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668章 恐惧天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668章 恐惧天空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角大楼,第十三办公室。

安东尼站在写字白板旁,正在向重新召集的前NX17追踪小组缕清思路。

“……根据我们从数据库里查到的最新数据,有80%以上可能性能够确定,NX17就在同步轨道上,这说明什么?

NX17是有动力的,假设他们没有给NX17提供更多补给,NX17就是依靠自身动力进行的升轨,说明它燃料充足、技术先进,用途神秘。

那么,是什么东西才会需要升轨降轨,又出于什么目的?”

安东尼的目光扫过正做着笔记的小组成员,他们大多也捏着下巴开始思考,时不时互相交流几句。

过了一会儿,有人发出了声音:

“既然是秘密,又在地球范围内,说明肯定是针对地球使用的东西,我猜测是一件武器,某种极其危险的武器。

也许是大号的武装卫星,向地面投掷动能武器或者核弹,对重要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安东尼看过去的是一个年纪稍大些的拉美裔,他立即得到了安东尼的示意,站起来向着其他同事们继续解释:

“虽然我们早就证实‘上帝之杖’之类的动能武器得不偿失,但并非毫无用处。

导弹从地面发射是很容易被侦测到的,巨大的热辐射就跟太阳一样显眼,但如果从太空释放,常规的侦察卫星根本无法监测,这就导致防御的范围被限制在了末端。

一根一百公斤的动能杆,也足够杀死总统府草坪上的所有人,核弹也是同理。”

安东尼点点头不做评价,只是让他坐下,然后立即又有人站了起来:

“我不认同,这样的武器根本就没有意义,真需要动用它们的时候,谁还会在乎这一点点隐蔽性?

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那目标未免也太明显了些!”

第二个人的话获得了大多数的赞同,显然大家都觉得是另有目的。

“还有人吗,还有人有想法吗?”

安东尼继续搜寻着,然后有一只干瘦的手举了起来。

那是一个看上去约有六十多岁的老人,经典的德州白人长相,看得出年轻的手很是魁梧,眼睛中一直带着淡淡的骄傲。

他叫鲁尔,是空军情报室的老人,本来已经在退休边缘,但因为之前卷入了NX17调查又来到了这里。

鲁尔站起来,轻蔑地朝着那些迷茫的组员嗤笑:

“你们这些傻孩子,难道就没有往别的方向想一想吗?

看看他们,他们在学习联盟,那个什么NX17不是什么大杀伤力的秘密武器,相反,它是一把伞。”

安东尼眼前一亮,立即来了兴趣:

“什么伞?抵御什么?”

“一把针对导弹的伞,为它们在核威慑中建立压倒性优势的屏障,我想你们中应该还有人记得‘极光’。”

大多数年轻的组员都还在思索什么是“激光”,但四十岁以上的少数几个人却是突然激动起来,大喊道:

“斯泰基-DM,对的,就是它!”

“该死,早该想到它的,那才是真正要命的东西!”

“他们得到了联盟遗产,我们早该知道!”

“……”

围绕着几个知情者立即热闹起来,安东尼虽然年轻,却难得仔细研究过联盟的装备史,终于想起了“极光”是什么。

在新远三号以前,世界第一运载火箭“能源号”除了运载航天飞机,没多少人知道它首飞时搭载的斯泰基-DM型试验船“极光”号。

足足105吨重的激光卫星,堪称联盟的终极黑科技,即使是资深装备专家,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名字上。

哪怕是联盟解体后如此混乱,可“极光”却依旧没有泄露,至今依然深藏在某个秘密实验室里,等待露西亚有一天能够重启它的研究。

是了,也只有这种东西值得如此保密,不惜配备强大的核反应堆了。

安东尼几乎已经能断定,但还是反问鲁尔:

“去年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是证据不足吗?”

“那个时候我自觉不太可能,因为它太小了只有20吨,‘极光’有100吨重。

可是在了解到最新资料后我明白了,从近地轨道到同步轨道三万多公里,能跨越这个距离依然保持威力的只有激光,所以它必须是‘斯泰基-DM’类似的东西。

技术迭代太快了,激光器在缩小,反应堆在进步,20吨也不是不可能做到。”

等鲁尔解释完,大多数人才了解到“极光”是什么东西,试图将两者关联。

“等等,那岂不是说我们非常危险!”

有人反应了过来,惊恐地说道:

“NX17一年前就发射了,他们已经进行了足足一整年的试验!

这期间他们发现了多少缺陷,进行了多少改进,是不是在开发后续更大、更强力像‘极光’一样的东西?!

而我们完全没有准备,落后了至少三年、不五年!

如果他们发射足够多的激光卫星,全世界的核弹都将失去作用。”

这一结论过于耸人听闻,以至于大家竟然安静了下来不敢说话。

“不……这么多的大型卫星很难发射……”

“别忘了XAP,他们完全有能力一年发射10个以上100吨的激光卫星,发射火箭对他们像喝水一样简单。”

安东尼的眼睛与众人依次交汇,思路飞速运转。

他有预感,恐怕这最不愿意相信的结果就是真相了。

……

“安东尼上校,伱能为你的话负责吗?”

一天后,大卫·乌丝诺见到了彻夜未睡、眼睛通红的安东尼。

“我确定,至少有95%的把握。”

“这么高?”

大卫眉毛皱地很深,一个资深情报人员说95%把握,这可很不寻常。

“没错,甚至可以说是100%,因为我还找到了其他的佐证资料。”

安东尼在得出结论后没有立即报告,花了一整晚时间重新翻阅有关资料,尤其是NX17的几个关键时间点,然后发现了一件看似寻常的事件:

2017年3月2日,NX17升空后不到一周,一架编号“2231”的无人测试高速喷气教练机坠毁。

这件事纯粹是他通过网页搜索,筛选NX17发射后一个月新闻时找出来的,根据当时的新闻,“2231”飞机坠毁原因是超出最大飞行速度导致局部高温,蒙皮变形造成的失控解体。

看上去完全就是一次寻常的航空事故,但在看谁都是疑点的安东尼逐字逐句的反复阅读下,感觉莫名熟悉的同时心中萌生出了好几个问题:

为什么一架喷气教练机要做高速测试?

为什么一架喷气教练机要无人试飞,仅仅是因为“换新发动机”就小心成这样?

为什么它恰好就在NX17升空一周后坠毁,而XAP之后再也没有进行过类似实验?

安东尼琢磨了很久,然后看着当时新闻网页上的残骸照片渐渐扭曲移动,组成了两个单词:

target drones(靶机)

一架好端端的有人飞机进行无人改造,空军只有在需要拟真靶机时会这样做,怪不得有种熟悉感。

如果“2231”是靶机,那是什么击落了这架靶机?

深夜伏在窗边办公桌的安东尼突然被晚风一吹,看向了谧静的夜空。

他仿佛看到了黑暗的天空中泛起一朵极亮的绿光,精准地命中了抬头望天的自己,炽热的高温瞬间点燃了他的衣服和头发,紧接着激光穿透了皮肉,脂肪也开始劈里啪啦地燃烧,他的身体像火化一样燃成一团熊熊烈火,在痛苦的挣扎中缩成一团,最后只剩下一堆零散、烧得发白的骨头和一点指甲。

安东尼当时立即关上了窗子,抓起沙发上午间小憩的毯子将自己盖得严严实实,像是吸血鬼一样躲避着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惨白月光,一直冲进了最底层的十三办公室驻地,被冰冷的混凝土包围时才感觉稍微好一些。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在疲惫中睡去,醒来后那种对天空的恐惧终于消散了不少,但还是像避开蛇蝎一样本能厌恶天空,只有在躲在建筑物的阴影中才能获得不少安全感。

他很庆幸大卫的办公室是在地下,如果是空军情报室局长那个被大面落地窗覆盖的办公室,安东尼恐怕都很难在那里坐着。

大卫乌丝诺听完了关于“2231”失事的分析后一言不发,也忍不住抬头看向天花板,仿佛透过了地表,透过了壮观的六角大楼,直达能够俯瞰地球全貌的同步轨道。

寡人勤政,寡人明主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