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54章 小步快跑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554章 小步快跑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内华达空军试验基地。

弗里曼博士顶着热烈的阳光站在草坪上,看着不远处正被拖出机库的黑色飞行器——那就是大名鼎鼎的SR71“黑鸟”侦察机。

SR71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其本身在从首飞到退役的时间里也不过向空军交付了32架,数量并不能算多。

1998年,空军将现役的所有“黑鸟”全部退役,不过这些在当时依然属于尖端的飞行器并没有全部被拉到飞机坟场等待拆解,绝大多数状态不错地都进行了妥善的封存。

两个多月前空军要求这些飞机全部重新启用,其中一部分要重新进入现役中。

现在太平洋舰队的压力可不轻,别说刚刚又狠狠震慑了整个西太平洋的轰10,首批从C810上改造而来的歼轰9也逐步交付海航,开始出现在一线巡逻之中。

这些从民航客机基础上改来的“兼职”歼轰机性能相当不错,比起民航版本飞得更快更高更远,经常以2.8马赫以上的速度戏弄他们的对手。

当然其实最令太平洋舰队头疼的不是高速,排在第一位的是歼轰9电子战型号拥有的强大干扰能力,搭配上自己的高空高速特性简直肆意妄为。

唯一能与之对抗的只有“黑鸟”,虽然后者没法携带武器,但总归能追得上,现在远东地对歼轰9勉强有拦截能力的只有阿拉斯加的F22。

现在内华达空军基地内就有十几架黑鸟重新接受保养维护,相关机组人员也要重新培训,不过有两架是NACA征用的。

虽然SSTO计划已经定为使用J58 传统火箭发动机 助推器的组合,但NACA紧接着就悄悄推出了更先进的“LASRE”计划。

“LASRE”其实更适合说是重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NACA就认真思考过空天飞机问题。

对于腾云工程NACA主要认为有两个成功点:轻薄且坚固的机体、比冲极高的气尖发动机。

机体需要依赖材料学想想办法,但气尖发动机NACA就有话说了。

在航天飞机接连出现惨重事故以后,NACA就已经认识到了它的局限性,开始计划建造更先进的单级入轨空天飞机,而当时他们所认为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气尖引擎。

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由洛克达因制造出了一台代号“LASRE”的气尖引擎样机,并催生了洛克希德臭鼬工厂的X-33“冒险星”亚轨道飞行器。

X-33是一种采用升力体布局、“LASRE”气尖引擎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虽然只具备飞到亚轨道的能力,但如果它成功那么真正的单级入轨空天飞机必然不会遥远。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尽管“LASER”都被装在SR71上进行了多轮飞行测试却始终没有进行过空中热点火。

受其影响的X-33验证机在地面甚至完成了90%的部件总装,但最后双双下马,拖到2001年结束,就连当时试验所在的爱德华空军基地都被关闭。

给国会老爷看的“SSTO”计划是为了先尽快解决有无问题,罗伯特的目标是在2018年末之前就要进行第一次试飞,而重新启用的“LASRE“计划才是NACA心中真正的空天飞机。

“LASRE”将是与腾云工程直接对标,是采用升力体布局、变循环-气尖双重组合动力,不依靠任何助推器就能飞上太空的真·空天飞机,预计在2020年前完成首飞计划。

好在当年那些验证机和实验成果都还保存得不错,在两个多月后NACA已经基本将整个计划重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研究工作。

前几天洛克达因检查并修复了一台气尖发动机,结果在试车的时候爆炸,导致试车台损坏以及两名工作人员重伤……

这让准备过来合作的弗里曼心里一突,但今天看来洛克达因并未被吓住,一架载有气尖发动机的SR71在跑道上顺利起飞,马不停蹄地进行着下一步测试。

负责监督“LASER”项目的NACA官员叫奥莱利,他指着起飞的黑鸟坚定地说道:

“气尖引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就会有可靠的型号用在火箭或者飞行器上。”

弗里曼:“我稍微研究过一点它的结构,似乎对喷口处的材料要求非常高。”

奥莱利毫不避讳地点头:“是的,尤其是温度这一方面,20年前不行,但现在我们有很多种选择。”

弗里曼:“能承受住从堆芯出来的气体温度吗?”

这句话说完后奥莱脸上的表情一凝,他原以为弗里曼只是因为同在内华达搞研究过来看看热闹,没想到竟然想把这鬼东西与核发动机结合在一起。

奥莱利的面色立即严肃了许多:

“博士,如果你打算在大气层内到处喷射放射性气体,恐怕我们也就要被IAEA扔核弹了。”

“……”

“是在大气层,但不是在这里。”

弗里曼在天空找了找位置,指着一个方向说道:

“火星,还有月球,如果想要尽可能简化阿瑞斯计划的流程,核动力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

卡拉维拉尔角。

第一枚SL-X火箭已经加注完燃料,低温引起的白雾顺着风的方向运动像是一面飘动的旗帜。

肯尼迪航天中心从半年前就开始扩建,现在已经建立起了LC-39C重型发射台,不过SL-X依然在LC-39A发射。

这一次的发射任务官方代号是“起源”,这也是蓝色起源对他们新改进的着陆器的命名。

经过了数个月的重大改进,“起源”最初的“蓝月”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区别,发动机也变成了改进型的BE-7A,不过还是保留了最原始的机械操纵系统。

在阿尔忒弥斯二号任务之前所有人都不认为机械操作备份会真的有使用的那一天,但维克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的脑子在极限状态下还是很可靠的。

与上一次需要额外进行燃料加注不同,这次发射的“起源”质量达到了44吨,并增设了一个体积不小的货舱,实用性大大增强。

但对应的燃料加注舱也准备完毕,只要“起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无人登陆任务,它就会搭乘又一枚重型猎鹰飞往月球,为阿尔忒弥斯三号的再次有人登月做准备。

罗伯特有些紧张地看着画风有些突兀的SL-X,祈祷这是一次成功的发射。

通过移植ICPS二级获得的SL-X火箭一二级看起来完全不相配,上面还是传统火箭的乳白色,下面却是不锈钢底色,不过现在一级表面的冰霜也让它看起来像是白色了。

“ten、nine、eight……peripheral engines start,lift off!”

33台液氧甲烷发动机开始从外到内依次点火,但并没有像在马斯克的星舰发射台那里一样形成壮观的云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导流槽将绝大部分燃气都排向了一旁,并没有掩盖住火箭本身。

这次的ICPS二级加上载荷都比星舰飞船更轻,所以火箭爬升率相当不错,点火后就开始不断快速上升。

“MAX-Q(最大动压点)“

“B11 separation!”

在地面肉眼已经很难看到火光的时候助推器成功分离,为了适应深空发射任务一级节流程序有所调整,工作时间更长一些,但还是可靠地完成了任务。

看到二级发动机旁摄像头拍摄到的分离画面,罗伯特一把扯下头上戴着的耳机。

虽然联合矿业几乎在以冲刺的速度向月球前进,可NACA也至少小步快走起来了。

停了一上午电……晚上还会有更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