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驱魔信条 > 第八百四十五章 两国撤退

驱魔信条 第八百四十五章 两国撤退

作者:枫沉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王毫不在意蜀王眼中的杀意,他与蜀王斗到如今甚至蜀王小人的心性,表面仁义道德实则阴险狡诈,用伪善形容他都不足以。

魏王自知自己一生虽多疑,但做事却光阴磊落,他对得起手下的任何一个将军谋士,他深知用人不疑的道理,他多疑的只是那些人都是他不信任之辈,亦或是那种摇摆不定之辈,如许褚荀彧这些人,他百分百信任,深知许褚多次作出出格之事他都能容忍。

而蜀王真正信任的就只有他的两个义弟,但他却处处欺骗二人,而他的两个义弟却始终对他忠心耿耿,在魏王看来,他所喜之人关羽,就是处处被蜀王欺骗,他曾多次留关羽在自己账下效力,但关羽却对这个大哥深信不疑忠义无双。

三王各怀心思,大殿中的道门掌门岂能不知,但眼下的形式过于恶劣,扬州鼎已经开始溢散出怨气,封印被冲破是早晚的事情,道门并没有独立处理此事的实力,还需要借助三王的力量才行。

张天师把三人的对话听在耳中看在眼里,他对于三王也有着自己的认知,道门搜集情报的能力并不比任何势力差,三王的秉性可以说在做的各位也有判断。

张天师也不废话,直接把手书拿出来让弟子递给三王观看。

三王一次看过,脸上均露出凝重之色,到了他们这个位置,九鼎之事已经不在是秘密,虽然无缘得一见,但对九鼎的向往从古自今没有一个帝王缺少过,能够得到镇国神器的认可可要比什么传国玉玺强太多了,传国玉玺是真实存在的,是李斯以和氏璧雕刻而成,与华夏九鼎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

“张天师,这手书之中所写可否真实?”

魏王率先开口问道,生性多疑的他自然会提出质疑,毕竟这九鼎怨气爆发可不是小事,当真是关乎天下生灵的大事。

“哼!张天师亲自验看过的手书还能有假?”

蜀王冷哼一声,他对着手书的真假也有所质疑,此时反问魏王只不过是想卖个乖而已。

魏王压根就没有理会蜀王,而是直视首座之上的张天师。

张天师点点头:“已经核实过,此事千真万确,并且据道门弟子传讯,魏王麾下张辽将军与吴王麾下甘宁将军在对战时均受到了怨气的侵蚀,营中士卒不少都已陷入疯狂,我道门弟子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两军军营之中。”

魏王和吴王一听张天师的话立即皱眉,两国正在合肥开战,战情一直焦灼不下,如今怨气侵蚀之下两军之中还能几人完好,身为大王的他们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旁的蜀王在那一脸的幸灾乐祸,他听了麾下军师诸葛孔阴的计策并没有直接出兵相助吴王,孙刘联盟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利益联系罢了。

吴王自然知道蜀王并没有出兵,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一支不怎么样的军队装模作样的协助罢了。

“张天师,既然合肥之地已经被九鼎怨气侵蚀,那我吴国愿意与魏国停火,全力协助九鼎封印之事。”

吴王权衡了一下,眼下合肥的战场焦灼不下,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倒不如趁此机会撤军,重新制定作战方案从长计议。

张天师点点头,看向了中间的魏王,吴王已经答应撤退,这正是魏国的好机会,趁此机会说不定合肥就能够一举拿下,只是不知道魏王此时会如何抉择,是趁此机会一句吞并合肥,还是就此偃旗息鼓再做打算。

魏王沉吟了片刻,看向身旁与自己儿子一般年纪的吴王:“生子当如孙仲谋啊,吴国有此国主实乃幸事,也是我魏国的不幸啊,既然吴王撤军,我在不撤退就显得卑鄙了,魏国也会撤军,同时协助道门调查九鼎一事。”

魏王最终还是选择了撤军,对吴王的评价再一次提高,同时他想起了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一个看似忠厚实则阴狠,一个才情无双,但却优柔寡断毫无决断,另外那个虽然聪慧无双,但却年仅五岁。

想到此处,魏王不禁想起了自己已经过世的长子,在所有的子嗣中,只有这个长子和自己最为相像,也最适合继承他未竟之大业,可惜却战死沙场,对于这个儿子的死,在魏王心中始终是个解不开的结。

见到魏国和吴国如此简单的就撤了兵,蜀王一阵错愕,他本想着魏国和吴国两军交战,鹬蚌相争到最后蜀国这个渔翁得利,可谁想到两国就这么撤退了,随即他的双眼不禁一亮,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魏国吴国两军撤退,自己正好可以挺军进驻合肥,这白捡来的城池谁不想要,当下心中开始琢磨如何让合肥落入自己的掌中。

只是在坐的各位没一个傻子,魏国和吴国撤退,也并不意味着蜀国就能乘虚而入,搞不好魏国和吴国也有伏兵,只要蜀国胆敢踏入合肥一步,就会受到魏国和吴国的双方夹击。

张天师自然也知道蜀王如何想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只不过现在有个比三国交战更加严峻的事情出现,张天师自然不会看着蜀国这个时候出来搞事情。

“蜀王,魏王和吴王已经均已表态,只差蜀王您了。”

张天师看着蜀王眼睛滴溜乱转的样子,当下出言提醒道。

蜀王这才回过神来,殿中之人全都看着自己,于是轻咳一声说道:“咳!这件事情我蜀国自当全力相助。”

话虽这么说,但蜀王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打算在调查九鼎怨气一事的同时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合肥。

只是他想的好,魏王和吴王岂会让他如愿,身为一国之主谁又能是个傻子呢?

当即,张天师和诸位道门掌门与三王商议了具体的措施,魏王和吴王的大军不动,配合道门调查怨气爆发一事,而蜀王则同样派出大军前往合肥,四方势力共同调查这怨气爆发一事。

可谁又想得到事态在三天之后突然变得严重起来。

三王在离开龙虎山后立即传书于麾下的谋士,把事情说的清楚阴白,同时魏王和吴王各自给合肥的张辽和甘宁传书,让两军按兵不动,配合道门弟子调查,待他们亲自前去在做定夺。。

蜀王则是一封书信传回了蜀国,传到了诸葛孔阴的手中,把自己打算拿下合肥的计划写的详详细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