照片,正是黎国风,照片前有炉碗,碗内插着两根蜡烛,一炷高香。

烛火摆动,二爷站在供桌前口念着咒语,脚踏八字步,手拿铜钱剑,在其身旁还摆着一条长凳。

凳子上摆着一个簸箕。

簸箕内有四个碗,一碗肉,一碗素,一碗白豆腐,一碗白米饭。

如果我猜测得没错的话,二爷现在所做的就是给死者开咽喉。所谓开咽喉就是给死者吃饭,当然死去的人自然不可能再爬起来吃饭。

饭是由亲属代吃的,守灵之人每次进食的时候都应该先请躺在棺内逝去之人先吃,这就是开咽喉。

黎崇搀扶着妻子,颤颤巍巍地来到长凳前跪下,黎母看着面前摆在簸箕上的饭菜,神色呆滞,看了一眼供桌上儿子的照片,如喃喃自语般道:“风儿,吃早饭啦……”

说着,她便伸手抓起碗内的饭菜,胡乱地往口中塞,泪水早已划破脸庞。

我侧过脑袋,不忍再看。

二爷脱了道袍法帽深呼吸一口气,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低声道:“小伙子,昨晚小莹跟你说过那件事了吧?”

我点了点头道:“她告诉了我。”

“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摇了摇头道:“对于丧葬之事我不太懂,二爷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一切都听你的。”

“呵呵,德高望重倒是算不上,只是活的年岁多了一些。”

二爷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大竹筒,坐在矮凳上吧唧吧唧地抽了起来。

他吐了一口烟雾,看向我道:“说起来,我和你家老头也算有交情,当年你阿婆去世的时候,法事还是我做的。不过老鬼他老说我摆花架子,净是整那些虚伪的玩儿,狗屁用都没有。”

我恭恭敬敬道:“老头就爱胡说八道,说别人没用,他自己还不是一样。”

二爷闻言哈哈笑道:“你小子挺对我胃口,不过你家老头的本事可不小,他守护着天堂山几十年没出事,你以为只是运气使然吗?要想成为真正的守山人,你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呢,记住了,千万别小看任何一个人,也不要小看自己。”

“是!”我点头。

“事实上,老鬼说得倒是一点没错,我们喃么佬就像是一群戏子。不但演戏给活着的人看,也演戏给死人看,要说作用还真是很小。”

我一怔,不解问:“为什么这样说?”

“真正传承下来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很多甚至已失传。为了谋求生活,我们不得不变通,融合各家所长,迎合客户的需求,但是现在流行火葬,省钱又省力,或许再过几年我们喃么佬就会不复存在。”

“不管怎么样,所谓开坛做法,所做一切不过是为死者亲属谋求一份心安罢了,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二爷微微一笑,忽然转移话题道:“我看你天分颇高,又能吃苦,想不想当我的徒弟,传承我们喃么佬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您要收我为徒?”

我诧异道:“可是……我已经接管老头的位置,还有赶山鞭,怕是不能当喃么佬。况且我资质愚笨,背经书都背不来。”

“哈哈,你小子不想干就直接拒绝,何必弯弯绕绕的,怕打击我?”

二爷吞云吐雾道:“这段时间天堂山怕是不平静,我只是想将你从这水深火、热的旋涡中拉出来,不过现在看来,你已经不能自拔了。”

“先不说那些,我们喃么佬有六大秘葬之法,青竹葬尸法便是其中一种。黎国风死于非命,内脏又被人挖走不知所踪,最易化成尸煞。你们既然不火葬,只好采用青竹葬尸法了,此法最不可缺的就是青竹。出殡那天,你让人砍伐下新鲜的青竹带到新坟前,我有大用。”

“辛苦您老了!”

我点了点头,心中疑惑,开口问道:“听阎小莹说,采用青竹葬尸法也只能将他困在里面,时间一久,会不会出现变故?”

“不会,小莹她带着死者父母选的坟地我看过,堂前开阔,四周没有老树、秃岭、裂石,阳气聚集。到时候我在坟堂前埋下九宫八卦镜,白天日光照射,可将尸体内的煞气慢慢消解掉。如此下来,只消七七四十九天,尸体内的煞气便能湮灭。”

对于风水布局这种东西,我一窍不通,但听二爷说的条条是道,不由暗暗点头。

没想到阎小莹如此心细,早已帮我料理一切。

交谈完毕,二爷进屋子内吃过早餐,休息十几分钟后,铜锣鼓声再次响起。

这时,我发现有人登山上来,估计是听到鼓声,上来看热闹的。

我心中嘀咕,大过年的不去寻访亲戚,怎么就这么有空上山来凑热闹?难道不知道沾染丧事最是晦气吗?

当然……不是所有丧事都是哀怨冲天的。

这其中也颇有讲究,如果死者是年轻人,或是枉死、冤死、发生意外而死之人,一般人都不会靠近,甚至看到其棺材都觉得晦气。

但若死者是年龄枯尽,寿终正寝的老人,则不同。对于死者亲属来说,这是喜事,白喜事。

这样的白喜事,丧礼会变成摆喜酒,前来吊唁之人络绎不绝,棺材堂前,众人欢声笑语。因为那些人相信,寿终正寝的老人丧礼是喜丧,前往吊唁的人都能得到保佑。

这种事,亲邻甚至会拖家带口去观礼,争抢死者亲属派发的糯米糕。

这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人的一生,意外实在是太多了,真正能寿终正寝的人,寥寥无几,所以这样的白喜事非常少见。

我一边想着,上山的人已经来近,我看他们的身影颇为眼熟,搓眼细看,整个人不禁一怔。

我虽然预料到有人会上山来,但却怎么也想不到来的居然是自己的老妈还有小雅。

我快步迎了上去,远远的,小雅便跑过来,一下子抱住我的双腿,炫耀似的从衣兜内拿出一叠厚厚的红包道:“天衍哥哥,你看,我过年收到了好多好多的红包,嘻嘻!”

“真好!哥哥也给你准备了红包,只是最近太忙,没有时间回家去。”

我摸了摸小雅的小脑袋,从衣兜内掏出两个红包递给小雅,一个是过年红包,一个是举办丧礼准备的红包。

凡举行丧礼,对于来吊唁或帮忙的人,死者亲属都会准备好小红包派发给他们,予意顺顺利利,一帆风顺。

“妈,你怎么有空上山来了?”

我将小雅抱起,一边将红包递过去,一边开口问道。

老妈接过红包放入衣兜内,盯着堤坝上搭建的灵棚道:“昨晚我听到鼓声从山上传下来,一晚担忧睡不着,所以上山来看看,这是谁家在举办丧礼?”

“说起来话长……”

我将所发生之事跟她解释了一遍,当然不敢把黎国风的死状告诉他,只说他是不慎跌落水库中溺死的,还有这场丧礼所有的花费都是我出的,这一点我也不敢说。

不然若是让我妈知道,说不定会直接跟黎国风的父母在灵棚内吵起来。

“真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妈叹了一口气,随后沉着脸道:“当初你要是听我说,不守着这座大山,安安分分拿着老头子留下来的钱在镇子上做生意,就不会发生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

我见老妈又要开始絮叨,不由一阵头大,打断她道:“妈!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况且静梅在山上,我哪里也不会去。”

此时,老肥和阎小莹还有林淼三人闻讯走了出来和我妈打招呼。

聊了一阵,二爷过来找我们说:“开始告庙了,你们准备准备!”

所谓告庙,也就是到村子的庙宇告知神明,死去的人是什么名字,是什么时候死的。说白了就是办入住手续,入住阴间的手续。

每一座村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庙宇和敬仰的神灵,但是黎崇的村子离此地颇远,法事在天堂山举行,我们不可能举着灵幡,还捧着有死者神主牌位下山游行,到他们所属的村子中去。

所以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我们只需绕着水库走一圈,中途放下纸船,祷告天地便可。

所幸黎崇没有告知亲戚,只有两张我买回来的灵幡,还有一张红布主幡,我们几个人足够了,不然他那些亲戚若一人带来一张黑布灵幡,我们还真找不到人手来举灵幡。

举幡游行之前,我让老妈带着小雅下山去,这两天我都很忙,到时候空下来再下山探望她们。

老妈欲言又止,但看到我确实很忙,只好无奈叹气,领着小雅下山去了。

黎崇手捧着儿子的神主牌位,妻子为其撑着一把黑伞,我托着黎国风的照片跟在后面,后面老肥撑着红布主幡,阎小莹还有林淼各有一张灵幡撑着。

虽有十几名喃么佬撑场面,但看起来还是相当的寒酸。

若是人手充足,真正公开举办丧礼,游行告庙,举灵幡的人会排成一条长龙,远远看去,黑色帆布在半空飘荡,伴随着死人鼓声和哭声,恍如一支幽灵队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