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13章 水下弹射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513章 水下弹射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琼州。

在距离陆地发射工位的最近海滩边上,新远公司建造了一个可以被拖动的浮动发射台,旁边还围着两艘半潜船。

半潜船上的吊机将一枚直径5米的黑色外附钢结构的超长集装箱吊起来,移动到“口”字型浮动发射台上方,找准位置后缓缓地往下放,直到尾部刚好悬在海平面上方为止。

浮动发射台上的工人花了点时间从中间露出的海面下抽出几根金属绳绑在集装箱上半部分的钢架上,这些金属绳连接着已经沉底的配重,并且可以被水下的电机收放。

接下来吊机开始释放挂钩,让集装箱被周身的四根金属绳拉着下坠,浮动平台上的工人都默契地退后,以免绷直的钢绳突然弹开。

超长集装箱的里面密封着一枚火箭,内部有可伸缩的固定结构保持处在中央。

这是一枚实验用的测试火箭,用一枚新远五号基础型火箭的芯一级光杆箭体装上了一台H280液氧液氢发动机。

它现在模拟的是新远四号(长征十八号)火箭海上发射的场景:

由于不可能有任何陆地发射台承接新远四号火箭的推力冲击,它选择了与PPT火箭“海龙号”类似的半水下发射模式。

火箭在从内河运出的时候箭体就横截面26*26米,长度260米的拼接超大钢铁总装箱完全包裹,总装箱内壁还有大面积的弧形软质托板抵住火箭,保证其箭体的级间和助推器连接机构完全不受力,等同于一个可移动的总装大楼,自重就有近两千吨。

在准备发射之前,一艘被特制加长的半潜船会带着横躺的、组装完成的超大总装箱抵达预定发射区域,然后开始释放总装箱头部外附钢结构的卡座,放出一部分固定尾部钢架的钢缆,然后开始给船体注水下沉至整个总装箱完全漂浮。

火箭发射的地方并不是随便找,而是固定海域,需要在一个比较平静的靠岸水域围起来一片往海底浇筑水泥,制造一个重达15万吨的海底水泥基座,这只用花去**千万费用,而且一个月就能搞定,反正需要的只是个大水泥坨。

特制的半潜船可以下沉50米,在它开始下沉的时候超级总装箱就会接触水面浮起来,并且因为火箭尾部安装的39台发动机和四枚共5000多吨重的固体助推器,整体重心靠后斜着朝上漂浮,虽然露出水面的部分不少,但因为被总装箱内的结构托起,火箭本身并不受横向载荷,无需担心径向力问题。

此时周边会有安装大型起吊机的四艘万吨货船,通过多艘小船和潜水员作业在四个方向上用钢缆连接总装箱外部钢架。

随着半潜船不断下沉,总装箱尾部的钢缆开始绷直,使得尾部下拉使得倾斜角度变小,同时四艘起吊船配合作业进行牵拉,辅助将整个总装箱竖起,260米高的总装箱约有30米浸泡在水中,通过底部和四周的钢缆维持竖直姿态。

这个时候燃料船就得赶紧过来给火箭加注燃料,等火箭一级、二级燃料全部加注完毕,总装箱和火箭因为自重会使得有50米长度沉入水中,大部分依然露在外面。

然后就是水下作业员将水泥基座的上百根钢缆从水下半潜船转移到总装箱尾部,然后半潜船从水下离开,钢缆在水底电机的作用下开始牵拉,使总装箱慢慢下沉直到除了含载荷部分露出水面其余都被浸没。

总装箱浸没部分的浮力有120000吨,火箭、钢结构、水泥基座一起重量约167000吨,足以对抗这些浮力。

起吊船在这个时候就分离钢缆,与燃料加注船一起离开,差不多50分钟后抵达10公里以外海域,等待发射。

在发射时,露出海面的顶部端盖和箱体被拆掉,然后总装箱外壁浸没部分的放水孔会先给箱体内注入30000吨海水使得总装箱内水位上升至95米,火箭受到的浮力达到25000吨,是箭体能够承受限制机构的最大力量。

再之后超级总装箱四个侧面的超大尺寸防水门在多个爆炸螺栓的作用下、用不到1秒的时间向一侧飞出去,同时巨量海水瞬间从涌入装着火箭的箱体,限位机构同时断开。

新远四号火箭的体积能带来超过60000吨浮力,注水的时候失去控制的火箭会直接在浮力作用下向海面加速跃出去,就好像你用手把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时弹起来一样。

火箭本身的浮力足够其跃出海平面,在差几米弹出已经被拆掉海面部分的总装箱时,四枚助推和芯一级迅速点火,在因重力下坠之前产生足够的推力。

整个新远四号火箭的发射过程、准备、操作方式都极其复杂,需要超过1000名海上作业人员,船舶排水量总计数万吨,这些准备的辅助工作就要花费上亿元。

选址倒是已经选好了,就在琼州一处无人区域找到了合适深度的水域,正在准备进行水下水泥基座浇筑。

总装箱本身相当于一个简陋的巨型潜艇的耐压壳,好在技术要求不高只是需要特种钢,葫芦岛的建造进度已经达到三分之一,再有一个月就能搞定并送到新远附近的长江支流。

其余辅助船只也基本都有现成的,华国不缺特种作业船,很容易就能调集起来。

这个极其复杂的发射系统已经是基地能想到的最优解决方案,8月上报给航发委时把老航天们都吓了一跳,但仔细研究还发现就只能这么做,否则这枚超级火箭根本无法发射。

当得知如此丧心病狂的超级火箭都已经开始制造样箭、并找葫芦岛厂家定制总装箱时,航发委通过决议,将其“转正”为长征序列,发动机也给予了YF-94的编号,然后全力开始发射准备工作,毕竟离首射只有不到四个月了!

同时琼州立即进行验证测试,对发动机以及发射方式进行检验。

毫无经验的团队用了大半天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的郭申再次检查所有系统完好,下达了发射命令。

被钢缆束缚在水中,拆掉水面部分的集装箱开始从水下注水,几秒钟后随着水底的震动泛起一大批水花,海水疯狂地涌了进来。

这个时候箭体尾部的化学反应容器开始激活,产生大量氮气排空发动机管路和燃烧室内的海水。

当集装箱内固定测试火箭的限位卡爪松开,火箭立即在浮力的作用下向外弹出,在大半截箭体伸出去的时候泡在水中的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高温燃气使得周围的海水立刻汽化产生壮观的水雾,高达数十米笼罩了一切。

随即水雾里面出现了一团快速上升烈焰,推动测试火箭冲出已经扩散数百米的水雾飞向天际。

十分钟后,这枚测试火箭再次出现在了发射海域上空以垂直姿态溅落进入海中。

箭体周身的多个RCS立即启动喷出气体,使得火箭在重新完全跃出海面之前横倒下,躺着漂浮在了海上。

水下发射、水上回收,一次成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