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704章 LARS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704章 LARS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警惕重蹈联盟经济不平衡覆辙?”

林炬将杨仲凯发回来的第一场会议纪要总结在手中翻来翻去,没想到那些研究员会先给出这样的警告。

“警惕……是很有必要的。”

与林炬的好奇不同,叶长思对于这份报告倒是相当重视:

“我们确实掌握了相当多的超前技术,但它们距离影响普通人的生活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转化期。

一方面这些应用先进技术要消耗巨量资源,一方面它们又不能提高我们的基础,就好像一个头重脚轻的巨人,是走不远的。

尤其是以后还要备战……那将是天量的资源投入,原本参与社会流通的资源都变成了冰冷的航天器和战舰,长久来看就是畸形的发展。”

“可我们别无选择,再说社会生产力也是可以提升的。”

林炬眼睛瞟了一眼不远处基地厂房,显然是在指OGAS系统。

所谓的不平衡,就是原本供养普通人生活的资源被挪用导致不足,但只要生产力足够大就完全可以缓解。

这套系统的提出是为了月球未来的建设需要,未来月球开矿后,需要一个强大且高度自动化的化工-钢铁生产联合体,用于精炼金属。

可别忘记基地的OGAS是抄袭联盟的构想,仅仅只管理了一家企业,真正的OGAS是要实现全国自动化指令控制。

LARS是Lunar automatic command release system的缩写,也就是月球全自动指令发布系统的意思,一般用LARS简称。

有了钢铁、化工、机械加工的基础,就代表着一个小而完备的工业基地,能够支持开展大规模的月球聚居地乃至城市群建设,又创造了大量需求。

而这套系统的基础就来自基地的OGAS,规模更小但覆盖领域更广,复杂程度还需要上升一个数量级。

OGAS、AI、机器人、数控加工,组合起来将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这是全面开发月球资源的正确道路,先集中精力建造可以就地取材的基地,再一步步自我繁殖扩张。

然而第一個过程也是极为艰辛的,要么就是控制支出但进度迟缓。

不要那么夸张,只把有限的一条重工业-航天工业产业链纳入OGAS控制,也能极大释放出人力资源,大大提升效率。

而围绕这个联合体还应该建造一系列的零部件、总装机器工厂,用于制造月球所需的机械、车辆、生活物资等等。

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把机器人扔上去自己拼命干活,同时还生产新机器人,人类只要坐收其成即可,美妙而轻松。

然而叶长思还是摇头:

“这里不是月球,OGAS一旦真正应用需要的是一条完整产业链的配合,影响太大了……还是先把玉树基地的那一套LARS搞好吧。”

LARS由此应运而生,它的目标是在完成矿场-冶炼步骤后,通过大量灵活机器人以及AI界入,由计算机控制机器、生产机器,尽可能利用月球资源完成殖民地建设。

LARS的想法从年初开始有了雏形,但一直得到了林炬的大力支持,因为他认为LARS如果实践成功,不仅在外太空有意义,在地球上更有意义。

毕竟这玩意会让人总想起科幻里的机器人供养人类,生产力更是指数级暴涨,只是现在看起来还有很远的距离。

就连LARS在叶长思看来也十分困难,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依然是谢廖夫,他不仅想要做到上面那些,甚至追求全无人自动化,简直是个疯子。

那可是一个完整工业链条的自动化过程,在技术协调上的要求实在是过高。

解决生产资料有限的问题过于复杂,林炬和叶长思稍稍深入就感到头疼,果断选择了放弃。

林炬返回基地一是为了继续关注月球的开发进度,二是避开来访的阿美使团,避免与他们产生任何接触。

与大卫和罗伯特的交涉结果会同时发给太空战略研究会,既然他们没有提,显然是交流还在进行中。

……

月球,玉树基地。

在地球悄悄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天幕-4的宇航员们依然在忠实地执行任务。

6月对于他们来说极其忙碌,作为两次爆破中间夹着的时间,各种计划和任务都堆砌在了一起。

除了往回送上次核爆的样本与资料,还有就是接收补给,以及——安装足足3个生活舱段。

此前只有四名宇航员蜗居在两个居住舱内,而5月过后的航发委再接再厉,将剩余6个舱段中的一半都送了过来。

1个服务舱、1个种植舱,1个过渡/设备舱,三个20吨重的舱段被3枚新远二号送到了乌兔空间站附近,由九章号完成燃料补充后带下去,顺便还有多达40吨的补给——包括5枚氢弹在内。

顶着6月的尾巴,4名常驻宇航员以及4名载荷专家拼命工作才将新增舱段安装到位,然后又不得不马上开始整理新到的补给。

才刚刚将四枚氢弹以及其他急用的设备妥善分出来,四名外国考察队员就都有些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在邓磊的建议下很顺利地接受前往矿场探查的任务,坐上两辆T7月球车就向几百公里外进发。

目睹四名老外的离去,邓磊眼光闪烁,回头就看到付向杰已经靠着舱壁坐了下来,眼神中透露着疲惫。

地面的任务安排太紧了,即使实际每名宇航员的日工作时间都没有8个小时,但强度还是高于地球太多,对身心都是严峻考验。

邓磊只是轻轻安慰了几句,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随着玉树基地5个舱段落地,很快常驻宇航员就要增加到8人的规模,比起现在好得多。

当然这么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机器人参与,对于“14”的事故调查已经结束,排除了其他机器人出现同样故障的风险,但由于外国专家的存在不得不选择保密。

邓磊用干活的办法悄无声息地将这些老外们暂时支开,但却并不是为了偷偷使用机器人。

确认两辆月球车走远以后,他和李磊一起靠近储物柜,打开了一个跟随最新批次补给送上来的小箱子。

箱子有锁,上面标识是‘邓磊的私人物品’,然而两人却是同时将大拇指按在指纹锁上,才听到“咔哒”一声轻响。

打开箱子的一瞬间涌出一股白雾,散去后露出了10支近乎透明,带着些许蓝色的针剂,一次性注射器侧面只有简单的数字记号:

“304”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