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97章 SpecaX加一分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97章 SpecaX加一分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lift off!”

一枚最新制造的猎鹰9火箭带着代号“Dragon-Gravity(重力龙)”飞船在卡拉维拉尔角升空,这是一次无人发射。

差不多近一年前的时候马斯克提出了“柔性重力解决方案”,经过了漫长的研制,洛克希德与SpecaX将其变成了现实。

其实最基础的最重要的绳缆技术很好解决,不到20吨重的龙飞船分开后一端也就10吨以内的质量,旋转起来的离心力还是很好解决的。

FGD部分用了3个月时间就解决了,但飞船的设计却需要大改,这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

龙飞船的原始舱内设计可没考虑重力问题,为了能够让宇航员获得正确的重力方向,需要在太空中进行一次再对接。

就是在进入太空后指令舱得和服务舱脱离,然后旋转180度,用顶部对接服务舱上面的绳缆展开模块,然后再通过释放绳缆到预定长度开始旋转。

再对接意味着指令舱要进行改进,对接部分更是要尤为重视,这毕竟是要承担起旋转时的超大离心力。

然后是与绳缆系统同样重要的姿态控制系统,也就是一套强力的RCS,服务舱要有,指令舱要有,就是他们提供旋转和停止的速度,必须要足够精确且长久工作才行。

最后就是整套系统旋转起来的配平问题,这才是设计中最大的麻烦。

两个部分虽然本身重量差距都不大,但在每分钟2转的高速旋转下一点点的重量差距或者质心不均匀就会导致整个旋转体发生姿态或者轨道偏移。

但不管是服务舱和指令舱的质量和质心都是实时变化着的,前者在不断消耗燃料,后者里面还有人员生活走来走去。

两端旋转体的质心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所以需要控制RCS的计算机能够及时应对,在姿态超出设定界限的时候及时介入,但一般只要没大问题也不会工作,因为RCS的燃料需要省着用。

整套FGD系统的精髓就在于这套自动化姿态控制系统,比起绳缆的材料来说要难太多。

10个多月后得到的“重力龙”飞船发射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9吨,比起原来的载人龙提升了30%以上,所以发射它的猎鹰9火箭不能复用,否则运力就不能达标。

马斯克本来准备用一发服役更久的猎鹰9来执行任务,但洛克希德害怕好不容易制造好的飞船被N手飞船毁掉,坚持浪费一枚新火箭。

22日中部时间8点,人类第一艘人工重力飞船抵达了近地轨道。

休斯顿用了3个小时来检查这艘飞船的整体状况,然后确认进行再对接。

指令舱与服务舱轻轻脱离,以前两者用的是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爆炸螺栓链接,现在也改成了可以提供很高强度的环形对接口,为了空出中间的绳缆链接部分这个对接口可是费了不少精力。

分离后的指令舱先在RCS的帮助下调转180度,头朝指令舱后抛掉顶部的盖子,露出了绳缆释放端接口。

这里原本是飞船的对接口,但现在这种情况显然就没有了与其他航天器对接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洛克希德的方案是把侧面出口改成对接口,不过这艘“重力龙”是没有的。

又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对接完成。

休斯顿继续进行各项参数检查,直到下午16点才确认进行旋转测试。

“重力龙”所使用的绳缆是一种编织网中空式设计,特点是非常节约空间且受拉强度非常高,每一根细绳又是多层结构缠绕,设计冗余达到了500%,瞬时最高承受能力更高,所以担心绳缆断裂是毫无必要的。

重新对接完毕的两个舱段开始在RCS的作用下逐渐拉开距离,两者之间的灰白色绳缆也缓慢放出,它总长有220米,能够在宇航员身体感觉不到明显晕眩的前提下产生0.5G的舒适重力,但加起来的重量还没有减肥前的马斯克重。

释放绳缆是一个缓慢且小心的过程,如果太快就会导致在释放完后两个部分在绳缆的应力下反方向不规则运动,必须精准地控制速度,释放器上面也有能够测定实时拉力的检测装置。

整个释放过程花去了漫长的四个小时,已经进入到了阿美的夏夜。

新任局长罗伯特亲自到场,“重力龙”当然也是有NACA大力支持的,要是能赢下人类第一个成功运转起来的人工重力装置,那绝对是一项能在国会老爷面前吹捧的大好事。

由于绳缆释放过程非常谨慎,所以现在指令舱、服务舱的相对位置相当好,几乎处于一条完美的直线上,绳缆基本平直但并没有受力。

还在弗罗里达的马斯克也通过那里的控制室远程连线,对着电话说道:

“让它转起来吧局长先生,我对它有信心——不是有信心拿到实验数据,我确信它能运转起来。”

罗伯特点点头,下达命令让旋转速度达到每分钟1转,如果舱内能产生0.1G左右的重力,就可以继续增加速度。

地面的指令发出后,指令舱和服务舱各自的RCS系统先向着向外的方向释放气体使绳缆绷紧到预定拉力,然后在所有人的期待下在与绳缆呈约85度的方向上产生相反的推力,开始绕着不存在的中心轴旋转了起来。

每分钟1转,那么旋转体的运动速度就是11.5米每秒,这个速度非常容易达到,哪怕RCS已经是以最小功率启动,但还是让两个舱段的速度迅速提升,不到20秒后就各自关闭了运动方向的RCS。

在400公里高度轨道上,两个各自重约9.5吨的航天器被一根绳缆相连像双星系统一样围绕着比起公转。

安置在指令舱里面的重力计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现在它的显示数字在“0.121”到“0.127”之间来回跳动。

再看看整个旋转系统的稳定情况,根据地面天线阵列的检测,没有发现明显的轨道偏移,说明RCS系统成功控制了旋转体的对称性。

现在,人类第一个人工重力系统正式投入了使用。

在休斯顿和佛罗里达,同时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