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79章 线性代数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79章 线性代数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6月28日,B级基地完工,来自系统神秘力量的工程队验收后就消失了,留下派过来的工程师接收和进行小部分改造。

7月22日,已经有100多名原C级基地员工和同等数量的新招募学徒进入岗位,将部分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当林炬抵达的时候,去年年末看到的荒地已经全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厂房占地5000亩、设施完备、还带有两条跑道的巨型航空航天制造基地。

就算是把合作高校能挖的人都弄过来干活,目前B级基地的人手也达不到300,需要拼命扩张。

现在运转起来的部分只有发动机实验部的高空试车台、一条总装线和碳化硅芯片自动生产线,预计在下个月将25%以上的设备机器开动起来。

林炬有一种蛇吞象吃不下的错觉,因为只要将这个基地的全部生产力量发动,新远二号这种重型运载火箭可以同时生产四枚,制造周期50天,平均不到半個月一枚。

按照厂内指示标找到巨大而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林炬发现这里已然在进行工作了。

一台小涵道比,一看就是XW-9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进气口接在模拟高空高速气流的风洞上,尾部的喷口收敛,喷出长长的蓝色尾焰。

XW-9对比它的原用途WCR-9组合发动机的喷气部分改动很小,所以在林炬从试验台看到的测试数据中,表现也完全符合预期。

为了适配高空高速环境,XW-9的涵道比只有惊人的0.29,连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涵道比都在0.34左右。

即使是这样的小涵道比,XW-9还是做到了加力状态下最大可输出14.4吨推力的程度,虽然在世界上不算最高,但这个小体积和适配高速的优势是绝无仅有的。

当飞行器在28000米以上飞行时,推力不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而是气动阻力和稀薄的空气导致发动机容易喘振、输出动力下降乃至停车的风险。

XW-9最佳应用对象就是长时间飞高空高速的飞机,比如超音速客机、超音速轰炸机或者中型截击机。

至于加大涵道比增强不加力推力的XW-10改动的地方就太多了,现在还在设计阶段,等团队熟悉了XW-9再说吧。

离开航空部,林炬继续在基地里转起来,当到达跑道上的时候看到了停机坪上一排与建筑很不和谐的东西:

一排由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棉花联合收割机、圆白菜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等多种大型农用机械组成的队伍整齐停放在停机坪上。

看到那里有自家员工,林炬连忙驱车过去,询问是怎么回事。

“老板,原来拖拉机厂升级改造前还积压了不少农机和配件,后来就露天堆着没人管,然后我们将这些农机修复,配件组装起来凑齐了差不多十台,那边地方小就运过来了。”

“我们还要这些破烂干什么?你们是哪个部?”

林炬一头雾水,结果一问这些居然是与新安一起搞XW151智能驾驶系统的人,而他们看到农机竟然想顺便做一做智能农机。

别看拖拉机和汽车工作的场地天差地别,但做智能无人化的农机比汽车简单多了,最大的场地变化和基站问题都容易得多,算是一个不重要的分支。

或许是为了怀念从前,林炬还爬上去试了一辆轮式拖拉机,然后就抓着用火箭钛合金边角料加工的档把和内饰一阵无语。

算了算了,有钱就任性造吧。

……

23日早上10点,进步号的第二次太空直播,第一次授课正式开播。

华国上一次太空授课是2013年的天宫一号任务,全国有8万多所学校,近6000万中小学生观看,引起了巨大反响。

这次虽然也有很大反响,但并远没有6000万学生的壮观场面。

因为周瑞在讲的是数学……线性代数。

昨天的直播是老少皆宜的太空小实验,喝在空中漂浮的水球,观察失重状况下的旋转陀螺,以及展示太空中刚破土的豆芽等。

有校园直播,但还是只有与蜀川教育厅合作的大部分中小学合作,效果还是很不错。

第二天的时候就是面向全部高校的网络直播了,周瑞本来想讲老本行传感器的,结果昨天晚上听说系里线代挂了一大片,便决定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唤醒大家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地面中心表示无所谓,反正他们又不是国家航天局,航天员行动没什么条条框框。

于是在南机院以及众多高校看到直播画面后,就看到一脸慈祥的周瑞带着三人组先完成自我介绍,然后邓磊和赵晓文一起抓住一块白板,撑在了周瑞后面。

周瑞拿起笔,写下了“第一讲”三个字: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的太空授课内容是:线性代数第一讲,行列式。

行列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

“咳,咳咳咳!”

无数个电脑屏幕前,刚刚受过数学折磨的学子感觉呼吸骤停,眼前发黑。

在开播前,所有人都觉得太空直播是有趣的,肯定会看到很多新奇的实验和独特的物理现象,结果内容就是:

漂浮的高校老师横着身子,讲着线性代数的同时还要晃来晃去,不时在舱壁上撑一下?

怎么有种老电视机无信号的图标全屏游荡的感觉?

虽然直播内容让无数人听了昏昏欲睡,但在太空授课的BUFF加持下缺很少愿意不看,硬是看完了两个小时一刻不停的线代直播课。

当周瑞结束直播,从地面的反馈得知观看人数没怎么变化的时候心里倒是很高兴,深感自己教学方式新颖卓有成效。

“小赵,不如明天的直播就还是讲课吧,你来讲第二章,后面的我不太熟。”

“周老师,这不太好吧?”

“你要相信老教师的经验!来我们赶紧把实验做完,有几个培养基好像有点问题,睡觉前多留点时间备备课,看看这些年,学生的质量是一届不如一届了,这样下去还怎么为国做贡献?”

“哎……既然如此,也好如此了。”

“……”

指令长邓磊对两个人商量如何迫害大学生的脆弱心灵毫无兴趣,只是飘到机头前部的舷窗前,拿起摄像机不停地拍摄星空和地球的照片。

本次任务没有出舱环节,但舱外航天服却是准备好了的,下一次驾驶团结号就能够出舱了。

到那时,才是真正体会到被黑暗所包裹,悬浮于太空之中的神奇感受:这是已经出舱过的航天员告诉他的。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直播中的一张截图已经开始在外网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在油管上搜索关键词华国太空课,现在排名第一的视频播放了400多万,才发布了不到7个小时。

封面最让人捧腹,周瑞和赵晓文一下一右围绕着白板,上面是全球大学生都痛苦的线性代数,指令长邓磊手持塑封红茶,默默躲在驾驶室观察星空。

封面的标题是:“有史以来最无趣的太空课。”

2013年的太空授课不光是在华国引起了轰动,在外网的航天板块也是兴起了一大片的“拆哪、拆哪、拆哪”。

虽然无论是阿美还是前联盟都在几十年前把人送上太空,直播过第一次太空行走、搞过大型空间站,但受限于当时的世界还没有互联网,电视的转播质量也不佳,给新生代的映像并不深刻。

所以反而华国的航天事业很受关注,而且2015年的墙还没有那么严厉,交流还是不少的。

林炬火箭发射后没事就喜欢翻翻油管和小蓝鸟,看看这些老外有什么看法。

“航天飞机是不可靠的,加甘扬计划将会在明年实施,我们的飞船不仅更先进,还会承接ISS的宇航员运输任务。”

这是林炬看到的第一个高赞评论,仔细一看,是印度,那没事了。

加甘扬计划70年代就提出实施,等到林炬穿越前整整50年了影子都没有,说明年实施就跟轰20明天飞一样,都是错觉。

再看下一个:

“粗悪な华国製です,H2Aはより強力です(低劣的华国山寨品,不如强大H2A火箭)”

嗯,看来是福岛海鲜吃多了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鬼子,2013年到现在核废水已经足以让生物产生变异了。

不对,现在核污水还没有往海里排。

林炬将阻止核污水排放记到备忘录,决定以后想想办法阻止以下,要是外务省敢说往海里排就火箭发射失败往东坠落。

“H1抄襲了阿美的航天飛機!進步號是奮進號拙劣的仿製品,是用山寨部件製造的山寨品!”

“雄風飛彈不是天下第一了,大陸企業都比我們強”

“爱来自坦桑尼亚,华国能把非洲航天员送上太空吗?”

“偷窃了前联盟技术,***”

“我一点都不想看数学,为什么没有蚕吐丝?”

剩下的评论大多都是群魔乱舞,少部分有趣一些,其实油管上林炬很多不需要翻译都能看懂,这类视频下繁体字评论才是最多的,偏偏又是最没意思的。

再去看看小蓝鸟,马一龙的最新动态下面第一条就是嘲讽他的龙飞船,林炬想了想给马一龙点个赞,用小号英语评论:

“加油,龙飞船比H1更棒,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几个小时候,林炬再次登陆小蓝鸟居然发现马一龙给他回复了,一句简单的谢谢和表情包。

截图,保存到以后,等跟老马八角笼决斗的时候拿出来让他笑场脱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