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99章 环星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599章 环星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总统先生,专家们说不行。”

约翰刚刚在办公桌前坐下,沙利文就给他带来了一个极其糟糕的消息。

B61核弹昨天就已经抵达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俄亥俄级核潜艇怀俄明号也已经靠岸等待改装导弹弹头,一切进行的很顺利。

调节当量很方便,一百六十万吨当量也勉强得到了国会的认可。

然而这时候国际原子能机构却提出了反对。

反对的原因是当量太大了,超出管控区设定的安全值130万吨当量约23%。

这并不是说威力太大会破坏管控区的设施——那些可都是能够直接抗住千万吨当量的坚固堡垒,主要还是电磁脉冲问题。

江户离富岛可不算远,直线距离不到250公里,完全在百万吨当量氢弹的覆盖范围内。

上一颗露西亚的125万吨当量本来也应该对江户造成影响,但由于是地底爆炸并未沿着大气扩散那么远,却也造成了30多公里范围内电子设备的大量损毁和宕机。

阿美这颗可是空爆作业,所有的威力都将尽情宣泄在大气中,电磁脉冲绝对能影响江户。

那可是一个生活人口数量超过3700万的大城市,周围还有大量的工业和互联网基地,更是有好几座大型机场。

万一江户大面积停电或者断网,至少会持续40分钟以上,造成的损失无法计量,更是会严重影响到国际社会运转,并不是简单的岛国问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所有专家的一致意见是最多130万吨,爆炸高度最好不高于7千米,这样才有可能尽量不影响到人口密集区和工业区,如果可以当量最好压制在90万吨以下。

“不,90万吨太荒谬了。”

约翰对这个建议连连摇头,那岂不是让露西亚当了第一?

“我们的专家怎么说。”

“额……他们说IAEA的判断没错,先生,我们确实得考虑这些影响,江户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城市,如果让那里陷入动乱会使我们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在沙利文看来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再怎么样他们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讳去扰乱近四千万人的生活,那和真的使用核武器攻击又有多大区别?

IAEA给的台阶也勉强还行,130万吨也总归比125万吨大了5万吨,“小男孩”和“胖子”加起来的当量都没这么多呢。

“该死!都是露西亚人不讲信用!”

约翰严重怀疑露西亚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这一点,才卡着线炸了这么一个当量。

但事已至此他也已经没有选择,国会也必须接受这個结果。

“好吧,稍后让麦克马斯特,凯利……他们都过来,必须向议员说明我们的难处。”

“好的。”沙利文点头,然后又说道:

“还有一件事,阿尔忒弥斯三号任务即将进行,请您提前准备好电视直播,罗伯特保证这次绝对会万无一失。”

一提到航天约翰的心情立马就有些不好,当即脸色一黑:

“他答应我的重力飞船呢?那个……重力龙,为什么还没有宇航员坐上去转圈圈?”

“听说是他们又打算进行一些优化,您知道的这种事前所未有,你看华国人的前进号造好了那么久也在测试中,重力龙也是这样。”

“希望如此,但我还是需要它先转起来,它只有这么小!”

约翰很不满地用食指和拇指作出一个棒国震怒的手势,然后又大张开:

“马斯克说他要用星舰建造一个同样有那么重的旋转空间站,不管到底是横着转还是竖着转,总之,我们需要一个能转起来的大玩意!”

……

“环星实验室?”

钟成诧异地看着林炬给他的项目书,快速翻动浏览起里面的内容。

过了一会儿他才放下文件夹,脸上全是好奇:

“那引力波天文台是叶长思的主意,你还帮他,扩大了?”

“老叶是副总裁,其实大小事务都是他管,我相信他。”

林炬脸上看不到任何不愉快,开玩笑叶长思是什么人,在基地工作都算是大材小用了。

“建设一个大型综合科学中心本来就是我们的计划,引力波天文台也不过是新增了了一部分进去而已,这是好事。

再说环星实验室的布局也和传统实验室完全不一样,我们要把大量的科研设施搬到太空去,环星环星,够贴切吧?”

“那为什么不叫星环实验室?”

“这个商标已经被注册了。”

“……”

钟成又回头去翻了翻文件夹,低着头边看边说道:

“引力波,激光,光量子技术,太空医药,材料制造……都是最前沿的研究,这规模可不小,如果要做成太空舱室重量不论,设备的价格可贵得很。

你知道巡天望远镜现在预算增加到多少了吗?94亿,那可不是前进号上面的生活舱,能够量产几亿就搞定的。”

“这不是问题,环星实验室只是个说法,太空部分只是为一些有需要的领域创造研究环境,主体部分依然是在地球上。”

“这样啊……”

钟成又思考了一会儿,终于做出了决定:

“航发委会支持星环实验室建设,科学院不也说了可以合作吗?再找他们聊聊看能拉来多少支持,明年4月过后正式启动吧!”

“谢谢钟局!”

林炬脸上立刻绽放出了笑容,这下建设科研中心的资金和技术压力又少了一小半。

航空航天发展委的角色其实已经越来越突出,有点像NACA转换的意思。

以前只有航天局的时候是上面安排任务,航天局自己再去集中精力攻克技术,完成任务。

现在的航发委负责制定计划,然后让航天局与民营企业进行竞标分配任务,也会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和技术支持,但并不指手画脚,也不要求从中直接获利。

这种模式能够很方便地利用国家优势资源帮助整个航天界的全面发展,但前提是民营航天里面得真能干实事的,也能极大减轻原来航天局的预算压力。

只不过与NACA相比航发委还掌控着同时具备研究和制造能力的航天局,NACA则基本完全依赖于承包商,这其中带来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