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646章 代号210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646章 代号210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2月14日,玉树一号基地。

月球是一颗孤独的星球,它的颜色总是一种单调的灰白,从来不像地球一样有四季变换,也看不到自然界缤纷多彩的颜色交替。

它的内部已经冷却得差不多,所以也没有活跃的岩浆去推动地壳运动。

一亿年前的沙砾,一亿年后还在这里,除非陨石的碰撞让它产生了些许位移。

但那些偶然的天外来客,除了增加些许微不足道的伤疤外毫无意义,只不过是数十亿年中聊胜于无的插曲。

从原始人类看到月亮的第一天,再到数次登月行动,月球其实还是没变。

即使地球上有十几万人热火朝天,它上面同时活动的人类数量从来没超过10人,总计被造访的次数也未超过100次。

相比于它漫长的历史,人类只是极其短暂地轻轻触摸了几下,然后就不得不匆匆离开,因为每一次触碰都需要消耗难以想象的资源。

千挑万选被送上去的精英,看到荒芜的灰白荒漠时也会被孤独所包围,有限的同伴一消失在视野中,就只有空洞的无线电能维持脆弱的联系。

如果要问这一天以前所有登上过月球的人一句:他们是否在这里曾获得过归属感,得到的大概是淡然的摇头,又或者是发瘆的笑声。

在这片只有单调的亮光与黑暗太空的世界,就连月岩都会庆幸自己被选中带到地球,然后接受几亿年中从未如此多的生命体关注。

但如果今天有外星人能够站在库姆撞击坑外南部约3.5公里处,寻找一处稍微隆起的山丘,可能就将产生一种在地球上的错觉。

现在这里已经进入了深邃的月夜,在月昼时被加热到近两百度的沙石又急速冷却到了零下上百度,也不再像月昼时发出模糊的微光,而是完全与星空背景的黑色完全融为一体。

如果没有光照或者夜视设备,人眼完全无法在彻底的黑暗中提供任何有效指引。

但现在的观察者不同,它可以看到在茫茫黑夜中有一个发出极亮冷光的灯塔,强烈的光照不仅照耀了它的支撑物,还覆盖了数百米范围的地面。

高亮的白光告诉观察者这里是一片地势较低的平原,而真正赋予其生活意义的,则是不远处的长条形白色建筑。

它由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条形部分组成,结合在一起后长度达到28米,高度5米,宽度7米,提供了150平方米活动面积和6个独立舱室。

在两个居住舱的中间,各有一個发出明黄色光芒的大面积方形区域,其亮度不时变暗,仿佛内部光源被什么所遮挡。

而如果靠近一些,就能发现那其实是两扇1米*1米的大面积舷窗,整体成型无拼接,舷窗内部正对的就是一张方形桌子,上面堆满了各种零碎杂物,丝毫没有宇航该有的严谨,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

其内部活动的人影被顶部的黄色灯光照出影子,投影到舷窗外的荒凉世界上。

假如忽略掉其周围那些不和谐的惨白月壤,这里看上去更像是偏远山区中的一户人家,无月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但老屋中白炽灯发出的亮光却告诉旅客:

进入这里,寂静的世界就将被热情填满,那里有温暖的床铺、有煤炉上突突冒气的热水壶,有刚刚做好摆在桌面上的家常菜和黄酒,简陋的墙壁将屋内屋外隔成两个世界。

不管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到来,但只要是地球上的访客,看到灯塔下的组合后都会心生出期待,而这也绝对是月球上最宝贵的期待。

“解冻好啦!”

李伟似乎恢复了在地面休假时面对家人的那种热情,满带笑容地从微波炉中端出被撕开的铝箔容器,用戴着隔热手套的手放在仿木的方桌上。

早就已经等不及的柳鸣也放下擀面杖,抄起一张擀好的饺子皮,然后从李伟端来的一次性加热碗中铲起肉馅放入,单手手指快速灵活地转了一圈,最后一捏就变成了个完美的饺子放在桌子上。

旁边的李伟也不甘示弱,同样熟练地拿起饺子皮,没几下又是一个饺子放在了桌子上。

而在桌子靠窗的一边,邓磊和付向杰看着他们飞快的动作,都有些手足无措的尴尬意思。

李、柳都是东北人,饺子本就是那里的家常食物,会包也会吃。

而邓、付都是南方人,唯一包饺子是在部队时过年活动,虽然也不是完全不会,但质绝对是惨不忍睹。

在他们犹豫是坐观还是去“一展身手”时,柳鸣及时说道:

“晚上还得再来至少三个菜,除了定好的那俩再加个白菜吧,你们去看看还剩多少能做个啥?”

“饺子不是主食吗?”

付向杰还傻傻地问了一句,但马上被邓磊拉走及时远离了两人的笑声,然后开始清点剩下的新鲜补给。

现在是四人再临月球的第15天,他们正在做的是准备一顿丰盛且热闹的晚餐。

经过了持续半个月的努力,以及在多台机器人的大力协助下,他们终于在除夕夜前完成了营地建设,安装并调试好了两个居住舱。

这期间他们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甚至因为与核电车供电协议匹配错误差点烧毁一个舱室的电路,但好在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

而地面在这之后给他们的第一个指示是:

尽量利用已有物资,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规格不低于四菜一汤(至少两个菜现做)。

除此以外从2月15日除夕开始放假,2月18日初三恢复工作。

嗯,抠门的联合矿业甚至没有按法规放完春节7天假期,只允许了三天休息,不过保证其余四天按加班计算,给予法定三倍工资以及额外出差补贴。

三天假期内宇航员日程自由安排,可以呼呼睡觉打游戏放松,也能开着月球车活动(不算公车私用)。

但最让人感到安心的还是晚餐任务,四名宇航员第一次在38万公里的月球产生了归属感。

虽然第一批只送来了两个舱室,但依然极大丰富了宇航员的生活,例如:

自由厨房(一个封闭式的自动炒菜机,可烹制多种热菜,以及一个多功能电饭煲);

独立卫浴(两个,干湿不分离,但洗浴需要等待采矿无人车队提供的干净水源);

立体种植园(像书柜一样的几排架子,可以种很多植物);

娱乐休闲(游戏房,可玩游戏、打台球或者看电影);

……

但对于正式在月球上“落户”的四人来说,最重要的物件可能是每个舱室都有一面大面积的整体舷窗。

它将荒芜的外界与内部之间产生了微弱却斩不断的联系,更有了一种安心的感觉。

休假前的最后一餐用去了他们差不多3个小时,这是四人执行任务以来最难得的一次,花费随时都在消耗金钱的大量宝贵时间为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最后摆在桌子上的是一大盘饺子、一盆白菜煨豆腐,一只预制的烧鸡以及预制梅菜扣肉,最后是一盆简单又好好喝的紫菜蛋花汤,直接用开水冲泡固体浓缩块就行。

五道菜分别盛好放在桌子上,这是宇航员们第一次在执行任务时,能像地面上一样进餐。

“哔哔……滋……这里是京城,我是佘兴杰,天幕三号成员组,请报告你们的任务完成情况。”

邓磊:“报告指挥中心,任务圆满完成,就是白菜煨豆腐时间久了,白菜有些焦了!”

“指挥中心明白,是炒菜机程序问题还是食材问题?”

“报告,是我们放肉太迟,不得已延长加热时间。”

“了解,请下次注意。

祝贺你们,你们将代表华国人度过第一个月球年。”

在一本正经地确认任务完成情况后,佘院士才说出了此次联络的目的:

“全体整理着装,马上将会与首长进行时长5分钟的视频连线会议,视频会向全国播出,可以先吃点垫肚子,但不要太明显,完毕。”

李伟:“……”

邓磊:“是,保证完成任务!”

……

“玉树一号基地一期建设工程结束。”

“人类首个月球常驻科考站建造完成,并将首次在月球上度过新年。”

“联合矿业宣布月球开发进程已经踏出实质性的一步。”

“航发委:月球冰层挖掘顺利,即将为玉树一号输送第一批纯净水。”

“宇航员首次太空烹饪,馋哭网友。”

“……”

2月15日,除夕。

对于全国大多数人来说,今天已经是2018年春节的开始,各大企业都开始休假。

基地也没有例外,大量中下层员工都已经离开这里,只有小部分项目的还保留人手,但也基本停止了工作。

林炬站在办公楼的最高层,看到的是沿着山间公路绵延的车队。

去年除了各种科研任务以外,基地的最大支出是一口气在基地外最近的镇子建了三个小区,不过实际支出不多,大部分是按照常规地产公司贷款抵押方式完成,建好后还能从员工那里收拢部分资金。

家属区的建设一是保障了员工的住房需求,二是也便于管理,对保密而言也方便得多。

而依托于这些高薪高技术群体,附近的村镇也水涨船高地发展起来,尤其是投入最小的服务业,让这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当地政府甚至开始从命名上“碰瓷”,新修的道路、路灯、路牌等公共设施都向太空靠拢,出现了诸如“登月桥”、“太空路”甚至仿卫星样式的路灯。

叶长思还借着机会与多个本地企业一起开发文创和旅游业,也算是发了笔小财。

看着远处灯火万千的繁荣景象,林炬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许多,不过很快就被前来找他的叶长思拉回了现实。

后者过来的时候手里还揣着个盒子,打开一看是一座奖杯样式的纪念品,水晶雕塑是一棵树的样式。

“看看,航发委送过来的,玉树一号基地纪念,里面还封装了那儿的10克月壤,这个里面还有个小石头。”

林炬认真一看,树状雕塑根部下面还真有细密的一层月壤,应该是天幕三号任务顺便带回来的。

不过他只是拿起来稍微欣赏了下就放到一边,叶长思来找他肯定是有其他事。

果然,叶长思随即就继续开口道:

“激光项目确定下来了,一共有四个子项目:

210工程,研发‘千钧棒一号’激光防御卫星,目标是在250公里轨道能够对起飞、飞行中段、末端的导弹进行拦截,指标是要在1分钟内拦截来自不同方向的三个目标,其余指标没有具体要求;

220工程,研发舰载激光防空系统,总体质量不超过10吨,必须能够让052C、D、055系列驱逐舰、001型航母能够带动,目的是一座激光炮撑起100公里半径的绝对防网,恶劣条件下也要有20公里的攻击范围;

225工程,取代主力舰的传统主炮,总体质量不超过45吨,不但得防空,还要能打500公里轨道以内的卫星;

230工程,研发空载激光武器平台,装机对象是雪鹄,具体战术指标还在研究中,质量不超过8吨且体积有严格要求,成功后想办法开发陆基版给陆军用。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210工程,这个项目我们要什么给什么,其余三个有指标得分给其他单位一些子系统研制任务。”

这些决定并没有超出林炬的意料之外,他没说话点头,然后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预算呢?第一笔5亿已经到账了,210工程能拿到多少经费?”

回应他的是一根向上的手指。

“没有上限?”

“是1000亿!”

叶长思少见的脸黑起来,他都不敢想这样的结果。

“千钧棒一号每一颗采购价不能高于130亿,用800亿采购6枚千钧棒一号发射上去,组成初步的防御网络,剩下200亿用于配套建设和研究。

算上那5亿,今年再追加95亿元研究预算,确认我们开始千钧棒一号建造后,可以支付全款130亿元采购费用。

210工程优先级最高,要求两年时间制造好第一枚,其余几个可以适当延后,但220工程不能2020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