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89章 商业解决思路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89章 商业解决思路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鹄”雷达隐身,光学特征明显其实并不是因为设计团队考虑不周。

早在他们用无人平台进行发动机测试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在10马赫以上高超声速飞行时空气会在激烈碰撞自然产生大量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就会向外辐射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特征在内的多种电磁波。

当初的团队想了个办法,在发动机进气道处施加一个电场,通过引导等离子体以他们想要的路线从机体流过,并最后与发动机的尾流融合在一起。

被约束的等离子体形成了一个包裹着的椭形云团,不但能够吸收很多波段的电磁波提升隐身性,还可以分散开显著降低可探测性。

这项技术最早源于50年代,后来还在黑鸟的原型机阶段进行了测试,不过因为控制困难最后取消。

现在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极大进步,大漠基地将等离子体隐身变成了现实。

在小型无人验证机试验时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雪鹄”的机体太大碰撞更猛烈,产生的等离子体云团更加难以控制,这才导致其观测的时候极为明显,实际上雷达隐身效果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正常情况下反导系统的雷达捕捉他要困难十倍以上。

安德罗夫提出的新解决方案是技术思路,在场的人不太能听懂,不过知道“能改善”就足够了,太招摇也不是什么好事。

那么最后一个议题就是太空避难……不,太空紧急指挥中心的设想以及可行性了。

每一个拥核大国,必然会考虑到末日时的指挥问题,只要领导层依然保存且能够保持联系,反击能力和凝聚力就不会被冲散。

虽然各国地下都有足以抵挡已知任何手段攻击的地堡,但谁能保证按下核按钮的时候高层就在地堡入口?

所以“末日飞机”就诞生了,以阿美为例,他们使用一架波音747改装,代号E-4B为了防御电磁脉冲和辐射尘埃机体有完善的防护层,同时航电系统大规模使用真空管和模拟电路以增强电磁紊乱下的可靠性。

每次boss出行,它就跟随在总统座机的后面一起,战时就带着高层起飞游弋,因为增加了大量储油箱,可以在空中滞留34个小时,足以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返回本土,并让高层进行远程指挥。

在当前技术水平的核战争下末日飞机的生存性还是相当强,不过国内之前连真正意义的专机都没有,末日飞机更无从谈起。

之前的时候国内打算采购一架C832进行改装,但双发平台不如阿美的四发平台抗风险能力高,又不能专门为了这个目的生产一种四发飞机,所以意志不坚定进度比较慢。

这次紧急事件让上级深感不便,当专机订购的C832下下个月才能正式交付运营,这次还是用的临时747,飞行中处理事务很麻烦,如果是真的战争时几乎就没有指挥能力。

正好太空避险在这次事件里被碰了上来,所以上面就想知道能不能在太空中建造末日指挥中心。

而对于这个疑问,佘院士和林炬已经讨论出了答案:

“如果需要一种更加安全的末日飞机,我们提议可以用腾云工程改造。

甚至是用它作为专机出行,只要能保障燃料,不但能够快速访问,还可以在紧急时刻进入太空,比起现在任何一种末日飞机都要安全。

常规飞行时腾云可以不使用气尖工作模式,速度依然可以达到10马赫以上,一个小时访问全球。”

众人:“……”

佘院士发言完后会议室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军方中有人举起了手。

只见他获得允许后站起来,发出了自己真诚的疑惑:

“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雪鹄改造专机?一个小时直接飞回本土就好了,它的飞行高度也足够躲开核爆影响了。”

“……”

“……”

林炬在下面听着还觉得挺有道理,反正最后总要返回本土指挥不是?

而这位仁兄还发出了另一个灵魂提问:

“腾云工程我记得好像用的是低温甲烷燃料,需要临时加注,准备时长至少几个小时,恐怕来不及吧?”

“……”

失算了。

因为比较匆忙佘院士和林炬还真没想那么多,光顾着讨论昨天晚上的事,没想到犯了低级错误。

而且安德罗夫还恰逢时机地站了起来:

“之前我们有过使用雪鹄改造私人飞机的打算,差不多是可行的,我这边没问题。”

上级:“航发委的同志暂时先出去,稍后再进来。”

……

一直过了一个多小时,当其他人都散场了航发委的七八个人才被重新召进去开会。

8·12事件和航天口的关系到此结束,现在上级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只见大佬将刊登了虞院士论文的那期JAD扔在桌子上,没好气道:

“几天没人管着你们,都要用氢弹去炸月球了,要是我们再多待段时间是不是回来月球都没有了?”

佘院士:“这件事是我不对,同志们只是提出了设想,是我……”

上级叫停他们两人的苦情戏表演,现在没外人差不多得了,喝口水休息了下才问道:

“这个氢弹炸矿,到底是真的有必要还是宣传?

如果是常规手段,又要花费多少精力?”

林炬见此连忙调出了平板上的资料,这是航发委计算出的真实数据,远没有外界盛传的几百万吨炸药那么夸张。

为了衬托氢弹的便捷对外宣传时偷换概念的地方比较多,看上去已经完全不可行,实际上月球开矿用的炸药以及方案和地球出入巨大,用量要小得多。

但上级见了还是倒吸一口凉气,仅仅是炸药就需要至少10万吨,需要往月球发射总重600吨的化工厂,用时三年才能生产完毕,总计划发射4000吨载荷至月表、历时五年,发射及运输费用耗资80亿,总投入约180亿元,算上人员以及其他维护费用,最终差不多在220亿元左右完成。

就这投入,这周期,联合矿业都恐怕得被拖破产。

上级放下平板使劲揉了揉眉心,很想说要不取消开矿计划得了,光是这一茬就投入200多亿,总耗资干个几千亿绝不夸张,经济成本实在太差了。

最后过了许久,他才惆怅而坚决地说道: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风口上了,官方再拿出氢弹去炸月球非常敏感,很容易成为攻击对象。”

林炬和佘院士大失所望,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

正当他们垂头丧气地准备放弃时,却又听见了上级的声音: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能提供氢弹的不止有我们,既然你们打算用它来开矿,那这些氢弹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矿山炸药。

联合矿业是商业公司,为什么不试试用商业渠道解决,对外进行招标呢?”

“啊?*3”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