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34章 二期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534章 二期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B级基地。

两架灰白色的中型飞机被先后推进了总装机库,里面还站着不少军人。

谢廖夫打量着面前两架准备接受改装的图16……不,轰6H轰炸机,精神恍惚之间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

“谢总,就是这两架飞机了,我们希望能在两个月内改装完毕,还要做好调试工作。”

在场中军衔最高的是一位上校,他就是来负责此次改装任务的人。

田战已经54岁,本来就计划好明年退役,而现在计划有变,他将提前退役作为IAEA国际防化应急保障救援队华国分队队长,前去富岛配合完成整个辐射清理计划。

国内准备派出一架辐射尘埃收集机、一架观测机、以及数十架相应配套的运输机和直升机,以及总计约2000人、由消防部队充当的保障救援队。

现在这一年消防还属于武警序列,依然归军队管制,所以安排防化部队转职过去很方便,以消防名义套皮不那么引人注目。

而两架承担主要任务的飞机国内暂时没有现成的专职机型,常用的运8、运9平台速度比较慢而且抗风险能力不强,于是决定调来两架轰6H作为载体改装。

为了加快速度,最后还是一贯效率高的新远接下了改装单。

这倒是个轻松活儿,而且新远有核资质对这方面也比较了解,只不过谢廖夫看见这两架轰6H实在是无处吐槽。

C810——现在是海军的歼轰9战斗轰炸机,除了最大起飞重量逊色于轰6,整体作战能力大大超出,然而空军还是抱着这玩意不放,和总装机库里的其他飞行器比起来技术层次跨越了两个时代。

“田上校,要不你们多买几架轰10吧,不管哪方面都比这老家伙强多了。”

“轰10?什么是轰10?”

“……”

田战一脸迷茫,谢廖夫这才意识到“雪鹄”依然还在高度保密中,级别不那么高的人都还不知道。

但田战也不笨,只在脑海中一搜索陌生机型,立刻想到了两个月前那架狠狠争气的神秘飞机,居然不是轰20,而是轰10?

那轰20究竟得多强大,亦或者其实根本就没有轰20?!

双方都心照不宣地略过了这个话题,继续讨论着驻富岛应急救援队的工作。

既然挂的是消防兵名义,自然也要有消防设备,而且这还是刚需。

富岛周边有好几个大型森林公园,虽然空爆氢弹影响范围有限,但依然存在引火可能,所以必然要有能够快速响应的消防设备。

阿美准备从国内调水上飞机和波音747改造的灭火机,露西亚能触动米26这样的大型直升机灭火,国内暂时没这些大玩意主要就是依靠地面和小型无人机。

地面设施就是消防坦克以及消防火箭炮,前者主要有59式消防坦克和59式清障车,不但防护力强,而且能够喷射强力的泡沫水柱灭火以及清理障碍;后者则是依靠122毫米轮式火箭炮平台改装而来,可以发射装满灭火剂、射程达数公里的火箭弹。

此外就是一些中大型无人机,搭载的是250公斤级灭火航弹,通过陆空联合实现安全且高效的灭火。

但聊着聊着田战突然神秘起来,说出了一个让谢廖夫都有些惊愕的词汇。

“消防电磁炮?你们不但将电磁炮小型化,还装到了卡车上?”

“是啊,刚刚搞出来的技术,还在湖北进行改装呢。”

“……”

……

京城。

佘院士路过林炬的办公室,就听到里面传出来充满困惑和迷茫的声音: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凡一切事物,其自身的真相,必然是思想所思的那样,所以思想即在于提示出对象的真理。”

他从没关的门缝里看去,发现林炬正眉头紧皱地拿着本书站在窗边读着,他进来的时候正好念到了下一句: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欸,这个我理解了,佘老,你看看我们要不要把这句话刻在石头上摆在我们总部前面,特别应景。”

“伱怎么有空开始研究黑格尔了?不搞科学开始搞哲学?”

“哲学也是科学的一部分嘛。”

林炬合上书页,实话实说他也确实没能看出什么东西来。

“您来得正好,我打算专门集中一伙人去研究太空中的社会学和哲学,委员会要不要支持一下?”

“这么快就为太空殖民做准备了?”

佘院士推了推眼镜,林炬说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么早开始还是让人有些感慨。

林炬:“今天都10月25了啊,前进号的最后两个服务舱已经运到九泉卫星发射中心了,风暴号、光荣号两架航天飞机也都在琼州,11月15日之前,前进号的所有模块就将全部安装到位。

未来三到五年,仅仅我们公司在太空的工作人数就要超过2000人,算得上小社会了。”

佘院士:“你不说我还真没想起来……对了,那个前进号二期改造工程怎么回事?”

林炬:“主要还是针对前进号的局限性,您知道我们最开始设计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旋转机构,当时我们无力解决旋转起来的舱段气密性和摩擦问题,所以前进号是整体旋转的。

但现在基地有一些新思路可能将会解决它,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的中轴线领航舱和功能舱拆掉,继续扩展安装更多舱段,现在的前进号就将是新飞船上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它的最大容纳人数可以提升到200人以上,大家轮流进入离心舱段休息锻炼就行,实用性和扩展性都将大大提升,也免去了前进号深空航行时推力旋转偏差以及观测条件不好的问题。”

“唔……”佘院士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经典科幻电影《火星救援》里的赫尔墨斯飞船,就是一根长长的、中间套一个环的造型。

“强度呢?前进号本身的强度你们计算过没有?还有转动时的偏心力。”

“偏心力可以依靠计算机修正,强度绝对够,您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给它套上沉重的钢铁桁架,中间的多口节点舱都不用换,小问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